棒球運動接球的八大要點

  棒球是一項集體性、對抗性很強的球類運動專案。打棒球接球的方法也有很多種。下面是小編分享的棒球運動接球的要點,希望對你有用。

  

  1、儘量用雙手接球。

  2、接球部位應在虎口和掌心之間,是手套的最深處。

  3、用掌跟接,球易彈出、用虎口接,向後緩衝突然、部安全、皮條易打斷;夾不緊,球易掉。

  4、接球時,務必做到球在手套之上,否則易掉球。

  5、手套掌心和手臂基本成直線;手套的正面和來球應垂直。無論來球方向如何,均用手套的掌心對著球。

  6、接球好的人有響聲,主要是緩衝好和空氣壓力起作用。

  7、戴手套是可將食指放在手套背後。接手和游擊手用此方法較常見,主要是接球多,食指放在手套背後,以防傷痛。

  8、戴手套不宜過深或太淺。過深則不靈活,太淺則易被球打掉。

  棒球運動的比賽裝置

  1、本壘板

  用白色橡膠製作,呈五角形,應固定在地上,與地面齊平。本壘板尖角兩邊應與一壘和三壘邊線外沿交角疊合。

  2、壘包

  一、二、三壘壘包均為38.10釐米見方,厚7.6至12.7釐米的白色帆布包。一、三壘壘包應整個放在內場,二壘壘包的中心放在兩壘線的交叉點上。壘包內裝棕毛等細軟物。壘包應釘牢在地上。

  壘包釘置的方法:比較簡單的方法是用十字帆布帶和帶勾的長釘固定。

  在壘包的正中下面用帶勾的長釘***約30釐米***鉤好扎牢,並將長釘釘入地下,以便滑壘時壘包不致移動***但可以轉動***,同時也可避免碰傷。

  3、投手板和投手區

  投手板用白色橡膠製成。板長61釐米,寬15釐米。投手板周圍應有8***釐米寬,152釐米長的平臺。投手板應與平臺齊平。投手板和平臺置於高出地面0.25米、直徑為5.48米圓形土墩內的投球區***圓心在投手板前沿中心正前方0.46米處***,投手板前的斜坡應為平臺前沿起向前1.83米,每向前30.5釐米降低2.54釐米,然後向四個壘位逐漸 傾斜並與之齊平。

  4、隊員席

  一壘及三壘兩側各設一個隊員席,設於距兩邊線至少18.29米的野傳球線外側。隊員席上面應安置頂棚,背後和兩側都應是封閉的。

   5、球

  棒球是圓形軟木、橡膠或類似物質作球心,繞以麻線,再以兩塊白色馬皮或牛皮包緊平線密縫而成。球面應平滑。重量為141.7克至148.8克。圓周圍22.9釐米至23.5釐米。

  6、球棒

  呈圓柱形。棒面必須平滑無截面接頭。金屬棒的兩端必須密封,握棒部分的棒帽末端可以製成直徑為2.4_5釐米,棒長不得超過1.07米,最粗處直徑不得超過7釐米。為便於握棒,從握棒的一端起至45.7釐米的長度內,可用布條、膠布帶或橡膠包纏。

  7、服裝

  比賽時,同隊隊員應穿著式樣和顏色整齊一致的比賽服裝***包括內衫和外露部分***。服裝上不得有閃光的鈕釦或附飾物,服裝上衣背面應有不小於15.2釐米的明顯的號碼,上衣和褲子的號碼要一致。隊員穿著與同隊隊員不一樣的服裝不得參加比賽。每隊應有深淺不同的兩套服裝,先攻隊穿深色,後攻隊穿淺色。

  隊員可穿有平扁鐵釘或橡皮頭的棒球鞋,但不得是園尖的金屬釘。長扁鐵釘長不得超過1.5釐米。

  隊員須穿著襪蹬,在職業比賽的規定中選手上場穿襪蹬不是一種建議,而是一種硬性規定。

  注:教練員、跑壘指導員均應穿著與本隊隊員同樣的運動服裝。

  8、捕手手套

  捕手所用的連指手套,周長不得超過96.5釐米,上下端不得超過39.4釐米;虎口的上沿不得超過15.2釐米,下沿長不得超過10.2釐米,上下沿長不得超過15.2釐米。

  9、一壘手手套

  一壘手所用的分指手套或連指手套上下端不得超過30.5釐米,掌面上部寬不得超過20.3釐米;虎口上沿長不得超過10.2釐米,下沿長不得超過8.9釐米,上下沿長不得超過12.7釐米。虎口處可用整塊的皮革縫製,也可用皮條編成,但不得編成網兜狀。手套重量不限。

  10、分指手套

  連指手套限接手和一壘手使用。但任何隊員都可使用分指手套。分指手套重量不限。

  11、投手手套

  投手所用的手套包括皮條、縫線和指蹼都必須是同一種顏色,而且不得為白色或灰色。手套上不得有任何與手套顏色不一樣的附飾物。

   12、護具

  捕手必須戴護帽、護面、護胸和護腿及襪蹬。擊球員和跑壘員都要戴帶有護耳的護帽。

  注:裁判員如果發現隊員有違反以上各條規定時應即令其改正,如經勸告後一分鐘內仍未見隊員改正時,裁判員應取消其比賽資格。

  棒球運動的基本技術

  ***1***接球:用雙手到位接球,雙眼注視來球,接球時雙手應有後挫緩衝動作,以避免碰撞反彈出手。

  ***2***傳球:要用食指,中指及拇指持球。傳球和投球一樣,前腳要指向目標,傳出時注意甩腕,投傳後要把前送和跟進動作做完。傳球姿勢有3種,即肩上傳球,肩側傳球,肩下或低手傳球。

  ***3***擊球:有3中方法;揮棒擊,執棒觸擊,執棒推擊。揮擊時,雙手靠攏,前肘離身,小臂拉平,後肘不宜過於貼身,雙足稍分立,揮棒時前腳伸踏不要過大,以免影響揮棒的準確性,甚至妨礙下一步的起跑。揮棒力量主要靠後蹬,轉體,拉臂,甩腕。力量大的多用直臂揮擊姿勢,爭取打出"本壘打"。另一種為了安全上壘,採用轉體甩腕,雙臂稍曲的動作,做到下棒快,棒軌短,打出迅猛而平直的安打球。觸擊法是雙手輕執棒,平放身前,棒頭稍高。

  ***4***跑壘:擊球后要利用揮棒的力量迅速邁出第一步,沿跑壘線衝向1壘。安全到達1壘後可以衝過壘位,但應立即返回。有可能更進一壘時,應按照跑壘指導員的手勢,及早作好拐小彎的動作,用左腳踏觸1壘壘包內側後,奔向2壘。

  ***5***滑壘:是為了避免守方的觸殺,避免衝撞守隊隊員。滑壘共有4種姿勢:單腳衝前坐勢滑進;雙腳衝前,單腳鉤壘;雙腳衝前從壘側滑過後,翻身用手抓壘;雙手衝前,用腹部滑進觸壘。在滑壘中,雙方均應注意避免互相沖撞和釘鞋傷人。

  ***6***接殺:當擊球者擊出高飛球時,積極跑動,將手套張大,儘量靠近球的落點,使其落入自己手套,在跑動時,應該時刻注意是否有其他球員也要來接球,以免引起碰撞。在跑動時應該先跑到預定位置在張開手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