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苦澀獨行裡的短暫甜蜜閱讀答案

  張愛玲的小說,無論結局是好是壞都給人以一種悲涼的感覺。張愛玲文筆冷靜,小說常用第三人稱即“他”來描寫,以一種全知的視角來敘述,小說中雖然沒有摻雜太多作者個人的情感,但是感情基調悲涼。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張愛玲,苦澀獨行裡的短暫甜蜜》閱讀題目及其參考答案,歡迎大家參閱。

  《張愛玲,苦澀獨行裡的短暫甜蜜》閱讀原文

  1956年,36歲的張愛玲和65歲的賴雅在紐約結婚。對於賴雅,張愛玲是命運賜給他的珍寶;而對於張愛玲,賴雅是生命中一段苦澀的旅程,但也給了她一個短暫甜蜜的歸處。夏志清在《中國現代小說史》裡,將張愛玲排到魯迅之前。他遺憾於張愛玲的才華在晚年沒有得到發揮,並斷言這是因為她“嫁了兩個壞丈夫”。第二個丈夫就是賴雅。

  對第二個丈夫賴雅,張愛玲未必以為他“壞”。一直到1994年10月5日她最後一次寫信給莊信正,用的仍是夫姓“賴雅”。賴雅的簽名書,她也一直帶在身邊。正如她自己歸納的“這婚姻說不上明智,但充滿熱情”。

  1955年,35歲的張愛玲在美國駐港官方機構美國新聞處主任理查·麥加錫的幫助下移民美國。當時,美國有一種“文藝營”,為有才華的藝術家提供免費食宿。1956年3月,正在麥克道威爾文藝營創作英文小說《粉淚》的張愛玲,遇到了美國作家賴雅。

  賴雅是才子。17歲,他就進入常春藤名校賓夕法尼亞大學攻讀文學,後來在哈佛大學讀碩士,畢業後在麻省理工大學任教。中年時他投身左翼作家陣營,名噪一時。他也曾在好萊塢風光過,是頗受歡迎的劇作家。但他的晚景急轉直下,多數作品得不到出版,因經濟拮据入住文藝營。張愛玲知道這一切。“他和我一樣身無分文,而年紀比我大得多,似乎比我更沒前途。”但她還是愛上了賴雅。在她眼裡,賴雅懂得自己,這就足矣。

  1956年8月18日,65歲的賴雅和36歲的張愛玲在紐約結婚。張愛玲的好友炎櫻見證了他們的結合。這場婚姻帶給張愛玲的是生活的重負,這是她最不擅長處理的事情。婚後兩個月,賴雅就中風了。12月19日,賴雅又發生臉部麻痺,送到醫院,幾乎無法說話。賴雅向她保證自己不會離她而去。但張愛玲知道,從此兩人要靠她才能活著。而當時她只有微薄的、很不穩定的稿費。收到1000多美元的《秧歌》劇本改編費,她都會喜不自勝,因為這樣就有錢租房了。但她珍惜清貧生活中的真情。在她38歲生日那天,兩人做了點青豆、肉和米飯,飯後一起去場喜劇電影,步行回家後又把剩飯吃了。張愛玲告訴賴雅,這是她一生中最快樂的一次生日。

  1960年7月,張愛玲加入美國國籍。她向賴雅提出,要去臺灣和香港蒐集資料,完成英文小說《少帥》。1961年,張愛玲剛到臺北不久,賴雅又中風了。但張愛玲隨後的5個月必須悶在香港一間極小的公寓裡寫劇本《紅樓夢》,寫到眼睛潰瘍出血,卻始終沒有達到委託方的滿意,拿不到預期的報酬。

  那裡,賴雅住在華盛頓,每月只有52美元的社會福利金,連房租都不夠。張愛玲飛回美國時,賴雅記錯了日子,提前一天到機場去接她,第二天又去了一次。之後幾年,他的情況越來越糟,1963年,他跌了一跤,臥床不起,大小便失禁,家中“氣氛陰鬱”。1965年,他再次摔倒,股骨頭斷裂。之後又中風,癱瘓在床。張愛玲為了照顧賴雅,在他房間裡放了張行軍床。

  那段日子裡,張愛玲唯一的愉快,就是賴雅在精神尚好的時候給她講好萊塢的笑話。這是張愛玲最愛聽的八卦。

  1967年4月,張愛玲受聘於馬薩諸塞州康橋的賴德克利夫大學。她帶著賴雅來到康橋。不久,76歲的賴雅悄然去世,沒有舉行葬禮,女兒菲絲安葬了他的骨灰。一年後,張愛玲在接受採訪時說,人生是在追求一種滿足,雖然往往是樂不抵苦的。對於賴雅,張愛玲是命運賜給他的珍寶。而對於張愛玲,賴雅是生命中一段苦澀的旅程,但也給了她一個短暫甜蜜的歸處。

  《張愛玲,苦澀獨行裡的短暫甜蜜》閱讀題目

  ***1***、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5分*** *** ****** ***

  A、夏志清在《中國現代小說史》裡,將張愛玲排到魯迅之前,這是為了說明張愛玲在文學上的才華和造詣。

  B、在賴雅去世27年後,張愛玲用的仍是夫姓“賴雅”。說明這次婚姻給張愛玲留下了甜蜜的回憶。

  C、夏志清遺憾於張愛玲的才華在晚年沒有得到發揮,並斷言這是因為她“嫁了兩個壞丈夫”。而張愛玲並不這樣認為。

  D、賴雅雖然給了張愛玲一段美好的記憶,可是在實際生活中,賴雅卻是張愛玲生活中難以承受的負擔。

  E、“賴雅向她保證自己不會離她而去”“不會離她而去”,是賴雅給她的愛情承諾,是說自己會頑強地活下去,陪她走下去。

  ***2***請結合材料簡要分析“而對於張愛玲,賴雅是生命中一段苦澀的旅程,但也給了她一個短暫甜蜜的歸處”。作者為何這樣說?***6分***

  ***3***本文寫法上有什麼特點,請結合材料內容簡要分析。***6分***

  ***4***“張愛玲在接受採訪時說,人生是在追求一種滿足,雖然往往是樂不抵苦的。”你是否認可張愛玲的這種說法。請結合材料內容具體闡述。***8分***

  《張愛玲,苦澀獨行裡的短暫甜蜜》閱讀答案

  ***1***選E給3分,選D給2分,選C給1分;選A、B不給分。解析:A項中夏志清這樣說是為了闡述她因為嫁了兩個壞丈夫導致她的才華在晚年沒有得到發揮,表達的是的遺憾的情感。B項中“甜蜜的回憶”錯誤。 C項不完全正確。張愛玲認為“這婚姻說不上明智,但充滿熱情”。

  ***2***①在張愛玲看來,賴雅懂自己。②貧困生活中亦有真情,如張愛玲覺得38歲生日是一生中最快樂的生日。③癱瘓在床的賴雅在精神尚好時候 給她講好萊塢的笑話。這是張愛玲最喜歡聽的八卦,是那段日子裡張愛玲唯一的愉悅。***答1點2分***

  ***3***①首尾呼應。文章開頭和結尾都說賴雅是張愛玲生命中一段苦澀的旅程,但也給了她一個短暫甜蜜的歸處。②注重細節描寫。如張愛玲為了照顧賴雅,在賴雅的房間裡放了張行軍床。③正側面結合。夏志清將賴雅定義為“壞丈夫”,而張愛玲認為他們的婚姻“這婚姻說不上明智,但充滿熱情”。***答1點2分***

  ***4***認同。賴雅雖然給張愛玲帶來了許多生活的負擔,但是張愛玲卻在這段看似苦澀的婚姻裡找到了精神的歸宿。***2分***如過了一個最好的生日,有過最好的愉悅。***2分***我們看待苦樂不應該僅僅以現實生活條件為依據,而應該以精神是否愉悅為評判標準。***2分***所以,只要自己心靈得到歸屬,精神得到滿足,那人生便是快樂的。***2分***

  不認同。賴雅雖然給張愛玲帶來了短暫甜蜜的歸處,***2分***但也是生命中一段苦澀的旅程。***2分***因為賴雅給張愛玲的生活帶來了沉重的負擔,導致張愛玲後期的才華不能夠得到施展,***2分***這不能不說是她自己和讀者的遺憾,所以,當生活中的苦將樂淹沒得太多的話,那樂與滿足也就無從說起了。***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