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留守兒童的毛概論文

  “留守兒童”這個特殊的群體正處於義務教育階段年齡,他們的數量、生活和教育狀況以及由此帶來的對社會的影響,我們作為學校的教師理應給予他們積極地關注。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關於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的思考》

  【摘要】近年來,一個新的兒童群體正在農村及中小城市中悄然興起、壯大,這些孩子有一個共同的名字――“留守兒童”。這些孩子,都是父母雙方或一方進城務工,不得不自己留在農村生活。留守兒童因為長期與父母分隔,容易產生出各種各樣的問題,這一問題已經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1]

  【關鍵詞】留守兒童;農民工;教育;心理問題

  城市經濟的迅速發展往往會引起人口的遷移,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東南部經濟迅速發展崛起,很多偏遠地區的農民都選擇去大中城市和東部沿海地區打工,城市繁忙的工作使他們無心也無力抽出時間來教育自己的孩子,因此他們往往選擇讓孩子獨自在農村生活,這就是“留守兒童”。這些孩子基本上一年只能見到父母一兩次,有的甚至數年沒有和父母見面。親子之間長期的隔離容易導致孩子產生各種各樣的問題,他們在處事上往往比較偏激,在學習中屬於後進生,和父母之間關係惡劣。作為教師,如何有效地教育、開導這些孩子,是即將踏上教育崗位的我們必須正視的問題。

  一、留守兒童的生活現狀

  根據筆者的問卷調查,絕大多數留守兒童和爺爺奶奶或是外公外婆住在一起,生活費由父母按時寄回家。父母由於不能陪伴孩子,給孩子的生活費都很充裕,再加上祖輩對孩子比較溺愛,缺乏正確的管教孩子的方法,對孩子的教育往往不得其法。許多孩子平時花錢大手大腳,同時也沾染了許多不良習氣,如抽菸、喝酒、沉迷網路等等。

  另外一部分學生多是和其他親人住在一起,這些孩子或是在家庭中不受重視,性格內向,處處小心謹慎;或是脾氣暴躁,和家人關係惡劣,沾染了很多不良習氣。無論哪一種,無疑都不是青少年成長該有的環境。在這種生活環境下,孩子的性格缺陷暴露的十分明顯。筆者班上就有一名學生,父母常年在廣東打工,三四年沒有回家。該生和班上其他學生關係都十分緊張,平時還有抽菸喝酒、欺負同學、小偷小摸等不良習慣。經過認真瞭解之後才知道是因為父母常年不在,姑姑對他不好,才會導致該生性格的轉變。

  二、留守兒童的心理訴求

  在筆者進行的問卷調查中,父母在外打工時經常與父母電話聯絡,互相溝通的僅佔16.2%,17.6%的學生承認半年或者一年內很少和父母通話。而在另外一題“你是否覺得幸福的家庭應當是和父母一起的?”中,他們全部選擇了“是”。

  父母***或其他長輩***在他們做錯事批評時,有26.1%的學生選擇當面頂撞家長;在校期間有過拉幫結派、鬥毆行為的有9人***其中還有一名女生***;在校內基本沒有朋友的有17.6%;遇到困難通常選擇自己解決而非求助他人***即使自己無法解決***的佔45.6%;覺得自己很一般,沒有什麼特長的佔32.4%;覺得身邊人不太關心自己的佔69.1%;覺得現在的生活環境難以忍受的佔19.1%;覺得自己前途灰暗,沒有信心的佔27.9%。

  從以上統計資料可以看出,絕大部分留守兒童渴望父母的關愛,相當一部分留守兒童在成長過程中缺乏父母關愛,導致性格內向、難以溝通。有一部分甚至會因此而被歧視,產生孤獨無助、悲觀寂寞等不良情緒。孩子的成長少不了父母的指導和教育,但是父母的長期在外導致這種需求無法得到滿足,從而會引發各種各樣的問題。

  三、留守兒童的教育與心理健康

  在對筆者任教的兩個班,共計107名學生進行的問卷調查中,有68名學生的父母一方或雙方在外打工。這個數量十分驚人,面對如此龐大的群體,教師能否在備課、講課、批改作業之餘關心瞭解每一個孩子呢?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青少年的教育應當是社會、家庭和學校三方共同的責任。但是,現在我國專門針對留守兒童的發展教育方面的法律法規幾乎沒有,社會應該如何教育、引導、保護、接納這些孩子,目前還是一個未知數。然而留守兒童的數量正在逐年遞增,據不完全統計,2000年我國農村留守兒童有近2000萬人,到了2005年增長為約5800萬人,其中14歲以下的就有4000萬人。與2000年相比,增長十分迅速。在全部農村兒童中,留守兒童也佔到了相當大的比例,平均每4個兒童中就有一個是留守兒童。同時有資料顯示,留守兒童的心理問題檢出率高達57.14%,如何解決留守兒童的心理問題,引導他們成長髮展,是一個社會各界都需要關注的問題。

  社會法規的不完善,再加上家庭教育的缺失,這些孩子的教育應該如何進行?學校教育能彌補家庭教育的不足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眾所周知,留守兒童因為長期與父母隔離,容易形成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脾氣暴躁、自暴自棄、戒備心強、拒絕於他人溝通等。筆者班上有一名男生,經常會出現各種問題,但老師和他交流時態度又很誠懇,過後又故態復萌,讓人無可奈何。和這種學生交流,最忌使用傳統的、粗暴的教育方式,打罵、體罰等不僅不能幫助他改正錯誤,反而會把他越推越遠。對這種學生,要從日常生活細節中關心他,讓他體會到教師的善意,能夠敞開心扉和教師交流。在他對我的態度好轉之後,我又趁熱打鐵跟他進行了一次長談。不久,該生的行為改善了很多,和班上同學關係也緩和不少。

  四、留守兒童的未來與發展

  留守兒童中的一部分學生因為各種原因,學習成績差,對學習沒有興趣。現在的九年義務教育制度還可以將他們留在學校,但是初中畢業之後他們又將何去何從呢?是整日混跡於社會,還是像父輩一樣外出打工,亦或是呆在家裡無所事事?無論哪一種,都不是我們希望看到的結局。

  留守兒童之所以遠離父母在農村生活生活,原因之一就是大城市高昂的擇校費。如果各個城市都能設立農民工子弟學校的話,這一現象應該會得到很大改善;留守兒童的父母也應該及時關注孩子的成長,經常和孩子通話,保持至少每年一次的探親頻率,儘量減少和孩子之間的距離感;除此之外,留守兒童的教育更離不開國家法律法規的支援與鼓勵,現在社會對於留守兒童的關注已經逐漸增加,相信不久的未來會有相關條文的出臺。[2]

  留守兒童的教育不是某個人,或者某個群體的責任,而是整個社會都應該擔負起的重任。我希望在不久的某一天,這些孩子都能和自己的父母一起,過著他們最平凡幸福的童年生活。

  參考文獻

  [1]姚雲.農村留守兒童的問題及教育應對[J].教育理論與研究,2005***4***

  [2]魏富雲.留守兒童教育問題之探究.社會學研究,2011***1***

  篇二

  《關於農村留守兒童現象的思考》

  【摘要】隨著社會政治經濟的快速發展,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越來越多的青壯年農民走入城市,在廣大農村也隨之產生了一個特殊的未成年人群體――農村留守兒童。監護缺乏適當的關懷和教導,使留守兒童心理和身體受到不同程度的傷害。突破唯政府模式,政府和社會工作機構通力合作,運用社會工作專業的技術和方法,對留守地區的兒童進行輔導治療,促進其健康發展,但是留守兒童的生存狀況需要全社會共同關注。

  【關鍵詞】農村;留守兒童;社會工作

  中圖分類號:C9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0278***2015***08-016-01

  近些年,留守兒童受傷害事件頻頻出現,尤其是最近發生在貴州畢節留守四兄妹疑似農藥中毒,經搶救無效死亡,年齡最大的才13歲,最小的僅有5歲,其父親在外打工,母親離家出走。是什麼導致你們走上了不歸路?遭受不公?性格壓抑?缺少關愛?經濟拮据?這一事件,再次將社會的目光聚焦在這一脆弱人群。

  留守兒童多由祖輩照顧,父母監護教育角色的缺失,對留守兒童的全面健康成長造成不良影響,“隔代教育”問題在“留守兒童”群體中最為突出。據調查顯示,父母外出打工後,與自己的孩子聚少離多,溝通少,遠遠達不到其作為監護人的角色要求,而隔代教育形同虛設,易受騙。孩子的爺爺奶們一般認為教育就是讓孩子吃飽穿暖,對於孩子的內心世界缺少關懷,重點是他們不知道如何關注孩子們的內心世界。社會工作的出現,能幫助政府解決社會中的弱勢群體解決問題,尋求其發展的潛力,幫助其成長。

  一、我國農村留守兒童的現狀

  2012年,據官方統計,我國留守兒童數量已達6500萬之多,我國的留守兒童人口的增長速度是驚人。然而,除了一些專家學者等對這一問題進行研究討論外,我國的政府卻沒有針對這個問題進行有效的解決,留守兒童仍然身陷困境,他們的教育、家庭照顧、心理成長等多方面的權益沒有得到實現,因此頻頻出現留守兒童問題事件。

  2015的“兩會”,首次將留守兒童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凸顯政府對留守兒童的關注,這影響到國家的長治久安。農村留守兒童長期不能與父母生活在一起農村留守兒童要麼與父母單方生活在一起,要麼由其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等年紀較長的長輩在一起,或者是親戚、兄弟姐妹、其他親屬等代為監護人,導致其長期的父愛***或母愛***,甚至是兩者的缺失;農村留守兒童在學業上表現較差。一般情況下,留守兒童的學習情況要差於一般的兒童,因為留守兒童承擔家務等生活社會壓力較大,一般在學業上的表現就比非留守兒童較差。農村留守兒童在心理健康方面出現較多問題。由於缺乏父母的關愛,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方面往往容易出現問題。他們要麼不願意與他人交流,沉默寡言,表現乖巧懂事但是內心孤僻隱忍,要麼容易受到外界不良人士的誘惑和引導,走向違法犯罪的道路。

  二、留守兒童問題出現的若干原因

  ***一***城鄉經濟發展失衡

  城市在經濟發展上遠遠超過農村,國家財政在對城市與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也存在較大傾斜,導致城市與農村之間的經濟差距越拉越大,農村人口為了謀求生計而大規模往城市流動,但是由於在城市的生活開支較高、戶籍方面的限制以及教育的不公正等原因,他們不能講自己的子女帶在身邊,而形成了規模龐大的留守兒童群體。

  ***二***留守兒童父母認識存在誤區

  大部分農民工都認為只有擁有足夠的經濟收入才能給孩子創造一個更好的未來,所以在面對教育子女與外出務工賺錢的取捨時,他們往往還是選擇外出務工。他們並沒有清楚的認識到子女的家庭教育對孩子的重要性,總是一味想著只有經濟條件好了,自己的子女才能更好的生活。但事實往往是待自己積累一定的積蓄想把孩子送進更好的學校學習時,孩子們卻成績不理想。

  ***三***學校教育設定不足以及社會關注度不夠

  農村的教育資源本來相對城市就比較匱乏,教育水平以及教學基礎設施遠遠不如城市,所以對於留守兒童並不能給予其特別的關注和幫助。然而,對於留守兒童來說,他們更需要學校教育的幫助,特別是在情感表達、心理調適、法制安全等方面。另一方面,我們社會給予留守兒童這一群體的關注也不夠,只有一些愛心公益專案,對他們沒有具體而有效的幫助措施。

  三、社會工作在留守兒童問題中的運用

  社會工作作為一項實務性極強的專業活動,強調助人自助這一理念與功能,強調人的價值,強調社會的價值。留守兒童長期不在父母身邊,心理上會產生許多困擾,這時候就需要專業社會工作者運用專業的技巧來幫助他們,找到留守兒童的問題,然後制定目標,策劃解決方法,進行服務,最後徹底解決他們的問題。社會工作的核心目標是幫助案主“助人自助”,運用個案、小組、社群社會工作三大基本方法,工作者與留守兒童建立良好的專業關係,開啟留守兒童心扉,幫助留守兒童發現自己的優勢,不沉溺與自己的世界,讓他們敢於講出自己內心,表達本應該得到的需求。社會工作將幫助更多的留守兒童恢復、增強其社會功能,挖掘生命潛能,趨向自我實現,並且實現專業自身的不斷髮展和完善。社工在介入時,也應注重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聯絡社會各慈善機構,一起為留守兒童守護一片藍天。

  總之,留守兒童問題的真正解決需要打破城鄉二元制度的不合理社會結構、戶籍制度的限制,實現對流動人口合法權益的保護和社會保障制度對這一群體的全面覆蓋。然而,從中國目前的發展狀況來看,這一問題的全面解決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留兒童問題繼續存在,社會工作介入就必須進行下去。

  參考文獻:

  [1]謝文媛.淺析留守兒童的專業社會工作介入[J].社會工作實務研究,2008***11***.

  [2]段成榮,周福林.我國留守兒童狀況研究[J].人口研究,2005***1***.

  [3]段成榮,楊舸.我國農村留守兒童狀況研究[J].人口研究,2008***3***.

  [4]王思斌.社會工作導論[M].北京教育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