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化教育相關論文

  小班化教育不僅關注學生的學業成績提升,而且更加重視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小班化教育是區域基礎教育發展的新方向,也是實現區域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和教育現代化的新途徑。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農村小班教育教學管理初探》

  摘要:生源出現了自然的萎縮,學校形成了人數少的小班。在這種被迫“小班”的形勢下,如何實施“小班”教學,是擺在我們面前的現實課題,值得我們去探討、去研究。

  關鍵詞:小班教學;管理

  一、生源減少現狀分析

  我校隸屬大周移民鄉鎮,幾年來,學生大量減少。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一部分適齡兒童隨父母移民到外地。

  2.一部分適齡兒童隨父母進城或外出務工就讀其他學校。

  3.由於大量學生湧向城區,城市教師缺乏,年輕教師隨之進入城區,餘下教師年齡偏大,教學觀念滯後,教學方法滯後,精力不足,教學方法落後。

  4.教育教學設施裝置不完善或落後,學校“小”,滯留部分學生家長要求高,隨送孩子入城區就學。

  5.部分班級教學效果不理想。

  二、做法與思考

  ***一***“小班”教學的幾種優勢

  學習環境優化了由於人數的減少,班級空間顯得很充足。教師可根據具體人數,分成幾個學習小組,可以自願組合,可以自由搭配,可以隨時變更。把教室變成樂園,寬鬆、安逸、清靜、獨特。

  教學方法改變了,由於空間的變化,教師融於學生中間,角色變了,授課的方式也改了。課堂上教師可以對小組和學生進行個別輔導,可以有針對性地關注到每名學生,教學環境民主寬鬆。在這樣的課堂上鼓勵學生小組學習、合作學習、互相競爭。每個學生都受到教師的有效關注,掃除了心理障礙和學習障礙。而且作業是面批,問題是面講,大家學習得非常開心。

  課餘生活豐富了,小班減輕了教師課內的壓力,能騰出精力來大力開展課外活動。以前我們農村的學生都不能去看花開、觀落葉、去種植,現在可以有組織地感受自然,能激發同學們熱愛自然、熱愛家鄉、享受生活。

  ***二***“小班化”教學的組織形式***借鑑***

  小班化教學的組織方式,將一個班的二十名左右的學生分為三至五個合作學習小組。改變了長期以來,在我國小學課堂裡座位排列都是“秧田式”的形式,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活動的形式將單一的“秧田型”變為“馬蹄型”、“品字型”等。

  ***三***“小班化”教學的實施過程設想

  小班化教學徹底廢除了傳統的教師講,學生聽;教師演示,學生看;教師問,學生答這種單向交往的教學模式,營造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個體與群體之間多向立體式交往局面。把小組合作學習,分層教學,分類輔導引入課堂,促使學生積極參與,主動探究,合作交流,在原有基礎上都得到發展。圍繞小組合作學習這個中心,著力於培養學生學習能力與團結協作精神。

  ***四***初步工作思路

  1、探索實驗研究方案,讓教師對小班化教育有初步的瞭解,並能主動關注“小班教育”,為小班教育出謀劃策,研究課堂教學模式、方法。

  2、準備召開“小班教育”專題研討,明確各年級小班工作的教學要求,能手引領,取長補短,逐步推進。

  3、更新結合觀看兄弟學校小班化環境佈置,以搞好本校的班級環境建設。能充分挖掘教室環境氛圍的隱性功能,促使集體和每個個體有充分的發展。

  4、預備創設“互助、互動、合作、開放”的課堂教學模式,緊緊圍繞學生的個性發展。採取“探究教學”“分組教學”等一系列教學新策略。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實施因材施教,加強對個別學生的特色指導。

  5、準備分年級召開各年級學生的家長會,宣傳我校的“小班教育”工作,並就“小班教育”實驗中怎樣做一個優秀家長、如何與學校配合教育自己孩子等問題與家長進行探討。

  6、準備利用教科所相關資訊,利用教研組和年級組學習時間領會要點,繼續為實施小班化教學試點作理論和思想上的準備。以求在教學中體現小班化教學的理念,備課中注意關注不同層次的學生。下發新的備課要求,教師根據教材內容、任教特點、學生情況進行備課,以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7、要求不斷嘗試互動教學、角色教學、分層教學、興趣教學、體驗教學、問題教學、反饋教學的多種策略,探究分組教學、個別指導、體驗教學、鼓勵教學的方法手段,不斷提高教師業務水平,在教學探究實踐中師生共同成長。

  8、學校準備開展小班化教學研討會,進行了小班化教學的競賽評比活動。

  9、學校準備進行小班化教學專題研討,同時為教師提供了相關的資料。

  10、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開展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確立德育為先的觀念,寓德育於教學、活動、管理。使學生會學、善學、樂學。關愛每個學生,使每個學生都有所得所成,努力培養更多不同層次的、全面發展的學生。

  11、更新理念和方法,充分利用時間、空間,充分關注每個學生,面向全體實施素質教育。初步實行小班化教學模式,在學科備課組活動時,重點研討如何在學科教學中,特別是課堂教學中體現“小班化教育”理念,儘快完成“小班化教育”由“形”向“神”的轉變。

  12、建立有效的評價機制,關注後進生。教師在面向全體的同時,照顧每一個學生的差異情況,實施個別教學的策略。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採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尊重、激勵學生,保護好每一個學生的自尊心,使他們的個性得到健康發展。

  13、創設小班化教學“互助、互動、合作、開放”的教學模式,引導學生進行的“互助、合作”實際活動,師生互動,不斷的轉換師生的角色,發揮學生的主體能動性,最大限度使課堂教學走向開放。

  總之,農村小班化教育教學正在積極的推廣和實驗程序中,它有著許多的觀點、許多的內容、許多的形式和許多的方法等等問題有待於我們去深入探究。我們應當保持已經探索到的正確“東西”,再去積極探索我們還沒有探索到的“東西”,抓住“不變”的,思考“變化”的,努力去實現農村學校良好地開展小班化教育教學。

  參考文獻:

  [1]《小學教育學》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