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策略論文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競爭的不斷增強,生命個體的心理健康已經成為社會的重要問題,這也給教育帶來全新的考驗。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主要的教學模式是活動教學,注重體驗和踐行,班級課堂紀律管理就成為一個重要問題。學生的活動一旦失控,就會出現混亂局面,甚至出現各種不恰當的行為:大聲喊叫、吵鬧、爭鬥、喊別人的綽號、不參與活動、拒絕聽講、破壞活動資源等。教師需要運用適當的管理策略來預防或減少課堂活動中的不良行為干擾。以下是小編今天為大家精心準備的:淺談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相關論文。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淺談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策略全文如下:

  【摘 要】《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中明確指出,心理素質是人的全面素質中尤為重要的一環。尤其對小學生而言,當今社會中的小學生朝氣蓬勃、活潑天真,對外界資訊的接受能力較強,正處在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而在這樣的關鍵時期裡,他們的認識情感和意志等心理上還並不成熟,比較容易出現矛盾、困惑等問題,而如果不能夠得到很好的調節,就容易出現心理偏差和問題。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

  【關鍵詞】心理健康教育 策略

  一、當代小學生不良心理現象的誘因

  當代社會資訊處於極速更新狀態,小學生周邊環境也在不斷變化,他們在社會中不斷成長,周圍世界發生的變化對他們都將產生很大影響,其中的影響有利有弊,而對小學生心理健康產生不良影響的因素可以概括為四個方面:

  ***一***家庭因素。家長的經濟地位、思想傾向、文化教養乃至家庭氛圍都對孩子起著潛移默化的影響。由於當代生活節奏的加快,很多父母忽略了教育孩子的責任。或者由於父母離異導致孩子與父母缺少心理上、感情上的交流,在自主、自立、受壓能力、人際交往等方面明顯不足。

  ***二***社會因素。市場經濟的發展使得居民人均收入提高,獨生子女往往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個別父母對孩子物質要求有求必應,加之社會不良風氣影響,一些孩子們之間相互攀比,將艱苦樸素等優良作風拋之腦後。

  ***三***學校因素。在一些小學教育中,有的教師素質不高,教育思想不端正,加之教學方法不恰當,在教育中過分強調了學生的成才教育,忽視了作為人的成長教育,種種原因直接影響了小學生心理健康的發展。

  ***四***小學生自身的心理因素。當今社會的小學生父母大多都接受高等教育,文化程度都比較高,這些學生往往有過強的自我表現欲,希望得到別人的肯定,因此他們經常會採取很多極端的方式來表現自己。

  二、學校是實施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礎

  在學校教育中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已逐漸成為越來越多的學校領導和教師的共識,如何在學校教育中切實、深入、全面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就成為當前學校教育工作者和管理者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

  ***一*** 提高教師的自身素質

  教師的自身素質直接影響著他們的教育行為。教師要想把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實處,真正促進青少年兒童心理健康的發展,必須先了解小學生心理髮展的科學知識,然後按照科學的方法來開展教育工作,積極正確的處理小學生日常表現出的心理問題和意外事件。眾所周知,一個自身心理健康水平低的教師,他本身對心理健康教育就沒有科學的認識,怎麼能培養出具有良好心理素質的學生呢?所以,提高教師的自身素質是有效開展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和保障。

  ***二***校園主環境建設。學校心理建設的首要任務就是主環境建設,一流的學校應該有一流的主環境建設,要想讓名花異草、池塘、茂林修竹、綠色草坪都成為學生修身養性的大環境,學校就需要把各種建築物構建在綠化環境中,展現給學生一個“新穎、明亮、美麗、整潔”的嶄新面貌。

  ***三***校園文化建設。學校要想改善學生的心理環境,就需要通過開展各種活動來活躍學生的身心,提高學生的興趣,達到美化生活、陶冶情操、融洽師生關係的目的。

  ***四***學校“四風”建設。學校“四風”是指校風、班風、教風、學風。在良好的校風校貌環境中,學生的智力、生理、心理、能力等綜合素質能夠得到良好的發展 ,同時學校也可以真正深入、有效的開展學校心理健康教育。

  三、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關鍵是教師

  教師是學生知識的傳授者,更是學生學習的楷模,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小學生產生巨大的影響,所以,學校要想真正有效的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就需要得到全體教師的參與和重視。為了讓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得到良好的發展,我認為教師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一***教師要尊重學生。尊重學生就是要尊重學生的人格、成績,隱私,勞動成果......一直以來,班主任評定一個學生品行好壞的首要條件就是看“該生是否尊重師長”,而作為班主任,是否問過自己“我尊重學生了嗎?”

  ***二***教師不應該有私心。教師不能感情用事,對待學生要公平、公正。老師都喜歡成績好的學生,但是老師不能偏心偏愛成績好的學生,而對成績差的學生就不管不顧,甚至做出不公平的決定。

  ***三***教師要講誠信。教師一定要做到“誠信”。有些教師在開家長會的時候經常把學生在學校的情況誇大或縮小;答應過學生的事情過後又不認賬;經常在學生面前和和同事無所顧忌的亂扯……教師這些微小的事情都會極大的影響學生心理健康的發展。

  目前,不少的學校雖然也認識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但卻機械、簡單地將之理解為課程教育或開展一、兩次轟轟烈烈的活動。孰不知,真正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良好心理素質的培養絕不是每週一、兩節課或者搞幾次活動就能實現的。事實證明,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其他教育是一樣的,都需要“潤物細無聲”的意識和觀念,需要與學校平時的教學活動相結合。要想培養小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就必須在生活的點點滴滴中不斷積累經驗,僅靠有限的時間和空間是很難實現的,所以,要想把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做到實處,就必須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思想逐步滲透到教師每天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去,使學校日常的教育教學也成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

  四、建立師生之間,生生之間良好的人際關係,是開展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保證

  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保持心理相容。一個學生能與周圍人保持一種融洽,正常的交往,才能在心理上產生安全感,歸屬感和自信心。

  隨著社會的重視,目前學校教育已慢慢成為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戰場。這不僅僅需要專業的心理輔導員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課,更需要其他各科老師結合本學科特點,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則,方法充分運用到教學中,兩者有機結合,確保青少年的健康成長,使學生的人格得到和諧發展,為適應未來的社會需要在能力上和心理上作好準備。使他們真正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

  參考文獻:

  [1]關劍輝.探析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徑.成才之路.2010

  [2]李合英.中學生考試焦慮的身心機制及調適研究.華中師範大學.2004

  [3]關麗霞.談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09

  [4]劉偉.如何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成才之路.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