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置維護業務外包策略下的成本管理論文

  裝置維護外包的實踐在企業界已得到廣泛開展,但還缺乏有效的維護外包管理理論和決策方法的支援。裝置維護外包決策是傳統“自制/購買決策”在裝置維護管理領域的應用和拓展,成本費用理論對此提供了較為完善的分析框架。 在新的形勢下,加強成本控制日益成為火力發電企業的一項重要工作內容,火電裝置檢修外包情況下成本控制的主要目標是最小化成本費用與生產成本之和。因此必須對裝置檢修外包情況下的成本管理特徵進行充分分析,並在此基礎上將成本控制與治理結構進行合理匹配。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準備的:裝置維護業務外包策略下的成本管理相關論文,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裝置維護業務外包策略下的成本管理全文如下:

  【摘要】

裝置維護管理指的是以確保裝置或者設施正常執行而採取的一種管理模式。裝置維護業務外包策略中涵蓋了諸多內容,比如業務外包決策、外包風險控制以及成本管理等。其中,成本管理是裝置維護業務外包策略中尤為重要的一部分。本課題筆者在分析裝置維護業務外包中成本管理所存在的問題的基礎上,進一步對加強裝置維護業務外包中成本管理的有效策略進行了探究。

  引言

  在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的條件下,企業要想獲得長期有效的發展,便需要從自身特點及所處環境考慮,做好方方面面的完善工作[1]。由於裝置外包決策中的成本管理能夠對企業生產管理帶來很大程度的效益,因此裝置維護業務外包策略下的成本管理受到了企業的重視。然而,現狀下該項工作還存在一些較為明顯的問題,比如成本控制手段較為落後、成本管理控制程式需進一步改進等。鑑於此,本課題對“裝置維護業務外包策略下的成本管理”進行分析與探究具有較為深遠的意義。

  1.裝置維護業務外包策略相關內容概述

  裝置維護外包策略屬於傳統“自制/購買決策”在裝置維護領域當中的應用及拓展,是一種全新的經營模式,主要作用是對企業的核心內容加以掌握,明確企業產品動態方向以及在市場中所處的地位[2]。裝置維護業務外包策略包括了多項內容,比如業務外包策略分析、外包風險控制以及成本管理等。其中,成本管理是裝置維護業務外包策略中尤為重要的一部分。企業採取裝置維護業務外包策略,存在多方面的原因:其一,由於企業自身受到資源方面的限制;其二,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環境變化巨大等;其三,政府政策支援以及管理制度均發現較大的改變。對於企業來說,要想做好裝置維護業務外包策略下的成本管理工作,首先便需要認清問題的存在,並在此基礎上將問題解決,從而實現成本管理的強化,進一步為企業帶來可觀的效益。

  2.裝置維護業務外包中成本管理所存在的問題分析

  2.1成本控制手段較為落後

  在成本控制方面,僅僅侷限於對直接材料、人工以及製造費用等專案的控制,並且所採納的控制方法也僅僅表現為成本預測、差異分析以及財務預算等。而對於質量成本、安全成本以及風險成本卻沒有規劃進成本控制範圍當中。從而導致企業部分工程專案的實際盈虧情況透明度不高。除此之外,在成本控制手段落後的情況下,也不利於企業管理者對成本控制的真實情況加以瞭解,進一步使企業整體管理效益大大降低。

  2.2成本管理控制程式需進一步改進

  企業裝置維護業務外包策略中,在成本管理控制程式方面主要呈現不足的問題,因此需進一步改進[3]。現狀下,部分企業在“點檢制”實施過程中,受到組織機構以及人員素質等方面的制約,從而使點檢制的作用不能有效地發揮出來。與此同時,技改工程費用控制程式還存在顯著的不科學情況。一些企業為了自身利益,不對專案實施的可行性及必要性多做考慮,同時也不考慮成本投入,顯然這樣造成嚴重的浪費,對於企業的發展是極為不利的。

  2.3裝置檢修策略不具科學性

  裝置檢修策略不夠科學是普遍存在的問題,比如對於裝置檢修及裝置更換均存在不夠科學的情況。有些檢修人員為了使裝置檢修的難度降低,通常會降低自身所需花費的勞動時間,在檢修過程中為了完成任務通過更換的方式進行維修,或者直接更換全新的裝置,顯然這將進一步使成本得不到有效控制。

  3.加強裝置維護業務外包中成本管理的有效策略探究

  3.1構建完善的成本管理體系

  要想在裝置維護業務外包中構建完善的成本管理體系,便需要做好多方面的工作。一方面,對成本管理的責任加以細分[4]。對企業年度各項成本費用預算控制責任目標進行核定,並進行有效細分,在每一個責任部門對責任目標績進行落實,使企業的每一個部門都能夠正確地認識到自身的責任所在。另一方面,構建有效的績效考核制度,對每一個部門的成本管理績效進行考核,設定合理、科學的獎懲制度,對在成本管理工作中落實責任並表現優異的部門給予獎勵,對責任落實不到位則給予有針對性的懲罰。

  3.2對成本預算控制進行強化

  不但需要做好企業產品的直接控制,還需要做好預算的財務控制,增強企業管理者的成本控制意識,實施預算計劃策略,對預算外開支以及超預算開支採取拒絕受理策略,以此使預算的剛性得到有效體現。需要充分考慮企業的具體情況,以相關規定為參考依據,進一步對企業資金成本可承受能力加以衡量,對於財務預算完成不合理的部門進行深度考核。除此之外,還需要對專案核算的成本以及預算費用的相互對比分析進行強化,以此實現對企業成本控制真實狀況全面瞭解。

  3.3對裝置檢修策略加以完善

  實行裝置點檢定修模式,使由於定期檢修而導致裝置失修或者過修的問題得到有效解決,進一步使裝置的可用性及安全性得到有效保障。為了裝置點檢定修工作能夠順利開展,需要努力提升裝置點檢人員的知識水平與業務水平,能夠對現代化檢修以及資訊管理技術有足夠的瞭解[5]。另外,對於工作人員“以換代修”的行為充分杜絕,實行日常性維修,使裝置的健康得到有效恢復。在維修過程中,需把狀態診斷與日常維修兩者充分融合,以此使裝置檢修能夠實現有效完善。

  4.結語

  通過本課題的探究,認識到現狀下裝置維護業務外包策略下的成本管理還存在一些較為明顯的問題,因此做好裝置維護業務外包成本管理的強化工作便顯得極為重要。比如構建完善的成本管理體系、對成本預算控制進行強化以及對裝置檢修策略加以完善等。相信做好以上這些,裝置維護業務外包策略下的成本管理將能夠得到有效強化,進一步為企業經濟效益及社會效益的提升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