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聖與文士性格的塑造閱讀答案

  杜詩合乎格律詩的要求,平仄押韻,規範合理,質量高,數量足。說杜詩對後世文人士大夫性格的塑造產生影響絕不是夸誕之詞。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詩聖與文士性格的塑造》閱讀材料

  宋代學者稱杜甫為“聖於詩者”,這主要是指杜甫在詩歌史上地位而言。他們把杜甫視為“集大成”者,認為他是位無體不工、無美不備的詩人。到了後世把杜甫簡稱為“詩聖”,這突出了杜詩的道德含義***郭沫若稱其為“詩中聖哲”也是此意***,符合杜詩中的儒學內涵。

  “詩聖”的名號,使得杜詩所確立的“憂國憂民”思想逐漸成為了主流理論。不管你是否贊成,但都不能不承認詩歌寫作應該反映現實和關注國家與人民命運。南宋詩人就說:“憂時本是詩人職,莫怪吟中感慨多。”這是贊成詩人應該憂國憂民的。也有不贊成的,明代的公安派代表作家袁巨集道,提倡個性解放,不同意詩人應有“憂國憂民”的責任感。他在《顯靈宮集諸公以城市山林為韻》中說“新詩日日千餘言,詩中無一憂民字”,“自從老杜得詩名,憂國愛民成兒戲”,仔細咀嚼詩意,可見袁氏雖然不贊成此說,但還是把“憂國憂民”看作當時詩歌創作中大多數詩人所遵循的原則。這些都說明對後世士人影響之深。

  詩歌創作乃是中國古代讀書人日常功課之一,古代學子平常接觸最多當屬杜詩。因為杜詩中規矩井然,學有規矩。如應酬中大量運用的律體詩,當以杜甫寫得最好,很少率意之作;科舉考試中用的試帖詩可以模仿杜集中的“五排”***杜甫以後,很少再有詩人寫出像杜甫這樣多的高質量的“五排”了***。對杜詩的廣泛的模仿從宋代就開始了。書商為了滿足這個社會需求,還把杜詩分類編排,給模仿者以便利。這樣,杜詩中的思想感情必然會從閱讀的渠道滲入到士人們的思想意識中去。因此,說杜詩對後世文人士大夫性格的塑造產生影響絕不是夸誕之詞。

  中國的文學傳統,特別是古典詩詞對讀者思想情感的陶冶力量是很難估量的。杜甫詩發揚了儒家思想中富於倫理價值的思想,對古代讀書人有很大影響;施之於今日的教育之中,也當有積極的意義。

  ***選自《博覽群書》

  《詩聖與文士性格的塑造》閱讀題目

  1.下列敘述中,不屬於稱杜甫“聖於詩者”或“詩聖”的根據的一項是

  A.杜甫在詩歌史上地位很高,人們視之為“集大成”者。

  B.杜甫寫詩技藝很高,無體不工,無美不備。

  C.杜詩中“憂國憂民”精神是詩歌界主流理論。

  D.杜詩中有倫理價值思想,儒學內涵豐富。

  2.關於文章第二段的分析,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開頭一句承上啟下,由“詩聖”名號的含義,引出了下文杜甫“憂國憂民”思想對後世士人的影響。

  B.南宋詩人“憂時本是詩人職,莫怪吟中感慨多”的詩句,就是大多數詩人贊同杜甫詩中“憂國憂民”的思想的證明。

  C.作者舉袁巨集道 一例是為了否定“提倡個性解放,詩人不應有‘憂國憂民’的責任感”這一觀點。

  D.本段文字引用南宋詩人的詩句,舉袁巨集道的例子,對本段觀點從不同角度進行論證分析,加強了論證的嚴密性。

  3.對古代文士積極學習杜詩的根本原因,解釋最準確的一項是

  A.中國古代的讀書人日常功課之一就是要學習詩歌創作。

  B.杜詩合乎格律詩的要求,平仄押韻,規範合理,質量高,數量足。

  C.書商們把杜詩分類編排,便利了古代文士們模仿各類杜詩。

  D.通過閱讀,杜詩中的思想感情容易滲入到士人們的思想意識中。

  4.根據原文所給的資訊,以下推斷正確的一項是

  A.袁巨集道“新詩日日千餘言”中提到的新詩,大多是抒寫個性和性情的詩句。

  B.明清時代讀書人在社交應酬活動中,必須吟詠五言律詩或七言律詩,以顯其風雅。

  C.科舉考試學要求寫“排律”形式的試帖詩,這是模仿杜詩中的“五排”而產生的。

  D.文士的性格是由杜甫思想塑造起來的。即使在今天,杜甫的思想也有積極意義。

  《詩聖與文士性格的塑造》閱讀答案

  1.C

  2.C

  3.B

  4.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