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作品要超越戾氣閱讀答案

  一些文藝作品中存在“戾氣”橫行的情況,這種作品並不能促進現實的改革,也無助於社會的轉型,因此文藝作品要超越戾氣。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文藝作品要超越戾氣》閱讀材料

  一些文藝作品中存在“戾氣”橫行的情況,這樣的文藝作品一旦流行,會對社會產生負面的影響,也會對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和情緒產生不良的影響。

  戾氣之作的出現往往來源於對某種社會情緒的“迎合”,也來源於作者對社會發展走向認知和理解的片面化。這種片面化的認知,一方面是對急劇發展變化中的中國社會所暴露的一些問題和矛盾缺少理性和客觀的理解,看不到問題正是由於發展的階段性所造成的。另一方面,則是中等收入群體和年輕人在現實生活中遇到了諸多新的現實困擾。現在人們溫飽有餘,生活條件相對過去有相當大的改善,但也會碰到新的困難和問題,而這些問題是過往生活中不曾具有的,往往讓人覺得更難以化解。如劇烈競爭產生的巨大壓力,住房、子女教育和消費主義誘導下出現的攀比和誘惑,都造成了嚴重的問題。西方社會當下的條件畢竟比中國這樣的新興國家要完備,更增添了這些群體的問題感,由此產生了許多焦慮和困擾。“戾氣”之作應運而生,變成了社會困擾的表徵。

  有“戾氣”的文藝作品,其好處是看到了一些社會問題,但通過宣洩“戾氣”將其簡單化、表面化和極端化,讓社會問題變成了文藝作品唯一的表現。這樣的表現既簡單化了人性、表面化了社會問題,又極端化了社會情緒。

  實際上,僅僅宣洩情緒、渲染“戾氣”的文藝作品,其品格歷來是不高的。晚清的譴責小說,就是類似這種“戾氣”的文化,被魯迅先生評為“辭氣浮露,筆無藏鋒,過甚其詞,以合時人嗜好”。這樣的作品並不折射現實,而是扭曲現實,不是讓人看到出路,而是讓人或情緒躁動或消極犬儒,並不能促進現實的改革,也無助於社會的轉型,只能加劇社會的焦慮與矛盾,把人生的問題變成消費品。“戾氣”不是創作的正道,也無法給文藝帶來真實的生機。

  真正有價值的文藝作品,無論是大眾文化或高雅作品,都需要既有反映社會的獨到角度,不迴避問題和矛盾,又有較深入的思考和對於社群的認同,促進人們“守望相助,互相扶持”。有人性表現的力度和對於時代脈搏的把握,有感性的表現力和理性的思考力。超越“戾氣”,讓文藝更多地與真實的社會對話,才是我們需要的。

  《文藝作品要超越戾氣》閱讀題目

  16.有“戾氣”的文藝作品會對社會產生哪些負面的影響?***6分***

  17.請簡要概述本文的論述思路。***6分***

  18.結合文字,談談文藝作品應該如何超越“戾氣”。***6分***

  《文藝作品要超越戾氣》閱讀答案

  16.***6分***①簡單化了人性;表面化了社會問題;極端化了社會情緒;***3分***②加劇了社會的焦慮與矛盾。***3分***

  17.***6分***首先,指出文藝作品中存在“戾氣”橫行的問題;其次,闡述有“戾氣”的文藝作品的原因和危害;最後,提出文藝作品超越“戾氣”的正確做法。***每點2分***

  18.***6分***①既有反映社會的獨到角度,不迴避問題和矛盾,又有較深入的思考和對於社群的認同;②有人性表現的力度和對於時代脈搏的把握;③有感性的表現力和理性的思考力。***每點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