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農村投資現狀問題與對策探討論文

  政府公共投資政策對於一國的農村經濟增長至關重要,而我國農村公共投資在規模和投向等方面存在諸多問題,在分析農村公共投資的作用和問題的基礎上本文提出了相應對策。 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準備的:我國農村投資現狀問題與對策探討相關論文。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我國農村投資現狀問題與對策探討全文如下:

  摘 要 受國家建設新農村政策的影響,目前我國農村面貌煥然一新。農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提高。廣大農民如今雖已實現了“有錢可花,有錢能花”,但新的問題是如何才能實現“有錢敢花,科學花錢”的質的飛躍。本文根據各鄉鎮農村居民理財中出現的問題提出有利於改善農村居民投資理財水平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

新農村 投資理財 農民

  一、前言

  目前我國農村發展現狀而言,農民的收入不斷增加,理財觀念有所轉變,更多的居民直接或間接參與到投資理財中,但受個人素質、文化水平和收入差距等因素的影響,當前農村居民投資理財還存在很多問題。只有有效解決這一問題才更有利於國計民生的保障和社會的穩定。

  二、農村投資理財存在的問題

  ***一***投資理財意識薄弱

  我國理財產品絕大部分投資者仍是城鎮居民。農民尚不具備資產增值與保值的意識,家庭收入除了正常合理的消費以外,所擁有的金融產品較少,絕大多數鄉鎮農戶會選擇銀行存款和房產,而對國債、入股等理財途徑不是很瞭解。對於農業保險、養殖保險,多數農戶仍不願加大這方面的投資。農民沒有退休金、養老保險,更沒有公費醫療,他們注重拿出一部分積蓄專門謀劃自己的健康和養老保障,從而養老保險在部分農村也相當普遍。投資企業入股只是極少富裕農戶的投資渠道,在投資環境好、生活水平高的村莊由村委會帶領參與集資辦廠等投資鄉鎮企業的理財途徑。近年來,農村合作醫療也深受農戶青睞。但是購買國債、民間借貸、入股等理財途徑卻被冷落。絕大多數農戶對理財帶來的收益並不樂觀,認為那是“有錢人”的遊戲,理財意識和風險防範意識還相對薄弱。還有一小部分具有投機心理,將注意力全部放在短期收益率上。或者受失敗個例影響,排斥所有金融理財產品。而這些觀念都是不正確的。沒有根據自身的收入條件和文化素質條件確立適合自己的理財目標,合理設定理財計劃。

  ***二***市場不健全,投資渠道單一

  由於我國城鄉差距顯著,農村居民的資產投資行為未能市場化。雖然鄉鎮企業的發展一定程度上縮小了城鄉差別,但農村地區封閉、落後、市場發育程度低的狀況仍然沒有從根本上得到改變。農民金融資產的選擇仍十分有限。一方面是農村居民收人水平有限,另一方面,一些農村也不存在證券交易所、產權交易所、郵市、幣市等金融資產流通此類場所, 市場上可供選擇的金融工具種類仍然是很少,雖然證券投資基金的總量在不斷上升,集資、入股等方面投資只是針對少數城市居民來說的。從而使農村居民的金融資產投資行為受到較大的制約,並不富裕的農村居民積累起的少量積蓄只能以銀行存款和手持現金的方式來持有。他們只看到了儲蓄存款的高流動性、低風險的特徵,卻忽視了受通貨膨脹率和利息率因素對收益的影響,儲蓄不但不能帶來收益,反而會使資產“縮水”。除了農村金融機構網點少、服務範圍窄外,農村地區其他基礎設施建設的滯後也制約著農民理財的開展。

  ***三***投資理財知識匱乏

  農民在資產迅速增長的同時,理財能力卻停留在較低水平。在就某一理財產品的投資過程中,大多數人追求短期利益,但往往是這種頻繁交易或盲目追求短期利益的行為使其喪失了更多利益。或是侷限了自己的投資方式,將資金全部投入到一種理財產品中就等於將所有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避免風險。而風險與收益往往是正相關的,這就需要相應的風險管理措施。一味地追求無風險的儲蓄存款而忽視通貨膨脹或一味地追求股票、期貨、外匯等產品的高收益,而忽視高風險都是投資理財能力不足的表現。

  三、提高農村投資理財水平的對策

  ***一***加強農民的投資理財教育

  針對目前我國農村低消費,高儲蓄的現象,政府應該通過各種渠道引導農民樹立投資理念,將資金週轉起來,以增加農民的財產性收入。報刊、課堂等宣傳方式能讓居民更直觀地接受投資理財教育,以便引導農民選擇多種投資方式;專家講座、技能培訓的方式,能夠為農民提供更專業的諮詢和管理服務;借用媒體傳播的廣泛性更能向人民傳達理財概念,普及理財知識;而將投資理財課程深入到義務教育中有利於讓更多的青少年具備投資理財意識。此外,政府還應完善各項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市場信用體系為農村居民的投資理財提供便捷的服務。

  ***二***發展鄉鎮金融市場,拓寬農民投資渠道

  農村居民的投資理財依賴於良好的金融理財環境。農村金融理財市場潛力很大,但能夠深入到城鄉的金融機構很少,比如證券公司幾乎沒有到小城鎮或農村去銷售金融產品的。在農村地區沒有更好的發展和完善金融市場,缺少銀行網點和金融理財方面的主導機構,農村市場上的理財機構仍以農村合作銀行、農村信用社和郵政儲蓄為主,沒有基金、股票、債券等資本市場,不僅給農民瞭解和購買理財產品帶來很大的不便,也限制了銀行理財服務的推廣。因此,有關部門應該加快基金、股票、債券、股指期貨等金融產品在農村的推廣,改善農村的理財環境。同時加強對農村小額擔保公司,投資諮詢公司的信用評級的監管。

  ***三***開發適合農民的理財產品

  目前市場上針對農民的理財產品還比較少,在理財品種上,大多都以保險、基金為主,此外,在大中城市可以買到的理財產品在農村根本就買不到。因此,中國金融機構根據農民的具體需求開發適合農民理財心理、操作簡單方便、且風險低、收益穩定的理財產品。這就需要金融單位和相關部門加強產品創新和服務創新能力。基金理財對城市居民來說歷史悠久,但對於農村居民來說卻依然陌生,因此基金業應該通過創新獲得農民的認可,不僅可以為農民進入證券市場提供工具還成為分流儲蓄資金轉化為投資基金的金融工具及載體。農民在瞭解和掌握了相關領域和學科的知識後,在進行家庭理財的過程中,可以根據個人的投資偏好和家庭狀況有選擇的進行投資,以便在風險承受範圍內獲得最大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