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時減少跑魚的方法推薦

  釣友最喜歡的一種垂釣方式非野釣莫屬,在風景如畫的野外經行垂釣使很多熱愛垂釣的人們嚮往的時光。跑魚是我們釣魚過程中經常遇到的頭疼問題,明明魚已經上了鉤,卻讓它跑掉了,這是非常遺憾的事。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釣魚時減少跑魚的方法講解,希望能幫到你。

  釣魚時減少跑魚的方法

  先說說託竿器的製作,先用盤圓鋼條40釐米,用鉗子從中間揻彎成雙股叉形,間距為8釐米。彎曲的一端呈鴨嘴狀,在其兩側末端各裝一個直徑大於6.5毫米的圓圈,藉此與支架聯結形成可自由活動的小關節。用長約12釐米的8號鐵絲揻成“B”字狀,其兩端與鴨嘴狀託竿器兩末端圓圈底部焊接,藉此固定彈簧的上端。用8號鐵絲揻2根“C”弧形條,焊接在鴨嘴下部兩側,其距離恰好使託竿器分成3等份。在鴨嘴的上部、距兩側末端圓圈約3釐米處再焊上一根用8號鐵絲揻成的“C”弧形條,使鴨嘴的寬度固定在8釐米。上“C”弧形條與下“C”弧形條成圓形空筒,便於海竿柄部插入。最後,在兩個下“C”弧形條柄的突出部,焊上1個10~12釐米長的小銅管,此管可插入一細竹條,就是用拋砣法垂釣的自動竿,此竿長60~80釐米。在小銅管的中心部,向兩側各延伸3~4釐米處焊接上2個金屬環。

  其次是支架的製作,取直徑6.5毫米盤圓鋼條2根,每根長40釐米,平行排列整齊,間距8釐米,在一端留出插入地面的20釐米處,橫著焊接1根8釐米長的8號鐵絲,頂端再橫焊1根10~11釐米長的8號鐵絲,使其兩端各長出支架的寬度1~1.5釐米,以此穿入托竿器兩側末端的兩個小圓圈中,形成自由活動的小關節。在頂端橫鐵絲與下部橫鐵絲的中間再焊上1根8釐米長的橫鐵絲,使支架更加牢固。再次是卡鎖的製作,用8~10釐米長的竹條,修理光滑,在距一端的0.2釐米處,用粗尼龍線扎牢即可。也可用1根自行車輻條,在距一端2毫米處,揻一個能拴線的小圈,使其總長度為8~10釐米,同樣可作為卡鎖使用。

  最後把這三件東西加以組裝,先把託竿器兩側末端的小圓圈套入支架頂部,橫撐兩端的突出部,在託竿器“B”字形的底部,拴上彈簧的一端,將簧拉緊後,另一端固定在支架的最下層橫撐中心部位,把託竿器壓下到適宜的角度,將卡鎖插入銅管下緣的金屬環中,把拴卡鎖的線繩拉緊固定在彈簧下端的聯結處,在小銅管前端的小環上,再用細鐵絲或曲別針,揻成能穿入竹條或鋼絲的小圈,亦稱中間帶環的活動體,其中一端與銅管下的前金屬環形成可自由活動的小關節,另一端用5~7釐米長、0.3毫米粗的尼龍線拴牢,與上述小號鑰匙環聯結,以便於夾住主線。只要夾在小號鑰匙環中的主線稍微受力如魚咬鉤的拽力,卡鎖即脫離活動體的中間環,託竿器在彈簧拉力的作用下被立刻彈起,自動揚竿刺魚,使上鉤的魚無法逃脫。這樣就能減少跑魚了。

  專釣鯉魚的技巧

  1.尋找鯉魚的蹤跡:釣友們都知道鯉魚很狡猾,尤其是野鯉就更狡猾了。它膽小、機敏、警惕性高,行動與吃食都非常謹慎,不輕易咬鉤。釣鯉魚,首先要找到鯉魚的蹤跡。鯉魚愛拱泥尋食,從而產生大小均勻而密集的氣泡,一連有數十個同時上冒,並經常移動,此起彼伏,球形並常伴有汙水上升,找到了鯉魚星星,就找到了鯉魚所在之處了。

  2.掌握覓食規律:鯉魚屬群遊覓食魚類。鯉魚覓食與其他魚類不同,它很少在一個地方長時間逗留,而是一邊覓食一邊前進,有時又轉回來再吃,如此不斷地迴圈往復,待吃飽之後,便游到附近的深水區或其他適合的水域停留、棲息,而不會長久停留在食物區。

  3.釣鯉須守根據鯉魚的覓食習性,垂釣應採用"守株待兔"釣法***底釣***。在選好釣位之後,要堅持固守,耐心靜候,過一段時間後可提竿換新餌。尤其是在窩子周圍出現魚星時,不能像釣鯽魚那樣經常提竿引逗,否則膽小、機敏、狡猾的鯉魚會被嚇跑的。實踐證明換餌太勤,誤提次數多,必然干擾鯉魚吞食,喪失上鉤時機。

  4.提竿直穩:鯉魚的吃鉤與其他魚不同,吃餌並不魯莽,總是小心翼翼地把釣餌合到口中,試一試,嘗一嘗,然後又吐掉,再含起來嚐嚐,又放下,有時可重複多次,不貿然吞人口中,因此吞食慢而輕,攝食後即遊走。浮漂反應是大幅度下沉***黑漂***或橫向斜向移動,漂尾由高漸低,慢慢沉入水中,及時提竿,定會中魚。鯉魚上鉤後掙扎力大,逃竄迅猛,耐疲勞能力強。

  5.魚上鉤後的處理:首先將手竿上舉,並迅速將魚領離釣點***以免驚走窩裡的魚群***,提出水面不讓魚在水中掙扎逃竄,若魚較大,則通魚時要使線的移動速度略快於魚的遊動速度,使魚跟著線走,變被動跟魚走為主動領魚遊,控制魚的遊向,待魚邀疲後用抄網將其抄上岸來。若遇到大鯉魚"打樁子",握竿需相持一段時間,然後抖動竿子,使魚刺痛上游,通魚時手竿呈弓形,儘量高舉使魚頭朝上,這樣魚只能往上躥,待魚遛疲,肚皮朝天,預先將抄網埋伏水下,將抄網對準魚頭向魚身方向抄起上岸。

  6.要及時應變:鯉魚易受外界的干擾,而游到安靜的水域"靜地"躲藏起來。"靜地"大多為平時不愛存魚的僻靜之處,如岸邊的邊角地帶、長灘的灘頭地帶、較大水域的中央地帶,等等。若遇到人多垂釣時,應及時分析判斷情況,不失時機地轉移到平靜的或離岸較遠的水域垂釣,定能獲得較好的效果。

  野釣的十個要素

  1、要看天氣選擇釣魚的去向,因為魚對氣象的變化十分敏感,如果天氣變化太劇烈就會導致魚幾天或更長時間不覓食,這樣不至於讓釣魚空手而歸,就要觀察天氣的變化,決定是否應該出行垂釣。

  2、要選擇適合的水域進行垂釣,即使同一條河道、溝渠、和湖泊,魚的分佈密度差異也會很大,要選擇有魚星泛出的地段經行垂釣,還要注意水段是否被汙染,由於前野外藥魚的電魚人的非常之多,要特別注意選擇的地段是否還有魚。

  3、要注意選擇好的釣位,釣位應三思而行不要匆忙下鉤,好的釣位會奠定釣魚者的優勢,要注意的是特別陡的斜坡、高壓線下或樹木雜草繁多之處再好的位置也別佔,否則會得不償失。

  4、要注意使用對路的釣餌,季節不同、水域不同、魚類不同,都要用不同的釣餌,所以要多準備一些不同種類的釣餌以備不時之需。

  5、注意線組的調和,以適應不同的環境,對於不同的情況,選漂、調漂是關鍵的一步。

  6、注意準確的提竿時機和不同的浮漂語言,這樣可以大大減少空竿率,所以提竿應早應遲準確應對。

  7、掌握正確的投竿和提竿技術,投竿不偏離窩點,提竿用力不能過猛以免拉豁魚嘴減少跑魚次數,尤其是釣到大魚的時候一定要沉著穩定處理不要慌亂。

  8、要保持良好的體力很良好的心態,出發時檢查必備裝置,回家時注意帶走應應該帶走的東西,有一個良好的心態適應不同環境,和應對突如其來的意外事故。

  9、要善於總結經驗,釣魚要想成為一個高手很不容易,所以要處處留心,讓自己的理論在實踐中加以驗證,逐步提高自己的水平。

  10、釣魚有一個特殊的因素“運氣”。要相信運氣,但是不能依賴運氣,自己的努力還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