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金庸與大仲馬武俠小說看中西方文化的差異

    摘要:大仲馬對金庸的創作影響極大。兩人創作頗多異同之處。相同處表現為:熱衷並取材於歷史,都塑造了替天行道的俠客形象,將英雄人物的復仇由"快意恩仇"昇華為"替天行道",從而提升了作品的思想境界,等等。相異處表現為:一是對待歷史的態度和處理方式不同;二是人物身上體現了作家不同的價值觀念;三是價值取向上與文化內涵上體現了中西方文化的差異。這種比較,有助於深刻把握中西文學作品的精神內涵與藝術特質。
  關鍵詞:金庸;大仲馬;武俠小說;中西方文化;差異
  中圖分類號:I207.41文獻標誌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1)12-0176-02
  
  中國的金庸出生於1924年,法國的大仲馬出生於1802年。二者不但在地域空間上相隔萬里,而且在生活年代上也相隔了一個多世紀。之所以將其創作放在一起加以探討,是因為兩位武俠小說大師無論個人經歷、創作理念,還是形象塑造、文化追求等方面,都有著相似與相異之處,而其中所折射的無疑是中西方文化方面的某種差異。
  一、兩人創作的相似之處
  金庸的創作深受大仲馬的影響。金庸曾說:“《俠隱記》最早由吳光鑑翻譯過來,後來再譯時改為《三劍客》。這本書對我的一生影響極大,我只寫武俠小說,就是受大仲馬的影響。法國政府授予我騎士團榮譽勳章時,法國駐香港總領事在讚詞中稱譽我是‘中國的大仲馬’。雖然是殊不敢當,但我所寫的小說,的確是追隨於大仲馬的風格。在所有的中外作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大仲馬,而且是從十二歲開始喜歡,直到現在從不變心”[1]56。金庸在接受楊瀾、譚勝等人採訪的時候也曾不止一次的表示過,自己喜歡大仲馬並受其影響。
  金庸對大仲馬的喜愛,可能緣於兩人相似的文學和文化活動經歷。兩人在開始武俠小說創作前都曾寫過劇本,使得他們的小說在結構上有頗多戲劇的成分。兩人都曾辦過報紙,主要作品都是報刊連載小說。大仲馬的第一部長篇《德·阿芒達爾騎士》是在《新聞報》上連載的;而《三劍客》是在《世紀報》上連載的。大仲馬還自己創辦過《火槍手》報。無獨有偶,作為報人、劇作家、導演、學者的查良鏞曾在《大公報》、《新晚報》工作過,後來又創辦了《明報》,他的小說也曾在多種報紙上連載,且深受讀者歡迎。
  相似的人生經歷以及金庸對大仲馬的喜愛,決定了兩人小說在文學觀念、思想內涵和藝術表現上頗多相似之處。
  首先,兩人都熱衷歷史,作品都取材於歷史。大仲馬的文學作品大多與歐洲歷史有密切關係,如他的《三個火槍手》三部曲、《基督山伯爵》、《瑪格利王侯》等或直接取材於歷史,或以歷史為背景,使展開的故事獲得一個寬廣的舞臺,給人以真實感。大仲馬取材於歷史,但並非是寫歷史小說,大仲馬說:“歷史是一顆釘子,是用來掛我的小說的釘子”,他沒有去鑽研歷史。大仲馬施展他的想像,以歷史事件或歷史人物為背景,新增種種細節,將自己的意圖表現得淋漓盡致。
  金庸被看作是有歷史癖的人,但他對歷史的看法與大仲馬相似。他曾說:“《三劍客》教會我怎樣活用歷史”,也就是說,他從《三個火槍手》學到了藝術創作的極大自由度。歷史為金庸的武俠小說定下了特定的時間空間,佈置下了某種環境氣氛,增進了故事的真實感,卻絲毫不會妨礙金庸在這一框架內施展自己的藝術想象。金庸小說除小部分歷史背景不明者外,多數故事涉及兩宋、元明清,這種背景不但沒有構成他創作的限制,反而給了作者更大更充分的馳騁想象的自由,使之便於佈置或威武雄壯、或哀婉動人的舞臺。另外,金庸的小說結局通常都沒有違背“歷史的真實”。但在處理歷史與小說的關係上,卻能作出靈活的變通,即使是真實人物也敢於虛構情節,從而發揮作家藝術想象的主體作用。
  其次,兩人的作品都塑造了替天行道的俠客義士形象。如大仲馬筆下的達達里昂,金庸筆下的郭靖、喬峰等,都在讀者中產生了深遠影響。
  達達尼昂是大仲馬小說《三個火槍手》(又譯《三劍客》或《俠隱記》)中的主人公。他善良、淳樸、機智、勇敢,在無意間冒犯了三位火槍手:阿多斯、波託斯和阿拉米斯,他們為了榮譽提出和達達尼昂決鬥,達達尼昂只得接受了。誰料引來了紅衣主教黎塞留的衛兵,他們倚仗人多勢眾,向三位火槍手挑戰。達達尼昂則加入了火槍手這一方,戰勝了紅衣主教的衛兵,展現了自己的勇敢,得到了國王路易十三的讚賞,也正因為這次戰鬥化解了大家彼此的誤會,與三個火槍手結成了莫逆之交。幾經周折,終於加入了火槍隊,實現了自己的夢想[2]。
  郭靖則是金庸小說《射鵰英雄傳》的男主角,是貫通“射鵰三部曲”的關鍵人物。他生性單純剛直,重孝義,勤奮、愛國,具備一切金庸筆下最模範的俠義精神。他用一生來徹底實現了“為國為民”這一大俠的目標,他巨大的人格力量也感染了他身邊的人,包括他的家人及《神鵰俠侶》的男主角楊過,無形中帶領他們走向正面的人生路,不愧為“為國為民,俠之大者”[3]。
  第三,英雄人物的復仇擺脫了個人狹隘的“快意恩仇”而昇華為“替天行道”
  《基督山伯爵》最能體現整理大仲馬的復仇理念。這是根據真實故事改編創作的一部小說。值得注意的是對復仇的性質作了很大程度的改造。首先,突出了正義、道義和人格的力量。主人公的對立面變成了以犧牲無辜者來謀取私利的壞人,這些人不僅對主人公做了壞事,而且是整個法蘭西民族的公敵;其次,體現了寬容、大度和仁厚的胸懷,基督山伯爵的復仇,大體上以給予仇敵應得的報應或懲罰為限度。這樣的復仇既能大快人心又保持了主人公的君子風度[4]。
  金庸對大仲馬《基督山伯爵》中復仇態度和性質的藝術呈現極為讚賞。他說:“一個人要報仇,把仇人千刀萬剮,只是取決於一時,但是如果千方百計圖謀復仇,且在即將成功之時又能合情合理地寬恕了仇人,那就更加令人感動。這樣大度寬容、重情義輕性命的高尚情操,才能給人留下永不能忘的深刻印象。”因而,金庸小說中的主人公雖然大多出於個人恩怨而復仇,但到後來又都昇華為替天行道的正義之舉。顯然,金庸的小說一脈相承地體現了《基督山伯爵》的復仇理念,否定了中國傳統武俠作品那種“快意恩仇、血腥殺戮”的觀念。
  復仇是俠義小說的永恆主題之一。復仇本身是中性的,唯有從仇恨的具體內涵和報復的動機、物件、目的和手段等方面,才能分辨出是非曲直、善惡清濁。金庸和大仲馬一樣,對復仇沒有采取簡單否定的態度,而是賦予了復仇以良知、道德和正義的內涵,從而使小說的思想境界變得更加高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