鍋爐防凍保養技術論文

  鍋爐停爐階段若不進行有效的維護保養,則鍋爐水汽系統的金屬會逐漸被腐蝕,下面是小編整理了,有興趣的親可以來閱讀一下!

  篇一

  鍋爐停爐期間的維護與保養技術措施

  摘 要:鍋爐停爐階段若不進行有效的維護保養,則鍋爐水汽系統的金屬會逐漸被腐蝕,過去的實踐經驗告訴我們,鍋爐停爐時期所出現的腐蝕問題比起正常執行期間危害更大。所以,做好鍋爐停爐期間的維護與保養,對於延長鍋爐使用壽命,保證其安全執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本文結合筆者實際研究,提出了鍋爐停爐階段的維護保養方法。

  關鍵詞:鍋爐;停爐;維護保養

  1.鍋爐停爐保養的重要性

  由於鍋爐的用途不同,因此停爐時間的長短也有一定的差異。採暖鍋爐的停爐時間最長,通常一年只有5個月左右的使用時間,部分單位為了確保正常生產,專門配置了備用鍋爐。做好鍋爐停爐期間的維護保養,其實質便是通過一定的技術手段讓其在停爐階段不受外界的腐蝕。

  鍋爐在停止正常執行之後,其表面金屬直接裸露於空氣中,由於鍋爐內的水並未完全放掉,因此其中依舊存有很多水分,導致鍋爐內部空間的溼度比較大,這些溼氣會依附於鍋爐內部表面,從而產生一層薄膜,當外部的空氣進入鍋爐內部之後,就很容易和這一層薄膜產生氧腐蝕反映,導致鍋爐內表面鏽蝕。如果鍋爐內部金屬表面存在雜質或者泥汙,會讓氧腐蝕反應速度加快,這是因為雜質記憶體在很多縫隙,而這些縫隙之中會保留一定的水分,從而讓氧溶濃度大大提升。經過研究表面,出現腐蝕問題的鍋爐有大半是因為停爐期間的維護保養工作沒有做好而導致的,因此當停爐之後必須要運用合理的保養措施,從而延長鍋爐的使用壽命。

  2.鍋爐停爐維護保養技術措施

  2.1檢查工作

  鍋爐停爐以後,首先必須要對其本體進行一次整體性的清掃,另外為了配合定期檢驗,必須對鍋爐內部的固體雜誌進行沖洗,若檢驗過程中發現鍋爐中的汙垢會對其正常執行產生較大影響,則必須要第一時間聯絡具備一定資質的化學清洗單位實施清洗作業,而非自行盲目實施化學清洗工作;若鍋爐內部僅僅只有小部分的水垢,則應該在保證不會對鍋爐正常執行產生影響的前提下,選擇一些簡便安全的物理措施來進行清理。其次,必須要做好鍋爐的外部清理,對那些無法觸及到的狹縫處應使用吹灰的方法,爐膛中的積灰清理之前應該做好通風,從高溫區到低溫區按順序進行作業,爐排與爐供上的積灰都必須清理乾淨,如果爐排與爐供出現損壞的情況要及時更換,此外還必須要做好安全閥和其他壓力錶的校驗工作[1]。

  2.2充氣保養

  當鍋爐的水垢與雜質被清理之後,要確保其受熱面乾燥,之後選擇鋼瓶的氮氣或者氨氣,從鍋爐上方充入,從而讓多餘的空氣從最底處排除,同時保持爐內的壓力處於0.05到0.1MPa以上。因為氮氣相對穩定也不具有腐蝕性,因此能夠有效的保證停爐期間不會存在腐蝕的情況。而充入氨氣能夠驅除爐內的空氣,由於氨氣屬於鹼性氣體,有助於避免氧腐蝕。當鍋爐內的氣壓降低之後要及時補充氨氣。因為氣體的滲透性較強,特別是氨氣洩露時有臭味,所以在充氣保養時必須要供回水閥與排汙閥處使用盲板和橡膠墊,人孔和手孔處也要換為橡膠墊圈,同時擰緊螺栓封閉嚴實。充氣保養法可以用於停爐時間較短的鍋爐,也能用於停爐時間長的鍋爐。對停爐時間短的鍋爐也可不放水進行充氮,具體的流程為:把氮氣瓶通過減壓閥和鍋爐放空閥接通,同時維持壓力在0.2MPa上下,保證爐內水鹼度pH值超過10。這種方法相對簡便,重新上水、啟動比較方便,適用性較強,能夠用於長期保養,但這種方法要求爐內汽水系統擁有較強的嚴密性,在保養過程中必須定期檢查。

  2.3幹法保養

  幹法保養指的是鍋爐停爐之前,當爐內水溫下降到120℃之內時,立即將爐內的水放出,這時因為內壁還留存了一些溫度,而留存的溫度往往可以將爐內剩餘的水分烘乾,同時將含水物質清除乾淨。這時我們向爐內新增乾燥劑,從而在其中營造出一個乾燥的空間,可以很好的避免腐蝕現象的產生。

  一般選擇的乾燥劑有下面三種:無水氯化鈣、生石灰以及矽膠。新增乾燥劑的方法為:將乾燥劑放在容器之中,再放入鍋爐中的汽包中。新增乾燥劑的位置必須要做好記錄,避免在鍋爐重新開啟時忘記取出。當新增乾燥劑之後必須立即關閉鍋爐閥門,儘可能減少空氣流入。當停爐保養一個月左右之後要進行檢查,如果存在吸水現象則應立即更換乾燥劑或者採取烘乾處理。之後每間隔90-100天左右進行一次檢查,幹法保養主要適合長時間停爐的鍋爐,若鍋爐中的汽包越大,幹法保養效果就越有效。

  2.4溼法保養

  溼法保養一般適用於停爐時間在30天-40天左右的鍋爐。所謂溼法保養指的是選擇OH-溶液津貼鍋爐內壁,進而讓鹼性溶液在鍋爐內壁上構成一層保護膜,實現保護鍋爐的目的。一般的操作流程是,當鍋爐停爐之前應該將爐內的泥漿或者雜質等汙垢清理乾淨,之後選擇軟化水注入爐內直到達到最低水位處,再將事先配置完成的OH-溶液使用專門的泵體注入鍋爐之中。OH-保護溶液的製作是由氫氧化鈉水溶液8-10kg/t水配置而成,或者每噸水之中新增20kg左右的碳酸鈉,磷酸三鈉也可達到相同效果。將配置完成的保護溶液全部注入鍋爐之中,人工開啟注水閥門將軟化水注滿鍋爐,再將鍋爐的空氣閥與給水閥門關閉,選擇專用泵促進水迴圈,讓鍋爐內的溶液能夠均勻混合。為了確保爐內鹼液濃度相同,還應該定期開啟迴圈泵,對鍋爐進行加溫來保證外部乾燥,熄火之後必須將所有可能洩露的閥門進行關閉。爐內還應定期追加鹼溶液,以維持鹼度和保養效果[2]。

  上述筆者提出的幾點維護保養技術措施,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還必須要考慮到鍋爐的實際構造,停爐時間的長短以及鍋爐附近的具體環境,合理的選擇保養方法。比如說鍋爐停用三個月左右時,可以選擇乾燥劑或氣象緩蝕劑;鍋爐停用一兩天時便選擇保持壓力法;當我們選擇溼法保養方法時,鍋爐房的溫度應該位於0℃到10℃之間,禁止存在冰凍現象。

  3.結語

  總而言之,我們必須要加強鍋爐停爐後的維護保養,鍋爐工作人員必須要認真負責,結合本單位的實際生產情況,採取最合理的維護保養技術方法,做好停爐之後的保養工作,進而確保其能夠安全的投入生產。

  參考文獻:

  [1]王翔.淺談鍋爐停爐保養工作[J].安全,2013***09***:74.

  [2]孫薇.鍋爐停爐保養應慎重對待[J].黑龍江科技資訊,2013***31***:62.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