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綠化科技論文

  近年來,隨著我國城市建設的迅猛發展, 城鄉道路綠化已成為一個城市綠化水平的標誌。這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僅供參考!

  篇一

  淺談道路綠化設計

  摘要:本文通對道路綠化方案設計應該遵循的一般過程進行了分析,闡述了城市道路綠化應掌握基本要領,對如何做好城市道路綠化設計具有一定的參考作用。

  對道路綠化存在的問題、城市道路綠化設計的原則道路綠化種植設計、各類城市道路的植物配置等幾方面進行論述, 強調加強道路綠化是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品位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綠化設計;作用;功能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general process of greening program design should follow the road are analyzed, the city road greening should grasp the basic essentials, on how to do a good job has certain reference function to the city road greening design.For the road greening problems, several aspects of city road greening design principles of road planting design, all kinds of City Road plant configuration are discussed, stressing the road greening is the perfect city function, the effective ways to improve the city grade.

  Keywords: green design; role; function

  中圖分類號:S731.2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1概述

  城市是現代經濟社會的集合體,也是衡量一個區域綜合實力和文明程度的綜合載體。近年來,隨著我國城市建設的迅猛發展, 城鄉道路綠化已成為一個城市綠化水平的標誌。在道路綠化過程中,樹種選擇、 植株配置是實現道路景觀多樣化的前提, 也是城市綠化建設水平的衡量標準。

  2 城市道路綠化的作用與功能

  城市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產物,城市規模的擴大、對環境的人為改變,使原有區域的碳氧平衡、水平衡、熱平衡等因素隨之改變。對人類生存和發展產生的負面影響,越來越突出地凸現出來。人們逐步認識到,要在接受大自然贈與的同時,必須要保護好我們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

  2.1 城市道路綠化的作用

  道路是城市中具有重要地位的空間環境。它擔負著城市疏散交通的重要功能是現代化城市必備的重要基礎設施。現代化的城市道路,在滿足交通等道路使用功能外,搞好道路的綠化美化,能起到防眩光、緩解駕車疲勞、調節心情穩定情緒等作用。道路綠化就是實現這一功能的主要手段。

  2.2 城市道路綠化主要功能

  城市道路綠化主要功能是庇廕、濾塵、減弱噪聲、改善道路沿線的環境質量和美化城市。四季的變化使植物的外觀形態隨著發生變化,尤其是落葉植物。炎炎夏日下,行車和行人需要一個宜人的交通環境,濃郁的綠蔭能使人感到絲絲清

  涼,煩躁的心情可以得到舒緩,有利於交通安全;當葉落的時候,冬日和煦的陽光帶來幾分暖意。植物不同的習性奉獻給人們的不僅是視覺、嗅覺上的享受,還有心靈的慰藉。

  3城市道路景觀綠化設計的原則

  城市道路綠化設計總體原則是滿足道路的交通功能,在保證交通安全的基礎上,做到四季花卉草木映帶左右,以增加城市色彩,減輕環境汙染,為城市居民創造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環境。城市道路綠化主要功能是庇廕、濾塵、減小噪聲、改善道路沿線的環境質量和美化城市。道路空間是提供人們生活、工作、休息、相互往來與貨物流通的通道。在交通空間裡,有各種不同出行目的的人群,在動態的過程中觀賞道路兩旁的景觀,產生了不同行為規律下的不同視覺特點。在設計道路時,須充分考慮行車、行人的進度和視覺特點。提高視覺質量,體現以人為本的原則。在具體的設計中,應以不遮擋視線為標準,同時又能給人以賞心悅目之感。具體要做到以下幾點:1***長期穩定。即設計合理的植物群落演替方案,使其較快地達到穩定,並能夠長期保持生態系統的平衡。2***景觀優美。即合理地規劃,使城市道路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相互協調。3***經濟可行。即要在有限的資金條件下,優化設計,結合自然恢復和人工種植等多種辦法,實施生態工程。4***功能高效。即保證公路的交通功能,並加強水土保持、視線誘導、標誌、指示、防眩、遮蔽等功能。

  3 道路綠化設計

  設計依據一般包含《國務院關於進一步推進全國綠色通道建設的通知》,《公路綠化建設標準》,《交通部關於公路綠化建設的若干意見》,《城市道路綠化規劃與設計規範》 ***CJJ75- 97***,《關於建設節約型城市園林綠化的意見》建城 ***2007*** 215號以及某道路景觀帶綠地業主對方案設計的要求,道路用地紅線,道路總體設計,城市的總體規劃,現場考察情況等等,這些是決定我們設計方案最基本必不可少的依據。

  瞭解了道路綠化的斷面形式與道路綠化應該注意的問題,我們模擬一條雁同地區的道路,對其進行綠化佈置的闡述。假設道路全長 20 km,總寬度為60 m,道路綠化斷面為四板五帶式,則可以設計為:中央隔離頻寬 5 m,機動車道寬 15 m,機非隔離頻寬 1.5 m,輔道寬 7 m,街旁綠地寬 4 m ***見圖 1***。

  圖 1 道路綠化設計示意

  設計時如道路周邊規劃用地為居住、行政辦公與商業金融業用地,區內種植土基本為回填土,區域性需做土壤改良、地形平整,則需要通過植物品種的選擇和對區域性土壤的改良來營造理想的植物景觀和生態環境;樹種以抗性強,有一定自然控制力的鄉土樹種為主,減少一定的養護量。中央隔離頻寬為 5 m,由於位於機動車道中間,受汽車行駛產生的尾氣、灰塵等因素影響,植物的生長條件較差;設計時從整條道路的景觀效果出發,同時考慮到後期的養護管理及防眩光等因素,可選用油松、白蠟,配合使用雲杉、珍珠梅、榆葉梅,並以耐陰花卉玉簪、景天勾勒出整潔、流暢的線型,整個組合大氣且富有韻律。機非隔離頻寬 1.5 m,植物的生長條件也比較差,設計時可選用國槐作為行道樹。該樹生長較穩定,樹形優美,抗性較強。選用黃楊作為綠籬,因其既抗煙塵又極耐修剪,是理想的綠籬材料。街旁綠地寬為 4 m,靠近居住區植物採用自然式配置方式較為隨意流暢,樹木有大有小、有素有豔;靠近行政辦公用地可採用規則式,線條感及軸線性強,整齊莊嚴;臨近商業金融業用地可採用混合式二者兼之,在對稱中求變化。同時,在設計時要合理選擇植物的佈置方式,力求地被底色、球狀前景、灌木中景、喬木背景等層次分明,高低錯落、韻律十足。例如採用 20 cm 高的石竹、1 m 高的膠東衛矛球、3 m 高的黃櫨、5 m 高的油松和 10 m 高的欒樹,形成豐富的植物群落。此外,以生態、自然、人文為主線,串聯起整條大道,體現出雁同地區人們的精神風貌,樹立獨特的城市景象。

  4道路綠化需要注意的幾點

  4.1 設計前認真調查道路周圍環境和立地條件調查的指標有:周圍綠化現狀 ***綠化的佈局、樹種及長勢***、土壤理化性質及地下、空中管線和大型公共場所。

  4.2 合理規劃

  道路綠化包括行道樹、分車帶、中心環島和林蔭帶 4 個組成部分,為充分體現城市的美觀大方,不同的道路或同一條道路的不同地段要各有特色。綠化規

  劃在與周圍環境協調的同時,4 個組成部分的佈局和植物品種的選擇應密切配合,做到景色的相對統一。①行道樹以冠大蔭濃的喬木為主,側重落葉類,夏季可遮蔭,冬季可為行人提供天然日光浴;間距5 m~8 m;在有架空線地段,應選擇耐修剪的中等株形樹種。②分車帶是道路綠化的重點,應結合自身寬度、所處車道性質及有無地下管線進行規劃。位於快車道之間的分車帶,以草坪和宿根花卉為主,適當配以小型花灌木和喬木。位於快、慢車道之間的分車帶,寬度為 2 m 以下或有地下管網的,以草坪和宿根花卉為主;寬度為 2 m~4 m 且無地下管網的,可採用灌草結合的方式,做靈活多樣的大色塊規劃設計;寬度為 4 m 以上且無地下管網的,除灌草結合外,還可配以小型喬木。③中心環島地處道路交叉點,作用是疏導交通,要求綠化高度在 0.7 m 以下,為使司機和行人能準確

  地觀察到周圍環境的變化,可採用小喬木和灌木、花、草結合的方式進行各種幾何圖案或變形設計。④林蔭帶以方便居民步行或遊憩為前提,參照公園、遊園、街頭綠地進行喬、灌、草、花的合理化配置;同時,可佈置少量的園林設施,如園路、花架、花壇、園桌、園凳、宣傳欄等。

  [1] 張孝彬,索雲豔.淺談道路綠化植物的配置與養護[J]. 北京農業. 2009***15***

  [2] 吳利華.淺談如何進行道路綠化設計[J]. 科技風. 2013***01***

  [3] 姜多,賈文婷.淺談道路綠化中的植物配置與綠化形式[J]. 林業科技情報. 2010***03***

  篇二

  道路綠化設計

  摘 要:文章結合天津子牙迴圈經濟產業園區高常快速路綠化設計實際,具體介紹了道路綠化的設計理念、原則和特點。

  關鍵詞:道路綠化;迴圈經濟產業園區;快速路

  中圖分類號:U418.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0-8136***2012***06-0152-02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發展,我國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域性,提出堅持走有效利用資源和保護環境為基礎的迴圈經濟之路。子牙迴圈經濟產業園區作為國家級示範產業園區,是天津市發展迴圈經濟的重要基地和建設生態城市的重要步驟。園區內道路是產業園區最重要的外部空間,是樹立園區外在形象的重要方式,其道路景觀效果尤為突出。

  1 園區概況

  1.1 區位分析

  天津子牙迴圈經濟產業區位於靜海縣西南部,與河北省文安、大城交界,距天津市區19 km,距天津濱海新區核心區65 km。

  1.2 現狀自然條件

  1.2.1 工程地質

  該區域地處河流衝擊平原,地質構造為新華夏系第二沉降帶,上為深厚的新生帶鬆散沉積,其表層厚約4~8 m,以下為海相地層。區域表層土型別為硫酸鹽化潮土。

  1.2.2 氣象

  靜海縣屬於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常年主導風向為西南風。年平均氣溫12 ℃,全年平均最低氣溫-4.7 ℃,最高氣溫26.2 ℃。

  1.2.3 水文

  地區地下水埋深較淺,淺層地下水幾乎全部為鹹水,淡水層埋深在110 m以下各含水組。

  1.3 發展規劃

  天津子牙迴圈經濟產業區定位為:國際一流迴圈經濟產業

  示範區、國家級迴圈經濟產業帶動基地、中國北方地區的“城市礦山”,以拆解業發展為特徵。

  在空間佈局上規劃為汽車橡塑拆解、機電電子拆解、精深加工與再製造三類產業組團,南北向佈局,併合理安排各產業組團與倉儲物流功能的空間關係。

  2 道路綠化設計分析

  2.1 道路概況

  高常快速路作為城市快速路,規劃為交通性幹道,道路紅線寬54 m,道路橫斷面為:2.0***人行道***-4.0***行道樹綠帶***-16.0***車行道***-10.0***中央分車帶***-16.0-4.0-2.0。

  沿高常快速路規劃市域軌道交通Z1線,採用高架輕軌形式,銜接南部新城、中心城區與濱海核心區,分別設子牙西站和子牙東站。

  高常快速路東西向聯絡產業功能區與科研服務及居住功能區,是園區綜合發展的重要聯絡軸線和建設重點。

  2.2 道路綠化設計的特點

  高常快速路為交通性幹道,遠期規劃還有城市輕軌,是園區的交通命脈,具有直接、快速和高效率的特點。

  高常快速路上的車輛行車速度為40~80 km/h左右,道路綠化應以機動車的尺度和速度進行考慮,要求視線開闊,有方向感,適於遠距離行車,強調其個性。

  高架輕軌對城市景觀有一定的遮擋、阻隔作用,其本身也是城市的一個重要景觀。市域軌道交通Z1線沿高常快速路佈置,墩柱位於中央分隔帶上,大體量高架輕軌對陽光的遮擋,使得高架線路下方喜陽植物的生態環境出現了消退,且高大喬木或攀緣植物也影響了輕軌的安全執行。因此,在道路綠化時應充分考慮以上因素選擇合適的樹種。

  2.3 道路綠化設計的原則

  2.3.1 生態性原則

  道路綠化設計時首先要充分考慮噪聲、汽車尾氣等對環境造成的汙染;其次要減輕工業汙染,改善園區環境。堅持生物多樣性,採用豐富的植物品種,堅持以樹為主,喬灌花草結合,實現優化配置,從而起到滯塵減噪、淨化空氣、防風防火等作用。

  2.3.2 安全性原則

  中央分車帶的綠化應採用注重景觀與視線引導及指示性功能兼顧的合理化設計,同時考慮防眩設計。

  在道路交叉口處,鑑於駕駛員安全視距的要求,合理栽植H<0.8 m的低矮灌木或地被。

  2.3.3 經濟、社會、生態和諧發展的原則

  經濟、社會、生態各系統是相互聯絡、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規劃將三者有機結合,綜合考量,實現整體效益的最優化。協調保護與開發、景觀與生態、投入與產出、建設與養護的多重關係,保證道路綠化體系的可持續發展。

  2.3.4 近遠期相結合的原則

  高常快速路為新開闢道路,急待栽植行道樹進行綠化點綴,我們需要採用近遠期結合、速生樹種與慢生樹種相結合的策略,在儘快達到綠蔭效果的同時,也要考慮長遠綠化的要求。

  3 規劃設計目標與總體構思

  3.1 規劃設計目標

  高常快速路綠化設計要立足園區自身特點,以園林藝術手法通過地形處理、植物配置等途徑,創造出一條符合園區道路特點的景觀大道。

  3.2 總體構思

  運用豐富的植物元素與人工造景手法,充分考慮植物的層次、色彩等各項特性,結合植物生長變化創造出線性四維空間:行道樹綠帶簡單樸實,與道路兩側建築相呼應;中央分車帶一改以往單一規則式種植,運用規劃與自然相結合,灌木與喬木相搭配的種植方式,以300 m為一個單位,形成線性景觀序列。

  4 種植設計

  4.1 種植規劃的原則

  適地適樹,因地制宜,應儘量選擇吸塵、滯塵、降噪聲能力強、易於成活的樹種。植物材料的選擇應以當地的鄉土樹種

  為主,根據本地區氣候、栽植地的小氣候和地下環境條件選擇適於在該地生長的樹木,以利於樹木的正常生長髮育,抗禦自然災害,保持較穩定的綠化成果。選擇生長速度快、適應性強、生長強健、管理粗放的植物。

  4.2 具體樹種設計

  4.2.1 行道樹綠帶樹種選擇

  行道樹綠帶是指佈置在人行道與車行道之間,以種植行道樹為主的綠帶。一般佈置在人行道上沿車行道一側,呈單行點狀種植。

  高常快速路行道樹綠頻寬度為4 m,種植單排行道樹,樹種為法桐。法桐具有超強的吸收有害氣體、抵抗煙塵、隔離噪聲的能力,是世界著名的優良庭蔭樹和行道樹。適應性強,又耐修剪整形,是優良的行道樹種,廣泛應用於城市綠化,因其對多種有毒氣體抗性較強,並能吸收有害氣體,作為產業園區道路綠化頗為合適。

  4.2.2 中間分車帶樹種選擇

  中間分車帶是指佈置在上下行機動車道之間的隔離綠帶,起著分隔、組織交通和保障安全的作用。中間分車帶綠化的主要目的是遮光,以防止對方車燈眩光,預示線形,引導視線,改善景觀。

  高常快速路植物選擇上適應性強,以耐修剪的常綠灌木為主,以幾何圖案形式佈置,其間配以花灌木,下部栽植地被類,同時在植物色彩上不宜採用過分繽紛的手法,植物配置上以簡單明瞭為主,以免干擾司機安全行車。

  注重道路的觀賞性,在適當位置建造微地形,其上自然是種植黃楊球;同時考慮到道路綠化的生態效應,運用滿栽的花石榴、紅碧桃、金葉槐、紫葉李分別與黃楊球間隔種植,紅黃綠色彩斑斕,自然與規整富於變化;物種間運用金葉女貞籬進行分隔,凸顯植物創造的豐富層次,給人以充分的視覺享受。

  5 結束語

  高常快速路的綠化設計在遵循園區整體綠地系統規劃的基礎上,結合自身特點,注重構建多層次、多觀賞效果的道路綠化體系。通過對高常快速路綠化設計的探索與研究,將有利於道路在修建和運營後達到生態和環境的雙贏。

  參考文獻:

  [1]柯亞龍,何麗珍.道路綠化的原則及方法探討[J].科技資訊,2008***31***:286.

  [2]朱春燕,張戎.淺議開發區道路景觀設計[J].福建林業科技,2008***2***:236~239.

  Road Greening Design――The greening design of Gaochang expressway

  in Tianjin Ziya circular economy industrial district

  Zhang Xiaoguang

  Abstract: In this paper, with the greening design of Gaochang expressway in Tianjin Ziya circular economy industrial district as a case, the principles, design concep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oad are introduced in detail.

  Key words: road greening; circular economy industrial district; expressw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