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旅遊收入影響因素實證研究論文

  隨著我國政府對旅遊業的重視,我國國內旅遊收入不斷增加,國內旅遊業在國民經濟第三產業中的作用日益顯著。試通過對國內旅遊經濟與國內旅遊人數、居民人均旅遊支出和交通運輸狀況的相關分析瞭解各因素對國內旅遊收入的影響程度,提出加大旅遊基礎設施建設、增加旅遊消費支出水平、提高旅遊業整體服務水平以及科學發展國內旅遊等政策建議。 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準備的:國內旅遊收入影響因素實證研究相關論文,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國內旅遊收入影響因素實證研究全文如下:

  摘要:近年來,我國旅遊業一直保持強勁勢頭,成為拉動我國經濟的新的增長點。但我國的旅遊業存在發展不平衡,地區旅遊效率和生產率發展存在差異等現象。所以為了研究旅遊業發展規律,將對相關變數和指標進行OLS迴歸分析,系統研究對旅遊收入增長因素,以便於規劃未來旅遊業的發展,促進我國經濟的發展。

  關鍵詞:旅遊收入;影響因素;人均旅遊消費

  0 引言

  ①我國旅遊業的現狀。中國幅員遼闊,風光秀美,擁有豐富的旅遊資源,對國內外的遊客都具有無與倫比的吸引力,這為我國旅遊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礎條件。旅遊業具有拉動內需、改善產業結構、拉動經濟增長、帶動相關產業增長的作用,又因為它低汙染、低能耗和高經濟性,又被稱作“無煙經濟”和“朝陽產業”。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旅遊業便飛速發展,國家也制訂了一系列的相關政策,來促進旅遊業的健康發展。各地政府也都重視旅遊資源的開發,大力支援旅遊業的發展。據統計資料顯示,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國內旅遊收入年均增長14.4%,遠高於同期GDP9.76%的增長率。2011年實現國內旅遊總收入12579.8億人民幣,相當於GDP的3.14%,相當於第三產業增加值的7.27%。據估計,未來10年間,我國旅遊業將保持年均10.4%的增長速度,其中個人旅遊消費將以年均9.8%的速度增長,企業以及政府旅遊的增長速度將達到10.9%,未來發展前景廣闊。

  ②文獻綜述。近年來,隨著旅遊業的高速發展,國內許多學者也就影響國內旅遊收入的問題進行了探討。王佔祥***2008***認為人均GDP、國內旅遊人數和居民消費價格指數與國內旅遊收入都成正相關;許建國***2009***的研究結果表明,要增加國內旅遊收入,需要從增加旅遊特色建設和基礎設施建設以及改善交通條件等方面入手;唐文萍***2012***通過實證分析,提出了旅遊人數、居民可收支配收入、基礎設施建設、假日經濟制度是影響國內旅遊收入的主要因素;聶曉慶***2014***認為國內旅收入的變化不僅取決於旅遊人數、城鎮居民人均旅遊花費、農村居民旅遊花費、鐵路運營里程、利率水平的變化,而且取決於上期國內旅遊收入對均衡水平的偏離。綜上所述,針對我國國內旅遊收入的影響因素的分析方法較多,而且研究角度也不同,總體來說,國內旅遊人數、居民可支配收入、居民旅遊花費和鐵路運營里程等因素成為主要的研究物件,本文也將從其中的角度出發,同時加上國內不同時期的旅行社數量這個因素,對國內旅遊收入的影響進行實證分析。

  1 模型的建立

  1.1 資料的收集

  影響旅遊業發展的因素眾多,因為旅遊業具有很多特點,其中綜合性即旅遊業是集行、遊、住、吃、購、娛等服務為一體的綜合性大產業,旅遊活動的綜合性決定了對旅遊業的影響分析較為複雜。旅遊收入來自旅遊人數和人均旅遊花費***以城鎮居民為代表***,同時還可能受到基礎設施如旅行社數量等因素的影響。本文主要涉及的變數有:

  Y:國內旅遊收入***億元***;

  X2:國內旅遊人數***人次***;

  X3:城鎮居民人均旅遊花費***元***;

  X4:國內旅行社數量***個***。

  1.2 變數的選擇

  通過觀察資料,根據收集到的1994到2011年的統計資料建立模型,其模型表示式為:

  Yt=β1+β2X2t+β3X3t+β4X4t+μt

  其中:Y為t年的全國國內旅遊收入***億元***;X2為國內旅遊人數***萬人/次***;X為城鎮居民人均旅遊花費***元***;X4為國內旅行社數量***個***。各解釋變數前的迴歸係數預期都大於零。β1表示在不變的情況下,旅遊收入的固有增長率,可近似地認為旅遊收入Yt是各因素的加權和,βt表示個因素的權數,βtXt表示個因素在旅遊收入增長中的貢獻。μt為隨機擾動項。

  ■=-4320.224+0.0994X2+2.8069X3-0.2764X4

  由於X4不符合經濟檢驗,所以將其去掉,再進行迴歸得到如下方程:

  ln■=-12.5390+1.0728lnX2+1.2781lnX3+0.0153lnX4   該模型R2=0.985603,R2=0.982518,可決係數很高,F檢驗值為319.4809,明顯顯著。當α=0.05時,t0.05/2***n-k***=2.160,只有X4的t統計量小於2.16,t檢驗不顯著。說明多重共線性雖沒有完全消除,卻也被修正一部分。對係數的估計值的解釋如下:在其他變數保持不變的情況下,如果國內旅遊人數每增加1%,國內旅遊收入平均增加1.73%;城鎮居民人均旅遊花費每增加1%,國內旅遊收入平均增加1.28%;國內旅行社數量每增加1%,國內旅遊收入平均增加0.015%。所有的解釋變數的符號都與先驗預期相一致,則國內旅遊人數、城鎮居民人均旅遊花費、國內旅行社數量都與國內旅遊收入成正相關。經過檢驗該方程不存在異方差性。

  2 結論及政策建議

  從上述的模型估計的結果分析可得,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國內旅遊人數、城鎮居民旅遊花費和國內旅行社數量都和國內旅遊收入成正相關。這和現實相一致,符合經濟意義,即各解釋變數的增加會使得國內的旅遊收入增長。所以想要增加國內旅遊收入,改善旅遊結構,就必須先是國內旅遊人數和人均旅遊花費出現增長,對此,提出以下建議:

  2.1 鼓勵居民出行,增加旅遊人次。針對居民生活水平挺高,追求更好地生活質量的心理,積極選出旅遊理念,並且為居民提供更好的旅遊產品,吸引遊客來遊玩。政府應該積極扶植當地的旅遊產業,給予經濟上的支援和理論上的指導,積極引導旅遊業的發展。旅遊部門應該增加旅遊活動中的創新點,提出特色旅遊和實惠旅遊。比如在景色良好,民風淳樸的鄉村開展“農家樂”特色旅遊,遊客來到此處不僅能夠欣賞到美好的景色,還可以感受到此地的民風文化,吃到地方特色美食,一舉多得。另外,針對不同人群和不同時期可以採取收取不同票價的方法來吸引遊客。

  2.2 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加大以鐵路為代表的交通運輸業的建設力度,能夠增加遊客們出行的便利,使遊客們玩得舒適,更增加旅遊的吸引力。比如,暢行無阻的鐵路和公路路線,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減少遊客到達目的地的時間,減輕旅客在途中的疲勞。加快對這些地區的基礎交通建設,有利於促進這些地區的旅遊業發展。還應該建立舒適的住宿環境和服務,可以使遊客們舒緩疲勞,併為他們的旅程錦上添花,同時還可以增加這些景區的吸引度。

  2.3 建立合理的休假制度,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人均旅遊花費。消費支出受收入的影響很大,因此,想提高居民的旅遊花費,最根本的是要增加人均可支配收入。由於節假日旅遊人數過多,使得很多人避免出行,所以應該完善合理的休假制度,這樣不僅可以使人們在繁重的工作生活之餘享受生活,而且還可以使旅遊收入增加。另外,改善旅遊景區的購物市場環境也很必要。現在,各旅遊景點“強買強賣”的現象十分嚴重,給遊客們留下了很不好的印象,也因此減少了景點的人流量。因此,景區的商家應該改善服務態度,為遊客們提供具有本地區特色並且富有紀念意義的商品,商品的定價也要合理,讓遊客們覺得價效比較高,值得購買,從而使他們心甘情願地去消費。消費支出受收入的影響很大,因此,想提高居民的旅遊花費,最根本的是要增加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就是在經濟越發達的情況下,旅遊的收入才會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