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技術研究論文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髮展,計算機軟體技術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計算機軟體開發技術及其應用》

  摘 要: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髮展,計算機軟體技術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在資訊化時代,計算機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得到了很廣泛的應用,人們用計算機進行聊天、娛樂、管理等活動,而這些應用活動很好的體現了計算機的價值,從另一方面來說,這些應用的普及離不開計算機軟體的支援。本文主要對計算機軟體開發技術的含義及軟體開發的方式進行分析,並對計算機軟體開發技術的應用進行介紹,從而對計算機軟體開發技術有更好的理解,並可以利用計算機軟體開發技術開發出高質量、高可靠性、高可擴充套件性的軟體。

  關鍵詞:計算機軟體;開發技術;應用

  1 計算機軟體開發技術概述

  計算機軟體為使用者使用計算機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平臺,對於使用者來說,使用者主要通過計算機軟體對計算機進行相關的操作,因此,計算機軟體開發技術的優劣對使用者使用計算機軟體有很大的影響。最初對計算機軟體進行開發是利用手工操作,由於手工操作的侷限性,使得最初的軟體在使用的過程中容易出錯,不能滿足使用者對軟體的需求,且開發效率低,軟體的可擴充套件性不高。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髮展,開發人員將軟體開發的過程進行嚴格規範,對軟體開發的分析、設計、開發、除錯、執行都用規範的文件進行記錄,規範開發步驟,從而開發出高質量、高可靠性的計算機軟體。

  2 計算機軟體開發技術的開發方式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髮展,計算機軟體開發技術已逐漸趨於成熟,根據使用者對軟體的需求選擇合適的軟體開發技術,能夠有效的提高軟體開發的效率和質量,同時能夠縮短開發週期。

  當前環境下,計算機軟體的開發方式主要有四種,即軟體生命週期法、原型法、自動形成的系統開發方法、視覺化的開發方法。

  2.1 軟體生命週期法

  軟體的生命週期法又稱為瀑布模型,該技術在軟體工程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軟體生命週期方法是從時間的角度進行定義,從時間的角度將軟體的開發過程分解為6個階段,即軟體計劃、需求分析、軟體設計、程式編碼、軟體測試、執行維護,這6個階段構成了軟體開發的整個過程,他們是自上而下、相互銜接的固定的過程,即上一個階段的結束時間是下一個階段的開始時間。軟體生命週期法提供了軟體開發的基本框架,其過程是從上一項活動接收該項活動的工作物件作為該項活動的輸入,以此來完成該項活動的工作,得出的工作成果輸出給下一個階段的活動繼續完成。實踐證明,軟體生命週期法並非完成是自上而下的,而是呈現線性圖式,該方法對大型軟體開發過程中對人員的組織和管理更加有利,同時也方便於對軟體開發方法和工具的研究和使用,因此,軟體生命週期法有利於提高大型軟體開發的質量和效率。

  2.2 軟體原型法

  軟體原型法是對軟體目標的部分實現,使用軟體原型法進行軟體開發主要是針對軟體在開發前期各項需求不確定的情況,其作用是在開發的過程中將軟體的需求逐步明確,並逐步的探索設計方案,以此開發出最終的產品。軟體原型法主要適用於需求不明確的開發過程,在此過程中,先根據已知的和已分析的需求,建立一個原始的模型,該模型是可以隨時進行修改的,在開發的過程中根據反饋得到的資訊對模型進行修改,以此來完善軟體模型。在利用軟體原型法建立模型式,提高了使用者的參與度,加強了使用者的決策權,如果不利於使用者的操作,使用者可以提相關意見,以便進行模型的改進,從而使得最終的結果更加符合使用者的要求。軟體原型技術又包括三種類型:拋棄式、演化式、遞增式。在該種技術中,模型的建立以及模型的速度都是決定原型技術成敗以及軟體效率的關鍵因素。

  2.3 自動形成的系統開發方法

  自動形成的系統開發方法主要是利用第4代技術中的軟體作為開發工具進行軟體的開發,該方法只需要明確告訴軟體開發工具軟體需要實現的目標以及具體內容,而不必定義實現軟體的具體過程,軟體工具就會根據使用者的需求進行自動編碼。自動形成的系統開發方法方便了開發人員的操作,使軟體開發變得更加容易。另外,利用自動形成的系統開發方法可以有效的縮短軟體的開發週期,同時也可以降低開發成本。如果使用者要求的開發週期有限,可以選擇該方法作為軟體開發的技術。

  2.4 視覺化的開發方法

  視覺化的軟體開發方法的定義:根據使用者介面上的操作元素自動生成應用性的軟體。操作工具包括編輯框和對話方塊、按鈕和選單、單選框、複選框、滾動條等等。這種型別的應用軟體工作方式主要是事件驅動,系統對不同事件會產生相應不同的訊息。

  3 計算機軟體開發技術的應用

  3.1 計算機軟體開發技術的應用表現形式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逐步推進,網路的廣泛使用縮短了使用者之間的距離,通過各類軟體的使用,使全球的資源得到共享,方便了使用者的交流與溝通。計算機軟體開發技術應用的主要特點是通過網路及軟體將使用者聯絡到一起,同時並沒有進行統一的控制,從而使得各個結點保持其獨立性,同時通過各個軟體平臺,使用者有了更加寬闊的平臺去進行資料資訊的處理,簡化了使用者的工作,實現了資訊化時代的發展。計算機軟體中逐漸嵌入了行動通訊裝置和資訊處理裝置,促進了計算機軟體技術發展的同時,也簡化了使用者的操作,使使用者處理資料資訊更加方便。

  3.2 計算機軟體開發技術的應用分析

  進行軟體開發的目的是為了讓使用者更加方便的使用軟體,因此評價一款高質量軟體的標準是其具有良好的實用價值。軟體在實際應用過程中,要方便使用者的操作,同時軟體要具備穩定性、安全性、可維護性、可擴充套件性。有些軟體的開發模式在執行過程中受作業系統版本或瀏覽器安全的設定限制,使使用者在使用軟體時的操作更加複雜,這不利於軟體的廣泛應用。而對於與作業系統相容的軟體來說,由於執行不受作業系統的限制,使用者可以很方便的進行軟體的修復安裝,並可以對計算機內的資料進行備份還原。然而隨著客戶端使用軟體的時間越來越長,與系統相容性強的軟體在執行後期可能會使運算速度逐漸降低,從而必要時需要進行人為存檔。計算機軟體開發技術的應用受到開發技術的限制,因此,為了更好的讓軟體為使用者服務,開發人員在開發過程中要根據使用者的需求和實際的情況進行開發,盡最大可能的保證軟體的應用過程中的便捷性與可靠性。

  4 結束語

  在計算機技術高速發展的背景下,計算機軟體得到了廣泛應用。計算機軟體開發方法包括軟體生命週期法、原型法、自動形成的系統開發方法、視覺化的開發方法等四種方法。計算機軟體開發技術的選擇與具體的開發過程有很大的聯絡,開發人員必須根據具體的需求與實際情況進行軟體開發技術的選擇,從而開發出高質量、高效能、互動能力強的軟體,同時縮短開發週期、降低開發成本也是軟體開發過程中需要高度重視的一個問題。另一方面,在軟體開發應用過程中還需要考慮技術的創新,以此推動計算機軟體行業的進一步發展,推動資訊化社會的進步。

  參考文獻:

  [1]曠文兵.計算機軟體開發技術及應用[J].科技資訊,2013***21***:91-91.

  [2]李翔.計算機軟體開發技術的應用及未來展望[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3***06***:99.

  [3]張茵.計算機軟體開發技術的應用探析[J].資訊通訊,2013***07***:128-128.

  [4]胡玲芳.新時期計算機軟體開發技術的應用研究[J].資訊與電腦,2013***08***:74-75.

  [5]王媛.計算機軟體開發技術及應用[J].科技致富嚮導,2014***02***:177-177.

  [6]劉凱英.淺談計算機軟體開發技術的應用及發展[J].無線互聯科技,2013***01***:69-69.

  作者簡介:張俊青***1973.08-***,女,陝西咸陽人,從事電腦科學、軟體等問題研究。

  作者單位:陝西能源職業技術學院電子工程系,陝西咸陽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