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三維加工技術論文

  二維技術和三維技術相結合有助於豐富動畫的表現手段,提高動畫的表現技巧,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你們喜歡。

  篇一

  談傳統二維動畫與三維動畫技術的結合

  摘 要:2012年是三維動畫年,迪士尼又將推出好幾部三維大製作的動畫片。電腦技術的飛速發展,動畫製作軟體的不斷更新,給動畫作品帶來了全新的創作手法,產生了大批有超強視覺衝擊力的三維動畫作品,並受到全球觀眾青睞,這無疑是動畫業的又一次革命,也賦予了動畫作品更廣闊的發展空間。但是,目前動畫市場幾乎全被三維動畫作品佔據,一些動畫電影製作公司甚至取消了二維動畫製作部門,使二維動畫的作品少之又少。在三維動畫大放異彩的同時不能過度降低傳統二維動畫的產出,傳統二維動畫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已經較為成熟,有其無可比擬的藝術性,發展前景依然一片生機。傳統二維動畫和三維動畫相結合有助於豐富動畫的表現手段,提高動畫的表現技巧,打破以往傳統二維動畫和三維動畫相互獨立的局面,使兩種基本表現手段可以相互補充,發揮各自的長處,彌補各自的不足。動畫製作者應該尋求二者間的結合點,將天馬行空的電腦特技與豐富的想象力、完美的藝術創意相結合,這樣動畫產業才能更長遠的發展。

  關鍵詞:傳統二維動畫;三維動畫;結合;創意

  二維動畫和三維動畫相結合有助於豐富動畫的表現手段,提高動畫的表現技巧,打破以往三維動畫和二維動畫相互獨立的局面,使兩種基本表現手段可以相互補充,發揮各自的長處,彌補各自的不足。兩者的結合可給動畫創作以更多的表現元素,是現代動畫創新發展的一條道路。

  一 傳統二維動畫與三維場景的有機結合

  以三維場景作為動畫中的某一中元素,使之與二維動畫有機結合在一起。比如,用三維的場景配以二維的人物角色,能夠充分的取長補短,發揮各自的長處,將三維和二維結合製作動畫片,二維動畫在的角色人物塑造上有著造型生動,動作誇張,幽默風趣,形象更有親和力。比如著名動畫片《貓和老鼠》,無論是場景還是角色都是一部純二維動畫,其中的貓跟老鼠在造型上給我們的印象就是誇張的表演,令人捧腹的劇情,而他的誇張的動作也是把二維動畫的這一個優點發揮到了及至。

  然而,隨著三維技術在動畫中的大量運用,國外一些公司推出了一些純三維的動畫片,獲得了很大的成功。三維動畫有著相對真實的場景,畫面很容易表現出巨集大的規模。比如《冰河世紀》,他在場景製作上,比如成片的冰塊表現上,三維動畫就能很好的表現出冰塊堅硬,晶瑩的質地,給人相對真實的視覺感受,能夠相對真實的展現出這一時期的環境特色。這一點在以往的二維動畫中是比較難以表現的,即使有表現也需要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效果也未必有這麼好。影片同時也藉助了三維這一手段,巧妙的運用在一些巨集偉的場景中,如冰山斷裂,洪水爆發,其場面和氣勢很能夠給人震撼。

  為了揚長補短,現在的一些二維動畫在場景的繪製上也偏向透視和立體的方向發展,如國產大片《西遊記》在場景的繪製上,較之與傳統的美術電影《大鬧天宮》就存在著差別。兩者在題材和角色的塑造上有一定的延續性,然而在一些場景的繪製上,前者明顯的注重一種空間感,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三維立體感,整個場景給人以更真實的效果,這也是平面動畫在當今三維技術飛速發展的時代的一種創新。而將這種手法做的及至的另外一部國產動畫片《藍貓淘氣三千問》,他的主角是用平面手法來製作完成,所以動作比較誇張可愛,不難發現有《貓和老鼠》中的痕跡存在,但在平面繪製上他摒棄了傳統二維動畫較為重要的線條。這一點正好彌補了片子中存在的三維場景和二維角色的畫面協調問題。

  二 三維動畫和傳統二維動畫的穿插運用

  這種手法常運用在電視片頭包裝製作上,這也是得益於三維技術的發展為豐富動畫的表現手法所做的一大貢獻。一些宣傳片片頭的製作不能太拘泥於寫實,但也不能太過於概念化。怎樣從中找到平衡點,使片子既不虛幻,也不顯得過於呆板,這就在創意上要求設計者能夠形神兼備,同時在實現這一創意上要運用多種表現手法。真實的三維元素能夠讓受眾對你所做宣傳的專案有一個具體的瞭解,而要表現這一個專案的神韻和精神就要用一些二維的東西去表現,比如在意境的表現上,傳統的中國畫更有他的長處所在,我們完全可以很好的藉助這一手段。

  當然兩種不同的表現手法,運用到同一個短片中,其中過渡是很重要的,兩者相互之間的轉換不能顯得太過生硬,也就是說整部片子要是一個有機的整體感,避免一塊一塊太過於分離,避免段落感太強,因為一些電視宣傳片往往時間很短,而且故事性不會很強,表現上要融合,要統一,要流暢,才能給人美的享受,達到宣傳的效果。

  三 用三維技術表現傳統二維動畫效果

  三維技術具有較高的表現力,他不僅可以製作逼真的真實場面,甚至可以達到以假亂真的效果。同時也可以渲染出平面的效果。

  中國人的水墨情結是與生俱來的,也是很難割捨的。從古人的寫意山水畫上得到靈感,早期的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製作了一系列水墨動畫片《牧童》、《小蝌蚪找媽媽》、《山水情》等,中國水墨藝術特有的灑脫輕逸的魅力可謂經久不息,他將傳統的平塗,線描的二維動畫製作方式轉變為用墨色的濃淡表示,也就是中國畫中所說的沒骨畫法,這一手法在當時動畫片中的運用已經是一個很大的突破。如今將三維技術和水墨畫相結合,產生了一種新的動畫表現形式——三維水墨形動畫。這方面較為成功的作品就是三維水墨動畫片《夏》,他是水墨動畫,但是他不是“畫”出來的,而是“做”出來的,用MAYA來“搭建模型”和“渲染”出中國最傳統的古老藝術。這部動畫片的視覺符號來源於傳統的中國水墨畫,水墨畫與西方的寫實繪畫不同的地方很多,很明顯之處就是“留白”。國畫傳統不加底色,在畫面上留下相對於墨色的空白,體現虛實變化的韻味,而疏、密、聚、散稱為留白的佈局。在留白之處,以書法、詩詞、印章等來補白是中國畫獨特的審美風格。製作人員的初衷就是在三維動畫表現更豐富多彩的水墨虛擬世界,運用三維強大的表現力來建立三維水墨形象和動畫。三維水墨不僅拓展了三維表現語言,而且可以表現出水墨所不能建立的運動空間,對於三維表現領域來說,已經是不小的突破了。把中國畫的視覺感,或者說是把表達事物的符號引入三維影視裡,讓以前不易在二維裡表現出來的水墨動畫比較容易和高效地表達出來,這樣也可以為電腦三維動畫找到一個新的出口。他最大貢獻是給了傳統水墨動畫一個運動的空間,既是三維的創新,也是平面動畫的的一個新的發展模式。

  傳統動畫發展到現在,在幾代人的努力下己經積累了相當成熟的經驗,這也是動畫自身發展的成果。三維動畫是在現代科技發展下成長起來的較新的一種動畫表現形式,新的技術有他的優勢,但也存在著一定的不足,三維動畫應該有自己的風格,而不是完全模擬真實的事物,它應該積極的從傳統的二維動畫中借鑑已有的經驗,用己有的經驗為以後的發展創造更大的空間。而對於二維動畫來說,如何更好的延續自身優點,用現代的技術來突破自己,也無疑要吸取一些先進的手段和技術,來彌補自身的不足。電腦技術只是一種工具,一種可以促使動畫製作發展的工具。因此,三維動畫與二維動畫本身並不存在相互取代的矛盾,二者都是動畫藝術的表現形式。無論動畫片採用哪種形式來講故事,動畫影片仍應保持自身的特點,這樣才不會在電影發展的長河中迷失方向。所以,將二維動畫和三維動畫相結合,有助於為二維動畫的發展找到一條新的路子,給其注入新的元素來不斷髮展。

  所以,即使在三維動畫迅速發展的今天,二維動畫也應有它生存發展的空間,無論是二維動畫或者三維動畫,人們關注點都應迴歸到動畫作品是否在情節上吸引人這一宗旨上來,故事是否有創意、情節是否能打動觀眾是首要的。這樣,二維動畫和三維動畫都會回到它各自的位置中去。

  參考文獻

  [1]張旭東.中國動畫到了十字路口[N].北京晚報,2003.

  [2]餘蘭.基於數字技術的二維動畫與三維動畫的比較研究[J].科學決策,2008.

  [3]王曉婷.非真實材質渲染——三維建模與二維材質相結合的動畫製作手法[J].世界華商經濟年鑑高校教育研究,2008.

  [4]沈春橋.談二維和三維形式在動畫製作中的結合[J].中國校外教育***理論***,2008.

  篇二

  淺析動畫中的二維與三維技術

  摘要:無論是二維動畫還是三維動畫前期的流程都是一樣的,先建立劇本,再根據劇本製作文字分鏡或畫面分鏡,以及角色設計、場景設計、道具設計。除了最後的後期合成同樣都要用到視訊編輯軟體以外,二維其它部分的製作都需要在二維軟體中或是手繪直接完成的,在三維動畫製作的過程中,其他的部分都需要在三維軟體中完成。

  關鍵詞:二維;三維;場景;角色

  在動畫設計這個遼闊的領域中,二維動畫和三維動畫各有所長,表現手法也不一樣,互相不可代表,各有各的藝術特點。

  什麼是二維什麼是三維?二維與三維動畫只有一字之差,但它們究竟區別在哪裡?說得淺顯一點,二維只能進行上下、左右兩個維度的運動,即X、Y軸向上的運動。而三維在這個基礎上,還可以進行前後維度的運動,即Z軸。而三維動畫的空間感更為真實可信,同時也使動畫製作人員從動輒成千上萬張畫中解脫出來,它的出現顛覆性的改變了動畫的製作流程,也使得越來越多的人走入了動畫製作這個行業。

  無論是二維動畫還是三維動畫前期的流程都是一樣的,先建立劇本,再根據劇本製作文字分鏡或畫面分鏡,以及角色設計、場景設計、道具設計等等。

  首先是劇本,即整部動畫的故事情節,如果是一般的動畫創作的話,需要有故事梗概、發展主線、故事情節等。故事梗概要求用最少的文字將故事講述出來;發展主線是將故事發展的一些轉折點標註出來;故事情節則是完整的講述。然後是文字分鏡,使用文字描述的方式,將動畫分鏡頭寫出來。這種方式一般用於工期比較緊的動畫製作,由於沒有時間去繪製分鏡,因此就用文字的方式來表達。要求語言準確,一般不要帶有任何修飾性詞彙。例如“天氣好的讓人心曠神怡”這樣的表達就讓製作人員無從下手,正確的應該是“藍色的天空中飄著幾朵白雲,風把幾片樹葉輕輕吹了起來”,這樣製作人員就知道如何繪製了。而畫面分鏡就是使用繪畫的方式將每一個動畫鏡頭繪製出來,一般的動畫對畫面要求不高,能夠表達清楚拍攝角度、攝像機的運動、人物的前後順序、場景與人物的關係就基本可以了,如果有時間還可以繪製出光線的變化和表情變化等。跟著就是角色的設計,包括前期的性格、行為設定,然後根據角色特性開始繪製,要求有正面、側面、背面的三檢視,甚至還有1/2側、俯檢視等,如果是多個角色的話,還需要繪製一張總表,將所有角色都放進去,使身高差異顯示清楚。最後是場景設計,根據劇情需要,根據情節繪製不同的場景,如果是一般的動畫創作,一張分圖層的場景即可,但如果較為複雜的場景,還需要繪製出場景的不同角度。

  到中期以後,二維動畫與三維動畫才有了很明顯的技術上的差異。

  在二維動畫的製作過程中,根據前期的設計進行原畫繪製、動畫中間畫繪製、動撿、場景的繪製、總撿等。

  首先就是原畫繪製鏡頭中的人物或動物、道具要交給原畫師,原畫師將這些人物、動物等角色的每一個動作的關鍵瞬間畫面繪製出來。接下來就是動畫中間畫的繪製,動畫師是原畫師的助手,他的任務是使角色的動作連貫。原畫師的原畫表現的只是角色的關鍵動作,因此角色的動作是不連貫的。在這些關鍵動作之間要將角色的中間動作插入補齊,使其連貫起來。動作繪製完成,就需要動檢了,作用是檢查動作是否連貫,有沒有失幀的現象。同時進行的還有場景的繪製,場景設計側重於人物所處的環境,是高山還是平原,屋內還是屋外,哪個國家,哪個地區,都要一次性將動畫片中提到的場所繪製出來。再就是是定色與著色,繪製完的動作與場景,先定好顏色,在每個部位寫上顏色代表號碼,再塗上顏色。最後是總檢,做好的彩色場景與上色的角色動作疊加在一起,檢查有無錯誤。比如某一張人物的某一個部位忘記上色,畫面是否乾淨等。

  在三維動畫的製作過程中,一般的流程就是根據前期的設計進行建模、材質、骨骼繫結、動畫、燈光、渲染。

  首先是角色與場景的建模,根據前期的人物設定和場景設定,在三維軟體中製作出相應的模型。這個工種對人體結構、肌肉分佈等要求很高,最好有一定的雕塑基礎。另外,建模並不僅僅是把模型製作出來就行,它還有很多細的要求,例如有的要求模型的面數在2000以內,這樣的模型稱之為簡模,但絕對不是很粗糙的模型,而是用最少的線做出高模的效果來。既然有簡模,就肯定會有高模,這樣的高精度模型對細節要求極為嚴格。其次是材質,為製作好的模型繪製面板、服飾的貼圖,以及設定場景、道具和各物體的質感效果,要求對色彩和質感較為敏感,有較強的美術功底,可以直接繪製貼圖。在就是骨骼的繫結,為角色的模型裝配骨骼系統,其中包括IK、FK,以及控制器、驅動關鍵幀等,這是一個需要邏輯思維能力比較強的人才乾的來的活,大量的層級關係、約束被約束、IK和FK的轉換等,都是有比較強的邏輯關係在裡面的。最後就是動畫的調整,調整角色的骨骼,使角色根據劇情的需要,作出不同的動作和表情,要求對角色的運動規律有較深的瞭解,使動作真實可信,而且能夠在原基礎上進行誇張甚至變形。而場景的搭建與貼圖也應該要在這個時候完成。

  在二維和三維動畫的製作過程中,除了最後的後期合成同樣都要用到視訊編輯軟體以外,二維其它部分的製作都需要在二維軟體中或是手繪直接完成的,在三維動畫製作的過程中,其他的部分都需要在三維軟體中完成。

  所以相比於二維技術與三維技術它們是都有各自的不可替代之處。而且是相互滲透,三維動畫技術可以模擬出二維動畫的手繪風格,二維動畫技術也可以為三位動畫提供幫助,三維、二維兩者相互結合,發揮其優勢、互補其各自侷限,使的現代的動畫給人們帶來了全新的視覺感受力與衝擊力。

  參考文獻

  [1]《動畫電影視聽語言》北長江出版集團 湖北美術出版社出版

  [2]《動畫概論》中國電影出版社

  [3]《CG動畫求職手冊》陽光CG圖書工作室電子工業出版社

  [4]《CG文物模型站立姿勢集》清華大學出版社

  作者簡介

  陳曉旭***1989―***,男,山西大同,本科,職稱:遼寧科技大學動畫系學生,研究方向:影視動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