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基礎設施管理論文

  城市基礎設施的高效管理直接體現了城市的現代化管理水平,它不僅與群眾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而且關係著整個城市能否可持續發展。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與管理

  摘要:文中闡述了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性和先導性,並進一步分析探討了當前形勢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發展的良好條件和存在問題, 從而提出了優化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方法。

  關鍵詞:基礎設施;城市管理;建設

  Abstract: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importance of urban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and pilot, and further analyz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urban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favorable conditions and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the optimization method of urban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Keywords: infrastructure; Urban management; Construction of the

  中圖分類號: F29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104***2013***

  前言

  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是一項系統而複雜的工程,而城市管理是政府為保證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健康、高效進行以及其他各項活動有序進行採取的必要的調控行為,是建設現代文明城市不可缺少的要素。

  一、城市基礎設施建設

  1城市基礎設施的特點

  ***1***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是城市發展的基礎

  作為城市基礎設施,它既是促進城市社會經濟事業發展、滿足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的基本條件,又是保障城市安全執行、改善城市環境、提升城市承載水平、增加城市容量和發展後勁、發揮城市功能、實現城市穩定協調發展的基礎。一個城市要發展,就必須要先打好基礎,因地制宜,科學預測,超前進行城市基礎設施建設。

  ***2***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具有系統性

  一個城市的基礎設施建設是以整個城市為其預測基礎和發展目標的。其服務方式、供給方式、輸送渠道等都是分別在相關特定的系統中實現的。如道路網路系統形成城市道路骨架, 聯絡城市內外交通;水、電、氣、通訊等各種管線各自形成網路系統,把服務輸送到千家萬戶。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系統性是部分公用行業具有壟斷行為的重要原因之一。

  ***3***城市基礎設施服務的公共性

  城市基礎設施是一個公共的開放系統, 它的產品是為全社會、全體市民服務的,這是它有別於其它商品的一個顯著特徵。一方面由於基礎設施的自然壟斷特徵,其產品,特別是生活必需品的使用都不能以個人的意志而轉移;另一方面,由於社會公平、保證穩定的原因,政府採取行政手段對一些公共服務產品實行價格控制,致使部分公用企業以市場經濟產品製造成本,按計劃經濟的商品價格銷售,企業的投入和產出脫節。

  ***4***城市基礎設施效益的社會性

  城市基礎設施的公共性決定了城市基礎設施效益的社會性。城市基礎設施大多是公用事業,所提供的產品和服務都必須把社會效益放在第一位,把推進城市發展、滿足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需求作為其提供產品和服務的主要目的。因此,投入是政府的,產出是全社會共享的,必須把投入與產出的問題放在整個城市經營活動中來統籌考慮。

  二、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管理

  1 城市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管理的內容

  現代的城市基礎設施的管理不僅包括城市供電管理、城市供水管理、城市供氣管理、城市道路管理、城市災害管理等廣義的內容,也包括以提高經濟效益、滿足市民需要的消費經濟領域的城市管理概念,同時也涉及到人口、治安、社團組織、社會福利等在內的城市社會管理。現代化城市的管理是以城市基礎設施為重點,以發揮城市綜合效益為目的的綜合管理。

  2 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管理的職能

  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管理主要是實現政府從基礎設施生產領域逐漸退出的目的,實現政企分開,提高政府工作績效,減輕政府財政壓力;將市場機制引入基礎設施供給中,提高基礎設施供給質量與效率;對市場供給基礎設施的弊端實行規制,克服市場供給的盲目性,在保證基礎設施供給效率的基礎上,保證消費者利益。

  三、我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現狀

  1 城市基礎設施生產方式

  選擇基礎設施的生產方式意味著選擇基礎設施的建設者, 即是選擇公共生產還是市場生產。第一, 市場生產方式。該方式最突出的優點在於保證效率。在沒有市場缺陷的條件下, 利潤最大化動機與市場競爭的壓力最終使生產者將生產成本降低到現有技術條件下的最低水平。第二, 公共生產方式。對具有自然壟斷性的行業而言, 既然市場競爭機制不能很好地發揮作用, 政府幹預就是次優選擇。

  2 我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存在的問題

  在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下, 政府壟斷了基礎設施的建設。在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管理體制和執行機制方面存在著影響其效益發揮的諸多問題。

  ***1*** 建設管理體制市場化改革程序緩慢

  隨著基礎設施投資主體多元化和資金來源多渠道的出現, 基礎設施建設管理模式也進行了一些市場化改革, 但效果並不理想。

  ***2*** 城市基礎設施專案建設問題頻繁

  第一, 專案投資管理不規範。高估專案投資概算、多計工程結算價款、建設單位違規使用建設資金等現象普遍存在。第二, 專案建設違反基建程式。第三, 專案建設中沒有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

  四、完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管理的措施

  1 糾正思想認識上的偏差

  由於城市基礎設施屬於“公共物業”。所以,在優化我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中,政府必須發揮主導作用。但在當前形勢下,僅有政府幹預是遠遠不夠的, 基礎設施的建設運營還必須市場化。因此,我們首先要糾正思想上的偏差。正確處理政府與市場的關係。

  2 制定和執行合理的規劃發展方案

  制定城市基礎設施發展的規劃方案要從多角度考慮,既要滿足城市生活、生產的需要,又要契合城市的經濟、文化特色。在具體規劃方案中, 要明確標註城市當前和未來一段時期內, 要重點投入和加大支援力度的基礎設施行業。如: 交通、電力、通訊、環保幾大行業都應重點規劃。規劃方案中,還要明確標註計劃每個階段***如一年***要達到的工程進度和計劃投入資金的額度,包括資金的來源渠道等。此外,在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規劃設計方案中, 應尤其重視城市中心區區域和重要節點的規劃設計工作, 這就要求政府部門重視加強對規劃設計人才的培養。只有嚴格執行合理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規劃方案, 才能按照計劃有條不紊的組織實施各項工作。最終確保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穩定、快速發展。

  3 提高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管理水平

  首先, 應充分發揮政府的監督管理職能。政府作為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主體,必須建立一整套完善的監督機制。並通過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和出臺技術質量標準,來保證對工程質量的控制。在投入資金的協調管理上, 要始終堅持資金運用服從基礎設施建設規劃方案的原則,同時堅持資金管理和業務管理相統一。避免出現,規劃與資金管理脫節, 使資金分散於基礎設施建設的各個部門。這樣才能促使參與建設的企業和單位, 在責任細化的壓力之下合理的使用建設資金,減少浪費,也避免了因工程質量問題不合格而威脅到廣大人民群眾人身財產安全的惡性事件產生。其次, 要運用現代化的管理手段和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如:可以建立城市基礎設施服務的綜合網路系統, 在網路空間里加強各個管理部門之間的協作關係, 整合資訊資源,形成資訊共享,提高工作效率。除此之外,還應針對實際情況對基礎設施建設的管理維護, 制定出一套合理完整的工作考核制度。有獎有罰,明確相關責任部門和個人,真正做到快速解決問題,增強管理服務意識,從根本上提高工作效率。

  結束語

  城市基礎設施是城市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 是產生城市集聚效應的決定性因素。儘管改革開放以來, 我國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迅速發展, 設施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是, 在城市基礎設施的政府提供環節還存在大量的不經濟現象, 嚴重地影響著公共財政資金效益的發揮。進一步完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措施, 無論對於城市的發展, 還是對於公共財政資金效益的發揮, 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郝俊芳. 對城市管理的研究與思考[J]. 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 2005***24***

  [2] 李貴民. 關於城市基礎設施規劃與建設[J]. 北京規劃建設. 2009***02***

  [3] 鄭強. 淺談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專案管理措施[J]. 中國新技術新產品. 2009***07***

  [4] 周晟宇,王洪光. 淺談可持續城市基礎設施規劃建設目標體系[J]. 中國新技術新產品. 2009***09***

  範文二:城市基礎設施專案BOT融資風險管理探析

  城市化發展的基礎物質保障就是城市基礎設施,是體現居民生活質量、經濟發展程度及城市綜合競爭力的重要指標。在我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專案融資主要是以財政撥款和銀行貸款手段為主,並存以其他融資模式。但我們發現融資渠道狹窄,運營效率低下,運營管理技術水平低下是擺在政府面前的諸多困難。隨著民間資金積聚增速加快,如何鼓勵、推動、完善其它資本加入城市基礎設施專案建設成了當務之急。為改變此局面,多種融資模式如BOT、ABS、PPP等均已在我國基礎設施建設專案中廣泛使用。

  一、專案融資與BOT融資

  專案融資出現於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作為資本運作的一種重要方式得到廣泛應用,特別是在基礎設施建設專案中得到普遍應用。如道路、橋樑、電廠、港口、機場、城市給排水等。專案融資是以專案預期現金流量和全部收益為其債務***如銀行貸款***的償還提供保證的,即專案未來的可用於償還債務的淨現金流量和專案本身的資產價值。

  BOT融資是英文Build***建設***-0perate***運營***—Transfer***轉交***的縮寫。其含義是一個發起者***非國有部門***從委託人***通常為政府***手中獲得特許權,隨之組成專案公司著手從事專案的經營,獲得利潤用於收回融資成本,並取得合理的收益;特許期結束後,將專案無償地轉讓給委託人。從1995年開始,我國進行了 BOT 模式的試運營和相關推廣,BOT 融資方式也逐漸受到關注。這種不同與以往的新型融資模式有助於推動民間資本加大投入我國基礎設施建設,在整個專案週期中承擔一定的風險並且也獲得相應的收益回報。

  二、城市基礎設施專案BOT融資影響因素

  外界多種因素對於城市基礎設施專案BOT融資存在著較大影響,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政策法規

  隨著我國制訂和頒佈多個投資相關法律、法規,建立了一定的符合國際慣例的投資法律環境。目前有關BOT專案融資的法規性檔案大多是部門內部通知,透明度低、權威性差,各部門規定內容衝突,或與《公司法》等相關法律不一致,導致實際運作過程中操作性差。

  2.政府行為與信用

  客觀上講政府缺少BOT管理經驗,出現政出多門、管理真空、職權交叉等現象。例如在專案的立項、規劃許可、土地審批等相關手續辦理方面與普通專案審批無異,導致費時費力,最終導致外部建設條件落實難、專案融資進行難。同時,政府的信用風險也是BOT 專案融資中存在的一個核心問題。

  3.投資環境與自身實力

  要有一個穩定的政治環境,吸引投資者的投資,並且良好的經濟發展趨勢對於BOT專案融資的招商引資也有著決定影響。企業自身必須有與BOT專案相匹配的規模與財務能力,才能為專案提供充足的資金保障,進行融資的成功率也會提高。同時,要求企業具有豐富的專案經驗和較強的管理能力。

  三、 BOT融資的風險管理

  1.風險識別

  風險管理過程的基礎就是風險識別,在收集資料和調查研究的基礎上,通過運用多種方法對客觀存在多種風險及尚未發生的潛在風險進行全面識別和系統歸類。從企業角度對於基礎設施建設專案BOT融資的風險識別要包括政治及不可預測風險、經濟風險、建設風險、經營風險。

  2.風險評估

  風險評估是在風險識別的基礎上,衡量各種風險對專案實現目標的影響及程度。通過風險定性分析將風險進行排序,確立風險應對優先順序;風險定量分析將已排序的風險進行綜合分析,評估該風險發生概率以及對專案結果的影響層極。

  3.風險應對

  風險應對是指在確定了決策的主體經營活動中存在的風險,並分析出風險概率及其風險影響程度的基礎上,根據風險性質和決策主體對風險的承受能力而制定的迴避、承受、降低或者分擔風險等相應防範計劃。就BOT融資而言,在評估可行性及特許經營合同中規避可預見風險;通過設計合理組合工具來接受風險;採取針對措施減少風險發生概率及經濟損失程度;通過購買保險來分擔風險。

  4.風險監控

  風險監控是指在決策主體的執行過程中,對風險的發展與變化情況進行全程監督,並根據需要進行應對策略的調整。在執行過程中,對具體實施情況風險規劃、監控、資訊反饋、識別估計、整改調整,以最終達到預期目標。在風險監控的實施過程中,通過風險管理計劃、風險應對計劃、實際風險發展變化情況及可用於風險控制資源等幾個方面對風險進行綜合化管理。最終實現儘早識別風險、避免風險事件發生、消除風險消極後果及吸取經驗教訓等風險監控目標。

  四、結論

  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是服務社會經濟發展及改善我國城市化程序的重要手段,在財政資金緊張的情況下,許多國家認為BOT融資模式是一種較理想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融資方式,在我國的應用亦適合當前國情的需求,通過BOT融資可以實現短期內給政府解決一次性財政資金投入過大的問題,並且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工程投資過大、建設週期過長等問題。在實踐之中,要通過科學分析多種因素對城市基礎設施專案BOT融資的影響,將風險管理實踐化、風險識別具體化、風險應對資料化、風險監控常態化。在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中需要通過合同約定等方式明確各參與方承擔何種程度的風險及具體的承擔方式,並將專案合同、融資合同、擔保合同及其它支援檔案等作為風險管理的手段方法貫穿專案建設週期,合理規劃,緊密銜接,最終使得風險降到最低。

  參考文獻:

  [1]蔡宇飛.BOT、PPP與ABS三種模式的比較探析[J].金融財會.2001***1***

  [2]歐錫賢.關於基礎設施專案融資方式的探析.北京理工大學學報[J].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