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的經營理念與特性

  理念就是理想、信念。它包涵兩層意思:有理想;還有鍥而不捨追求理想的信念。下面跟著小編一起來探析企業的經營理念。

  企業的經營理念

  1.企業宗旨:企業宗旨是企業經營的最高目標和根本目的,它體現了企業的理想與追求。就其內涵而言,有經濟目的、社會目的、文化目的、生態目標,四個目標層次不斷升高。但是,在實踐中,企業決不能將四個目標的實現從時間上排序,否則就犯了酷似環境問題上先汙染,後治理的錯誤。企業宗旨是一種綜合目標,不能割裂,更不能追求某一項的最大化。企業對內要實現其發展,不斷提高職工待遇,對外要提供合格產品、滿意的服務,滿足社會需求,從而為社會的進步做出貢獻。經營宗旨在各企業中有不同的表現,如松下電器的“產業報國”,IBM的“IBM就是服務”。

  2.經營方針:經營方針是企業執行的最高原則,不同企業有不同的經營方針,不同的準則,經營方針應能體現行業特徵。另外,經營方針只有符合利益相關者的期待,企業才能得以持續發展。

  3.企業價值觀:價值觀是人們對價值的根本看法。企業價值觀是在企業中占主導地位的,為絕大多數成員認同的關於客觀物件的總觀點和總看法。企業理念的其它幾種範疇歸根結底都受價值觀制約,價值觀決定、指導著其它幾個要素。如小天鵝的質量觀:“當別人不能將你打倒的時候,警惕自己打倒自己”,可見它對這一企業管理永恆主題的重視。

  價值觀是一種內化了的約束系統,它作為一種自覺的意識來指導行為、決策。而相對的規章制度也是一個約束系統,但它是一種外在的,人們被動服從的約束系統,是“不得不這麼做”。

  4.企業精神:企業精神是企業理念的濃縮,是企業靈魂的集中體現,是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為謀求自身生存發展而形成併為員工所認同的一種健康向上的群體意識。它統一於整體的價值觀,像國航“永不休止地追求一流”的精神。

  企業經營理念的特性

  1.精神性。理念是企業家們總結、創造並被員工廣泛接受和認同的經營思想。它潛移默化地影響、同化員工心理和行為準則,使其圍繞企業理念結為一體,朝著共同目標努力,是精神財富,而非物質的。

  2.指導性。科學合理的理念一旦確定,它將作為一種最高的“精神統帥”來指導企業經營的重大決策。

  3.概括性。經營理念是企業執行長期穩定的指導思想,之所以能在不同時期、不同情況下發揮指導作用,就因為它是總括性的大原則,而不是一個僵化的死框框。其語言表達有一定的抽象性,如康佳的理念“康樂人生,精彩紛呈”。

  4.高層次性。企業理念往往是企業高層領導人生理念的延伸,依靠企業家的權力和威望,尤其是威望來傳播、滲透。例如金利來的“勤、儉、誠、信”的企業理念是曾憲梓先生創業之初提出的,同時也是經營者本人的處世哲學。

  5.民族性。經營理念屬於思想意識範疇,它必然要受到社會主流文化、道德、倫理的影響,具有民族個性。

  6.整和性。任何理念的組成都不是隨機拼湊,而是相互依存,相互促進協同的,是一個整和為一的有機體。

  經營理念與企業文化

  經營理念與企業文化二者共同構成企業的精神資源。企業文化具體反映和表現經營理念,同時又豐富了理念的內涵。企業文化是在理念指導下,由員工群體創造並得到群眾認可的價值標準和行動規範,還包括歷史傳統、習慣、作風、道德規範和生產觀念等。

  其實,二者又是相互區別的。從內容看:企業理念是企業文化的核心,沒有理念概括的企業文化起碼是層次較低的經不起競爭磨礪的短視文化,也是沒有特色的文化。企業文化還包括企業環境和典禮,其儀式及企業英雄是企業動態文化,是有形的顯文化。而企業經營理念是潛在的精神資源。其次,企業文化的功能主要是凝聚、協調,而理念則是指導經營戰略,目標等的原則。總之,企業文化和理念是相互聯絡又相互區別的企業精神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