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醫院的學術論文

  醫院是指以向人提供醫療護理服務為主要目的醫療機構。下面是由小編整理的,謝謝你的閱讀。

  篇一

  論醫院物質文化塑造醫院形象

  【摘 要】醫院物質文化為醫院職工和病人提供物質條件,引導醫院及其職工朝著既定的方向發展,制約著醫院職工的物質生活水平的發展方向,協調著醫院職工間的各種物質生活活動的開展,使每個職工在物質文化的不斷髮展中獲得歸屬感、穩定感、舒適感、依託感,醫院物質文化、塑造醫院形象。

  【關鍵詞】醫院物質文化 作用 塑造形象 原則

  醫院物質文化表現在醫院的就醫環境、職工的生活環境以及衣食住行等物質條件的各個方面。醫院的物質文化的發展為醫院職工和病人提供物質條件,引導醫院及其職工朝著既定的方向發展前進,制約著醫院職工的物質生活水平的發展方向,協調著醫院職工間的各種物質生活活動的開展,為醫院職工間提供強有力的精神支柱的物質保障,醫院的物質文化是醫院形象的反應。

  1、醫院物質文化在醫院發展中的作用

  1、1、醫院物質文化為醫院職工提供強有的精神物質保障。一是醫院的物質文化的發展為醫院職工和病人提供物質條件,使他們感到在醫院工作生活充實、幸福、高興、安全、富有意義,促使醫院職工忘我工作,發揮主人翁作用,以醫院事業為家,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無私獻身醫院事業。二是可為醫院職工間形成共同的物質觀發展的意識紐帶,“物質決定意識,發展才是硬理”,使每個職工在物質文化的不斷髮展中獲得歸屬感、穩定感、舒適感、依託感;三是醫院物質文化的作用在巨集觀上,根據衛生體制改革的總體目標和思路、醫療需求,對衛生資源的總量、功能、結構、規模、層次和佈局進行科學合理的調控,配置衛生資源,充分利用醫院的規模和效益;四是在微觀上,醫療機構的發展應從外延、規模型向內涵、質量效益型轉軌,是醫院物質文化在醫療衛生體制改革中的基本任務。

  1、2、醫院物質文化是以物質觀的塑造為核心的文化。一是通過物質手段來引導、控制和凝聚醫院職工的積極性、創造性,妥善解決醫院職工的人心向背問題;二是醫院物質文化的發展在醫院深化改的新形勢下,必須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發展的要求,遵循衛生事業的自身規律,通過為人們群眾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取得補償來維持醫療業務的持續營運;三是要有政府的政策和物質支援,醫療服務行業不同於一般服務行業,它是一種帶有福利行為的公益事業,衛生資源的配置和醫療服務的分配不能完全由市場來決定,事實上市場也不可能對衛生資源進行合理的、有效的配置,也不可能對醫療服務進行公平有序的分配,市場對醫院有正面的積極作用,也有負面的消極作用,在巨集觀上受國家政府政策的控制和調配;四是醫院物質文化建設必須在國家政府、衛生行業巨集觀政策的指導下,結合醫院自身的實際,建設有醫院自身發展的物質文化,規範醫院職工的行為,為醫院的發展提供物質保障。

  1、3、醫院物質文化可為醫院職工實現物質觀、人生觀、價值觀、目標的念想。一是醫院管理者要在醫院的管理工作中能發揮每個職工的一技之長,並能最大限度地調動醫院職工的積極性,推動醫院的改革與發展,這項工作是否成功,說到底,它標誌著一個醫院人文管理的水平問題;二是醫院文化的物質觀就是要用強有力的管理方式,把醫院管理的各個硬體和軟體因素有機結合起來,構成整個醫院管理的靈魂;三是醫院物質文化的實際表現、特徵的發展水平,人是在醫院物質文化發展中最為寶貴的資源,通過文化的象徵和暗示作用,訴諸物質觀的引導和規範;四是大力發展醫院物質文化是搞好醫院管理,確保醫院改革和發展的必由之路;五是醫院是一個科技含量密集形行業,要進行物質資料的生產,搞好醫療、科研、教學工作,都與醫院的管理水平、科研成果的轉化、前沿學科的發展、職工的積極性、勞動態度、勞動質量的轉化是相輔相成的,其核心醫院的發展和改革能否取得成功與醫院物質文化發展有著內在的一致性。

  2、醫院物質文化塑造醫院形象

  2、1、醫院形象是醫院物質文化的外在表現。一是社會公眾對醫院的認識,是醫院價值取向的反映。醫院特徵是由醫院價值取向和醫院功能決定的,是醫院在社會公眾中的印象,包括社會公眾的情感、認可度,且與醫院自身的聲譽和威望。二是醫院的價值取向就是救死扶傷,治病救人,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向社會公眾提供醫療保障,運用科學的手段認識疾病,預防疾病,盡最大的努力解除或緩解疾病給人們造成的痛苦,能更有效地發展醫學科學事業對人類社會生命科學的優勢,提高人民群眾的生命質量和健康。

  2、2、醫院形象外在表現就是一個長期發展、歷史的積蓄。醫院物質形象的發展受長期計劃經濟的影響具有不平衡性,發展速度的快與慢,取決醫院領導的觀念轉變,及對市場經濟價值觀競爭理念的認識。醫院形象又是一個整體的概念,若要樹立良好的醫院形象,並不是醫院領導憑空的想象,也不是由哪一個人或某個科室可以實現的,而是需要醫院全體職工、全系統、全方位、全過程地貫徹醫院發展的總目標和禮儀的細化、具體化、階段化、層次化、不斷樹立醫院形象,醫院的聲譽度才能得到社會公眾的承認和認可,留下有效的醫院形象。

  2、3、醫院形象的發展需要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醫院形象建設的基礎設施、軟體、硬體的投入,人才、學科、科研成果及醫療技術水平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實現的,而是要通過幾代人甚至很多代人的共同努力逐步才可實現。醫院在每一發展階段中的形象,都與該階段管理層中的管理者的意識觀念、目標、決策能力、水平、發展思路、管理水平、群體公共意識、敬業責任感、超前意識能否符合社會發展的總規律、總趨勢,符合生產力發展水平的規律時,對醫院形象的發展起促進和推動作用。否則起阻礙限制作用。

  2、4、醫院形象建設的發展具有客觀實在性。醫院形象建設發展的好與壞、快與慢,直接影響著病人的去留,失去一個病人也就失去了一種社會信任,進而也就降低了醫院自身的經濟效益。醫院形象建設的發展是受到醫院主觀因素和客觀因素兩方面的制約。這就要求醫院領導層、管理者在醫院發展某一階段擬定醫院形象發展計劃目標決策時,要符合國家巨集觀政策和社會發展計劃及醫院經濟的承受力,及人、財、物投入配置的合理性,更要在滿足醫院職工和病人基本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第一需要的前提下,有計劃、有目標的發展。醫院形象依賴於自身的塑造和推銷,才能在社會歷史發展的長河中不斷提高醫院的聲譽力,影響力,讓更多的社會觀眾所認識、所接受。   2、5、醫院形象建設要重視自身形象的塑造。醫院形象建設具有兩重性。一是外表形象的塑造:如院徽、院標、著裝儀表、醫院環境、基礎建設、醫療裝置等。二是醫院發展的內在形象:如職工的服務、文明語言、服務態度、服務理念、醫療質量、醫德醫風、醫療技術水平等都為醫院形象塑造的範疇。醫院內外形象的塑造是醫院物質文化建設的內容,塑造的好與壞直接影響醫院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發展。

  3、醫院物質文化與醫院形象塑造應遵循的原則

  3、1、堅持物質文化與意識文化並存發展的原則。根據馬克思辯證唯物主義“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對物質有能動的反作用”的原理,醫院為國家的服務行業第三產業,醫院要發展要把醫療質量、服務質量、醫療技術、醫德醫風、醫院形象、標誌性成果、疑難病症、及社會效益擺在醫院工作的首位,推動物質文化塑造醫院形象,就能促進醫院形象建設得到社會公眾的認可。

  3、2、堅持物質文化發展與思想觀念轉變創新的原則。觀念決定思路,沒有新的觀念,就不可能有新的思路,沒有新的思路,就沒有新的出路。轉變觀念是一個深層次、複雜的問題,就是要解放思想,打破傳統觀念,破舊立新,妥善解決好發展與構築和諧社會標新立異的問題。特別是單位“一、二把手”的觀念轉變是明確、決定發展方向、確定目標的生命所在。醫院的物質文化要緊緊地圍繞醫院的階段發展目標、服務宗旨相結合,加大投入,加快加速發展,充分體現醫院物質文化的價值觀。

  3、3、堅持物質文化的發展要符合“病人”意志的原則。一是醫院的主題是醫務工作者和醫療技術;醫院的服務物件和客體是病人,若醫院離開了服務物件客體的病人,醫院的存在就失去了意義。二是醫院物質文化的發展必須要以醫療工作為依託,運用醫療技術為病人服務,其醫療技術水平的高低與醫院物質文化水平的發展是一致的,醫院醫療技術水平是由醫院的物質文化決定的,發展醫院物質文化,提高醫院的醫療水平,能使病人受益。

  3、4、堅持醫院的物質文化建設要與醫院管理相結合的原則。醫院的管理與醫院物質文化建設的發展目標是一致的。醫院的物質文化建設是醫院運用管理,加大對環境和技術設施的投入,把醫院的形象特徵展現給社會觀眾;醫院的管理強調的是管理的職能作用,通過協調、組織、計劃、控制、領導者的決策,推動醫院物質文化建設的發展。

  3、5、堅持醫院物質文化建設的發展要與“兩個效益”的發展相一致的原則。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國家把醫院分為公益性醫院和非公益性醫院多種形式並存,不論是哪一種醫院,國家已打破計劃經濟模式的公益性醫院由國家撥款統包的形式,全方位轉換為醫院的一切費用和發展及基礎設施的投入均由醫院自行解決,醫院要發展、要生存、就要參與社會的競爭,就得在實踐中不斷提高醫療質量和服務質量,抓好“以人為本”的管理,才能促進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提高,推動醫院物質文化的發展。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