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閱讀的作用及心得

  分享閱讀之所以被稱為"分享",就是由於它強調的是"享受",是讓孩子享受到閱讀的樂趣.今天小編整理了分享閱讀帶來的作用及體會,希望對你有幫助。

  篇一

  或許是胎教的作用,琪琪的聽故事習慣從還在媽媽肚子裡就開始了。每天晚上是我們母女固定的故事時間,這種習慣一直沿襲到現在。孩子大了我也深深體會到閱讀,是一種能給孩子帶來無限樂趣的娛樂活動,同時,也是他們獲取知識、開闊視野的一種學習方法,更是享受親子關係最好的方式,於是再忙我們也會擠出時間和女兒一起讀書,和孩子一起陶醉在書的世界裡,一起享受讀書帶來的快樂與幸福。自從幼兒園給孩子訂了《分享閱讀》後,琪琪從被動的聽故事,過渡到現在的主動閱讀,在不知不覺中,使我和孩子都受益匪淺。以下是我對《分享閱讀》的幾點體會與大家共勉:

  一、分享閱讀重在“分享”:

  我們都知道早期教育對孩子的重要性,早期教育是在家長的幫助下使孩子能快樂認知,在家長和孩子之間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閱讀無疑是最好的方法之一了。每天睡前我和女兒都非常享受這個閱讀時間,聽完故事孩子將美麗的故事帶入夢境,幾次從睡夢中笑醒都說是夢到媽媽講的故事了。

  二、分享閱讀強調“閱讀”

  我們都知道也許孩子在小的時候,並不能稱之為閱讀,而是用耳朵靜靜的聆聽,睜大眼睛仔細的觀察,為什麼媽媽能把一頁一頁漂亮的圖畫講成那麼動聽的故事,帶著這樣的疑問孩子慢慢長大到可以自己主動閱讀的階段。我很感謝幼兒園給孩子選擇了這樣的一套教材,對孩子培養閱讀習慣非常有幫助。在《分享閱讀》的公開課我瞭解到,它分為教學讀本和家庭讀本,教學讀本還有一本大大的讀本,可以讓全班的孩子共同學習,互動教學。老師教會了孩子認真的一個字一個字的大聲朗讀出來,從視、聽、想、讀多個環節培養了孩子閱讀的好習慣。

  三、《分享閱讀》系列圖書的色彩明快,奪人眼球

  孩子5歲多了,她的圖書佈滿書架,面對花花綠綠的圖書,我不得不說《分享閱讀》在構圖和色彩上是佼佼者。每次孩子把書拿回家,我都會被它漂亮的封面和插圖所吸引,迫不及待的讓孩子給我朗讀,你說,有了它孩子還會不愛看書嗎?

  四、《分享閱讀》對孩子的認知能力大有幫助

  我在女兒的教育上,沒有刻意的讓她認字,我覺得沒有必要讓孩子過早的為了認字而認字,而是在玩中學,在學中玩。《分享閱讀》又給了我很大的幫助,不知不覺孩子已經認識不少的字了,能進行簡單的閱讀,看見生僻字也會問我,學習變得更主動了,令我非常欣慰。這使我更堅信閱讀給孩子帶來的好處不可估量,是她一輩子也受用不完的。

  由於時間倉促,以上是我對《分享閱讀》系列讀本的一些感受,我認為它是開啟孩子早期閱讀大門的一把金鑰匙,再次感謝幼兒園老師的正確選擇。

  篇二

  4月下旬,我和園長到霧都重慶,參加分享閱讀舉辦的2009國民閱讀與兒童早期閱讀教育發展論壇。在這次的學習中,我認為有以下幾個方面值得我們關注。

  一、園本教研活動 這是重慶新村幼兒園“分享閱讀“教研組展示的教研活動《閱讀教研活動中教師迴應策略的研究》。這個教研活動的形式是調查統計***教研前就準備好了***、參與式培訓***每位教師都要準備發言材料***、課例分析***教研前教師們已看過課例,教研中在回看***、小組競賽***討論,設計圖表,闡述組內觀點***。最值得學習的是課例分析環節,讓教師分組討論幼兒有哪些行為表現?教師分別運用了哪些迴應策略?教師討論後陳述討論結果。

  二、基於平衡教學法的綜合性語言教學模式 這是這次論壇上奕陽教育研究院黎錚提出來的新的教學模式,強調平衡教學法內容和方法的平衡;如何平衡呢?要全面考慮幼兒學會讀寫所需的各種條件,在內容和方法兩個方面上都實現基本讀寫技能和真實讀寫環境的平衡。

  三、管理學生一樣管理教師的讀書 這是重慶飛士幼兒園楊園長提出的,要求教師精讀分享閱讀教材,把握課程體系,深入挖掘教育價值,研究課堂,讓幼兒的學習、教師的學習更有意義,要關注教育教學實踐中的共性問題,進行問題研究。每位進入飛士幼兒園的老師都要寫“當我跨進飛士幼兒園的時候”的文章;每位老師每月都要寫讀書筆記,每學期都要評選閱讀明星、書香班級書香教師等,談談閱讀體會,每班有分享閱讀主題牆,每班都要開展小書製作,餐後午睡前都要給幼兒進行朗讀,在每班抽查五名幼兒檢查幼兒的聽讀說掌握的情況。並強調要與考勤考核掛鉤。

下一頁還有更多優秀精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