謹慎行善議論文閱讀原文附答案

  行善是一個人的善舉的行動,但有人會因為這樣兒欺騙別人的善心,所以有時候,在辨別真假的情況下,謹慎“行善”或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謹慎“行善”》議論文閱讀原文和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謹慎“行善”》議論文閱讀原文

  ①前段時間雅安地震,在地震發生幾個小時後,很多熱心網友尤其是知名網友,通過微博轉發一些救援資訊。救人一命,功德無量。但令人遺憾的是,有一些傢伙不知出於何種心理,釋出了一些錯誤的救援資訊。他們的惡毋庸置疑,但捫心自問,在這件事上,我們這些出於善意轉發資訊的人當中,也有不少人幫了忙。這樣說打擊面未免太廣,觸犯眾怒我可不敢,但說說自己總是可以的。

  ②地震當天,我也和很多網友一樣,盯著電腦,不斷重新整理,高度緊張地關注著災區的最新動向。沒多久,一條微博進入我的視線,大意是有位媽媽傷得很重,想見女兒最後一面,請女兒看到訊息後速去醫院。最後,還留下了手機號碼,方便女兒聯絡。我想都沒想就要轉發,就在此時,我的電話響起來,等接完電話,已經有人澄清:“這是一條假訊息,手機號碼是甘肅的,請大家不要轉發。看到有人轉發,請敦促對方刪除,以免有人上當受騙。”

  ③沒過幾分鐘,我的QQ開始閃爍,有人在QQ群裡轉發了這個訊息。我馬上胸有成竹地告訴大家,這是假訊息,順便譴責了編造這條資訊的傢伙,因為他很無聊、很過分。回想起來,我當時應該是很得意的,因為及時指出了別人的錯誤,阻止了謠言的擴散。但在一下午類似的假訊息後,我開始感到心虛—如果不是那個電話,我就會轉發這條訊息,並且為自己的“善舉”感到自豪。美國有評論家說,一場災難發生後,前5分鐘Twitter做出的貢獻最大,但12小時後就開始幫倒忙。就我當天的感覺,這句話用在微博上同樣成立,而且時間更短。

  ④不管是有心還是無意,我在轉發訊息時,其實也在暗示大家,我很善良,很關注災區。不用捐款,更不用冒著危險親臨現場救援,只要輕輕點一下滑鼠,別人就會知道,我是一個有愛心的人。實際上,這種善意中包含著虛偽。當時,如果我真的有足夠的愛心和責任感,就應該撥打那個手機號碼,驗證資訊的真偽,然後把自己瞭解的情況釋出出去。當然,這件事情已經有人做了,並且對謠言做了澄清。我對此感到振奮,正因為有這些網友,微博才能自我淨化,真實的訊息才得以傳遞。同時,他們也如鏡子一般,讓我看到了隱藏於自己內心深處的弱點,那就是,不願為自己的善意付出行動。

  ⑤早在微博等網路社交平臺出現之前,網際網路上的假訊息已經層出不窮,比如,某地有小孩失蹤;比如,某地有人患白血病,需要稀缺血型,等等。有些假訊息司空見慣,幾年前我上論壇時就見過,如今居然在微博上與它們再次相逢。看著那些熟悉的文字,我竟有一種“別來無恙”之感。這麼多年,依然有人上當,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製造謠言的人固然可惡,但如果我們能有所行動,對訊息來源和內容尋根究底,我想,大多數假訊息不會有如此長久的生命力。正如轉發一樣,慎點“轉發”也是一種善舉。如果實在拿不準訊息的真假,最好不要輕舉妄動。這些,我想我們是可以做到的。

  《謹慎“行善”》議論文閱讀題目

  1.選文的中心論點是什麼?***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這篇一事一議的文章中,作者是因什麼事而引發議論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選文第④自然段主要採用了      論證方法,其作用是       。***2分***

  4.面對生活中形形色色的“行乞者”,談談你會怎樣做?***2分***

  《謹慎“行善”》議論文閱讀答案

  1.謹慎行善。***意近即可,2分***

  2.我在微博上看到許多轉發的一條條虛假救援資訊。***意近即可,2分***

  3.對比***1分*** 通過對比論證了應該怎樣謹慎行善。***1分***

  4.要點示例:看到形形色色的乞討者學會辨別真假行乞者也可以從“真誠幫助別人”這方面入手,語言連貫,表述準確。***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