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羊肉湯文學作品類閱讀原文及答案

  注重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是當今時代賦予語文教學的重任,也是語文教學實施素質教育的有效舉措之一。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一碗羊肉湯》文學作品類閱讀原文和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一碗羊肉湯》文學作品類閱讀原文

  就在縣裡準備樹立脫貧致富的典型時,長嶺鄉建起了一個大牧場。劉鄉長說,這個大牧場完全採用孟加拉式的養殖辦法,從新疆、內蒙古和西藏各地購進優質綿羊2000只。雖然鄉里在農發行貸了100萬元的款,但望著潮水般的羊群,大家心裡很踏實:這錢不出兩年就可賺回來。

  縣委張書記親自到牧場察看,拍著劉鄉長的肩膀說:“不錯不錯,因地制宜,這才是真正的脫貧專案。”回到縣城,張書記當即打電話召集開會,談了到長嶺鄉察看天然牧場的感受,他要求從縣委班子開始,輪流到長嶺鄉牧場去參觀。

  縣委辦的同志不敢怠慢,連夜排出參觀者的順序:從6月8日起,當天是班子成員,9日是縣政府領導,10日扶貧辦,11日縣委辦,12日縣委組織部……一直排到了第二年的3月19日,把縣直各單位、各鄉鎮、村組都排上了,要求所有參觀單位要認真瞭解長嶺鄉的經驗,學習他們敢想敢幹的工作思路,結合實際提出自己鄉、村的脫貧辦法,力爭在兩年之內摘掉全國貧困縣的帽子。

  接到縣委辦的通知,劉鄉長說,這次縣裡對長嶺鄉牧場如此重視,要把長嶺鄉樹為脫貧致富的典型,我們一定不辜負上級的期望,一要把牧場建設得更好,二要搞好接待工作,給參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鄉政府辦的同志冷不丁地提出一個問題:一天要接待二十多個人,生活咋安排?這一下難住了劉鄉長,牧場遠在離鄉政府二十多公里的荒山上,參觀的人在鄉里吃飯不合適,到山上又沒有好東西招待,怎麼辦?劉鄉長忽然閃出一個念頭。他說:“我說個辦法,人家領導來參觀牧場,這牧場就是養羊,咱們這裡啥都缺就是不缺羊,明天領導們來,我們在山上壘兩口大鐵鍋,揀兩隻大肥羊宰殺,在山上熬兩鍋羊肉湯,經濟又實惠。”大夥一聽,不禁拍手叫絕。第二天縣委的小車一字型排開,足有二十多輛停在了離長嶺牧場五六裡的山下路旁,領導們一路風塵來到牧場,大家看到荒嶺上建成如此規模的牧場,無不咋舌稱讚。中午12點,每人一大碗鮮羊肉湯配上兩個脆香的燒餅,更讓領導們讚不絕口。縣委張書記端著羊肉湯喝了一口說:“香,這比吃幾百幾千塊的宴席有滋味多了,你們勤儉節約的精神更值得發揚。”張書記號召,今後無論誰來牧場參觀,都只准喝羊肉湯,不準吃酒宴。

  第一批來了,第二批來了,一批又一批的參觀者都對長嶺鄉牧場特別是那碗羊肉湯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轉眼到了第二年的春天,市扶貧辦的領導得知長嶺牧場的事,決定到牧場看看。這下可慌了劉鄉長,他電話與縣委張書記商量了好長時間,詢問接待的事宜,張書記最後在電話中毫不猶豫地指示:仍然用羊肉湯招待。

  市領導來了,他們轉圈看牧場後表示滿意,就是不見大羊群,便問羊呢?劉鄉長心慌慌的,說正在聯絡貸款購買。現在資金是個大問題,希望市裡能給扶持點。中午他們端起羊肉湯時,一位老領導提了個問題:這羊肉是從山下買的,還是在山上殺的?劉鄉長忙回話:“這是咱牧場的羊,現宰現熬,鮮得很,鮮得很!”這位領導盯著碗裡羊肉和漂在湯裡厚厚的一層油,皺起眉頭問:“一天能宰幾隻?”劉鄉長忙豎起兩根手指:“兩隻,兩隻!”領導沒有再說話,放下羊肉湯就走了。

  劉鄉長等著市扶貧辦的答覆,但眼看牧場的優質綿羊宰完了,還不見上面的精神。於是他沉不住氣了,去找縣委張書記。張書記正在低著頭看一份《內參》,一行醒目的標題在張書記和劉鄉長眼前晃著:《參觀者一年吃掉一個牧場》。張書記沮喪地說:“剛才市裡來了電話……牧場暫時關閉。”

  《一碗羊肉湯》文學作品類閱讀題目

  1、下列對小說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5分***

  A.這篇小說描寫了長嶺鄉建牧場,由脫貧致富典型,發展為接待參觀者,牧場羊快被吃完的過程,故事情節曲折新奇,小說結尾出人意料。

  B. 小說善於運用生動形象的細節表現人物內心的情感,市扶貧辦領導對劉鄉長他們的做法不滿,就是通過老領導表情的細微變化表現出來的。

  C.第三自然段描寫縣委辦工作人員安排各級領導參觀的日程表,突出了長嶺鄉接待任務的密集繁重,也為後面情節的發展作了很好的鋪墊。

  D.作者運用各種藝術手法刻畫人物形象,特別是運用心理描寫、動作描寫、細節描寫、環境描寫等手法,準確巧妙,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E.這篇小說運用典雅凝練,風趣幽默的語言,反映了農村脫貧致富深層的問題,具有較強的諷刺意味,藝術感染力強,能引起讀者的深思。

  2、小說中劉鄉長這一形象有哪些特點?請簡要分析。***6分***

  3、小說後半部分引用了《內參》的報道,作者這樣寫對情節安排有什麼作用?***6分***

  4、從牧場關閉原因的角度,談談你對小說主旨的理解。***8分***

  《一碗羊肉湯》文學作品類閱讀答案

  1、***5分***B C

  【評分標準】選B給3分,C給2分, D給1分;選A、E不給分。

  【解析】A“脫貧致富典型”不準,只是脫貧專案,尚未脫貧致富。“結尾出人意料”不全對,結尾也在情理之中; D項沒有環境描寫;E“運用典雅凝練,風趣幽默的語言”不對,本篇小說語言樸實無華。

  2、***6分***①因地制宜,真抓實幹:為了長嶺鄉脫貧致富,在荒嶺上建立牧場。②頭腦靈活,積極爭取:面對頻繁的參觀者,他用羊肉湯來接待;向縣委書記詢問接待事宜,希望市扶貧辦扶持牧場。③沒有原則,缺乏遠見:為了不辜負領導期望,為了讓參觀者滿意,無休止地宰羊接待,使得牧場的羊大幅減少,也沒有徹底擺脫迎來送往的官場作風。

  【評分標準】每點2分,共6分。意思對即可。

  3、***6分***①照應前面情節:正因為市扶貧辦的考察,發現長嶺鄉依然貧困的原因,才會有《內參》文章的出現。②推動情節發展到高潮:《內參》的文章為關閉牧場提供了依據,情節邏輯合理。③給讀者留有想象的空間,表現結尾的突轉:參觀者吃掉一個牧場,令人深思。

  【評分標準】每點2分,共6分。意思對即可。

  4、***8分***①長嶺鄉自身的原因:建立起了牧場,但是結構單一,表達了沒有可持續發展資源的鄉村依然貧窮的主旨。②縣委張書記的原因:張書記考察後指示各級領導參觀,增加了牧場的負擔,並對羊肉湯讚不絕口,助長了招待風氣,表明上級政府的形式主義、表面文章使貧困的百姓更貧困的主旨。③各級參觀者的原因:一批批的領導參觀牧場,都對長嶺鄉牧場特別是那碗羊肉湯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揭示頻繁的請吃拖垮了牧場的現象。④ 政策和資金扶持不足的原因:長嶺鄉牧場要發展,真正脫貧致富,還要靠優惠的政策和貸款扶持。

  【評分標準】每點2分。共8分。意思對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