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科技論文

  網際網路的出現,已經改變了整個世界社會政治經濟生活的各個方面,成為本世紀最偉大的發明之一,下面是由小編整理的,謝謝你的閱讀。

  篇一

  網際網路金融淺析

  【摘要】伴隨著雲端計算、支付平臺、社交網路等網際網路技術和工具發展,網際網路金融產生了。網際網路金融作為一種新模式和新業務,經歷了網上銀行、第三方支付、個人貸款、企業融資等多階段,並且越來越在融通資金、資金供需雙方的匹配等方面深入傳統金融業務的核心。網際網路金融更加透明化、公開化,彌補了傳統金融機構一些業務的不足,但同時由於缺乏監管,也面臨著較大的風險。多家P2P平臺的倒閉,餘額寶、現金支付寶、微信理財紅包等網際網路理財產品的出現,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褒貶不一。什麼是網際網路金融,該如何看待網際網路金融,如何鼓勵和規範網際網路金融的發展。本文對網際網路金融進行了淺析,期望大家對網際網路金融有一個全新的認識。

  【關鍵詞】網際網路金融 模式 影響

  一、網際網路金融概述

  網際網路金融不是網際網路和金融業的簡單結合,網際網路金融是傳統金融行業與網際網路精神相結合的新興領域。網際網路金融與傳統金融的區別不僅僅在於金融業務所採用的媒介不同,更重要的在於金融參與者深諳網際網路“開放、平等、協作、分享”的精髓,通過網際網路、移動網際網路等工具,使得傳統金融業務具備透明度更強、參與度更高、協作性更好、中間成本更低、操作上更便捷等一系列特徵。理論上任何涉及到了廣義金融的網際網路應用,都應該是網際網路金融,包括但是不限於為第三方支付、線上理財產品的銷售、信用評價稽核、金融中介、金融電子商務眾籌創富通寶等模式。網際網路金融的發展已經歷了網上銀行、第三方支付、個人貸款、企業融資等多階段,並且越來越在融通資金、資金供需雙方的匹配等方面深入傳統金融業務的核心。

  二、網際網路金融模式及分析

  網際網路金融是依託於支付、雲端計算、社交網路以及搜尋引擎等網際網路工具而產生的一種新興金融模式,主要包括第三方支付平臺模式、P2P網路小額信貸模式、基於大資料的金融服務平臺模式、眾籌模式、網路保險***放心保***模式、金融理財產品網路銷售等模式。下面重點對其中幾種模式進行介紹和分析:

  ***一***第三方支付平臺模式

  第三方支付企業指在收付款人之間作為中介機構提供網路支付、預付卡發行預受理、銀行卡收單以及其他支付服務的非金融機構。該模式擁有金融、資訊雙重基因,很可能成為整個網際網路金融問題的核心。主要代表企業:支付寶、易寶支付、拉卡拉、財付通為代表的網際網路支付企業,快錢、匯付天下為代表的金融型支付企業。

  當前的第三方支付平臺主要執行的還是支付功能,未來可能基於沉澱資金做理財業務、基於使用者的消費資料做信用分析、營銷分析等,將成為未來顛覆傳統金融行業的核心平臺。與在傳統支付領域時只需搞定銀行的情形已經不可能了,在移動支付領域,由於運營商的介入,第三方支付必須要與運營商、裝置供應商建立起緊密聯絡,才有可能把握技術發展脈絡,從而整合支付資源,取得先發優勢。要想做到這一點,第三方支付企業的資金實力、技術基礎、公關實力都是缺一不可的。

  預計未來第三方支付的發展將呈現多元化以及兩極分化,一部分好的企業會從某些具體的細分領域入手,搶佔更多的地盤和空間,知名度越來越大,品牌越來越被人熟知;而一些沒有明顯特色、戰略定位不清晰的第三方支付企業可能從規模上、品牌上越來越不被人熟悉,最終走向衰亡。

  ***二***P2P網路小額信貸模式

  通過P2P網路融資平臺,借款人直接釋出借款資訊,出借人瞭解對方的身份資訊、信用資訊後,可以直接與借款人簽署借貸合同,提供小額貸款,並能及時獲知借款人的還款進度,獲得投資回報。所謂P2P模式的本質其實就是一個網際網路平臺通過網路一端對接有小額借款需求的人,一端對接有理財需求的人。拆成兩半就是一個理財平臺加上一個小額貸款平臺。代表企業:美國的prosper和lending club P2P公司,國內的人人貸、拍拍貸、紅嶺創投等。

  小微貸款因其成本過高讓銀行敬而遠之,但是在網際網路時代這一切將發生根本性的改變,有效的技術手段和創新的服務方式為高效滿足龐大普通個體的金融需求提供了可能。這些普通個體往往能貢獻更高的收益率,因此對金融機構來說由他們組成的叢集所創造的財富將是一筆巨大的寶藏,網際網路和資料就是關鍵的“尋寶圖”。但是由於我國沒有完善的個人信用評級機制,P2P公司處於無准入門檻、行業標準、主管機構的三無狀態,不得不把自身的商業模式做“重”,不僅要提供像國外的P2P公司般的服務,還要通過線上、線下等手段去獲得客戶的信用評級,實際上做了產業鏈上多個環節的事情,這對於企業來說非常不利,如果我國的個人信用評級方面的金融基礎設施更為完善,那麼P2P會呈現更加百花齊放的局面。

  ***三***眾籌融資模式

  所謂眾籌平臺,是指創意人向公眾募集小額資金或其他支援,再將創意實施結果反饋給出資人的平臺。網站為網友提供發起籌資創意,整理出資人資訊,公開創意實施結果的平臺,以與籌資人分成為主要贏利模式。代表企業:國外最早和最知名的平臺是kickstarter,國內有點名時間、眾籌網、淘夢網等。

  眾籌是一種新型的融資方式,融資方通過眾籌融資的平臺釋出自己的創意、專案或企業資訊,網際網路使用者根據自己的判斷來用金錢投票,少量的資金就可以成為一個企業的股東。對創意的提出者或創業者來說,他們的創業成本更低,眾籌融資能更好地促進創新創業。

  由於我國的相關法律還跟眾籌融資的方式有衝突,如果作為公募,股東人數不能超過50人,不得向非特定人群募資,不得承諾回報,如果是私募基金還要至少100萬以上的起點。因此,眾籌模式在我國面臨很大的法律障礙,他們只能在夾縫中找機會,逐漸演變,最後往往成為產品打廣告或者新產品試用的平臺。

  ***四***基於大資料的金融服務平臺模式

  這種模式通過打造類似去哪兒這樣的金融產品垂直搜尋引擎的方式,把有借款需求的個人和有放款需要的中小銀行和小貸機構在一個平臺上進行對接;然後通過廣告費或者交易佣金的方式獲得收入。代表企業:國外的Bankrate***銀率網***,國內的融360、好貸網、金融界理財等。   這種模式不存在太多政策風險,主要原因是資金流不經過中介平臺。簡單而言,這些金融垂直搜尋,其實就是給銀行帶客戶的一個市場外包渠道,賺的主要是銀行和小貸公司的市場費。由於很多在網際網路、移動網際網路上提供新型金融服務的從業人員往往是網際網路行業出身,對金融的理解還不夠深入,做的事情還停留在使用者體驗等表面的層面,沒觸及金融較深層面的內容。未來客戶的需求會越來越專業化,這些企業如何抓住這些更深層次的需求,需要進一步下工夫。

  三、網際網路金融對傳統金融的影響

  網際網路金融模式能產生巨大的社會效益。網際網路金融模式可以達到與現在直接和間接融資一樣的資源配置效率,並在促進經濟增長的同時,大幅減少交易成本。更為重要的是,在網際網路金融模式下,現在金融業的分工和專業化被大大淡化了,被網際網路及其相關軟體技術替代了;市場參與者更為大眾化,網際網路金融市場交易所引致出的巨大效益更加普惠於普通老百姓。企業家、普通百姓都可以通過網際網路進行各種金融交易,風險定價、期限匹配等複雜交易都會大大簡化、易於操作。對政府而言,網際網路金融模式可被用來解決中小企業融資問題和促進民間金融的陽光化、規範化,更可被用來提高金融普惠性,促進經濟發展。

  與此同時,網際網路金融也向傳統金融提出了挑戰。中國的金融結構具有銀行主導的特徵,隨著網際網路金融的發展,中國銀行業面臨著金融體系資本性脫媒和網際網路技術性脫媒的雙重衝擊。中國網際網路金融蓬勃發展的背後實際上反映了中國金融體制深層次的制度弊端。這些問題主要包括金融要素價格沒有市場化;信用體系不健全,尤其缺乏市場信用;資金供給和配置機制銀行獨大;小微企業主、個體工商戶的融資需求無法有效滿足,資金可得性差;穩健型、固定收益類的投資工具非常少,尤其是中小投資者,更是缺少有效的投資渠道;銀行等機構亂收費和服務質量差等諸多問題。中國銀行業對低淨值的長尾客戶所提供的細分服務缺失給網際網路金融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空間,“餘額寶”類產品的爆發就是集中體現。

  四、結束語

  網際網路金融是對既有金融模式的一種改變,但其本質仍是金融,網際網路金融與傳統金融將是競合的生態,競爭必然存在,但同樣存在著合作的基礎。隨著中國金融體制改革的深化,特別是金融要素價格的市場化、金融基礎設施和金融市場建設的深化、金融機構市場化退出機制的健全、金融監管機制和消費者保護機制的完善,預計中國網際網路金融更多回歸至對傳統金融服務的升級上,更多回歸於對傳統金融服務的補充上,更多是對現有信用體系的彌補上。

  參考文獻

  [1]鄭聯盛,劉亮,徐建軍.網際網路金融的現狀、模式與風險[j]金融市場研究,2014.

  [2]趙志超.網際網路金融模式的探討.中國電子銀行網.

  [3]網際網路金融十大生意模式[J].經理人,2013.

  篇二

  網際網路金融生態

  2011年,一部正在熱播的律政題材美劇中涉及這樣的主題:比特幣***Bitcoin***是不是貨幣?在劇中,這個問題引發了法庭上控辯雙方激烈的爭論。事實上,這並非是由電視劇純粹虛構出來的橋段,自從2008年比特幣被“創造”出來那時起,一直因為它的獨特性而備受爭議。

  而就在不久前,德國政府成為全球首個認可比特幣合法貨幣地位的國家。雖然比特幣是龐氏***還是技術創新尚需時間檢驗,現存的各種不確定性卻並沒有阻滯其影響力的擴散。在我國,部分淘寶店鋪開始接受比特幣的使用,一些慈善基金會也陸續接收到比特幣形式的捐款。

  網際網路貨幣為民眾認識網際網路金融開啟了一扇窗,真正引起民眾關注到其中的是一段時期以來,在資本市場持續發燒的網際網路金融概念股,以及今年6月傳統金融業遭遇“錢荒”壓力之時,網際網路金融卻是風生水起,呈現出高速發展勢頭。

  然而,網際網路金融是什麼?目前並沒有統一的定義。有專業人士指出,這是一個雙向演進,“一方面是網際網路公司從事創新型金融業務,比如網際網路虛擬貨幣、第三方支付等。另一方面是傳統金融業將自身業務網際網路化,從事與網際網路相關的業務,比如電子商務。而未來兩者的邊際會越來越模糊。”

  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謝平此前曾總結出網際網路金融的六種模式,都是網際網路和金融的結合產品或平臺,包括第三方支付、供應鏈金融、網際網路整合銷售金融產品***如餘額寶***、P2P貸款模式、眾籌模式以及網際網路貨幣。中國人民銀行徵信中心副主任王曉蕾歸納了網際網路金融的三個模式:第一是傳統的金融藉助網際網路渠道提供服務,即大家熟悉的網銀;第二種模式類似阿里金融,自身具有的電商平臺為開展信貸業務提供了優於其他放貸人的條件;第三種是P2P模式,這種模式更多的是提供中介服務。

  無論模式有多少種,目前網際網路領域最受人們關注的主要領域包括第三方支付、P2P網貸模式以及具有中國特色的融資服務平臺。有資料統計,2012年網際網路支付的市場規模超過10萬億。2012年P2P網貸平臺有300家,交易額超過200億。

  同時,隨著大資料、雲端計算等網際網路資訊科技的迅速發展,新型金融模式不斷創造著行業神話,今年6月13日,支付寶旗下的“餘額寶”正式上線,此後餘額寶的表現給人們留下深刻印象,上線18天累計使用者數達到251.56萬,上線兩個月,完成的銷售額達到200億元。

  餘額寶的推出在業內引起震盪,緊隨其後,國內的網際網路巨頭紛紛佈局,新浪釋出“微銀行”,騰訊釋出的微信5.0中加入了支付功能,此外蘇寧、京東也圍繞自身的業務佈局供應鏈金融。有人說,網際網路金融激戰時代已經到來。與此同時,傳統金融業也在藉助網際網路資訊科技,積極探索網際網路金融業態。

  衝擊傳統金融業?

  網際網路金融行業之於傳統金融業究竟是不是“狼來了”?有業內人士向記者打了這樣一個比方,“如果傳統金融行業是大象,那麼網際網路金融行業連只蚊子都算不上。”言下之意還是在說傳統金融業的地位依舊不可撼動。而且目前無論是傳統金融業還是網際網路金融行業的從業者們在這個問題上的觀點基本一致。

  網際網路金融帶給傳統銀行業的更多的是啟示和輿論壓力。在此之下,我們看到銀行也在發力網際網路金融領域,實現金融網際網路的轉型。

  據業內相關人士介紹,“銀行的業務結構、規模、成本壓力決定了它們只服務了少部分客戶,更多是服務不到的。網際網路上的成本很低,可以創造需求,是現有金融機構非常有力的補充。雖然把網際網路金融行業比喻為蚊子,但是它的發展速度,包括它服務的人群是作為傳統金融業的大象所不能服務的。餘額寶的200億看起來很嚇人,但是對銀行來說依然規模很小,但是畢竟也是跟銀行搶客戶,銀行也會做出一些反應,所以網際網路金融行業的興盛會刺激銀行觀念上的一些轉變。網際網路金融業非常重視帶給使用者很好的體驗,包括銀行也在做網銀,但是與支付寶相比,使用者會認為這個體驗是完全不一樣的,這就是思維方式上的不同。如今的競爭可能會促使銀行更多的往這個方面轉變。”

  電子銀行的普及是銀行業實現金融網際網路的發端,如今面對網際網路金融的影響,傳統銀行業逐漸向移動網際網路的趨勢探索,建設銀行推出善融商務,招商銀行推出“手機錢包”,中信銀行推出“搖一搖”轉賬支付功能等等不一而足。

  埃森哲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兼銀行業主管陳文輝說:“網際網路金融發展的主旨,主要是充分利用網路優勢、科技手段、客戶黏度和資料分析能力,以更好的客戶體驗提供金融服務。目前在國內,這些新的市場參與者主要是填補了傳統銀行未能滿足的零售及中小企業客戶的金融服務需求,但如果他們未來進一步發展支付及交易服務、消費金融、財富管理及諮詢業務等,將對傳統銀行正著手發展的業務領域構成影響。可能出現的情況是這些新的市場參與者建立全新的金融及非金融服務生態圈和商業模式,並作為面向客戶的主導者,而傳統銀行只能變成其中一個服務提供者參與生態圈的運作。埃森哲一項針對成熟市場進行的研究顯示,網際網路金融相關的業務,包括支付及交易服務、按揭及消費信貸、財富管理及諮詢業務,可佔到銀行收入的40%。換另一個角度,這也是其他網際網路市場參與者的競爭對傳統銀行威脅的部分。

  當然,在這樣的定位下,傳統銀行業可提升自身的產品處理和服務能力,針對這些全新生態圈的需求提供更好的服務,從而成為最佳的網際網路公司的支援銀行***聚焦這種公司銀行業務,而非直接面向零售或中小企業客戶***。我們提倡傳統銀行進行數字化轉型,進行產品、服務及渠道方面的創新,使他們能與網際網路金融在全新的生態圈中進行競爭,甚至以創新的商業模式來發展自己主導的生態圈。”

  8月19日,央行行長周小川公開表示,央行已經做好了存款利率市場化在技術和條件上的準備。這無論對傳統銀行業還是對網際網路金融行業而言都是共同的機遇和挑戰。“利率市場化會對整個金融機構帶來巨大變化。現在的銀行還處於吃利差的階段,創新、服務意識、客戶體驗都不是那麼好,所以一旦利率市場化後整個金融業的競爭會激烈起來,這樣會有很多銀行走出來,真正做強,現在很多機構都是大而不強。”   地方政府搶灘陣地

  對於地方政府而言,引進和扶持網際網路金融企業既能充實當地財稅收入,又能消減中小企業融資難題,意識到這些的地方政府對待網際網路金融的態度明顯主動得多。日前北京市首個網際網路金融產業基地落戶石景山區。為了配合這項行動,北京市石景山區金融服務辦公室印發了支援網際網路金融產業發展的試行辦法。《辦法》提出設立網際網路金融產業發展專項資金,每年安排1億元用於支援網際網路金融產業基地建設、完善網際網路金融基礎配套設施等。同時,自今年1月1日以後新設立或遷入石景山區,具備獨立法人資格的網際網路金融企業,三年內每年按其對區財政貢獻額的50%提供金融創新資金支援。此外,還提供租房補貼、一次性開辦補貼等優惠政策。

  值得注意的是,《辦法》特別強調了要提高網際網路金融服務民生及中小微企業發展的能力。鼓勵金融機構建立面向中小微企業的線上、線下多層次服務體系,在融資規模、週期、成本等方面提供更具有針對性和靈活性的服務,提升融資效率。對於那些通過網際網路模式切實降低中小微企業融資成本的金融機構,則按照相應額度給予一定補貼。

  北京市石景山區金融服務辦公室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中小微企業融資難在資訊不對稱,現在發達的網際網路技術完全可以解決這個問題,我們讓缺錢的和有錢的在這個網路中零距離,點幾個關鍵字就可以找到很多跟企業匹配的金融產品,無論是擔保的,小貸的,還是保險的,信託的。”

  網際網路金融企業如何服務中小微企業融資?易寶支付在一年前入駐基地,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解釋,“網際網路的特點是開放、平行的,尤其是在大資料的背景下,很多企業的資料可以通過網際網路實現零距離接觸。要得到企業的資訊,除了傳統銀行的評級外,還多了很多途徑。比如易寶去年的短期放貸超過200億元,而且沒有抵押。為什麼可以放貸?我們有這家企業留在我們支付平臺上的很穩定的交易資料,通過對資料的分析,幫助我們判斷是不是放貸。所以這是不需要抵押的,這是由網際網路資料帶來的價值。”

  目前,北京石景山區和海淀區都已經出臺了網際網路金融產業園區招商引資的相關政策。在全國,包括江西省贛南市、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以及浙江寧波、杭州等多地政府也已經將注意力聚焦到網際網路金融行業。

  下一個泡沫?

  面對如雨後春筍般茂盛生長的網際網路金融生態,已經有業內人士表示擔憂,“網際網路金融有可能會如同兩三年前盛極一時又迅速消亡的團購網,成為網際網路歷史上的又一個泡沫。”

  不能諱言,這個行業確實存在風險。首先就是政策風險。如今,多方人士已經圍繞著該不該監管,如何監管的問題進行了多次討論。北京市石景山區金融服務辦公室相關負責人直言,“網際網路金融是新興產業,其中確實有一些魚龍混雜,而且到目前為止全國沒有一個針對網際網路金融的行業標準。我們沒有對其進行監管一方面的原因是這個行業目前確實令人看不透。我們的態度是凡事一定要讓它做起來,發展中探索規律,然後再來規範。”

  缺少監管的同時,低門檻也為參與到網際網路金融中來的從業者提供了便利,信用和道德成為了主要的約束力。2012年6月,P2P網路貸款公司淘金貸攜款跑路事件被認為是我國首例P2P貸款界的旁氏***,而淘金貸所採用的第三方支付“直接收取”模式也成為網際網路金融P2P網貸模式的一大技術隱患。

  除了加強行業自律,對於網際網路金融未來的發展方向,央行副行長劉士餘此前曾強調,網際網路金融有兩個底線不能碰:一是非法吸收公共存款,二是***。

  中央財經大學金融法研究所所長黃震提出,一是必須儘快整合我國的資訊系統,真正建立一個夯實大資料的資訊基礎設施。其次,要推動網際網路金融平臺的上市,通過資本市場推動我國網際網路金融走得更快。第三,要強化我國網際網路金融中介的發展和管理,加強實名制的建設和黑名單管理。有了一批優質的有創新能力的中介服務機構,網際網路金融才能得到更健康的發展。同時,還要加快網際網路金融立法,像P2P、眾籌這些網際網路金融模式,都是可以通過現有的法律技術實現合法化的。這樣可以充分發揮網際網路金融創新對調整經濟結構和實體經濟的支援作用。

  這是一個快速發展並瞬息萬變的領域,當各方正在討論是不是應該對網際網路金融行業進行監管之時,就在記者發稿前,由央行牽頭成立,包括了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工信部、公安部、法制辦在內的網際網路金融發展與監管研究小組表示,已經展開了網際網路金融發展以來最大規模的政府調研。而由央行、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外匯局組成的金融監管協調部際聯席會議提出的五大監管方向中,網際網路金融被點名,此舉表示,網際網路金融被納入監管視野。
 

  ""的人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