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中國教育改革的論文

  這些年隨著改革開放的進行,我國的教育事業取得了很大的成績,在實現九年義務教育的前提下,國民的整體素質和文化水平也有了很大的進步。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論中國現代教育問題及改革措施》

  【摘要】本文通過探討中國教育的現狀,發現中國教育存在教育思想落後,教育資源不足,教育的市場化、行政化等弊端,並針對這些情況提出了相應的教育改革措施。

  【關鍵詞】教育;市場化;行政化;不公平;改革

  中圖分類號:D523.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這些年隨著改革開放的進行,我國的教育事業取得了很大的成績,在實現九年義務教育的前提下,國民的整體素質和文化水平也有了很大的進步。但是,我們看到一些教育問題也越來越突出。本文從辯證的角度反思了我們當下的教育現狀,並探討中國教育改革需要進一步突破的問題。

  1教育思想封閉落後

  落後的教育思想主張教師的主要任務是“傳道、授業、解惑”,先進的教育思想則主張教師的主要任務是創設良好的教學環境,激發、引導學生去探索。不無否認中國具有悠久的文化教育歷史,也取得了輝煌的成果,但是在很多地方教育思想的目標還不是很明確,這不僅會影響一個學生的思維方式,更會影響一個學生人生觀和價值觀的確定。作為一名教師,我也深刻的意識到在今後的教學中我不但要“授人以魚”,更要“授人以漁”,傳統的學習方式應讓位於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教師則在學習過程中發揮指導或輔導作用。但是現在的中國為了升學率,往往片面的進行應試教育。

  2教育資源嚴重不足

  我國目前教師資源嚴重短缺,尤其是基礎教育,不僅總量短缺,而且東西部之間、城鄉之間存在巨大差異,很多地區難以完成九年義務教育的任務,面臨著極其嚴峻的形勢。

  2.1 教育經費短缺

  參照國際標準,教育經費應占國內生產總值的4%,我國現在尚未達到。教育撥款的增長速度低於財政收入的增長速度,也是近年來的一個基本情況。我國人口多底子薄,教育經費短缺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國教育撥款水平低於發展中國家的平均水平,這不是僅用沒有錢就可以解釋的。近年來我們更深刻地認識到了教育的重要性,馬克思主義強調過教育是第一生產力,現在“科教興國”的口號業越喊越響,但教育的落實很大程度體現在教育科技經費是否落實上。

  2.2 師資力量薄弱

  中國的教育尤其是偏遠貧困地區的教育師資力量非常薄弱。在以人為本的今天誰擁有了良好的師資力量誰的教育就能飛速的發展。一名合格的教師不僅要具有堅實的知識功底和廣泛的知識儲備,更應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質,這是教書育人必不可少的條件。但是由於教育投入不足,教師待遇較低,在市場經濟的衝擊下,很多人不熱衷於教育,或不能安心教育。這嚴重影響了教育的發展。

  2.3 教育裝置相對落後

  可以說,國家對教育多年來的財政投人使我國基礎教育得到了長足的發展與進步,但這種投入體制在經濟體制轉軌這一大背景下不可避免地存在著不穩定性、不完善性,造成了我國基礎教育裝置相對薄弱,很多學校設施不全,不能使學生很好的理論聯絡實踐。

  3學校教育的市場化、不公平現象

  所謂教育的市場化,其實就是把教育事業、教育機構看作是謀取經濟效益的機構,把教育看作是一種產業,一種可以以市場化方式運作的資源、一種具有經濟收益的經濟活動。產業化和市場化就是要把教育活動轉變成為經濟活動。而這為社會正義和社會平等帶來巨大的不良影響,造成一種嚴重不公平的教育體制。

  教育的產業化和市場化是中國教育改革過程中的重要選擇。教育的產業化和市場化在中國是不爭的事實。學校教育活動已經潛在地演變成一種教育或學校經營教育經濟的手段,這一過程具體表現為政府將一些公共教育資源顯在或潛在地市場化。以產業化或市場化的方式運作公共教育資源,變相地實現交易關係。

  教育的市場化反映了一種非常明顯的教育取向方式的偏差。由於不是從公共教育的立場出發辦教育,國家的公共教育系統發生了重大的轉向,使那些公立的重點學校成為在市場中競相獲得利潤的“產業化或市場化”學校,學校之間在“尖子”生源和利潤上相互競爭。這導致相關的教育重大決策和辦學方向忽視了公共領域和教育的公益目的,教育事實上向優勢群體開啟了更多的利益之門,這已經為社會正義和社會平等帶來巨大的不良影響,造成了一個嚴重不公平的教育體制。

  4學校教育的行政化現象

  所謂學校教育的行政化,是指學校教育的進行以及組織建立在政府嚴格的行政掌管和控制中,一切以政府的行政意志為轉移,而且為了應對外在的行政化,學校教育的內部組織結構也行政化,也以行政指令來決定教育和教學。外在的行政機構掌握著教育的方方面面,這種體制構成了學校唯行政意志為上,一切以服從行政意志為轉移。

  政府行政權力通過各種方式對學校教育進行控制。一是過度集中的政治權力控制學校教育,決定學校教育的內容,決定或指導學校教育活動。二是伴隨著經濟的發展,政府行政通過經濟方式控制學校教育,以各種“工程”“行動”通過經濟資源的操作,把學校教育吸納到政府強大的控制之中,結果,政府的行政意志主宰了教育,而教育自身的目的、價值和方式被拋在一邊,行政意圖僭越教育的價值,有時候政府的行政任務超越了教育本身應當實現的任務,行政利益壓倒了教育使命。三是行政通過各種方式創造新的控制方式,進一步強化行政控制權力,特別明顯的是行政制定多種以行政為取向的學校評估,根本不顧學校教育內在的特殊性。對學校教育進行不合教育價值的強制性的規定、干預和約束。這便使得中國的教育成為以政府的行政為中心的教育,行政對於教育的控制越來越牢固。這造成了學校以服從行政意志為首要任務的現狀,教育的價值被扭曲在所難免。

  5教育改革措施

  5.1 加大教育經費和師資隊伍建設,增強政府和社會對教育的支援

  加大教育經費投入和師資建設的有效途徑是建立教育分擔機制。國家加強巨集觀調控,合理規劃,調整大、中、小學的規模、佈局和教育結構,建立規模適當、佈局合理的教育組織系統,走內涵式發展道路。要加強監督檢查機構,使教育經費財盡其用,物盡其功,給教師的發展也要提供一個良好的平臺。

  5.2 學校應解放思想,注重學生的綜合素質教育

  學校是培養人才的基地,在學生的培養過程中,學校擔負著巨大的責任。所以學校應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要全面健康和諧的發展學生,不能僅僅為了升學率片面的進行應試教育。素質教育是依據人的發展和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以全面提高全體學生的基本素質為根本目的,以尊重學生主體和主動精神,注重開發人的智慧潛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個性,提高人的自主性和創造性等主體性品質為根本特徵的教育。所以我們應真正的解放思想,注重學生的綜合素質教育。

  5.3 建立完整的教育體制,促進教育公平公正

  政府應建立完整的教育體制,實現教育自身的目的、價值和意義,而不能由行政意志和市場經濟利益主宰教育,要營造一種活躍的、開放型的、有利於創新的教育環境。在學校,我們要給學生一定的自由,讓他們能自主思索、想象。此外還要建立科學合理的教育評估體系,使孩子既有學習的動力又不至於壓力過大,也要通過大力發展家庭教育來提高他們的積極性。改變招生制度使更多的孩子能夠接受高等教育,讓孩子多次選擇、多次競爭,多次定位,不斷追求,積極進取,儘可能地發揮他們自身的特長。另外,進一步的教育改革必須重視教育公正和公平問題,這不僅僅是教育經費投入和均衡發展的問題,我們必須改革教育制度設計上的精英主義原則,必須把效率原則置於公正原則之下,必須追求整體上實現教育公正的原則。

  6小結

  不可否認近年來,我國的教育事業有了較快的發展,但種種不良現象仍是普遍存在的。對於這些情況我們不能採取聽之任之的態度,那樣不利於公民接受公共教育和提高素質,不利於教育價值的真正實現。可是完全消除這些弊端也是不切合實際的,只能通過努力,努力能夠減緩這些不良現象的發生。這樣才能在最大程度上個保障每一位公民受教育的權利,有利於促進整個社會的和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