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商務本科畢業論文範文

  伴隨著經濟的不斷髮展,社會的持續進步,科學的不斷繁榮,使得國家的工業也獲得了空前發展,在工業生產與操作中,電子機械,作為一種最新流行的工業形式,在工業製造中發揮著非常關鍵的作用。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電子商務本科畢業論文,供大家參考。

  一:變壓器勵磁湧流產生機理及抑制措施探討

  摘要:變壓器作為交流電力系統重要的電氣裝置,其正常執行直接關係著系統的安全。差動保護作為變壓器主保護,勵磁湧流是影響其正確動作與否的關鍵因素之一。文章分析了變壓器勵磁湧流及其特點,以單相變壓器為例,分析了勵磁湧流產生的機理,並給出了常見的抑制措施。

  關鍵詞:變壓器 勵磁湧流 二次諧波 間斷角

  1、變壓器勵磁湧流及特點

  變壓器是一種依據電磁感應原理製造而成的靜止元件,是交流輸電系統中用於電壓變換的重要電氣裝置。當合上斷路器給變壓器充電時,有時候,能夠觀察到變壓器電流表的指標有很大擺動,隨後,很快又返回到正常的空載電流值,這個衝擊電流通常就被稱為勵磁湧流。

  總的來說,變壓器勵磁湧流有以下幾個特點:第一,波形呈現尖頂形狀,表明其中含有相當成分的非週期分量和高次諧波分量,其中高次諧波以二次和三次為主,並且,隨著時間推移,某一相二次諧波含量可能超過基波分量的一半以上。第二,勵磁湧流幅值與變壓器空載投入的電壓初相角直接相關。對於單相變壓器來說,當電壓過零點投入時,勵磁湧流幅值最大。由於三相變壓器各相間有120度相位差,所以湧流也不盡相同。第三,在最初幾個波形中,湧流將出現間斷角。第四,湧流衰減的時間常數與變壓器阻抗、容量和鐵心材料等都相關。

  2、勵磁湧流產生機理

  變壓器勵磁湧流是由變壓器鐵心飽和引起的。在鐵心不飽和時,鐵心磁化曲線的斜率很大,勵磁電流近似為零;一旦鐵心出現飽和,磁化曲線斜率變小,電流隨著磁通線性增長,最終演變為勵磁湧流。

  下面以單相變壓器空載合閘為例分析勵磁湧流產生機理。設變壓器在時間t=0時合閘,則施加於變壓器上的電壓為:

  ***1***

  又,變壓器電壓與磁通間的關係為: ***2***

  故: ***3***

  式***3***中第一式為穩態磁通,後兩式為暫態磁通,為鐵心剩磁,與合閘時刻的電壓相關。

  計及成本和工藝,現代常用的電力變壓器飽和磁通一般設為1.15~1.4,而變壓器執行電壓一般不應超過額定電壓的10%。因此,變壓器穩態正常執行時,磁通不會超過飽和磁通,鐵心也不會飽和。但在暫態過程中,如變壓器空載合閘時,由於剩磁的作用,執行磁通就有可能大於飽和磁通,從而造成變壓器飽和。例如,最嚴重的是電壓過零時刻,合閘,假若此時鐵心的剩磁,非週期磁通為經過半個週期後,磁通達到,將遠大於飽和磁通,造成變壓器嚴重飽和。 3、抑制措施

  對於現場中常用的三相電力變壓器,防止變壓器勵磁湧流引起差動保護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幾類。

  3.1 採用速飽和中間變流器

  差動保護按照躲開最大不平衡電流進行整定時,帶速飽和原理的差動保護能夠減少非週期分量造成的保護誤動,如BCH-2型就是一種增強型速飽和中間變流器的差動保護。這種差動保護的核心部分是帶短路線圈的飽和中間變流器和差動電流繼電器。短路線圈的存在使得在具有非週期分量電流時繼電器的動作電流大為增加,從而提高了躲避勵磁湧流和外部短路時暫態不平衡電流的效能。採用BCH-2型差動保護要注意短路線圈匝數的確定匝數愈多躲避湧流的效能愈好,但內部短路時繼電器的動作延時就長。對中小型變壓器,由於勵磁湧流倍數大,內部故障時非週期分量衰減快,對保護動作要求又較低,一般選較大的匝數,而對大型變壓器,內部湧流倍數小,非週期分量衰減慢,又要求保護動作快,則應選較小的匝數。最後選用的抽頭是否合適,應經變壓器空投試驗來確定。同時,靈敏度檢驗應按內部短路時最小短路電流來進行。如不滿足要求,則應選帶制動特性的差動保護。與BCH-2型原理相同的還有DCD-2型差動繼電器構成的差動保護。

  總的來說,帶速飽和原理的縱差保護由於動作電流大,靈敏度低,並且在變壓器內部故障時,會由於非週期分量的存在而延遲動作,已逐步被淘汰。

  3.2 二次諧波制動

  依照勵磁湧流中含有二次諧波的特點,設計了二次諧波制動的方法,一旦保護檢測到差流中含有的二次諧波大於保護整定值,就閉鎖保護繼電器,防止勵磁湧流引起保護動作。二次諧波制動的動作判據可寫為: ***4***

  其中,和分別為差流中的基波和二次諧波分量的幅值,為二次諧波制動比。現場應用時,根據執行經驗和空載合閘試驗,一般按照躲過各種勵磁湧流下,最小的二次諧波含量整定。一般而言,二次諧波制動比可設為***15%,20%***。

  二次諧波制動的差動保護原理簡單,除錯簡便,靈敏度高,在當前變壓器縱差保護中應用廣泛。但是,在安裝有靜止無功補償裝置等電容分量比較大的系統,故障暫態電流中也有較大的二次諧波含量,致使差動保護動作速度受到影響。若空載合閘前變壓器已經存在故障,合閘後故障相為故障電流,非故障相為勵磁湧流,採用三相或門制動的方案時,差動保護必將被閉鎖。由於勵磁湧流衰減很慢,保護的動作時間可能會長達數百毫秒。這也是二次諧波制動方法的主要缺點。

  3.3 間斷角鑑別的方法

  前面提到,在最初幾個波形中,湧流將出現間斷角。而變壓器內部故障時流入差動繼電器的穩態差電流是正弦波,不會出現間斷角。間斷角鑑別的方法就是利用這個特徵鑑別勵磁湧流和故障電流,即通過檢測差電流波形是否存在間斷角,當間斷角大於整定值時將差動保護閉鎖。間斷角制動的保護整定值一般設為65°。對於Y/d接線方式的三相變壓器,非對稱湧流的間斷角比較大,間斷角閉鎖元件能夠可靠的動作,並且裕量充足;而對稱性湧流的間斷角會小於65°。進一步減小整定值並不是好的方法,因為整定值太小會影響內部故障時的靈敏度和動作速度。由於對稱性湧流的波寬等於120°,而故障電流***正弦波***的波寬為180°,因此在間斷角判據的基礎上再增加一個反應波寬的輔助判據,在波寬大於140°***有20°的裕量***時也將差動保護閉鎖。間斷角原理由於採用按相閉鎖的方法,在變壓器合閘於內部故障時,能夠快速動作。這一點是比二次諧波制動***三相或門制動***方法優越的地方。對於大型變壓器,可以同時採用兩種原理的縱差動保護,能夠起到優勢互補,加快內部故障的動作速度,不失為一種好的配置方案。

  參考文獻

  [1]王維儉.電氣主裝置繼電保護原理與執行[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1996.

  [2]王維儉,候炳蘊.大型機組繼電保護理論基礎[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1989.

  二:《機床電氣控制線路》教學方法淺談

  摘 要:機床控制線路是我校維修電工專業必修的實驗課程。本文就如何提高學生理論分析能力與實踐操作能力,提高機床控制線路教學質量和效果,促進學生綜合素質提高,結合本人實際工作經驗,介紹了在實際授課過程當中的幾點做法。

  關鍵詞:理論分析 排故演示 實踐操作 考核

  機床控制線路是我校維修電工專業必修的實踐課程,是一門理論與實踐緊密相連的教材。該課程通過介紹幾種典型機床的結構、動作過程、常見故障分析及排除方法,可以使學生掌握機床控制線路的設計、選料、原理分析及如何正確排除故障,讓學生掌握了機床的工作原理和安裝接線及工藝要求,突出了實踐性。為使學生學好這門課程,提高對實際問題的分析與解決能力,本人結合工作實際,對如何搞好機床控制線路教學提出一些自己粗淺的看法。

  一、無法在課堂上演示的環節進行視訊錄製,給學生放映或到企業、校辦工廠實地參觀,增加感性知識

  因為機床裝置比較昂貴,品種型別又比較多,一般學校裝置不足,無法滿足教學需求,但學校教學的目的是培養一線人員,如果學生對機床裝置沒有一個直觀的、感性的知識,教學效果肯定不會理想,因為單純講解、分析線路原理圖,學生不能把機床結構與運動方式結合起來。比如X62W萬能銑床由兩個手柄操作四個行程開關實現工作臺六個方向運動,T68鏜床一臺電機可拖動多個運動部件運動,學生難以理解,造成理論與實踐脫節。反之如果在授課之前先讓學生親眼看看、摸摸裝置,並且在操作人員協助下,親自操作裝置,瞭解機床裝置的結構及加工工藝要求,知道了機床在實際生產當中的作用,這樣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了學習興趣,提高了教學質量和效果。而且這一教學環節符合學生認知特點,教學效果很好。

  二、在感性認識的基礎上,注重理論分析

  在講機床線路排故時,首先明確排故的基本方法和思路,通過線路工作原理分析,來提高學生思維能力、判斷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使學生知道查詢故障關鍵的一步就是找到該裝置的原理圖,吃透吃懂原理圖,在分析原理圖時我採用邊設問邊講解,通過學生與老師默契配合來完成原理分析,效果不錯。比如講解T68鏜床時,採用下列幾個教學環節:

  1.介紹原件作用:該環節可僅對SQ3、SQ1、SQ4、SQ2作用詳細介紹,為線路分析原理打好基礎,其它元件在前面線路中均已涉及,學生已有能力自己分析。

  2.將線路總體上分成幾大環節

  ***1***主電路部分:從主電路中可以知道有什麼樣的控制要求,如有沒有正反轉、制動,是否採取降壓起動等等。

  ***2***照明線路及指示電路部分:這部分電路比較簡單,幾乎任何一臺機床裝置當中都有,在講解中可採取提問方式,如照明電路的作用,HL燈的作用等。

  ***3***輔助電路部分:介紹輔助線路時可採用邊分析邊講解的方法,通過主電路分析可知主軸電機M1既可低速正反轉,又可高速正反轉。3.在進行完上述三個環節之後對鏜床原理進行綜述,使學生對所學知識掌握得更為系統,從而對整個機床線路有了全面的認識。也就是說在分析線路原理時可採用化整為零的方法,明確哪部分控制線路控制哪部分主電路,各元件各部分電路的作用,形成正確思維,為排除機床線路故障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在理論分析的基礎上對所學線路進行安裝接線並通電試驗,將理論轉為實際的技能

  機床線路的教學內容,不僅要培養學生設計線路與分析線路的能力,更要注重實際操作,給學生提供充足的實習材料和時間,通過接線實訓提高學生動手能力,掌握機床控制線路安裝接線工藝要求。為了讓學生們掌握紮實的基本功,沒有一定的訓練量是達不到要求的。另外,在安裝接線的過程中,學生對機床的工作原理又會進一步加以分析,即提高了動手能力,又使學生了解了理論知識與實踐之間的內在聯絡,為今後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四、機床線路故障排除這一教學環節採取演示法

  機床線路排故既是授課過程中的重點又是難點,在實際工作中,一旦機床出現電氣故障,怎麼檢修、如何確定檢修步驟很重要。除了採用前面的講解法,講明排故具體思路與方法外,在教學之前,應該準備好需排故的線路模擬板,在該模擬板上老師事先設定好故障,然後示範操作,演示排故過程,這一環節需要學生注意力集中,跟上老師思路。比如在排除T68鏜床故障時,設一處隱蔽故障,通過通電試驗,觀察故障現象,從而將故障範圍縮小到相應迴路。

  五、建立考核制度

  為了提高學生學習動力和積極性,需要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這樣,可以使學生認識到自己的不足,知道自己有哪些方面需要注意和提高,對整個教學過程和學生的掌握情況也有一個客觀公正的評價。並且,對每一個課題及時進行考核評價,可隨時發現和解決學生存在的共性問題,提高教學效果和質量。

  六、結束語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經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如何使學生能夠把理論聯絡到實踐當中,提高正確合理解決問題的能力,全面運用所學知識,正確進行原理分析、設計線路、安裝接線、除錯線路和故障排除,教師可通過教學設計增加其探索性,來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再通過時間進行檢驗,從而達到全方位教學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