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時間自我管理論文

  時間對於我們來說並不陌生。人生最寶貴的兩項資產,一項是頭腦,一項就是時間。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希望你能從中得到感悟!

  篇一

  時間管理與大學生自我發展

  【文章摘要】

  時間對於大學生來說並不陌生。人生最寶貴的兩項資產,一項是頭腦,一項就是時間。無論你做什麼事情,即使不用頭腦,也要花費時間。因此,成功人士成功的關鍵不在於他擁有的時間比別人多,而在於他懂得如何利用時間。時間管理的水平高低,對於大學生自我發展意義重大,它不僅決定著大學生做事情的效率高低,同時也決定著大學生職業生涯和生活的成敗。

  【關鍵詞】

  時間;管理;高效

  1 時間管理概述

  所謂時間管理,就是指用最短的時間或在預訂的時間內,把事情做好。隨著人類社會的進步,有關時間管理的研究已有相當歷史。從最初的利用便條和備忘錄到日程表再到今天的個人管理,時間管理理論也可分為四代。第一代的理論著重利用便條與備忘錄,強調的是在忙碌中調配時間與精力。第二代強調行事曆與日程表,反映出時間管理已注意到規劃未來的重要。第三代是目前正流行、講求優先順序的觀念。也就是把要做的事情依據輕重緩急設定短、中、長期目標,再逐日製定實現目標的計劃,將有限的時間、精力加以分配,爭取最高的效率。需要說明的一點是第三代做法有它可取的地方。但也有人發現,過分強調效率,把時間崩得死死的,反而會產生反效果,使人失去增 進感情、滿足個人需要以及享受意外之喜的機會。於是許多人放棄了這種過於死板拘束的時間管理法,回覆到前兩代的做法,以維護生活的品質。現在,又有第四代的理論出現。它與以往截然不同之處在於,它否定了“時間管理”這個名詞,主張關鍵不在於時間管理,而在於個人管理。與其著重於時間與事務的安排,不如把重心放在維持產出與產能的平衡上。

  2 大學生的時間管理

  對於大學生來說時間管理就是用技巧、技術和工具,通過事先的規劃,作為一種提醒和指引來完成工作,實現目標。時間管理不是要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完,而是要更有效的來運用時間。在這裡要注意的是時間管理除了要決定你該做些什麼事情之外,還要一個更重要的目的是決定什麼事情你不應該做。也就是不要浪費時間去做一些不應該做的事情。

  ***1***決定你未來的方向,是做學者、職場精英還是做企業家?

  ***2***你面對未來所需要積累的能力、知識框架及學習能力在此階段打下基礎;

  ***3***你對人生、社會及與他人交往的價值觀念樹立;

  ***4***你的情感體驗在此階段有了實踐和探索,對今後的家庭、生活幸福影響至關重要。

  在各行各業激烈競爭的今天,在這個分秒必爭的社會裡,對於我們的大學生來說,從入校的那一天起,應該說就有一隻腳已經邁向社會了,誰不想在工作中表現突出、出人頭地呢?大學生要想更好的適應這個社會,除了要有紮實的理論知識、較強的職業能力外,還需要有高效的時間管理能力。所以大學生有必要從入校的那一天起,就逐步培養起時間管理意識,也就是哪怕每天多抽出10分鐘的時間,用來做有意義的事情,也將能夠推動大學生實現夢想。

  3 時間管理對於大學生自我發展的重要意義

  3.1工作意義

  一項國際調查表明:一個效率糟糕的人與一個高效的人工作效率相差可達10倍以上。所以,人人都需要掌握時間管理的方法和理念。

  世界發明大王愛迪生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浪費,最大的浪費莫過於浪費時間了。有一天在實驗室工作的時候,愛迪生遞給助手一個沒上燈口的空玻璃燈泡,讓他量量燈泡的容量。助手花費了很長時間,又是測量又是計算也沒算出燈泡的容量。而愛迪生只用了短短的時間就測出來了。因為他選用了正確的快速的測量方法:把空燈泡裝滿水,再將水倒在一個量杯裡,就可以很快的讀出容量了。這個事例告訴我們在人生的倒計時比賽中,我們應該用短暫的時間思考,選取最恰當的工作方法,那麼剩餘的工作和時間就會變得容易和富餘了。

  3.2生活意義

  大學生對待時間的態度,將決定著它的寬度。同樣一件事,有的人用了3分鐘,有的人用了一個小時,而有的人用了一輩子。所以在大學生的職業生涯中,只有把握好時間的寬度,合理安排時間,提高效率,大學生才會有不一樣的人生。

  3.3發展意義

  在哈佛大學的教室牆上有這樣一句經典語句:時間在流逝,此刻打盹,你將做夢;而此刻學習,你將圓夢。學習時的苦痛是暫時的,未學到的痛苦才是終生的。所以此刻該做什麼,正是時間管理的關鍵所在,所以是否懂的對時間進行管理將決定著大學生的職業生涯是否有發展,自我發展是否能夠成功。

  4 時間管理的核心法則

  我們的人生就像是那個廣口瓶,大石頭則是我們要完成的大事記,在大學生的自我發展過程中要記得先去處理這些“大石頭”,要先把它們先放進自己人生的瓶子裡,不要等到錯過了時間再要想放卻怎麼也放不進去了而後悔莫及。也就是我們應該先去做對自己最重要的事情,而不是讓一些瑣事佔滿了我們的時間,那樣我們就沒有時間再去做重要的事情了。

  所以時間管理的核心法則就是在大學生自我發展的過程中,把目標管理中的大事件,按照優先順序排列出來,然後在最佳狀態下做最有價值的事情,這就是時間管理的核心法則。

  5 時間管理的方法

  5.1帕金森定律――給自己所做的事情定一個最後期限

  要有一種以終為始,倒計時的心態,這樣可以增強緊迫感,有助於提高我們完成工作的質量。

  5.2六點優先工作制――效率大師艾維利的時間管理法

  艾維利認為:此方法如能長期堅持,定是位高效率人士。具體做法:每天挑出最重要的

  六件事,然後按照重要性將其依次排序,並全力以赴的按順序從編號為一的開始做起,直至全部做完六件事。

  5.3帕累託原則――即20/80法則

  是由19世紀義大利經濟學家帕累託提出的。核心內容:生活中80%的事情只需要20%的努力。而20%的事情需要我們用80%的時間來完成,因為這20%的事情才是最重要的、是值得做的,應當享有優先權。因此,要善於區分這20%的有價值的事情,要把注意力放在20%的關鍵事情上,然後根據價值大小,分配時間。

  5.4拒絕拖延――2分鐘規則

  有些同學經常拖延時間,所以常常被別人牽著鼻子走;有些同學想不拖延時間,卻不能持之以恆。

  5.5學會說“不”――時間管理當中最有用的詞是“不”我們一旦確定了哪些事情是重要的,就要對那些不重要的事情說“不”

  5.6最後一個方法就是馬上行動――這是所有的時間管理是否有效的最終落腳點

  只有時刻在行動中,時刻在奔赴夢想的路上,你才會離自己的目的地越來越近!

  【參考文獻】

  [1]嚴正.管理者勝任素質:機械工業出版社,2007年 .

  [2]時間管理的十一條金律--《黨政論壇***幹部文摘***》2008年02期 .

  [3]胡浩譯 時間管理:哈佛商學院出版公司編 商務印書館出版 2009年.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