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症的心理護理論文

  抑鬱症是每個人都可能得的心理疾病。引導患者進行認知的改變與心靈的重建,化解不良認知產生的悲觀與失望情緒,喚起患者自己積極的信念,對患者進行綜合心理護理,是我們對抑鬱症患者護理工作的重點。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抑鬱症的心理護理》

  [摘要] 抑鬱症是每個人都可能得的心理疾病。抑鬱症患者表現出來的無力感、絕望感甚至自殺的傾向,都緣於抑鬱症患者消極的看待自我、自己的未來、自己的經驗,而產生一系列的負性情緒和思維,加上生活中的突發與應激事件又加速與鞏固著他們的認知模式,給心理帶來了難以遏制的衝突。對以後的生活失去信心。由此活在功能失調性判斷中而不能自拔。這樣的惡性迴圈使患者遊走於情緒失調引領的迷城中。引導患者進行認知的改變與心靈的重建,化解不良認知產生的悲觀與失望情緒,喚起患者自己積極的信念,對患者進行綜合心理護理,是我們對抑鬱症患者護理工作的重點。

  [關鍵詞] 抑鬱症; 精神上的感冒; 心理護理

  [中圖分類號] R749.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5-0515***2011***-05-185-01

  1 正確認識抑鬱症

  抑鬱症又稱憂鬱症,是以情緒低落為主要特徵的一類心理疾病,其臨床表現輕型病人外表如常,內心有痛苦體驗。稍重的人可表現為情緒低落、愁眉苦臉、唉聲嘆氣、自卑等,有些患者常常伴有神經官能症症狀,如: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反應遲緩和失眠多夢等症狀。

  抑鬱症的病因和病理生理還不十分清楚,上個世紀60年代,有人提出了抑鬱症的單胺假說,認為抑鬱症患者體內的含量下降導致功能不足,最終導致抑鬱症的發生。

  憂鬱情緒與病理性抑鬱的區分:

  1.1 正常人的情緒憂鬱是基於一定客觀事物為背景的,即“事出有因”的。而病理憂鬱,通常無緣無故地產生,缺乏客觀精神應激的條件。或者雖有不良因素,但是“小題大做”。

  1.2 一般人情緒變化有一定時限性。通常是短期性的,人們通常通過自我調適,充分發揮自我心理防衛功能,重新保持心理平穩。心理醫學規定一般憂鬱不應超過兩週,如果超過一個月,甚至數月或半年以上,則肯定是病理性憂鬱症狀。

  1.3 前者憂鬱程度較輕,後者程度嚴重,並且影響患者的工作、學習和生活,無法適應社會,影響其社會功能的發揮。更有甚者可以產生嚴重的消極自殺言行。

  1.4 抑鬱症可以反覆發作,每次發作的基本症狀大致相似,有既往史可資印證。

  1.5 典型抑鬱症有節律性症狀特徵,表現為晨重夜輕。許多病人常說,每天清晨時心境特別惡劣,痛苦不堪,因而不少病人在此時時常有自殺身亡的念頭。至下午3~4時以後,患者的心境逐漸好轉,到了傍晚,似乎感到沒有毛病了。次晨又陷入病態憂鬱的難熬時光。

  1.6 抑鬱症的家族中常有精神病史或類似的情感障礙的發作史。

  1.7 持續性頑固失眠,多種心理行為同時受到阻滯抑鬱、生理功能低下,體重、食慾和性慾下降,全身多處出現難以定位定性的功能性不適和整體性的症狀關係,檢查又無異常,以上這些均是抑鬱症的常見徵象。

  2 治療與護理:

  心理治療、飲食治療、睡眠剝奪治療、光療和電痙攣治療等。當然,嚴重的抑鬱症,首先是藥物治療或電休克治療,然後配合心理治療。心理治療倘若與藥物治療合用,往往會起到事半功倍的疊加效用。

  2.1 心理護理

  雖然藥物可以治療抑鬱症狀,但停藥後相當一部分病人仍會復發或在今後的生活中遇到挫折又會出現抑鬱。心理護理不會產生像藥物治療和電休克治療所致的生理副反應、藥物副反應等,另外,還可以教會病人如何去面對和適應挫折,調節自己的心理平衡,提高病人的心理和社會適應技能。

  2.1.1 俗話說“心病還須心藥醫”,絕大多數的抑鬱症病人病前有一定的誘因***挫折、遭受不幸等***,出現情緒抑鬱、低落,產生悲觀、失望和孤獨、無助感的情況。心理護理採用耐心、細心的安慰,適時並及時掌握其心理狀況和情緒的變化,制定相應的心理疏導。

  2.1.2 用開放式、啟發式提問引導患者傾述內心煩惱和痛苦,幫助分析面臨的生活及心理問題,適時給予安慰性語言,用同情、理解的心態和關心的語言對患者進行開解,與患者共同分析是受到哪種情緒干擾***潛在焦慮的情緒干擾、自我防衛機制相互作用影響行為的情緒干擾、非理性想法的情緒干擾***找到原因制定措施,使患者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

  2.1.3 如果病人表現為不善交際,與領導和同事關係相處不好,孤僻、退縮和與社會隔離,可以採用社交技巧訓練、人際關係指導,幫助其學會如何與人交談和交往,消除自卑心理,提高自信。同時認識到人是社會性的,不可能孤立於社會而生活,每日要與人打交道,從而提高病人的社會適應性和交往能力。

  2.1.4 如果病人因為婚姻矛盾、家庭破裂等出現的抑鬱、悲觀和絕望,可以考慮採取夫妻指導、家庭關係諮詢協調,以及性心理等方面的心理治療,解決處理婚姻和家庭問題,從而緩解抑鬱症狀。

  2.2 飲食護理:已有的研究表明,缺乏神經傳遞素很容易導致抑鬱症。

  抵抗抑鬱症的飲食:

  2.2.1 喝玫瑰花茶可抗抑鬱,玫瑰花最好不要與茶葉泡在一起喝。因為茶葉中有大量鞣酸,會影響玫瑰花舒肝解鬱的功效。

  2.2.2 魚肉減輕心理焦慮,因為魚肉中所含的Ω-3脂肪酸能產生相當於抗抑鬱藥的類似作用,使人的心理焦慮減輕。

  2.2.3 含鋅銅量高食物緩解抑鬱,體內缺銅也會使神經細胞的內抑制過程失調,使內分泌系統處於興奮狀態而失眠。食物中含鋅量最高的是牡蠣,動物肝腎、奶製品中也有分佈。烏賊、蝦、羊肉、蘑菇等均含銅豐富。

  2.2.4 含硒高食物可改善情緒,含硒的食物同樣可以治療精神抑鬱問題。硒的豐富來源有乾果、雞肉、海鮮、穀類等。複合性的碳水化合物,如全麥麵包、蘇打餅乾也能改善情緒。

  2.2.5 另外,長期的失眠消耗大量的能量,及時補充營養有利於疾病的康復,建議高蛋白、高纖維、高熱能飲食為主,並注意服食潤腸的食物,以保持大便的通暢;補充足量的水分,維持臟腑的正常需要,潤滑腸道,利二便,促進體內有害物質的排洩;忌食過量辛、辣、醃、薰類等有刺激性食物,因引發失眠的病因較多,所以患者應按自己的體質有選擇地選用適合自己的食物。

  抑鬱症離我們很近。隨著社會的發展,生活在高壓力、高競爭的環境下,此病的發生率很高。目前已成為全球疾病中給人類造成嚴重負擔的第二位重要疾病。目前抑鬱症的識別率不到20%。僅有2%的抑鬱症患者接受過治療,大量的病人得不到及時的診治,病情惡化,甚至出現自殺的嚴重後果。重視抑鬱病,對患者進行綜合心理護理,是我們對抑鬱症患者護理工作的重點。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