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壓力管理論文

  壓力是指個體的身心遇到某種機遇或者威脅時感到其重要性卻無法有效把握或對抗的一種感受。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大家快來跟小編一起欣賞吧。

  篇一

  論大學生壓力管理

  【摘要】大學生的學習成長對於我國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如何行之有效的對在校大學生進行壓力管理對於推進國家人才培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大學生;壓力管理;壓力源

  當前,我國正處於一個經濟迅速發展科技突飛猛進的時期,社會複雜多變,充滿了機遇與挑戰。大學生作為一個承載著社會、家長高期望的特殊群體,成長、成才的慾望非常強烈,但心理髮展尚未完全成熟、穩定。經濟和社會的發展、生活環境的變化、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求職擇業競爭的激烈、涉及大學生切身利益的各項改革措施的實施等等,都使得大學生成為當前我國社會的高壓力群體。如何行之有效的對在校大學生進行壓力管理對於推進國家人才培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從理論上認識壓力

  1、壓力

  壓力一詞最早作為物理學概念被提出,用以表示作用於物體表面的力。[1]Cannon於1915年首次在心理學領域引用了壓力一詞,用以表示外部因素對體內平衡造成紊亂的影響能力。[2]西方心理學將壓力也稱為應激是指個體的身心遇到某種機遇或者威脅時感到其重要性卻無法有效把握或對抗的一種感受。[3]

  2、壓力源

  隨著對壓力認識的深入,研究人員對壓力與壓力源從概念上做出了區分。壓力源一般指作用於系統使其明顯變形的某種力量,如物理的心理的和社會的力量。鄭全全等人將中學生的壓力源分為七個維度:學習問題、教師問題、家庭環境問題、父母教育方式問題、同學朋友關係問題、社會文化問題以及自身生理心理問題。[4][5]張磊等人將在校大學生壓力源劃分為前途、學業、個人日常、經濟、人際關係等五方面[6]。

  二、在校大學生壓力源

  本文主要從外部因素方面分析當代大學生的壓力來源。具體分為學習壓力、生活適應壓力、人際關係壓力、個人發展壓力、家庭期望的壓力。

  1.學習壓力:學習是大學生群體最基本的任務,儘管這一壓力的強度有張有弛,並非永不改變,但由於持續時間很長,其影響之大不可低估。尤其是很多大學生為了適應社會激烈競爭的需要,必須進一步創造條件,並做出進一步努力。過多的學習專案、過重的學習任務,都給大學生帶來巨大的壓力。

  2.生活環境變化的壓力:社會環境、校園文化環境、生活環境、學習環境以及人際關係方面的變化衝突,會給大學生帶來各種適應問題。具體表現在四個方面,一是角色轉變的壓力;二是客觀自然環境變化的壓力;三是不同生活習慣的壓力;四是由獨來獨往的行為生活模式轉變為與他人打交道的壓力。

  3.人際關係壓力:大學生在校期間避免不了和各種各樣的人打交道,彼此關係也不一樣,可能是一面之緣的同學、情深意切的戀人、活動的組織者、嚴肅認真的老師、寬厚無私的家長,種種關係需要不同的方式來對待,這是以前的生活中從來沒有的。但是相較於之前交往的人群,大學期間交往的物件來自天南地北,又處於年輕氣盛的階段,平時難免會有點摩擦。因此,人際關係的壓力在無形中增大了許多。

  4.戀愛的壓力:大學生處在18~22歲的年齡階段,對愛情有美好的嚮往。很多大學生已經接觸或正在經歷戀愛,然而有很多學校和家庭對大學生戀愛保持反對態度,這對大學生的戀愛造成了不小的壓力。並且戀愛過程中的經濟負擔也是大學生很重要的壓力來源。

  5.就業的壓力:就業的壓力也可以算是當下,大學生最大也最嚴重的壓力源。就業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大學生的人生髮展方向,肩負著家庭社會巨大期待的大學生對於就業十分看重,但是隨著自從全國普遍性擴招以來,大學生的就業壓力不斷增大。同時由於就業市場行為的不規範,大學生必須多方面聯絡單位,處於長時間的等待期,在心理上容易產生焦慮,對大學生造成非常巨大的壓力。[7]

  三、壓力管理策略

  1.明確學習職責,正確面對學業競爭:學校在新生入校時要做好大學生涯規劃的指導工作,學生也要明白自己的責任把握學業,兩者相互促進。學生首先應該認識到,大學本身就是實行高等教育的地方,能夠來到這裡的學生都在高中學習中取得了階段性成功。所以應該正確看待大學學習的激烈競爭。

  2.端正人際交往理念:大學學生來自五湖四海,地域間的差異造成了文化的不同,日常生活中難免有矛盾。正確對待這些矛盾是處理好同學關係的關鍵。

  3.正確對待感情,樹立正確的戀愛觀:大學期間的戀愛,應該是人生最為純潔但又不失成熟的戀愛。但是不能以一個正確的心態去面對戀愛,要不就是主管將個人發展與戀愛結果割裂開,帶著不負責任的態度面對戀愛,要不就是過於沉溺與兒女情長之中,對未來的不穩定性充滿恐懼。學校、家庭應該積極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戀愛觀,合理協調感情與發展的關係。

  4. 轉變就業觀念,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大學生難就業,根本原因在於沒有改變傳統就業觀念。大學生都希望在大城市裡能找到薪水豐厚且體面的工作,但是這樣的工作機會畢竟有限,同時招聘單位用人要求嚴格,就業競爭十分激烈。大學必須正確引導學生轉變就業觀念,試著用一個普通就業者的心態找工作。就業問題上,學生自身綜合素質是關鍵,大學應該加強對大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加大求職技能的培訓。[8]

  參考文獻:

  [1]夏徵農.辭海[Z].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79:148

  [1]W alter B. Cannon Bodily Changes in Pain,Hunger,Fear and Rage:An Account of Recent Researches into the Function of Em otional Excitem ent,Appleton 1915

  [3]車文博,當代西方心理學新詞典[M ].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

  [4]王道陽,姚本先。當代大學生壓力源調查分析[J]。中國衛生事業管理,2012

  [5] 鄭全全,陳樹林。中學生應激源量表的初步編制1999

  [6]張磊,尹恆嬋,吳曉路。大學生壓力源結構模型的驗證性因素分析[J].中國體育科技,2006

  [7]易琳,徐海波。談當代大學生的壓力管理[J] 校園心理2009

  [8]王萍萍. 從人力資本的角度看我國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J]經濟理論研究2006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