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施工技術論文

  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水利工程施工技術也得到了不斷地進步。下面是小編精心推薦的,希望你能有所感觸!

  篇一

  淺談水利施工技術

  摘要: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水利工程施工技術也得到了不斷地進步。水利工程不同於建築工程,是對地下水以及地表水的合理調配以及控制。因此,水利工程施工會受到自然環境的影響,施工週期也較長。文章中筆者結合多年的施工經驗根據水利施工的特點對水利施工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施工技術進行了簡要的介紹,希望對同行有所幫助。

  關鍵詞:水利工程;施工技術;灌漿技術。

  中圖分類號:TV51文獻標識碼:A

  前言: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快速增長,政府不斷提高對水利工程的重視,與此同時,水利工程施工技術也到了不斷的創新和發展,為我國的水利建設的快速發展奠定了基礎。由於水利工程施工過程收到了自然環境及其自身技術特性的雙重限制使得水利工程建設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問題,因此要不斷加大對新技術、新工藝的創新和推行,文章中筆者對水利工程施工管理進行了簡要的介紹。

  一、水利工程施工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1施工前期準備工作存在的問題為了對水利工程進行有效控制,在施工之前應該做好前期準備工作,這就要求對施工專案做好工程設計與工程評估,這就為水利施工過程中提供了理論依據,有效避免了盲目施工對工程造成的影響。

  1.2 施工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管理體制不健全。

  目前我國的建築施工制度並不完善,還有待改善。再加上施工管理人員的安全意識不夠,不能嚴格按照規範施工,加上施工人員沒有經過嚴格的培訓,施工水平欠佳等導致安全事故時有發生。

  ***2***施工人員的技術水平低。隨著施工工藝的不斷提高,管理水平以及技術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這就要求施工人員的整體素質以及技術水平能夠跟上施工工藝、管理制度的發展。再加上施工單位為了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對施工人員的學習、培訓工作不到位,整體施工隊伍的技術水平以及綜合素質嚴重不足。

  ***3***安全意識不高,責任不明確。為了保證水利工程能夠順利的展開,就應該加強施工人員的安全意識,明確各自的責任。大多數施工企業都是把追求經濟效益放在第一位,對施工過程中的安全管理不夠重視。為了減少總成本,對安全資金的投入不夠,能少則少,導致相應的安全措施不能正常採用。

  二、水利工程施工技術應用

  我國的水利工程建設具有豐富的經驗及悠久的歷史,著名的都江堰工程以及三峽大壩水利工程都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在眾多水利工程建設過程中我們不斷積累經驗、總結經驗為目前的水利工程建設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下面筆者對目前水利工程建設過程中常用的施工技術進行簡單的介紹。

  2.1 地基處理技術

  水利工程建設中應根據工程實際的地基情況選擇合適的處理措施。目前,常用的地基處理技術都是將地基表面的覆蓋層以及風化的碎石挖出,另一種常用的地基處理方式是採用固結灌漿、回填灌漿技術、接觸灌漿、帷幕灌漿等灌漿技術來截斷地下滲流。除此之外,還可以通過擠密法、樁基礎、換土墊層法等混凝土防滲牆技術來加固軟弱地基。

  2.2、施工導流與截流技術

  水利工程建設過程中常用分期導流法進行施工導流,使用圍堰斷流法進行施工截流。其中,混凝土圍堰以及土石圍堰是圍堰斷流的兩種型別,同時也是水利施工過程中進行河道截流的重要措施。節流工作時水利工程建設中的重中之重,河道截流中的平堵法以及立堵法都具有明顯的效果。

  2.3、土石壩施工技術

  土料、混合料、石料等時土石壩施工過程中常用的施工材料,施工過程中通常使用拋填法或者輾壓法來進行水壩的構築工作。按照不同的壩體材料,可以將其分為土石混合壩、堆石壩以及土壩三種類型。其中土石壩憑藉其簡單的結構、材料可以就地取材以及較低的要求等特點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2.4、混凝土壩施工技術

  混凝土壩是目前水利工程建設過程中最常用的施工方法,並且其施工技術已經得到了逐步的改革和完善。混凝土壩施工技術主要有柱狀澆築法施工、施工縫處理技術以及混凝土溫度控制技術等。

  2.5、RTK技術在水利測量工程中的應用

  首先,對河道地形圖進行測量是水利測量工程中的一大難點。我們知道河道地形較為複雜,並且觀測困難。,所以測量工作中存在很多問題。而能否掌握河道中的地形資料對水利建設是否能夠順利開展又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這就有求工作人員來測量河道地形的相關資料。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GPS技術以及RTK技術已經運用到了水利建設的測量工作中來。RTK技術不僅能夠提高工作效率,縮短工作週期,降低工作量並且能夠使得測量精度更高,為河道地形圖的資訊提供了依據,為水利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第二,對加密控制點進行測量時,我們知道實際工作過程中,在對某項工程進行測量之前要先做好控制測量工作。由於大多數的水利工程都在偏遠的山區進行,我們無法找到足夠的高等級控制點。RTK技術打破了傳統測量方法的瓶頸,不僅僅是使用方便快捷,並且只需要測量區域15千米以內的三個控制點就可以進行準確地測量。並且工作流程特別簡單快捷,每天可以測量四十多個控制點,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受到了水利建設單位的青睞。

  第三,對數字化地形圖進行測量時,同樣運用RTK技術進行測量,這樣可以快速定位座標,並且能夠及時掌握測量結果。在實際測量過程中,測量人員要根據當地的地形特點進行測量,或者利用資料採集功能進行測量,採集完成之後,地形點將會通過影象的方式呈現出來,最終形成數字化管道地形圖。在對地形點進行採集時一個人就可以完成這項工作,這樣工作不僅節約時間更能減少人力工作。

  三、水利灌漿技術的施工管理。

  2.1、水利灌漿工程就好比是一個包含了若干個子系統的複雜系統。而灌漿施工控制理論應該根據灌漿工程的特點,在最合理的情況下求解此係統的解決措施以及改善方法。灌漿施工控制理論在漿液的灌漿載體中滲流和相互作用規律的數學表述、模型化和最優化技術的基礎上,加上了公理化、因果反饋和工程分析等內容。

  2.2、整個灌漿系統的控制過程。為了保證水利灌漿工程在實際操作過程中能夠得到有效的控制。我們採用工程分析和最優性準則相結合的手段對整個灌漿系統進行處理。運用最優化的處理方法以及漿液滲流理論對灌漿系統中的每一個子系統進行控制。將各個系統進行單獨控制以後,在運用耦合變數將各個子系統有機結合起來。之後在將其中一個或多個子系統進行最優化的鬆弛,使子系統保持獨立性。在對灌漿系統進行優化時,子系統不一定全部是最優化的,但子系統的最優解必須滿足耦合方程。

  2.3、在全系統執行最優化分析的基礎上進行工程分析。筆者結合多年工作經驗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①為了保證整個系統的技術的可能性,我們應該從工程的觀點出發對決策變數以及系統最優化的前提下獲得的施工控制措施進行研究分析;②為了判斷灌漿系統的穩定性,我們應該避免灌漿系統在執行一段時間之後發生的變化導致結果出現變化的情況。這就要求我們對輸入到灌漿系統的新的變數以及控制模型進行靈敏度分析以及反饋分析。

  結束語:文章中筆者對水利工程施工技術技術及其灌漿施工過程的管理工作進行了簡要介紹,並從施工前、施工過程及其竣工階段的施工管理進行了分析和探討。水利工程的施工管理工作可以有效保障水利工程的順利完成。因此,在管理過程中應強化管理意識,明確責任,做好預算,加強質量管理、成本管理、進度管理,並通過先進的施工技術施工工藝來不斷提高施工水平,進而提高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水平。

  參考文獻:

  [1]楊凱.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措施探析[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1 ***22***:96.

  [2]高淑紅.水利工程施工技術發展探討[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1 ***23***:57.

  [3]金澤.對水利工程施工技術的幾點思考[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 2012***5***:55.

  [4]宋洋.水利工程施工中的施工技術和工程質量的保障措施[J].科技 創新與應用,2012***7***:92.

  [5]高紅.試論水利工程的施工技術與管理措施[J].內蒙古水利,2012 ***3***:65-66.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