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小學語文素質教育的論文

  語文學科具有工具性和思想性。無論從學科性質還是從教學目的看,語文教育就應當是素質教育,通過語文教學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語文素質、心理素質、審美素質。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探討小學語文素質教育》

  摘要:在語文教學中進行素質教育是語文教育教學義不容辭的責任,也是語文教學的目標和應做的全部工作。

  關鍵詞:素質教育;小學語文;習慣

  一、小語素質教育的內涵

  ***一***語文課是素質教育的基礎

  語文課是素質教育的基礎,一切素質教育都源於語文學習。因此,學生的語文水平如何,常常是素質水平的體現。在中小學教育階段,從小學啟蒙到高中三年級,語文科貫徹始終,課時最多,位置突出。就學科性質和教學目的來看,對落實素質教育有著"獨當其任的責任"和"分內的責任"。教育學生正確理解和掌握祖國語言文字,這是語文課素質教育的核心。培養語文能力,當然是指學生具有口頭和書面語言的表達能力。培養良好習慣,是指學生在理解運用祖國語言時的讀、寫、聽、說的習慣。如普通話的習慣,字型工整的習慣,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珍惜時間、提高學習效率的習慣等等。這些習慣養成了,語文科的素質教育也就實現了。

  既然聽、說、寫都要靠語言,那麼,中國語言要塑造"中國心",就是說,要具有中國人的靈魂。比如:中華民族崇德重義的風尚,要強務實的人生態度,見賢思齊的理想人格,盡忠報國的愛國精神,禮儀之邦的倫理原則等,就是我們的民族精神。在學習祖國語言中,理應接受、培養和發揚光大這種精神,使自己成為具有兩個文明素質的中國人。

  ***二***語文教育應當是素質教育

  語文學科具有工具性和思想性。無論從學科性質還是從教學目的看,語文教育就應當是素質教育,通過語文教學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語文素質、心理素質、審美素質。甚至憑藉教學內容和教學過程,提高身體素質和其它素質。

  撥開片面追求高分數、片面追求升學率的雲霧,我們看到的語文教學本來面目就應當是為全體學生打好思想道德和聽說讀寫的基礎,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因此,在語文教學中進行素質教育是語文教育教學義不容辭的責任,也是語文教學的目標和應做的全部工作。

  ***三***語文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素質的一項奠基工程

  1、語文教育為人們接受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提供一種重要的工具和媒介。學會聽話,學會識字寫字,進而學會讀書作文,通過訓練逐步形成用祖國的語言文學來準確地理解和表達,這是接受教育的最基本的條件。

  2、語文教育為人們認識世界、瞭解人生提供了一個色彩斑斕的空間。基礎教育有一個很重要的任務,就是讓受教育者比較準確、比較全面地認識世界、瞭解人生。有眾多的課程當中有一門課程的內容比較特殊,那就是語文,語文所教授的材料跟其它學科很不一樣。

  3、語文教育為學生提高認識、豐富情感、激發思維提供一個有血有肉的賃借物。語文學科指導深重閱讀的那些典範的語言作品,往往是作者對於自然、對於社會、對於人生的一些卓越見解和獨特感受的集中體現。學生讀這些作品,不便從"寫什麼"方面增長了知識,而且從"怎麼寫"這個方面獲得啟迪,逐步提高自己的認識水平,豐富自己情感內涵,啟用自己有創造性思維。

  二、小語教學要落實素質教育

  ***一***轉變陳舊教育觀念,增強素質教育的意識

  轉變觀念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要充分認識應試教育這樣一種異化了的教育現象所造成的惡劣後果――把考試的成功等同於教育的成功,成就了少數尖子生,丟掉了大多數學生;抓了智育,丟掉了其它,甚至以損害身心健康為代價。提出素質教育,其目有是使教育的本質迴歸,提高素質教育,是力求實現教育發展人的功能,通過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以期為國家不斷地大量培養具有較高素質的人才。我們要以歷史的使命感和教育工作的責任感,去戰勝舊的教育觀念,堅決摒棄片面追求高分數的短視行為,不斷增強素質教育的意識。

  ***二***確立多元化教學目標

  1、凸現德育功能,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教師在向學生傳授知識、發展學生智慧的同時,要充分地控掘語文教材中蘊含的德育因素,適時地有機地滲透思想道德教育,使學生從小逐漸樹立遠大的理想和堅定的信念,初步形成辯證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科學的人生觀。

  2、加強語言文字的訓練,切實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語文課必須加強字、詞、名、篇和聽、說、讀、寫能力的訓練,把語文課真正上成語言文字訓練課,使學生通過努力學習,逐步提高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能力,並能通過掌握和運用語文這個工具去自我獲取資訊,拓寬視野,進行思想交流和社會交際,併為將來進入社會、服務社會打下良好基礎。

  ***三***實行開放性教學開放性小語教學有自己明顯的特徵

  1、語文教學從封閉的課堂教學中解脫出來,實行"三溝通"的原則,即課堂教學與課外讀寫活動溝通,課內打好基礎,課外求發展;語文學科與其它學科溝通:語文教學與火熱的社會生活溝通。

  2、實行"四維課程"。"四維課程"指小學語文課由四個塊構成:***1***語文的課堂教學;***2***語文興趣小組活動和興趣課;***3***語文的社會實踐應用;***4***環境語文,包括學校環境、社會環境、家庭環境。這樣,構成了開放性小學語文課程結構。

  3、以訓練為主。一是要突出實踐環節,讓學生參與學習過程。低年級突出在"讀寫中識字";中年級"以讀為主――讀通、讀懂、讀熟、從讀到寫,在讀的基礎上落實重點訓練專案",高年級增加自學份量――採勸四步教學:自學報告――討論深化――總結納――課外擴充套件",強化實踐環節,培養自學能力。二是滲透學法指導。三是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這是訓練的歸宿。

  ***四***減輕課業負擔

  教師要從應試教育的誤區中走出來,努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切實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使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參加課外活動和體育鍛煉,增強學生的體魄和體能。在教學中還應注意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學生的腦、眼、耳、口、手並用,在身心的整體活動中協調其身體器官的和諧發展,以利於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