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兒童的教育論文

  就留守兒童的安全問題而言,研究結果基本上都顯示父母的外出給孩子的安全帶來了更大的威脅。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留守兒童家庭教育功能研究》

  【摘要】改革開放浪潮促使我國人口的大規模流動。人口流動一方面給市場經濟帶來活力,另一方面也產生一系列的社會問題。留守兒童就是人口流動產生的一個特殊群體。留守兒童道德滑坡、人格不完善等問題的產生原因是留守兒童家庭教育功能出現異化。本文通過兩個典型個案的研究,從道德價值觀教育、生活技能教育、金錢觀教育、性別角色教育四方面分析留守兒童家庭教育功能現存問題及產生原因,以試圖找到解決對策,為留守兒童家庭教育提供參考意見。

  【關鍵詞】留守兒童;家庭教育

  一、留守兒童產生的背景

  改革開放的經濟浪潮促使我國人口突破封閉狀態,進行大規模流動。目前我國有將近1億人處於流動狀態,很多家庭因為部分家庭勞動力的外出打工而處於“分裂”狀態。據2000年五普資料顯示,我國農村留守兒童近2000萬人。有專家推算和保守估計,近年14歲以下的留守兒童至少在4390萬以上。在一些農村勞動力輸出大省,留守兒童在當地兒童總數中所佔比例高達18-22%。父母雙方都外出打工,兒童不能與父母在一起生活的情況在全部留守兒童中超過了半數,比例高達56.17%。因家庭成員缺位,引發的農村留守兒童道德滑坡、性格怪癖等問題已經成為不可忽視的社會問題。

  二、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現存問題與主要原因分析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經濟執行機制的轉軌,社會對勞動者科學文化素質、掌握專門的生產技能的要求越來越高,迫使家庭對子女的知識教育和職業教育轉交社會承擔。家庭對子女的社會化教育成為家庭教育的主體。正確發揮家庭教育功能是家庭和諧的必要條件,只有家庭和諧,社會才會和諧穩定發展。然而,在面對多元文化價值體系的衝擊和挑戰,留守兒童家庭教育功能出現異化,由此產生一系列問題。

  ***一***道德價值觀的異化。家庭的道德教育是在潛移默化中完成的。教育者將自己的道德價值觀通過榜樣的作用傳遞給受教育者,受教育者通過同化作用,逐漸形成自己的一套行為方式習慣和道德信念的體系,藉以調節自己與他人、社會的關係,採取親社會或反社會行為。留守兒童家庭中,以隔代教育為主。在道德價值觀方面,監護人通常採取兩種教育模式。一是上一代人無法適應新環境,仍保持原有的價值觀,對孩子的道德教育採取打罵形式,強行用自己的行為方式代替社會主流行為規範。個案1李明:“平時奶奶都不和我說話,我犯錯的時候不講道理,她很暴力,寫錯字就打,覺得打的對,錯了就該打。要是考好了就給我買塊蛋糕。她也不讓我唱歌”“奶奶平時也不太和人接觸,就自己看電視,說不能出頭,會被欺負”“我不太和同學講話,別人是要笑我,我就躲到一邊,奶奶不讓我打架。”在李明的觀念裡,一方面做錯事就可以用暴力懲罰,另一方面又接受傳統上的“忍為高”思想,逃避競爭,在矛盾中形成孤僻,懦弱,潛暴力性格。二是上一代誤導社會主流規範和道德標準,向子女灌輸一些錯誤的道德觀念。從小把孩子束縛在家庭、自我的小圈子裡,向孩子灌輸的多是些利己主義的思想,與公而忘私,捨己為人,貢獻社會,實現自我的社會主流價值觀背道而馳。個案2王曉“當犯錯誤時姥姥會罵一頓。心理很難過,但認為對。”“當和同學發生矛盾時告訴姥爺,姥爺會說他們。誰要欺負我,踢我,老爺就踢他,還找他家長。姥爺不會批評自己我覺得姥爺做的對”“放學後要隔十天出去。平時只能看別的小朋友一起玩。不允許一起,怕被欺負。姥姥說會被別的小孩領回家***怕丟***也不能和大人走。但想和他們一起玩”“不喜歡同學,他們不和我玩不知道為什麼”這種教育模式無形中助長了孩子自私任性、霸道蠻橫、以自我為中心等極端性格,加強其對社會的不安全感,對人的不信任感,使得孩子對人冷漠,缺少親社會行為。

  ***二***生活技能教育的淡化。生活技能教育是培養孩子獨立生活能力的必經途徑。但是由於家庭勞動的機械化和社會化,使教育重點傾向於智力教育而忽視體力教育。在“學習好就行”“我們當年受的苦太多,現在不能讓孩子再受罪”等心態的驅使下,凡事包辦代替,導致孩子缺乏最基本的生活技能,獨立生活的能力非常差。據一項調查研究,美國小學生參加勞動的時間是72分/天,中國12分/天。個案1李明“奶奶要是有事離家就留錢給我買饅頭包子吃,不讓自己做飯,怕著火。平時放學後奶奶做飯我要幫忙她不讓,讓我學習去。”個案2王曉“在傢什麼都不做,就學習看電視”。“班級打掃衛生我就會擦桌子”長時間的重腦力輕體力造就的無疑是高分低能的學習機器。也不利於孩子吃苦耐勞,獨立自主精神的培養。

  三、留守兒童問題解決措施

  ***一***解決留守兒童的家庭教育根本問題就要留守兒童回到父母身邊。各級政府繼續加強貫徹執行2003年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了教育部等六部委《關於進一步做好進城務工就業農民子女義務教育工作的意見》。進一步完善地方政策規定,加快戶籍制度改革,逐步消除城鄉差距。逐步弱化乃至取消與戶籍相關聯絡的城鄉隔離的各種制度,從而保障勞動力的合理流動。政府應制訂和實施優惠政策和配套措施,使流入的農民享有平等權利和社會權益,降低流動人口子女入學難入學貴的門檻。

  ***二***充分發揮基層學區、學校和共青團、婦聯、工會、村委會和派出所等組織的作用,建立起農村社群兒童少年教育和監護系統。尤其要充分發揮婦聯組織功能。家庭教育工作是婦聯的傳統領域和優勢所在。《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進一步明確了婦聯組織在指導和推進家庭教育方面的責任。婦聯要與社會團體協作,吸取各地經驗,開展“代理媽媽”活動、留守兒童團***隊***活動、“打電話給爸爸媽媽”活動以及“一幫一”“多幫一”結對子等活動,加大社會對留守兒童的關心。此外要開展培訓留守兒童監護人活動,提高家長實施家庭教育的水平。

  參考文獻

  [1]陸士楨.青少年社會工作[M].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年.

  [2]李幼惠.兒童社會性及其培養[M].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

  [3]朱小菱,梅中蘇.兒童情感發展與教育[M].江蘇教育出版社,2003年.

  篇二

  《談談農村留守兒童的家庭教育問題》

  摘要:隨著社會發展,農村勞動力大量輸出,農村的留守兒童日益增多。留守兒童在各方面問題越來越多,表現日益凸顯,家庭教育缺失嚴重,教育狀況讓人擔憂。主要表現在學業、品德、人格、心理等多方面。

  關鍵詞:教育;特殊群體;問題;原因;對策

  中圖分類號:G62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2851***2013***-12-0162-01

  在中國有這樣一個群體:他們的父母為了生計外出打工,用勤勞獲取家庭收入,為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作出了貢獻,但他們卻留在了農村老家,他們與父母相伴的時間微乎其微。這些本應是父母掌上明珠的兒童集中起來便成了一個特殊的群體——留守兒童。留守兒童正處於成長髮育的關鍵時期,他們無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認識及價值觀念、生活習慣等方面的引導和幫助,成長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關注和呵護,極易產生認識、價值上的偏離和個性、心理髮展的異常,家庭教育嚴重缺失,教育狀況令人擔憂。

  據瞭解,留守兒童的家庭教育大致存在著三種結構型別:一是單親教育,這種情況只是少數;二是隔代教育;三是寄養教育型。後兩種型別在農村留守兒童中間普遍存在。留守兒童所受的家庭教育都是粗放的、殘缺不全的。具體來說,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父母在外打工,缺少親情關懷

  留守兒童長期與父母分離,許多煩惱和問題都沒有傾訴的渠道和正確的引導。使他們在生理上與心理上的需要得不到滿足,缺少了與父母交流的機會,影響他們心理上的健康成長。很多家長忙於工作,很少回家,打電話也是囑咐學習、強調安全,其實孩子更渴望與父母有更多的情感交流,不少孩子覺得電話遠遠不能滿足自己和父母的溝通。當父母回來探望時,孩子變得聽話、活潑、興奮,當要離別時,他們難過或大哭,不願分開,孩子面臨著劇烈的情感衝突,難過的情緒有時要持續好幾天。

  二、監管不到位,家庭教育缺失

  留守兒童的祖父母,不是年老體弱,就是文化水平偏低,甚至是文盲半文盲,根本無法負起教育管理孩子的責任。他們對事物的認識與教育方法也有侷限性,與孩子存在較大的代溝,很難溝通和交流。他們對孩子往往只能停留在吃飽穿暖的生活關懷上,缺少心理、學習、品德等方面深層次的關心與教育。親戚照管也通常只能解決他們的起居和溫飽問題,有時礙於情面,並不能嚴格管教,促使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和行為習慣。作為孩子,在情感上總有寄人籬下的壓抑感。單親家庭負擔較重,對孩子的教育往往顧此失彼,很難再有時間和精力顧及孩子的教育和培養。

  種種原因導致留守兒童不僅是學習上的“後進生”,同時也是心理、行為上的“問題生”。主要表現為學習興趣不高,不做家庭作業;不能自覺遵守紀律,遲到、早退、缺課現象時有發生。再加上,這些孩子沒有父母的約束,學習無人過問,漸漸厭學,導致學習成績不理想。另外,由於親情的缺失,對留守兒童的性格影響也是顯而易見的。他們大都孤僻、內向、脆弱、自卑、不合群。

  留守兒童和其他孩子一樣,同在一個藍天下,享受國家的教育和關懷,但家庭教育更顯重要。那麼,用什麼方法來應對留守兒童的種種問題呢!

  首先,在學校要建立有利於留守兒童成長的環境。近年來,農村鄉鎮小學也逐漸重視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並擴大宣傳“關愛留守兒童”的社會氛圍。每所小學都建立了“留守兒童之家”,這裡,圖書、玩具應有盡有,孩子們可以在課餘時間或雙休日的時候在這裡讀書看報、做遊戲。學校還派教師專門負責,和孩子們交流談心,瞭解他們的生活起居、物質需要、進行感情疏導,辦好有利於留守兒童教育的心理課堂,關懷孩子們的內心世界,讓留守兒感受到學校大家庭的溫暖。

  其次,架設“心橋”,加強親子間的溝通和交流。現代心理學研究表明,孩子對父母的情感需求,是其他任何感情所不能取代的。即使孩子的爺爺奶奶、外婆外公全身心地投入到孩子身上,也無法取代父母之愛。我們的家長恰恰忽視了這一點。他們往往只滿足孩子們的物質需求,卻長年沒給孩子一個電話、一封信,造成孩子情感飢餓。作為學校和老師,要在日常生活中仔細觀察、多多關注,當孩子情緒低落、犯錯、或者取得點滴進步時,牽線搭橋,動員家長多打電話或寫信,關注孩子的情感問題,多與孩子交流溝通,併為親子溝通提供條件。

  再次,舉辦家長學校,提高監護人的家庭教育素質。祖父母往往是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的主力軍,可他們的價值觀念、生活方式、知識結構、教育方式,卻難以適應對現代孩子的教育。為了提高他們的素質,學校專門舉辦“家長學校”,對他們進行培訓。主要針對老人陳舊的家教觀念,重養輕教、嬌慣溺愛的現象。通過培訓,引導老人們逐步接受新的觀念和方法,能夠了解和走近孩子的內心世界,更好的對孩子進行有效的溝通與教育,從而更好地履行監護人的責任。同時,也對其他監管人進行培訓,懂得家庭教育知識,克服臨時觀點,切實地負起臨時監管人的責任。

  留守兒童是一個長期的社會問題,只要學校和家庭攜起手來,共同盡責,給予留守兒童更多的關愛,他們的明天就會更美好、生活就會更燦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