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科技論文範文

  近代以來科技的每一次重大革命都強有力地推動著社會主義的發展,小編整理了,有興趣的親可以來閱讀一下!

  篇一

  淺談科技英語特點

  摘要:該文從詞彙、句法、語篇特點三個方面論述了 科技 英語 的特點,從而強調了科技英語的主要性。

  關鍵詞:科技英語;詞記;句法;語篇

  1.引言

  文體學是一門 研究 文體的學科,其任務不在列舉若干文體的名目,而在觀察和描述若干種主要文體的語言特點,其目的在於使 學習 者能夠更好地瞭解它們所表達的 內容 和在恰當的場合分別使用它們。由於科技文章的一些不同於其他文章特點,所以就形成了獨特的語體。首先,科技文章在用詞方面要求準確,儘量避免含混不清或一詞多義的情況。另外,科技文章在表態方面力求清楚易懂,在篇章結構方面,層次比較清楚。下面主要從三個方面介紹科技文章的文體特點。

  2.詞彙方面

  科技英語反映的是日新月異的 科學 技術領域內的 發展 與創新。為了準確、科學地對這些新的進展與 理論 加以闡述,科技工作者們在遣詞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

  2.1科技詞彙的詞形一般較長,多源於希臘語和拉丁語。據美國科技英語專家Oscar E. Nybaken統計,在一萬個普通英語的詞彙中,約有46%的詞彙源於拉丁語,7.2%源於希臘語。尤其在專業性極強的科技英語詞彙中,這種比例就更高。例如:dynamics,electric,physics,pneumonia等***李慶明,2002***。希臘語和拉丁文之所以能成為科技詞彙的基本來源,是因為這兩種語言都是“死”語言,不會由於 社會 的發展而引起詞義的變化,也不因詞的多義引起歧義。

  2.2在科技文章中,同一詞語詞義的多專業化,即同一個英語常用詞不僅被多個專業採用,而且含義也各不相同,區別很大。如field一詞,一般英語中指“野外、田間”;在 計算 機領域可作“資訊***組***”、“欄位”解;在光學方面可作“視場”解;在數學方面作“域”解等。對於這一類詞語,只有通過上下文和具體的語言環境才能確定其真正的含義***賈睿霞,王永紅,2001***。

  2.3科技英語中經常使用縮略語。隨著 現代 科學的高速發展,縮略語將日益增多,往往一個縮略語可代表幾十個詞義。在科技英語中縮略語的構成方式有三種:

  2.3.1將詞的部分截縮而構成新詞,如parachute —chute***降落傘***。

  2.3.2將片語中的每個詞的首字母加在一起構成新詞,首字母縮略詞,如Unidentified Flying Object –UFO***不明飛行物***。

  2.3.3從兩個單詞中抽出部分字母而構成新詞,如telegram exchange –telex***電傳***。

  2.3.4大量地使用名詞和名片語。英語比漢語更廣泛地使用名詞,科技英語中這種現象更為突出。如科技文章中不說 We can improve its performance by using superheated steam.而說 an improvement of its performance can be achieved by the use of superheated steam.為了簡短而明確地表達某一概念或事物,科技英語還廣泛地使用名詞片語,如energy lose, a day and night weather observation station。

  3.句法方面

  3.1在科技英語中經常使用的語法結構相當多,如被動語態句使用得很廣泛。這是因為科技文章的主要目的是講述客觀現象,介紹科技成果等,使用被動句比使用主動句更少主觀色彩。因此在科技英語中,凡是在不需要或不可能指出行為主體的場合,或者在需要突出行為客體的場合都使用被動語態。例如:For separating iron from the impurities the iron ore must be melted.

  3.2在 科技 英語 中經常使用“It is ***was***…that”這一強調句,如:

  It is heat that causes many chemical changes.

  3.3科技英語用於表達 科學 理論 、原理、 規律 、概述以及各事物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而複雜的科學思維是無法使用簡單句來表達,所以語法結構複雜的長句較多地 應用 於科技英語,而這種嚴謹周密、層次分明、重點突出的語言手段也就成了科技英語文體又一重要特徵。如:

  Laser, its creation bEing thought to be one of today’s wonders, is nothing more than a light ①that differs from ordinary lights only in②that it is many times more powerful and so be applied in fields ③that no ordinary light or other substance has ever been able to get in.

  4.語篇特點

  語篇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篇章,是由一組相互連貫的句子組成的。語篇的語義結構和語篇機制,即銜接手段確保了語言由句子組成語篇,從而形成了一個有機的整體,所以對這一層面的 分析 包括了銜接手段和語篇結構***吳潔,2003***。

  4.1詞彙銜接

  詞彙的重複出現可以減少語言在傳遞中產生的歧義,使讀者易於正確地理解作者所要論述的客觀事實或複雜的認識過程,體現了科技英語的準確性。如:

  Many stories abort the spread of AIDS are false. You cannot get AIDS working or attending with someone who has the disease. You cannot get it by touching drinking glasses or other objects used by such persons.4.2邏輯連線

  通過邏輯連線手段的運用,讀者可以瞭解句子的語義聯絡,甚至可經前句從邏輯上預見後續句的語義***胡壯麟,1994***,體現了科技英語的邏輯推理性和嚴密性。如:

  Microsurgery is helping to solve all kinds of medical problems that had been thought hopeless. For example, doctors can use the technique to restore blood flow to the brain to prevent strokes. And they can reopen parts of the reproductive system so some men and women who are not fertile can have children. Eye and ear doctors have used the techniques of microsurgery since the 1920s. But it was not until the early 1970s that doctors began to develop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possibilities of microsurgery.

  4.3語篇結構

  科技文章一般由導言、正文和結論或結束語三部分組成。當然語篇結構可以因陳述的 內容 、時間、場合、物件的不同而有所差異。

  5.結語

  科技英語在其演變和 發展 過程中逐漸形成自身特有的體裁或文體特徵,瞭解科技英語與普通英語之間的差異,對於科技工作者無疑是大有裨益的。但值得指出的是,這種差異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換言之,科技英語文體往往也借用其他文體***如文學文體***的詞語或句式,其他的修辭手段以增加語言表達效果。

  參考 文獻 :

  [1]胡壯麟.語篇的銜接與連貫[M].上海:上海外語 教育 出版社,1994.

  [2]賈睿霞,王永紅.淺談科技英語的特點.燕北師範學院學報,2001,17***3***:9-11.

  [3]李慶明.英語科技文體的語言特徵.西安理大學學報,2002***3***:315-319.

  [4]吳潔.科技英語的文體特徵.山西財經大學學報:高等教育版,2003***4***:38-34.

  篇二

  科技領航,花季圓夢

  圍繞青少年校外科技教育平臺、模式、載體、特色、渠道、教師團隊等內容,闡述了以國際化的視野、互動開放的形態、開拓創新的精神、多元整合的方法、突顯品牌的策略、互惠多贏的追求而展開的創新探索以及有效建構。

  校外科技活動 創新 實踐

  青少年是 21世紀的主人,培養青少年的科學素質直接影響著新一代國民的素質以及未來國家的強盛,因此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

  園區青少年活動中心***以下簡稱“中心”***地處中國與新加坡政府合作的開發區,良好的區位優勢為我們實施國際化、多元化、社會化、活動化的青少年科技教育提供了強大的支撐,我們努力探索校外科技活動的新平臺、新模式、新載體、新特色、新團隊、新渠道,力求讓創新的科技活動,成就花季少年的理想。

  一、國際視野,搭建青少年科技活動新舞臺

  教育國際化的一大進步是人們逐漸認識到物質環境是學習的中介和橋樑,在科技教育中積極開發和利用環境的“隱形課程”,是當今教育改革的一個重要趨向。為此,我們努力將科技元素融合在場館環境中,充分為孩子的科技夢想建構實踐的空間:戶外小品“遠航之舟”――是船模試航池;藝術牆飾“美麗園區”――是園區經典建築模型展;大廳中組合的立體軌道――是學生體驗拼裝四驅車的天地;訪客中心“電子版圖”――讓每個學生為運用新科技找到自己的學校而自豪;“中心”立體動態建築模型――則生動演繹出作為江蘇第一家綠色建築的特殊水處理系統……整個“中心”處處通過環境詮釋隱形的科技教育功能。

  中心一層則以“科技”為主題,圍繞“用科技締造美麗、用科技引領生活、用科技創造未來”的核心理念,建設了高標準的未來工程師工作室。

  二、開放互動,引領青少年科技活動新模式

  談到教育,人們一貫強調其規範性和科學性,科技教育同樣也不例外,正式性和嚴肅性是通常定位的主要特質。

  而“中心”作為青少年校外教育基地,我們的追求絕不是學校規範教學的簡單延伸,避免第二課堂、第三學期,積極探索科技活動的娛樂化趨勢,努力寓教於樂,不斷增加科技活動的情趣是我們的目標,模擬世界的科技運動娛樂、訪客中心的互動簽字版、***處的三維檢索區都是在這樣的理念引導下建成的。

  我們立足於校外的角度,利用其獨特資源優勢和的科學氛圍,以及充滿趣味性、互動性的參與形式,形成了“實踐――體驗――啟迪”的青少年科普教育新模式。強調做中學,做中研,做中創,引導學生主動地和周圍的物質世界相互作用,通過活動去自己探索、自己發現、自己獲得。

  三、開拓創新,挖掘青少年科技活動新載體

  “中心”努力探索科技活動的新載體,嘗試點線面相結合的多維度全方位的科技活動。

  點――主要指短期的科技活動。如“中心”每年春季的科技節,組織與科學家的對話、家庭科技製作現場秀;“中心”一年中承辦及參加了近十次全國省市各類科技賽事,如暑期全國創新大賽、四月的江蘇省機器人大賽、秋季的模型比賽……營造了青少年校外科技活動新的制高點。

  線――指具有連貫性,承前啟後的各類科技活動。如“中心”建立了各類科技社團,組建未來工程師工作室,讓青少年進行系統的科技探索、認知建構、能力培養。

  面――主要指不斷擴大校外科技活動的覆蓋面,引導更多的青少年享受高品質的科技活動。“中心”通過學校的社會實踐,組織數以萬計的學生來“中心”感受科技魅力;通過“快樂驛站”,為鄉鎮和民工子弟學校送教科技教育下鄉;通過科技家庭日,在社群、商場舉辦免費公益科技活動,把科技的萌芽遍撒園區每片土壤。

  科技活動的新載體是現代青少年科技教育的一大課題,只有在多元化的背景下,科技活動常會煥發出新的生命力。

  四、多元整合,打造青少年科技工作新團隊

  眾所周知,一個優秀教師能帶動一個學科,尤其在校外教育領域,科技活動沒有現成的教材教法,這對教師的個人素養提出了更高的挑戰,“中心”根據自身特點,積極通過公開招聘、誠意邀請、區域組合等多種形式招募了一支高素質的團隊,為高品質的科技活動提供了有效的保證。目前,我們科技教師團隊組主要採用專家引領、專職保障、兼職充實三種形式戶外補充。

  專職人員――通過向社會公開招聘,吸引了具有近多年科技教育經驗,年富力強的骨幹教師。

  專家團隊――由省市區一批知名科技教育工作者組成,他們視野寬、資源廣、業務精,為中心科技活動科學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可能。

  兼職教師――廣納周邊區域優秀科技教育工作者組建而成,讓他們在工作或退休之餘最大限度地發揮作用。

  五、凸顯品牌,實現青少年科技活動新特色

  我們在注重科技活動普及的同時,緊緊圍繞“創成果亮點,樹科技形象,塑品牌活動”的目標,堅持走品牌戰略,通過扶持、強化、優化等環節,不斷壯大品牌的陣營,不斷提高品牌的分量,使校外科技教育水平得以提升。具體做法凸顯三個新:

  新主題――發展低碳經濟,建設低碳型社會,是國家近年來倡導的科技生活主旋律,我們緊扣時代科技新內容,舉辦“低碳童年,愛心飛揚”的元宵節大型生活用品交流會、“低碳生活――你,我,他”等系列活動,孩子們在過程中學習綠色的生活方式。

  新人群――我們不斷擴大青少年參與科技活動的隊伍,十二五規劃目標是組織青少年科技活動人次在全區覆蓋面達100%。為此,首先是充分利用基地主戰場,在培訓的同時更通過免費科普電影展、科普作家講座、吸引學校社會實踐、組織觀看科技比賽提升參與率。

  新成果――為了全面體現國際化,我們加強與國外有關組織的聯絡,拓寬青少年參與國際科技交流的渠道,努力使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動能夠與國際接軌、與時代共進。自2009年中心成立至今一年半時間內,學生共獲市級以上各類科技獎217項,其中全國金獎四項、江蘇省一等獎65專案、獲江蘇省團體獎22個,尤其是在今年機器人世界盃大賽中,“中心”共獲得一金一銀一銅,名揚獅城。

  六、互惠多贏,拓展青少年科技活動新渠道

  社群推廣擴大影響面――堅持拓展科技活動的範圍,定期在周邊小區開展小型科技活動,如模型拼裝指導、科普展覽等;節假日在流動人群密集的商場、公園舉辦四驅車現場賽、知識問答等;赴鄉鎮、民工子女學校送科技教育下鄉……

  家庭活動提高實效性――通過小手牽大手的模式倡導綠色生活理念,圍繞日常生活展開居民節約用水、節約用電、廢物利用等系列環保活動,通過每個家庭的低碳生活促進全社會的現代科學生活方式。

  企業參與實現互惠互利――在主動爭取相關政府機構扶持的同時,我們積極爭取企業的加盟,如由園區建屋集團冠名的未來工程師工作室,每年40萬元的資金支援保證了名師團隊、活動層次、成果顯著。此外,同超市、大賣場等聯辦科技家庭日、館內建設汙水處理展示區等,真正實現了企業揚名、學生得益、中心發展的多贏。

  青少年科技活動是事業,事業的意義在於奉獻;青少年科技活動是科學,科學的價值在於求真;青少年科技活動更是藝術,藝術的生命在於創新,我們將不斷地創新校外科技活動的模式,為青少年的科技夢想插上飛翔的翅膀。

  參考文獻:

  [1]北京市科協青少年工作部.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回顧與展望.

  [2]陳歡慶,楊光時.青少年科技教育的現狀和發展.科技領航,花季圓夢

  ――淺談青少年校外科技活動的創新與實踐

  吳劍清

  圍繞青少年校外科技教育平臺、模式、載體、特色、渠道、教師團隊等內容,闡述了以國際化的視野、互動開放的形態、開拓創新的精神、多元整合的方法、突顯品牌的策略、互惠多贏的追求而展開的創新探索以及有效建構。

  校外科技活動 創新 實踐

  青少年是 21世紀的主人,培養青少年的科學素質直接影響著新一代國民的素質以及未來國家的強盛,因此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

  園區青少年活動中心***以下簡稱“中心”***地處中國與新加坡政府合作的開發區,良好的區位優勢為我們實施國際化、多元化、社會化、活動化的青少年科技教育提供了強大的支撐,我們努力探索校外科技活動的新平臺、新模式、新載體、新特色、新團隊、新渠道,力求讓創新的科技活動,成就花季少年的理想。

  一、國際視野,搭建青少年科技活動新舞臺

  教育國際化的一大進步是人們逐漸認識到物質環境是學習的中介和橋樑,在科技教育中積極開發和利用環境的“隱形課程”,是當今教育改革的一個重要趨向。為此,我們努力將科技元素融合在場館環境中,充分為孩子的科技夢想建構實踐的空間:戶外小品“遠航之舟”――是船模試航池;藝術牆飾“美麗園區”――是園區經典建築模型展;大廳中組合的立體軌道――是學生體驗拼裝四驅車的天地;訪客中心“電子版圖”――讓每個學生為運用新科技找到自己的學校而自豪;“中心”立體動態建築模型――則生動演繹出作為江蘇第一家綠色建築的特殊水處理系統……整個“中心”處處通過環境詮釋隱形的科技教育功能。

  中心一層則以“科技”為主題,圍繞“用科技締造美麗、用科技引領生活、用科技創造未來”的核心理念,建設了高標準的未來工程師工作室。

  二、開放互動,引領青少年科技活動新模式

  談到教育,人們一貫強調其規範性和科學性,科技教育同樣也不例外,正式性和嚴肅性是通常定位的主要特質。

  而“中心”作為青少年校外教育基地,我們的追求絕不是學校規範教學的簡單延伸,避免第二課堂、第三學期,積極探索科技活動的娛樂化趨勢,努力寓教於樂,不斷增加科技活動的情趣是我們的目標,模擬世界的科技運動娛樂、訪客中心的互動簽字版、***處的三維檢索區都是在這樣的理念引導下建成的。

  我們立足於校外的角度,利用其獨特資源優勢和的科學氛圍,以及充滿趣味性、互動性的參與形式,形成了“實踐――體驗――啟迪”的青少年科普教育新模式。強調做中學,做中研,做中創,引導學生主動地和周圍的物質世界相互作用,通過活動去自己探索、自己發現、自己獲得。

  三、開拓創新,挖掘青少年科技活動新載體

  “中心”努力探索科技活動的新載體,嘗試點線面相結合的多維度全方位的科技活動。

  點――主要指短期的科技活動。如“中心”每年春季的科技節,組織與科學家的對話、家庭科技製作現場秀;“中心”一年中承辦及參加了近十次全國省市各類科技賽事,如暑期全國創新大賽、四月的江蘇省機器人大賽、秋季的模型比賽……營造了青少年校外科技活動新的制高點。

  線――指具有連貫性,承前啟後的各類科技活動。如“中心”建立了各類科技社團,組建未來工程師工作室,讓青少年進行系統的科技探索、認知建構、能力培養。

  面――主要指不斷擴大校外科技活動的覆蓋面,引導更多的青少年享受高品質的科技活動。“中心”通過學校的社會實踐,組織數以萬計的學生來“中心”感受科技魅力;通過“快樂驛站”,為鄉鎮和民工子弟學校送教科技教育下鄉;通過科技家庭日,在社群、商場舉辦免費公益科技活動,把科技的萌芽遍撒園區每片土壤。

  科技活動的新載體是現代青少年科技教育的一大課題,只有在多元化的背景下,科技活動常會煥發出新的生命力。

  四、多元整合,打造青少年科技工作新團隊

  眾所周知,一個優秀教師能帶動一個學科,尤其在校外教育領域,科技活動沒有現成的教材教法,這對教師的個人素養提出了更高的挑戰,“中心”根據自身特點,積極通過公開招聘、誠意邀請、區域組合等多種形式招募了一支高素質的團隊,為高品質的科技活動提供了有效的保證。目前,我們科技教師團隊組主要採用專家引領、專職保障、兼職充實三種形式戶外補充。

  專職人員――通過向社會公開招聘,吸引了具有近多年科技教育經驗,年富力強的骨幹教師。

  專家團隊――由省市區一批知名科技教育工作者組成,他們視野寬、資源廣、業務精,為中心科技活動科學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可能。

  兼職教師――廣納周邊區域優秀科技教育工作者組建而成,讓他們在工作或退休之餘最大限度地發揮作用。

  五、凸顯品牌,實現青少年科技活動新特色

  我們在注重科技活動普及的同時,緊緊圍繞“創成果亮點,樹科技形象,塑品牌活動”的目標,堅持走品牌戰略,通過扶持、強化、優化等環節,不斷壯大品牌的陣營,不斷提高品牌的分量,使校外科技教育水平得以提升。具體做法凸顯三個新:

  新主題――發展低碳經濟,建設低碳型社會,是國家近年來倡導的科技生活主旋律,我們緊扣時代科技新內容,舉辦“低碳童年,愛心飛揚”的元宵節大型生活用品交流會、“低碳生活――你,我,他”等系列活動,孩子們在過程中學習綠色的生活方式。

  新人群――我們不斷擴大青少年參與科技活動的隊伍,十二五規劃目標是組織青少年科技活動人次在全區覆蓋面達100%。為此,首先是充分利用基地主戰場,在培訓的同時更通過免費科普電影展、科普作家講座、吸引學校社會實踐、組織觀看科技比賽提升參與率。

  新成果――為了全面體現國際化,我們加強與國外有關組織的聯絡,拓寬青少年參與國際科技交流的渠道,努力使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動能夠與國際接軌、與時代共進。自2009年中心成立至今一年半時間內,學生共獲市級以上各類科技獎217項,其中全國金獎四項、江蘇省一等獎65專案、獲江蘇省團體獎22個,尤其是在今年機器人世界盃大賽中,“中心”共獲得一金一銀一銅,名揚獅城。

  六、互惠多贏,拓展青少年科技活動新渠道

  社群推廣擴大影響面――堅持拓展科技活動的範圍,定期在周邊小區開展小型科技活動,如模型拼裝指導、科普展覽等;節假日在流動人群密集的商場、公園舉辦四驅車現場賽、知識問答等;赴鄉鎮、民工子女學校送科技教育下鄉……

  家庭活動提高實效性――通過小手牽大手的模式倡導綠色生活理念,圍繞日常生活展開居民節約用水、節約用電、廢物利用等系列環保活動,通過每個家庭的低碳生活促進全社會的現代科學生活方式。

  企業參與實現互惠互利――在主動爭取相關政府機構扶持的同時,我們積極爭取企業的加盟,如由園區建屋集團冠名的未來工程師工作室,每年40萬元的資金支援保證了名師團隊、活動層次、成果顯著。此外,同超市、大賣場等聯辦科技家庭日、館內建設汙水處理展示區等,真正實現了企業揚名、學生得益、中心發展的多贏。

  青少年科技活動是事業,事業的意義在於奉獻;青少年科技活動是科學,科學的價值在於求真;青少年科技活動更是藝術,藝術的生命在於創新,我們將不斷地創新校外科技活動的模式,為青少年的科技夢想插上飛翔的翅膀。

  參考文獻:

  [1]北京市科協青少年工作部.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回顧與展望.

  [2]陳歡慶,楊光時.青少年科技教育的現狀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