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花的栽培技術論文

  玫瑰***Rosa hybrida Hort***與菊米、香石竹合稱為世界三大切花,下面是小編整理了,有興趣的親可以來閱讀一下!

  篇一

  玫瑰優質豐產栽培技術

  摘要 介紹玫瑰優質豐產栽培技術,包括創造適宜的生長環境、繁殖、種植、主要病蟲害防治、修剪、更新復壯、採收等方面內容,以為廣大花農提供參考。

  關鍵詞 玫瑰;優質;豐產;栽培技術

  中圖分類號 S685.12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3***02-0174-01

  玫瑰***Rosa hybrida Hort***與菊米、香石竹合稱為世界三大切花,玫瑰花栽培種屬於現代薔薇類,品種繁多,生產上根據花朵大小和開花習性,將玫瑰花分成***玫瑰、大花朵玫瑰、中花朵玫瑰、迷你玫瑰以及蔓性玫瑰五大系統,尤其是雜交玫瑰在生產上推廣示範面積大。清流縣近年來從雲南省引進卡羅拉、黑摩術、影新、誘惑、九○、香檳等品種,現將其栽培管理技術介紹如下。

  1 創造適宜生長的環境

  玫瑰的生長有其特定的溫光條件和土壤理化要求,玫瑰適宜生長溫度為17~28 ℃,溫度超過35 ℃時應採取遮陽網或滴灌等措施降溫,溫度在-2 ℃時,可用2層保護膜覆蓋或其他加溫方法加以保護。選擇土壤結構疏鬆、土層深厚、排水良好、富含有機質的砂質土壤為宜,土壤pH值要求在5.5~6.8,玫瑰種植一年四季均可,但以秋季落葉後至春季萌芽前為宜[1]。

  2 繁殖

  2.1 播種繁殖

  果實變黃而未成熟前收集種子播種。種子由果實洗出後不能幹藏,宜立即進行層積處理。層積時,可將種子與溼的木屑、泥炭苔、水苔或珍珠岩混合,裝於PE塑膠袋中,再置於5 ℃的冷藏箱中貯藏,在層積1個月後,每15 d應檢查1次種子,通常待貯藏的種子有1/3萌發時,取出播種於乾淨的培養土。

  2.2 空中壓條繁殖

  選擇直徑為0.5~1.2 cm、容易剝皮的成熟枝,在葉痕的位置進行環狀剝皮,每一高壓的枝條應留4片葉以上。用溼水苔及PE塑膠布包紮環狀剝皮的傷口,3~5周後即可髮根。

  2.3 扦插繁殖

  砧木常用成熟枝扦插,栽培品種則常用半熟枝扦插,成熟枝扦插常在春、秋2季進行。取落葉或部分落葉的成熟枝,長20~30 cm,插穗基部用髮根素處理後,直接扦插於田間苗床。半成熟枝扦插可週年進行。取開花枝條剪成單節插穗,每條插穗必須具備飽滿的腋芽及完整葉片,插穗基部用髮根素處理後,扦插於自動噴霧床上[2]。

  2.4 嫁接繁殖

  嫁接繁殖適用於根系發育不良的栽培品種,常用的方法有芽接法、切接法以及枝接法。經由播種或扦插繁殖的砧木,根系發育很好,莖粗0.7~1.2 cm,即可供作嫁接的砧木。接穗則採自開花枝條。芽接法常用“T”字形芽接,只要砧木可以剝皮,都可進行芽接,切接或枝接則在秋、冬、春3季進行為宜。為了縮短育苗的時間以及降低嫁接苗的生產成本,可將單節扦插和嫁接繁殖技術兩者結合,即先將帶完整葉片的接穗嫁接於一段砧木的節向上,再扦插於噴霧插床[3]。

  3 種植

  種植時,株距12 cm、行距20~25 cm,溝寬80 cm,畦寬70 cm、高40 cm。基肥施有機肥15~30 t/hm2、鈣鎂磷肥2 250~3 750 kg/hm2、生石灰3 t/hm2。每天以噴霧方式澆定根水3~4次,7~8 d後,每天保持澆水1~2次,20 d後每天澆水1次,並開始追肥,用尿素加複合肥150~300 kg/hm2結合澆水施入,每15 d施1次。早期玫瑰施肥常在每次切花後,以N∶P∶K=1∶1∶1的比例施用化學肥料,現代園藝生產則常配合滴灌方式,以N∶P∶K=1∶1∶1比例的液肥隨灌水施用,將N濃度控制在200 g/L以內。為了切實瞭解肥料的效用,每次施肥前後必須做土壤分析,並詳細記錄每次所施用的肥料。

  4 主要病蟲害防治

  玫瑰常見病害有霜黴病、灰黴病、炭疽病。霜黴病可用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500倍液、甲基託布津800倍液等常規藥劑進行防治。灰黴病可用53.8%可殺得1 000倍液噴霧,隔7 d噴1次,連續噴2~3次。黑斑病可用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500~1 000倍液噴灑葉面。炭疽病可噴施保功可溼性粉劑1 000倍液,隔7 d噴1次,連續2~3次。蟲害主要有紅蜘蛛、金色子、菜青蟲、蚜蟲、地老虎、薊馬等,可用阿維甲維鹽3 000~4 000倍液或高效氯氰菊酯3 000~4 000倍液噴霧防治[4]。

  5 修剪

  5.1 植株的養成

  剛種植的玫瑰整枝修剪時,除隨時剪除枯枝、病枝外,也應隨時摘蕾,直到植株基部發育出粗壯的枝條。

  5.2 更新修剪

  首先剪除枯枝、病枝以及生長勢力弱的老枝,每個植株留3~5條最嫩的主枝,然後再將留下的主枝截短至90~120 cm,以促進植株莖部長出新的主枝。

  5.3 產期調節

  產期調節可以保證節日供花,價位高,效益好。操作中要記錄不同品種、不同季節、不同節位腋芽發育成花枝所需的日數等。按照此基本資料,才能進行精密的產期調節的修剪操作。

  6 更新復壯

  玫瑰花的高產期一般在7~8年,10年以後的玫瑰可逐步進行更新或復壯。採用逐年更新法,即每年根據玫瑰花叢的生長情況,適當地剪除部分枯枝、纖細枝、衰老枝,促使花叢每年長出新嫩枝條,保持花叢長勢旺盛,達到更新復壯的目的。

  7 適時採收

  花蕾長成指頭大小時套袋,套袋的優點是調節光溫,減少病蟲害,花朵健壯,運輸方便。在花瓣尚未開裂即蕾飽滿期採摘,採摘的具體時間以5:00—8:00最宜。

  8 參考文獻

  [1] 李榮瓊,王藝,蘇雲芳,等.百葉玫瑰栽培技術[J].雲南農業,2012***8***:16-17.

  [2] 李華,劉衛民,鄒萬君,等.玫瑰鮮切花栽培技術[J].雲南農業,2012***8***:54.

  [3] 鄭秋玲,張超傑,劉萬好,等.貴妃玫瑰在煙臺地區的引種表現及栽培要點[J].煙臺果樹,2012***3***:19.

  [4] 任海.日光溫室玫瑰栽培技術要點[J].新農業,2012***5***:45.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