讚美如藥閱讀題答案

  閱讀《讚美如藥》這篇文章,你會知道這麼一個道理:有時候的讚美如同一副毒藥。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讚美如藥》閱讀題目及其參考答案以供大家學習。

  《讚美如藥》閱讀原文:

  在南非洲的巴貝姆巴族中,至今依然保持著許多優秀的生活禮儀和處世方式。譬如當族裡的某個人因為行為有失檢點而犯了錯誤的時候,族長便會讓犯錯的人站在村落的中央,公開亮相,以示懲戒。但最值得稱道的是:每當這種時候,整個部落的人都會不由自主地放下手中的工作,從四面八方趕來,將這個犯錯的人團團圍住,用讚美來“理療”他的心靈,修正他的錯誤,引導他以此為戒,總結教訓重新做人。

  圍上來的族人們,會自動分出長幼,然後從最年長的人開始發言,依次告訴這個犯錯的人,他今生曾經為整個部落做過哪些善事,哪些好事。每個族人都必須將犯錯的人的優點和善行,用真誠的語調講述出來。敘述時既不能誇大事實,也不允許出言不遜。對前面已經有人提及的優點和善行,後面的人不能再重複。總之,每個人在敘說時,都要有新的發現,新的褒揚。整個“讚美”儀式,要持續到所有的族人都將正面的評語說完為止。

  “讚美”儀式結束以後,緊接著便要舉行一次盛大的慶典。慶典在老族長的主持下進行,部族中的男女老幼都要參加。人們載歌載舞,用一種隆重而熱烈的禮儀,來慶賀犯錯的人脫胎換骨,改過自新,重新開始一種全新的生活。

  實事求是的讚美,就像一劑良藥,能夠癒合對方因為犯錯而引發的心靈創傷和悔恨,除去心頭痼疾,矯正錯誤行為,鼓起改過的信心,點燃向善的正氣。

  在我們這個所謂文明社會裡,對待犯了錯的人所採取的手段是所謂的批評教育。不是真誠地“讚美”,而是一味地指責、處罰;不是真誠地接納,而是冰冷地拒絕,或冷嘲熱諷;_____A_____。不給人留後路,不給人以改過的機會。更有甚者。總用“放大鏡”去看待別人犯下的錯誤。彷彿某人一旦犯了錯誤,渾身上下就一無是處,橫看豎看全都是毛病。全都是“麻子”。只有自己永遠正確,白璧無瑕。這樣做的結果。反而把犯錯的人逼向敵對的位置,違背了幫助與教育的初衷。

  巴貝姆巴族人則完全不像我們這樣,他們對待犯錯的人的態度是:儘管你犯了錯,有了缺點,但我們依然愛護你、關心你、接納你。既然你曾為整個部族做過那麼多的好事、善事,有著那麼多的優點,那麼,請你認真地作一回反思。然後心悅誠服地改正自己的錯誤。我們整’個部族的人都堅信:你一定具備改過向善的信心與能力。

  心理學家研究發現,人們在犯了錯誤並有所意識的時候,他的第一個反應往往就是自衛。對待犯錯的人,如果批評或處罰失當,就會適得其反,甚至會讓犯錯者徹底喪失改過自新的勇氣和信心,以致於“破罈子破摔”。

  人們常用“_____B_____”的俗語,來形容那些屢教不改的人。當我們強烈地去批評或處罰一個犯了錯的人時,應該考慮到,犯錯的人並不是“死豬”,你用開水去燙,不但起不到幫助和教育的目的,反而會將其“燙傷”,留下難以癒合的“傷口”。

  印度的聖雄甘地曾經說過:“自我改造,是面對某些行為偏差之時,唯一值得努力的行動。如果我們改造了自己,別人就會願意跟隨我們。”如果我們能夠在別人做出成績,顯現出優點的時候,不吝於稱讚和褒獎。那麼,往後這種美好的行為出現的次數就會越來越多。當別人犯錯的時候,我們在大加撻伐之前,先想想對方以往的諸多好處,諸多優點,再以和風細雨的婉言加以誘導。就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知過能改,善莫大焉。修正他人錯誤的最好辦法,就是讓其明白自己的優點。然後引導他用自身的優點,去“佔領”開始生長雜草的“心田”。就像一塊荒蕪的土地,裡面野草叢生,我們要除去雜草的最好辦法,不是施藥放火,不是斬草除根,而是播種上茁壯的莊稼。

  批評是“苦”的,讚美是“甜”的,良藥為何一定要“苦口”?送上一劑“甘甜”的良藥。不但“患者”喜歡服用,而且能夠更好地收到“治病救人”的效果,那又何樂而不為呢?

  ***選自《人民日報•海外版》***

  《讚美如藥》閱讀題目:

  1、按要求補句。

  ①在A處採用關聯詞語“不是……而是……”補充一句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B處填寫一句恰當的俗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開篇有什麼特點?你覺得這樣開篇有什麼好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除了正面論述外,還從反面加以了論

  述。你能用一兩句話概括反面論述的內容嗎?***可用原文中的語句,也可用自己的話來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用了哪幾種論證方法?請簡要說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在語言上有什麼突出的特色?請舉例加以說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讚美如藥》閱讀答案:

  1、①示例:不是客觀公正地作出評議,而是以偏概全,將人“一棍子打死”。②死豬不怕開水燙。

  2、本文以故事開篇,然後引出論點。以故事開頭,既能起到引出論點的作用,也為證明論點提供了論據。同時,還能激起讀者的閱讀興趣,增強文章的吸引力。

  3、對待犯了錯的人採取所謂的批評教育,其結果是,把犯錯的人逼向敵對的位置,違背了幫助與教育的初衷。

  4、舉例論證:如舉巴貝姆巴族人對待犯了錯誤的族人的態度和在我們這個所謂文明社會裡對待犯了錯誤的人的態度。引用論證:如引用聖雄甘地的名言來論述。比喻論證:把讚美比作“藥”,把內心的錯誤比作“心田的雜草”,把用優點去戰勝錯誤和缺點比作“播種上茁壯的莊稼”。對比論證:如以巴貝姆巴族人對待犯了錯誤的族人的態度和在我們這個所謂文明社會裡對待犯了錯誤的人的態度及其結果進行對比,從而證明論點。

  5、本文語言幽默風趣,善用比喻和俗語。如:“更有甚者,總用‘放大鏡’去看待別人犯下的錯誤。彷彿某人一旦犯了錯誤。渾身上下就一無是處,橫看豎看全都是毛病,全都是‘麻子’。只有自己永遠正確,白璧無瑕。”這幾句運用比喻,很形象,很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