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教育的論文參考

  近年來,我國校園安全事故頻發,校園安全存在薄弱環節,如何看待校園安全教育,確保學生安全成長,已經成為學界、教育界和社會共同熱烈討論的話題。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安全教育的論文,供大家參考。

  安全教育的論文範文一:小學生安全教育論文

  在當今社會迅速發展的同時,影響社會穩定的各種因素也不斷出現,其中影響小學生安全的因素越來越複雜,對學校的安全穩定帶來前所未有的衝擊。要確保學校安全,必須抓好安全教育,增強師生的安全意識,提高自我防範、自我救護的能力;切實加強學校安全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儘量將安全事件消於無形,將安全事件的損失降低到最小程度。針對目前實際,我覺得做好防範措施是杜絕安全隱患的有力保障。

  一、將安全教育與品德教育相結合.

  現在小學生中往往會出現一些打罵現象,同學之間為了一點小事爭吵起來,互不相讓,進而動手扭打,造成事故。但是如果一所學校的品德教育抓得好,風氣正,學生有良好的行為習慣,就可以避免一些事故的發生,所以抓好安全教育,一定要與品德教育緊密結合起來,即結合品德課堂來進行安全教育。如要把《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課中講文明、懂禮貌、遵守紀律、關心他人等一些有利於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事例,生動具體的告訴學生,讓他們知道該做什麼和不該做什麼的道理。作為班主任教師的我始終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知識特點,以《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為依據,以《小學生德育綱要》為準繩,結合學校實際及班級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班級教育計劃,並分步落到實處,使學生們在學校和班級集體活動中受到良好的薰陶和教育,讓學生們在喜聞樂見的教育活動中,潛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同時班主任要結合留守兒童的情況建立健全規章制度。如:建立進門須知和來訪登記等一些必要的制度來約束學生的非規範行為,防微杜漸,反覆練習,特

  別要訓練學生在沒有老師和家長在場監護的情況下,遵守紀律的自覺性。班主任除了對學生進行經常性的教育外,還要根據周圍環境的特點進行教育。如:我們學校靠近路邊開展交通安全教育,讓學生明白學校門前來往車輛較多,每天過馬路要左右看沒有車輛最安全,不在馬路上嬉戲打鬧,使學生認識到在馬路邊玩耍、遊戲的危害,要做一個自覺遵守交通規則的好學生。班主任的我經常利用看圖片、講故事、唱兒歌、看錄影等活動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

  二、在日常教學之中貫穿安全教育

  一般來說學校安全事故一般發生的很少,因此,很多學校不會把安全教育和教學放在同等的位置,而且如果只是單純的理論教學過於枯燥,學生就算聽了,當真的發生事故時,他們還是會不知所錯,手忙腳亂。我認為應該把安全教育當作一種生活常識,把它和我們的日常生活聯絡起來,滲透每個教學當中。

  首先我覺得學校要每個星期安排一節班隊課,專門給學生講安全知識,針對每個地區不同的情況而開展一些有必要的演練,像防踩踏事故的演練,每個學校都應該要組織學生開展,這樣的事故發生的太多了。像怎樣在火災中逃生,這些知識最好是老師學生做正確的示範,這樣能讓學生更準確的掌握。

  其次,班主任一定要讓學生徹底的明白一些事故的後果,像夏天為了圖涼爽而去河湖洗澡;冬天為了圖暖和在房裡關上門窗烤火。因此而喪命的事故時有發生,班主任可以結合這些身邊的事故帶領學生一些分析發生的原因,這樣行為將導致什麼樣的後果,只有讓學生從

  心理了解他們的危害,他們才不會犯錯。而對於其他的事故,為了防範於未然,經常提上課堂,讓他們時刻保持一顆警惕的心。

  再者,科任老師,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遇到一些和地震,安全事故有關的內容應該詳細的講解清楚。我記得我上初中時,歷史老師在講長征的時候,特意給我們講了關於沼澤的知識,我至今仍記得很清楚。所以,我想只要老師多講,真的從心底關心學生,他們會懂的什麼該做,什麼不能做。

  最後,教會學生臨危不變的處事態度,對於突發狀況,誰都不能保證自己不緊張,不出錯,但是有一種東西確很難受環境的影響,那就是習慣,所以要從小培養學生的良好的習慣。每次我們學校開完會後,值日教師都會親自指揮學生上樓,一個學期下來,學生都自覺的按照順序進教室,不再學校老師的監督。我想習慣的力量是無窮的,多花點時間對學生有計劃,有目標的進行培養,萬一遇上緊急狀況,也不用擔心。

  學生可能不能切實的明白一些安全知識的重要性,因此,教師得更加關注才行,先有人,後有才,安全至上,它必須時刻擺在第一位。

  三、將安全常識與學生自我保護能力相結合

  學生中有些意外事故的發生,往往是由於學生缺乏必要的安全常識而引起的,因此,對於小學生進行安全教育要讓他們知其然,更要讓他們知道其所以然。學校在組織學生春遊、爬山、游泳、參加勞動時,班主任一定要把安全常識教育作為第一要務來做。此外要重視

  學生自我保護能力的培養,根據學生年齡特點,向學生進行安全常識教育。夏天,進行防溺水和飲食衛生的教育,不隨便去河邊洗澡,不隨便吃生冷食品及路邊賣的不衛生食物等。每逢過年過節,小學生喜歡放煙花爆竹,班主任要對學生進行防火防傷害事故的教育等,把安全常識的教育與培養學生自我保護的能力結合起來。

  總之,安全問題很重要,安全教育更是重中之重,我們應時時刻刻把學生的安全放在心中,時刻不忘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學校工作地正常進行,才能保證讓學生安心,家長放心。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為學生營造一個安全、和諧的學習、生活環境吧!

  小學安全教育論文

  讓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是我們每位老師的職責,在教給他們科學文化知識的同時,安全教育也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學校安全工作直接關係著學生的安危、家庭的幸福、社會的穩定。因此,做好學校安全工作,創造一個安全的學習環境是十分重要的,做好學校安全工作也是完成上級交給的各項工作任務的基礎。要確保安全,根本在於提高安全意識、自我防範和自護自救能力,抓好安全教育,是學校安全工作的基礎。所以我一直十分重視教育安全工作。平日裡,不但對他們進行安全知識教育,而且在課餘時間我也注意去觀察他們的動靜,只要發現了某個學生有不安全的行為,就及時進行教育。

  一、認真做好安全教育工作。

  我們現在所面對的學生,絕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他們在學校的安全已成為家長最關注的問題。由於班主任對於學生在校學習或校外集體活動時的人身安全負有直接責任,因此,多數班主任是重視學生安全的。但是,由於認識不足,有相當一部分班主任的所謂重視是“捆住”學生的腳和手,儘量讓學生少動。這種以犧牲班集體活動為代價的安全,是消極被動的。儘管,學生在嚴格管束之下,不會出什麼事兒,但是,正因為很少“做事”,學生也就很難形成自覺的安全意識,獲得自救自護的能力。作為班主任,應該本著對學生終身負責的思想,將增強學生安全意識,培養學生的自救、自護能力作為班級安全工作的最終目標,只有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消除危害學生人身安全的不安全隱患。因此在班級管理工作中,我始終把安全工作放在首要位置,做到時時講安全,事事講安全,對上級安全會議精神和檔案都能做到及時傳達,結合檔案精神制定切實可行措施,認真落實。做到每天放學1分鐘的安全交通警示教育,每次放學組織學生排好隊伍整整齊齊的帶隊離校,並時刻叮囑學生靠右邊行走,不得散隊,由帶隊班長負責監督以及適當管理。學生每天在校的安全更是尤為重要。課間不得追逐打鬧,不得在樓上或樓梯向下張望,出教室、下樓要有一定秩序,避免擁擠。在課間活動時,指導學生做一些有意義的活動,如:跳繩、踢毽子、跳方格等都有益於身體健康。教室裡活動也從不掉以輕心,為了避免磕磕碰碰,只能不厭其煩地對學生進行教育。我經常教育學生上學路上遵守交通規則,注意周圍車輛及危險建築。就這樣一天天、一年年,時時刻刻,一句句叨唸的話語,從學校到家,從家到學校,都安排好小小安全員,明確他們的職責,盡好自己的義務,做好督促工作。學生早已習慣緊記老師的教導,遵守紀律、高高興興上學、安安全全回家、快快樂樂成長。就連學生外出安全我都不會忘記嘮叨幾句,安全教育始終不敢懈怠。

  每週一次主題安全教育晨會,每月一次安全教育主題班會。在晨會和班會課上,我總會選取學生身邊熟悉的安全事例及經常遇到的突發事件和學生一起分析研究,並通過討論提出合理建議或正確做法,從而真正提高學生安全意識,真正做到有效的預防和保護自己及家人的安危。適當的節日還會組織學生學習一些有關的安全小常識,以便應急。

  教育學生無論是集體活動還是體育課,都必須在教師的帶領下進行,不得隨意離開集體自己活動或不聽指揮,遇到他人生病、遇險等,要及時報告老師。並且指導學生學會使用各種求救電話。讓學生從思想上重視安全,認識到安全的重要性。

  二、開展豐富多彩的安全教育活動。

  學生無論是上學、放學、課內、課外、校內、校外,隨時隨地都存在安全問題,而目前中小學生的安全教育卻只侷限於紀念日,侷限於一兩次的活動日。在教育地位如此突出的今天,嚴峻的現實警示我們,除了給孩子創造一個健康而安全的成長環境,我們還要培養孩子們自衛、自救的能力。

  現實生活中,天災和意外傷害往往難以避免,但是如果我們採取合理的預防措施,並加強對學生的防災避險教育,當災害來臨時,是可以把損失降到最小程度。我經常利用班會、隊活動、綜合實踐課對學生開展安全預防教育,通過這些主題班隊會和黑板報、手抄報比賽、繪

  畫比賽等方式,使學生接受比較系統的防溺水、防交通事故、防觸電、防食物中毒、防病、防體育運動傷害、防火、防盜、防震、防騙、防煤氣中毒等安全知識。必要時還配合學校活動搞好防火、防震等演練活動,教給孩子門正確的逃生方法,通過讓孩子們親身經歷現場模擬,並在活動結束時以日記或週記的形式,讓學生更深刻的記錄他們真實的感受,從而深化安全教育的目的。

  三、加強檢查,及時整改。

  對學生的安全教育不僅在於形式多樣,還要力求紮實、有效。為此,在我所帶的班級中,每天實行上課點名制度,讓班幹部報告人數給上課的老師。如果上課時發現哪一位學生不在座位上,就及時詢問他的去向,如果沒有按時來上課就及時與家長取得聯絡,弄清原因,自己做到胸中有數;每天放學的路隊,也讓路隊長認真清點人數,並及時核對路隊名單,進行評價;送路隊時教育學生要好好走路,不要邊排路隊,邊打鬧,不要在路上玩,要按時回家;小飯桌學生排隊上樓就餐,隊長點名組織帶隊保證就餐秩序,培養良好習慣;課間,派出安全小衛士監督檢查,對於追逐打鬧的學生做好登記,進行嚴厲的批評,給於適當的懲罰。對於不守紀律的學生,我認真做好教育工作。

  案例:記得剛接班不久,便了解到這個班中較有個性的孩子比較多。一天中午,在小飯桌吃飯的同學李炳瀟性格倔強,又不服管,因吃飯時跟小飯桌阿姨頂了幾句,任性的不吃飯就要離校回家,同學們拉也拉不住,幸好有同學及時通知我,我與學生緊追,他已跑到一樓大廳,幸虧還沒有走出大門。見他氣洶洶地樣子,我也不便批評他,只好就地安排他坐下來,等他穩定下來再詢問事情經過開導他。勸慰他先去吃飯,之後我又找到他交談,教育他遇事要冷靜處理,有問題大家一起解決,也可以找老師幫忙,不能隨便出校門,以免出現安全事故。為此,我嚴厲批評了他,並且循循善誘地開導他不要只由著自己的性子做事,做個小小男子漢,小事不能斤斤計較,教給他如何處理好人際關係,遇到危險時該怎樣處理,李炳瀟同學事後非常後悔自己的行為,並保證再不犯這樣的錯誤。

  四、關注生命,尊重學生個性

  我們現在所面對的學生,絕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由於各方面的原因,造成了現在孩子心理素質差,承受能力小等不良現象。 “班主任在學生全面健康的成長中,起著導師的作用”。要做青少年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促進學生全面健康成長,班主任就要在自己的工作中增強這樣的意識:關注生命。

  一顆流星、一點流螢,在廣袤的夜空,都是亮麗的風景,都讓我們感受到“這一個”的獨一無二與與眾不同。同樣,每個學生都有不同的認知特徵、不同的興趣愛好、不同的慾望渴求、不同的價值取向、不同的創造潛能,從而鑄就了千差萬別的個性。教育的根本任務就在於挖掘學生的潛能,發展學生的個性,讓個性由依附走向獨立,由封閉走向開放,由內斂走向凸現。

  作為班主任要有一顆包容之心,有了它,就能充分地尊重每一個學生及其人格,尊重他們獨特的思維和包羅永珍的見解。一個班主任對自己的班應靜下心來仔細分析,找出班級特色,找出學生的個性特長,並創造條件讓其發展。學生的思維和行動難免幼稚,但也會象《皇帝的新裝》中那個小孩一樣,包含著成年人所看不到的、不敢說或不願意說的真理。只要我們尊重學生並且給他們機會,說不準他們中就有未來的愛迪生或者愛因斯坦呢!

  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學校是培養二十一世紀人才的搖籃,而學校的安全工作直接關係著學生的安危、家庭的幸福、社會的穩定。因此,做好班級安全工作,創造一個安全的學習環境是十分重要的,關注學生的生存環境,關注學生的人生安全,讓我們攜起手來共

  同為學生營造一個安全、和諧的學習、生活環境吧!

  安全教育的論文範文二:淺析學校安全教育

  孩子是社會發展和國家繁榮的希望,他們能否安全、健康地成長,關係到每個家庭的幸福安寧和社會的和諧穩定。學校教育除了要進行德、智、體、美、勞教育,最重要的是要進行安全教育。也就是說,學生到學校來,不僅要學到文化知識和學會做人的道理,更要學會怎樣保護好自己的本領。學生不能只顧學知識,卻忘了保護好自己的生命。如果學生的生命都不保,學知識還有什麼用呢?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學校安全教育工作要從一點一滴抓起,要讓學生從小就接受安全知識教育,養成自己教育自己、自己保護自己的良好習慣。因此,學校的安全教育是全民關注的大事。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對安全教育的重視還不夠,近些年來一些地方和學校接連不斷地發生交通、治安、火災、溺水、中毒、觸電、踩踏等重大案件,如:***1***交通事故。2005年11月14日早上,山西省長治市沁源縣某中學組織全校初二、初三13個班的900多名學生來到汾屯公路上跑操,一輛車號為晉D13513的東風帶掛大貨車突然碾壓過來,當場致18名師生死亡,21人受傷。***2***學生踩踏案件。2005年10月25日四川巴中市通江縣某小學晚自習下課時發生擁擠踩踏,造成8死17傷。***3***火災事故。2006年12月8上午,武漢某大學學生一食堂二樓餐廳操作間煙道部位發生火災,造成重大損失。***4***溺水事故。央視2010年2月24日報道:2008年中國共有2萬名青少年非正常死亡,其中溺水是頭號“凶手”。今年春節期間,5個花蕾般的生命,凋零在浙江天台農村一個養殖場的水庫裡,令人扼腕嘆息。***5***觸電事故。2010年3月14日應縣城鎮二小兩名學生觸電死亡,事故原因初步定為電路連線造成。我相信大家這些案例,心裡都不能平靜,會想到:學生每天都可能受到交通、中毒、觸電、溺水、踩踏的威脅,還有可能被火燒、被水燙、被毆打、被拐賣等,可以說他們面臨眾多的安全隱患。誰來守護這些弱勢群體的生命?誰又守護得了呢?就拿交通事故來說,從各學校的地理位置來看,多數學校設在公路邊上,學生上學、放學都要穿越公路,學生的交通安全往往成為學校的突出問題。可從學校的教育內容看,學校教育的重點並不是交通安全,教師對學生的交通安全教育也沒有進行具體傳授,造成學生的交通安全知識不全面、交通安全意識不強;再加上有的機動車駕駛員不是通過正常渠道取得駕照,技術不佳,有時又不遵守交通法規,車輛機件效能可能不好或者甚至是報廢車等等,這些致使很多學生喪失了性命。其他的,如踩踏、火災、溺水、中毒、觸電等型別的大部分重大安全事故也由於安全教育不夠、學生安全意識不強使得後果更嚴重。要排除安全隱患,必須進行全民的安全教育,提高全民的安全素質。而要肩負這一使命,非學校安全教育不可。但在現實生活中,許多學校領導重在抓智慧教育,或多或少忽視了安全教育:學校內部的安全制度不健全,安全教育不過是形式而已,沒有真正落實。

  那麼,怎樣才能使學校安全教育落到實處呢?

  學校安全教育,應從實際出發,堅持“以人為本”、“安全第一”的教育理念,加大安全宣傳教育力度,完善各項安全管理制度,積極推進安全預防深度,倡導全社會成員共同參與,做到各盡所能、各負其責,充分利用學校教育陣地,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開展多種形式的教育和培訓工作,逐步增強師生的安全意識,達到排除安全隱患的目的。

  一、認識安全事故的危害性,樹立安全意識

  學校要堅持“以人為本”、“安全第一”的教育思想,結合學校的具體情況,動員廣大師生積極參與;充分利用廣播、黑板報、走廊文化、掛圖、演講等多種形式進行安全事故案例的展示,讓師生知道引起交通、法律、消防、食品衛生、防火、防電、防水、實驗、勞動、

  體育運動等安全事故的原因及其危害性,認識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達到樹立安全意識、增強自我保護能力的目的。

  二、加強領導,完善制度

  學校要成立安全教育領導機構,實行責任分工,要將學校每個崗位的安全責任進行細化、分解和落實,嚴格實行責任追究制度。學校要完善有關安全教育方面的制度,如安全教育的具體實施細則、日常檢查和預防相結合的安全管理制度、學生課餘生活管理制度、教師值班制度、門衛值班制度、防水防電管理制度、食品衛生管理制度、傳染病的預防及處理制度、防火安全管理制度、體育器材檢查制度、健康體檢制度、計算機的管理制度、樓道管理制度、安全事故的處理辦法和責任制度以及安全管理的評價方案等,做到責任到人、群策群力、人人抓落實,形成良好的學校安全教育的執行機制,保證安全教育工作落到實處。

  三、堅持“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認真搞好學校的安全教育和培訓工作

  ***一***努力抓好安全教育工作。1.安全知識宣傳教育。學校領導要認真組織師生利用多種集會開展安全教育專題講座和進行安全知識競賽或演講,有效做到安全工作天天講、時時講,處處講、人人講;還要利用作文、繪畫、圖片、演示安全情景、防範事例等大力宣傳安全知識,有條件的學校還可以從外面聘請交警、律師等專業人員進行相關的專業知識講解,積極營造安全教育的氛圍,讓安全走進我們的生活,使師生不但要有濃厚的安全意識,而且還要掌握一定的安全常識,達到促使學生增強自我保護、自我呵護能力的目的。2.目標層次管理教育。學校要有目標層次管理的制度,校長、安辦主任、班主任、科任教師、保安以及學生家長要根據各自的實際情況簽訂安全目標責任書,明確各自的職責,做到層層落實。3.交通安全教育。學校要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採取靈活的、多樣的、活潑的、有趣的形式進行交通安全宣傳教育,如可利用展板、掛圖等進行教育,也可進行交通安全知識搶答、演講以及在學校醒目的地方掛標語等形式進行交通安全教育,還可在放學時讓學生親自充當小交警,促使其體會和感受交通安全的重要性。學校甚至還可教育學生如何安全乘坐交通工具,不在交通危險地區玩耍,以及學生如何在交通事故中迅速自救,如何遵守交通規則,識別交通訊號、標誌,初步掌握安全乘車、乘船、乘機的知識,知道交通事故報警電話及其他報警方式等等,積極為學生提供多種交通安全教育的機會,營造交通安全宣傳教育氛圍,增強他們的交通安全意識,使交通安全知識深入人心。4.消防安全教育。學校要讓學生了解火災種類和起火原因的簡單知識,養成不玩火、不帶火種乘車或進油庫等良好習慣,還要讓學生掌握一般火情的撲滅辦法、簡單滅火器的使用方法、火災報警方式、在公共場所和一般火災中逃生的自救常識以及在發生水、電、火、毒情後如何處理的方法,還有學生怎樣使用電器、煤氣、蠟燭、火柴等易燃易爆物品等等,使學生的消防知識更全面、消防意識更強。5.法制意識教育。學校領導要認真組織師生學習與學校安全工作有關的法律法規。如《安全生產法》、《教育法》、《義務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傳染病防治法》、《食品衛生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道路交通安全法》、《消防法》、《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中小學校園環境管理的暫行規定》、《計算機資訊系統安全保護條例》《學校體育工作條例》、《學校衛生工作條例》等,師生通過學習,逐步增強各自的法律意識。6.食品衛生和防疫教育。學校要教育學生注意個人衛生及校園周邊環境衛生,不吃腐爛食品,不隨便買零食,掌握簡單的農藥及其他化學藥品中毒的搶救方法,能分辨常見傳染病及瞭解其預防辦法,知道醫療急救電話等,不斷補充學生的衛生知識。7.心理健康常識教育。學校要有專門的心理教師,教育學生要有健康的心態,要與同學和睦相處,不要動不動就打架、罵人,要經得起挫折,受得委屈,不

  要被人罵或犯了一點小錯誤,就想不開,甚至輕生。學生有了健康的心態,才能健康成長。

  8.教給學生在勞動、體育、競賽時的相關人身安全的知識與技能。9.教給學生在自然災害時緊急避災的安全知識和培養他們求生的能力。10.紀律教育。教育學生在上課、課間、出操、集會、放學以及外出旅遊、演出和參加義務勞動時,要聽從老師安排,不要東奔西跑、嬉戲追逐,甚至打架鬥毆以造成不必要的傷亡。

  ***二***加強師生的培訓工作。學校全體師生都應該接受安全培訓,安全問題來不得半點馬虎,否則一個環節出錯就會影響整個學校工作的正常執行。實施全員培訓是安全教育培訓的根本,也是打造和諧校園的好辦法,學校的順利發展都要依靠師生的共同進步來逐步完成。師生思想意識的相互滲透、相互促進,能增強師生的安全意識和安全技能。

  1.對教師的培訓。教育教師要牢固樹立“珍愛生命,安全第一”和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的思想意識,要認真學習各種安全知識和相關法律,不斷增強自己的安全意識和法律意識,逐步提高各自的安全素質;要教育教師關心愛護學生,肩負保護學生安全的職責,認真實施學校安全教育管理制度,全面掌握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的各種方法,培養學生自己保護自己、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和準確分析安全與危險的判斷能力,以及培養在險境中求生存的應急能力等。

  2.對學生的培訓。安全培訓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初步樹立“安全第一”的意識,知道在校內外的活動中可能發生的常見事故,掌握在危險情況下的避險方法,初步具備分辨安全與危險的能力。

  四、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教育思想,努力加大安全預防力度

  學校要有“安全責任重於泰山”的思想,積極將安全意識貫穿於學校工作的各個環節;要居安思危,對安全工作不能馬虎,堅持常抓不懈;特別是在日常的工作中,要成立專門領導小組,積極組織廣大師生狠抓安全預防工作,具體制定切實可行的安全預案。如準備“交通事故應急預案”、“食品中毒事故應急預案”、“火災事故應急預案”、“停電、觸電應急預案、“溺水事故應急預案”、“地震應急預案”、“踩踏事故應急預案”、“流行病應急預案”、“突發事故應急預案”等多種安全應急預案,並要求師生針對不同的安全事故按其準備的應急預案進行演練。這樣,師生通過實際的演習,不僅能進一步增強各自的安全意識和逃生技能,而且能對安全事故的預防起到積極作用。

  五、全民參與,共築安全教育長城

  課間、出操、集會、放學以及外出旅遊、演出和參加義務勞動時,都要注意安全。2005年11月,教育部部長賙濟在全國中小學安全管理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提出了“構建黨政統一領導,相關部門具體負責,全體師生廣泛參與和支援的安全工作局面”的安全管理總要求,這給學校安全教育工作指明瞭方向。學校安全教育是一個系統工程,它的具體落實可謂任重道遠:它不但涉及國家的興衰和民族的存亡,而且涉及社會各個領域的發展和億萬家庭的幸福,僅僅依靠學校單方教育是遠遠不夠的,要使它得以正常進行,必須取得黨政各機關、社會各界、學生家長和其他一切力量的長期大力支援。所以,學校安全教育不僅要動員社會各界和學生家長的力量,還要團結其他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全民參與,共同組成統一戰線,做到各盡其能,各負其責,齊抓共管,共築安全教育長城,才能使學校安全教育深入人心。 眾多的安全事故時時會在我們腦中閃現,安全警鐘長鳴啊。只有學校安全教育真正落到實處,全民共同參與安全教育,逐步增強全民族的安全意識,才能使學校安全教育穩定、健康、持續地發展,才能漸漸排除安全隱患,減少安全事故,才能確保社會穩定、家庭幸福、

  國家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