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教育專業畢業論文

  美術作為文化藝術的一種,其實用性日漸凸顯出來。在高中美術教育中,價值取向決定著美術教育質量的好壞。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高中美術教育的價值取向》

  【摘 要】美術作為文化藝術的一種,其實用性日漸凸顯出來。在高中美術教育中,價值取向決定著美術教育質量的好壞。本文就高中美術教育的價值取向做具體的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高中 美術教育 價值取向

  一 影響高中美術教育價值取向的因素

  影響高中美術教育價值取向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下面幾點:***1***應試教育的弊端。受應試教育弊端的影響,教師在開展美術教育活動中,沿用傳統式的教學方法,教學方式古板單一,這使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及創作力受到限制,不利於學生美術創作水平的提升。***2***較強的功利心理。如今,社會競爭越發激烈,社會壓力不斷加大,很多父母為了讓孩子能夠在社會中站穩腳跟,便將學習美術作為學生將來養家餬口的工具,使美術學習失去了原本的意義。***3***單向的教學理念。教師在美術教學的過程中,過分注重學生對美術繪畫技巧的掌握,忽視美術創作的重要性。教師多采用臨摹、效仿的教學方法,以此來加強學生的美術基本功。創作是藝術發展的靈魂,教師單向的教學理念削弱了學生的藝術鑑賞力和創新意識,不利於學生美術創作能力的發展。

  二 高中美術教育價值取向的具體探析

  1.利用學生的好奇心,發散學生的美術創作思維

  在美國一所小學的美術課上,教師在黑板上畫了一個圓形,然後教師向學生髮問:“同學們,知道這是什麼圖形嗎?”話音剛落,一名學生迅速地舉起手,教師示意回答。學生給出答案:“它是一個透明的氣球。”教師對學生的回答很是不滿,在反駁了學生的答案後,教師給出了“正確”的答案,“它是圓形。”課下,學生將教師的答案向父母複述,父母隨即將教師告上了法庭,這名教師最終以限制學生思想自由的罪名受到了法律的懲處。從這一案例我們受到很大的教訓,同時也得到了較多的啟示。對美術這門需要發散性思維及創造力的學科來說,不應存在任何標準答案。限制性教學嚴重阻礙了學生創造力、想象力的發展,學生的創造意識在此種教育模式下會被逐漸地淡化,直至消失,美術教學因此而失去了原本的教育意義。對於高中生來說,他們的創新意識有強有弱,創造能力參差不齊。但每位學生的內心深處都隱藏著一顆好奇的心。這一埋藏在內心深處的種子,一經陽光普照、雨水澆灌便能迅速地破土而出,發芽開花。因為社會閱歷的淺薄、知識涉獵範圍還不夠廣泛,所以高中生對世上的萬千事物都有較為強烈的好奇心理,這一心理特徵正是美術創作所需要的。教師在引導學生對具體事物的本質進行探究時,學生的創作積極性和求知慾望被無限地激發出來,這種創造力和想象力成就了美的藝術作品,其作品散發著濃郁的藝術氣息,美術的價值因此而被展現得淋漓盡致。

  2.美術課堂教學與生活實際相結合,為學生提供豐富的美術創作題材

  對於大部分的高中學生來說,其普遍缺乏對生活的理解和認識,不曾留心觀察身邊的微小事物,與大自然間存在較大的距離,而生活往往是美術創作的最好素材。美術創作的靈感來源於生活,是生活中事物及情感的真實寫照。因此,教師在開展高中美術教育教學的活動中,將生活中的素材融入課堂教學中,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課堂氛圍,使之感受到強烈的生活氣息,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創作欲。此外,在各方面條件都允許的情況下,課外寫生是最適宜不過的了。教師組織並帶領學生親近大自然,領略大自然的無限風光,探求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一蟲一鳥,讓學生感受到與生活中截然不同的美。此時,大自然對學生來說是一個豐富多彩、鮮活生動的美術創作選材庫。學生在感悟大自然的神奇後,能夠結合自身的感受,對自己所喜愛的植物、動物進行具體抑或是抽象化的創作。在創作的時候,教師應當引導學生採用不同的美術創作工具,比如橡皮泥、水彩筆、蠟筆、鋼筆等。教師在學生取材的過程中,應當鼓勵學生大膽嘗試,通過細緻的觀察發現不一樣的美麗,將這些美麗記載在自己的畫紙上。

  3.採用思想引導式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

  在高中美術教學中,教師所持有的價值取向對整個教育教學活動的開展都有較大的影響。正確的價值取向是美術教學有效開展的前提保障,是提升美術教學效果和質量的基礎。在美術教學中,教師應採用思想引導式的教學方法,以自身正確的思想價值觀來感染影響學生,繼而讓學生轉變思想認知,使其思想呈向上發展的趨勢。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多觀察學生的課堂表現,留心課堂上不愛發言、表現不積極的學生。對於這些學生來說,他們內心對美術學習存有焦慮感或自卑的心理。其實,這些看似自閉、孤僻、不合群的學生往往最渴望得到他人的關懷與關注。在美術教學活動中,倘若教師能夠給予他們多一點關愛,用自己積極的心態去影響他們,教師濃濃的關愛在溫暖學生心靈的同時,也為學生迷茫的美術創作之路點亮了一盞明燈,燈光散發出來的熱量點燃了學生內心深處對美好生活的憧憬,使其不懈地追求心中的理想,學生將這些被激發出來的情感充分地展現在畫紙上,其美術創作的風格與其他同學的美術作品又有較大的不同。採用思想引導式的教學方法是引導學生樹立正確價值取向的一個良好途徑。

  參考文獻

  [1]譚娟.略論全人教育理念下高中美術教育的價值取向[J].當代教育論壇***教學版***,2010***11***

  [2]胡閩愷.探析全人理念下高中美術教育的價值取向[J].美術教育研究,2012***12***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