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球的場地知識介紹

  棒球比賽場地是一個直角扇形區域,直角兩邊是區分界內地區和界外地區的邊線。兩邊線以內為界內地區;兩邊線以外為界外地區。界內和界外地區都是比賽有效地區。界內地區又分為內場和外場。內場呈正方形,四角各設一個壘位,在同一水平面上在尖角上 的壘位是本壘,並依反時針方向分別為一壘、二壘和三壘。內場以外的地區為外場。比賽場地必須平整,不得有任何障礙物。以下是小編教大家的關於,歡迎閱讀!

  棒球場地規定

  棒球比賽的球場呈直角扇形,有四個壘位,本壘板用橡膠、軟塑料和木板製成。要求固定在地上與地面平。1、2、3壘壘包為38.10釐米見方,用帆布縫製,內裝棕、毛等軟物,應按規定固定在場上。球棒用木或鋁製,球用明線縫球皮。防守隊員均應戴手套。捕手及1壘手可戴連指手套。捕手要有面罩、護胸、護腿等護具。擊球員要戴護帽。球鞋用皮革制,前後掌各有扁形釘3枚。

  棒球的場地基本知識介紹

  場地佈置

  場地應佈置接手區、擊球員區、跑壘指導員區、跑壘限制線、擊球員準備區、野傳球線、本壘打線和草地線。

  1.接手區:自本壘尖角後2.44米處畫一條橫線,線長1.10米,線的兩端距本壘中心線各0.55米。然後再從兩端向本壘方向各畫一與本壘中心線平行的線,與擊球員區界線連線,這個區域叫接手區。

  2.擊球員區:在本壘的左右兩側,各畫一個長方形的擊球員區。該區長1.82米,寬1.22米。兩區相鄰近的內側界線各距本壘板邊沿為0.15米,以本壘橫中心線為準,擊球員區前後部分各長0.91米。

  注:擊球員區***包括標出該區的白線***為界外地區,但擊出的球如停止在擊球員區和邊線所形成的三角區內時應判為界內球***圖3***。

  3.跑壘指導員區:在一、二壘及二、三壘壘線與邊線相交的點以外4.57米處向本壘方向各畫一條與邊線平行長6.10米的線,再線上的兩端向場外各畫一條長3米的垂直線,這三條線以內的區域為跑壘指導員區。在一壘一側為一壘跑壘指導員區,在三壘一側為三壘跑壘指導員區。

  4.跑壘限制線:由本壘和一壘的中點和沿邊線至一壘後0.91米處各向場外畫一條長0.91米的垂直線,並將兩垂直線的終點連線在一起,就是跑壘限制線。這條線和邊線所構成的長條區域就是跑壘限制道。

  5.擊球員準備區:在本壘尖角3.96米處向本壘縱向中心線兩側各量11.28米,並以該處為圓心各畫一直徑為1.52米的圓圈,此圈就是擊球員準備區。

  6.野傳球線:距兩條邊線外至少18.29米處,各畫一條與邊線平行的線,該線一端與後擋網相連,另一端與本壘打線和邊線末端相交的延長線相連,此線是野傳球線,用以區分界外比賽有效地區和無效地區。***圖1***

  7.本壘打線:以二壘壘位為中心為圓心,以圓心到邊線頂點的距離為半徑,畫一弧線與兩側邊線末端相交,此弧線即為本壘打線,作為判斷本壘打的標誌。

  8.草地線:在草皮場地上,從投手板前沿中心為圓心,28.93米為半徑,在界內連線兩邊線所劃弧線,即為草地線。此線以外的外場地區為草地,以內為土地。

  注:

  1.場地上各線的寬度為7.6釐米,線的寬度包括在各區域的有效範圍之內。

  2.邊線通過擊球員區的部分不應畫出。

  場地大小

  內場每邊壘間距離為27.43米。投手板的前沿中心和本壘尖角的距離為18.44米。本壘後面和兩邊線以外不少於18.29米的範圍內為界外的有效比賽地區。兩邊線至少長76.20米。兩邊線頂端連結線的任何一點距本壘尖角的距離都不應少於76.20米***圖1***。

  本壘尖角後18.29米處應設定後擋網。網高4米以上,長20米以上。場地周圍設定圍網,高度1米以上為宜。

  注:

  1.1958年7月1日以後由職業球團建造的棒球場,兩邊線應至少延長至97.54米,本壘經二壘伸向中外場的距離至少達121.92米。

  2.根據我國場地情況,如有困難兩邊線長度可規定為91米,本壘經二壘伸向外場的距離可定為108米,本壘到後擋網和兩邊線到野傳球線的距離可定為15米。

  場地劃法

  應先確定擊球方向和本壘位置。為避免陽光照眼,本壘最好位於場地的西南偏西的位置。然後在本壘尖角處釘一小木樁,樁上系一長繩***至少長54.86米***並在18.44米、27.43米、38.79米及54.86米處各打一結***記號***,把繩拉向東北偏東的地面。首先在18.44米處釘一小木樁,該處就是投手板的前沿中心。在38.79米處再釘一小木樁,就是二壘的中心點。接著再把54.86米的繩結系在二壘的木樁上,另一端系在本壘的木樁上,手執27.43米處的繩結,向右拉直,在27.43米的繩結處釘一小木樁,就是一壘的外角,然後依照上述方法向左拉直,就是三壘的外角

  為檢查各壘的位置是否合乎規定,可以再把長繩的一端系在一壘的木樁上,以54.86米處系在三壘上,然後再拿27.43米的繩結向左、向右拉直,用以檢查本壘和二壘的位置。第一步:定甲***本壘***乙***投手板前沿中心***及丁***二壘*** 第二步:以甲戍線定丙1***一壘*** 第三步:再以甲戍線定丙2***三壘***

  本壘板

  用白色橡膠製作,呈五角形,***圖2***應固定在地上,與地面齊平。本壘板尖角兩邊應與一壘和三壘邊線外沿交角疊合。

  壘包

  一、二、三壘壘包均為38.10釐米見方,厚7.6至12.7釐米的白色帆布包。一、三壘壘包應整個放在內場,二壘壘包的中心放在兩壘線的交叉點上。壘包內裝棕毛等細軟物。壘包應釘牢在地上。

  壘包釘置的方法:比較簡單的方法是用十字帆布帶和帶勾的長釘固定。

  在壘包的正中下面用帶勾的長釘***約30釐米***鉤好扎牢,並將長釘釘入地下,以便滑壘時壘包不致移動***但可以轉動***,同時也可避免碰傷。

  投手板和投手區

  投手板用白色橡膠製成。板長61釐米,寬15釐米。投手板周圍應有8***釐米寬,152釐米長的平臺。投手板應與平臺齊平。投手板和平臺置於高出地面0.25米、直徑為5.48米圓形土墩內的投球區***圓心在投手板前沿中心正前方0.46米處***,投手板前的斜坡應為平臺前沿起向前1.83米,每向前30.5釐米降低2.54釐米,然後向四個壘位逐漸傾斜並與之齊平。***圖3*** 注意: 場上防守隊員的位置編號,這是1890年由Harry Wright首先發明使用的。投手為1號位,捕手為2號位,一、二、三壘手分別是3、4、5號位,游擊手為6號位,左外野手為7號位,中外野手為8號位, 右外野手為9號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