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安全教育論文

  家庭是孩子成長的搖籃,父母是孩子健康成長的重要奠基人。撫養和教育好孩子,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和家庭,對造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合格人才,對提高民族素質,實現“中國夢”有著重要作用。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

  一、轉變觀念,提高認識

  1、“重保護輕教育”的問題普遍存在

  案例:筆者所在市某小學一年級學生患有輕微先天性心臟病,入校時班主任曾經詢問孩子體質情況,由於上述原因,家長並未告訴實情。結果在一次體育課上,孩子奔跑兩圈後猝然倒地,經搶救無效身亡,給家庭留下血淋淋的悲劇。分析:在每一名學生進班前,家長需如實將學生特異體質如過敏史、健康異常、家庭疾病遺傳基因和先天疾病病史等情況告訴老師,便於學校教師針對個體,因人施教,也避免學生過度運動出現身體不適。但少數家長思想上有顧慮,擔心學校不接收或者師生歧視,故意隱瞞事實,造成學校不知情現象,留下安全後患。

  2、對學校的安全管理不知情,瞭解甚少,未能形成合力

  案例:本校要求在上課途中學生因病家長接其離校,家長在門衛處必須出具班主任填寫的統一印製的《證明條》。有的家長因為孩子生病心急,不按規定交驗,與門衛發生爭執,給孩子也帶來負面影響。分析:多數家長對學生入校後良好習慣的養成和學習成績關注較多,對孩子的安全意識和自護能力重視不足;對學校教學質量、師資力量關注的多,對安全管理、安全措施、規章制度不知情、瞭解少。

  3、家長自身缺乏安全意識,安全知識欠缺

  案例:家長帶孩子乘坐公交時前擁後擠,搶佔座位。更有甚者家長自己帶頭做違法的事,如酒後駕車、橫穿馬路、闖紅燈、翻越柵欄等。分析:老師應該直指家長在家庭安全教育上的誤區,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安全教育觀念,從安全教育的源頭上進行防範。

  二、學習知識,教會方法

  由於文化程度、家庭因素、社會環境、職業背景等諸多原因,家長對家庭安全教育涉及內容不能系統全面的熟悉瞭解。因此,本校彙總6-12歲小學生在校外所有需要家長教育的知識,運用PPT課件講解,直觀形象的圖片、視訊、文字,通俗易懂的“轉達”給家長。

  1、日常生活中安全常識教育

  包括交通安全常識、游泳安全常識、用電用氣安全常識、預防火災常識、上網安全知識、日常起居的自我防護及受傷後的應急處理。一是向孩子傳授燒傷、燙傷後的應急處理方法,二是被昆蟲或者其它如貓狗等動物咬傷抓傷後的應急處理,三是其他情況下緊急處理和自我保護。

  2、突發事件中的逃生技能訓練

  一是火災中的逃生常識:主要向火災傳授火災中的呼救技巧、逃離火災現場的常識、遇到室外火災時的應對措施。二是地震中的求生技巧:如將書包放在頭上、靠牆根蹲下、迅速到平地上等。三是遇到龍捲風、泥石流、沙塵暴的時候的自救方法:室內的人立即關門窗、野外的要在高處的被風處趴下等。

  3、珍惜生命,自護自衛

  一要了解自己身體出現的特殊情況,不逞能,不做超越自己體能範圍之外的事情;二要有防人之心,三要剛柔並濟,機智應對,四要救人而不捨己,五要適當收斂光彩,不要炫耀自己。

  三、掌握方法,科學施教

  保護孩子是必要的,教育孩子自己注意安全,自己保護好自己才是最重要的。實施小學生家庭安全教育,應該講究方法,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一是家長在家庭生活、社會活動中育人者先育己,重視和發揮榜樣的作用,牢固樹立生命至上、安全第一意識。二是遵循生活課堂規則,提醒家長可以適時利用生活中發生的事例告訴學生相應的“安全須知”,如玩火引發的火災;三是進行超前教育,預防為主,告訴家長,在孩子上網聊天交友、瀏覽網頁時,特別要超前教育,要求孩子做到文明上網、安全有度;四是增加生存體驗,建議家長多帶孩子到游泳池裡練習,教其會游泳本領;學生最初騎自行車上路時,家長也要進行陪護;五是加強親子溝通,與孩子交心做朋友,注重孩子“心理安全”。希望家長首先坦誠面對孩子特異體質,幫助學生自愛自護;六是主動配合學校、社群,形成教育合力。感謝家長能參加家長會培訓,更期望家長的“知行合一”。筆者作為學校主管安全的副校長,深知學生的安全成長與家庭、學校、社會三者密不可分。學校通過家長會先給家長上“安全課”,授家長安全之“漁”,再緊密配合,給孩子撐起安全的天空。在當天的家長會後,一名熟悉的家長跟筆者說:“原先覺得學生安全就是學校的事,學生進入學校,就是學校負責任了,通過這次培訓,我感覺到家長同樣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在2014年暑假期間,筆者學校學生髮生意外傷害事件為零。事實充分證明,家長的教導、引領對孩子成長起著重要的作用,家長重視並承擔起家庭安全教育,發生在小學生身上的安全事件就會減少甚至有可能杜絕。

  範文二:家庭安全教育中的問題及對策

  一、家庭教育在實施安全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一***兩種極端的態度

  1.護之心切,迴避問題。如,孩子活動時摔跤擦破了面板,當教師向家長彙報真實情況時,有家長會馬上拉下笑臉,轉著孩子左看右看,然後絮絮叨叨地問:“疼不疼啊?有沒有人推你呀?消毒了嗎?以後這種遊戲不準玩了……”再如,曾經有一位小班孩子的爺爺看到孩子在幼兒園使用剪刀,既震驚又擔憂地對我說:“剪刀那麼危險,怎麼可以讓孩子使用呢?我們家裡都是把它藏起來的。”從上述案例中,我們不難看出家長對安全問題理解有偏差。使用剪刀能發展孩子手部小肌肉的靈活性,就因為存在危險、害怕危險,家長就誇大、甚至曲解安全教育的一些概念,讓孩子不敢越雷池半步,使教師產生戒備心理,在工作中患得患失。家長這種“防衛過當”〔3〕的保太平思想,是安全教育的誤區,它不僅會遏制孩子的發展,也會影響教師在處理安全教育問題上的態度。

  2.過度散養,漠視問題。如,中班一個孩子隨奶奶外出,途中看見一個玩伴,就跟隨著去了;奶奶忙著做自己的事,未留意孩子的出走,也沒有向孩子提出按時回家的要求。孩子出走了一天,家長報警尋找了一天,他們為自己疏於管理付出了代價。在和家長的談話中,我們知道該孩子在3歲時也發生過類似的事件,但沒有引起家長的重視,使此類事件重演,可見家長安全意識的淡薄和家庭安全教育的欠缺。對這個孩子來說,家長完全可以利用此前發生過的真實情景引導孩子,一起建立安全玩耍的規則。孩子需要獨立的空間進行鍛鍊,但更需要在有規則和要求的情況下鍛鍊,這樣才能形成自我保護的能力,防止發生意外。

  ***二***教育措施的貧乏

  1.方法單一,以堵代疏。孩子喜歡登高、走花壇的邊沿,這是生活中常見的現象。每次遇到類似的問題,家長總會絮絮叨叨地說教:“不可以……否則會……”或者“如果你再這樣,我就……”禁止、恐嚇孩子,試圖“堵”住問題。結果是膽大的孩子依然充耳未聞,膽小的孩子卻望而卻步。這種以堵代疏的方法有可能會遏制孩子的天性,阻礙其身心健康發展,也有可能會更誘發孩子的好奇心,使孩子偷著玩,反而讓成人無法掌控孩子的安全狀況,無法適時地教育。

  2.忽視環境,缺乏安全教育的敏感性。例如,家訪時,我們發現好多家長將一些藥物、殺蟲劑、打火機等危險品隨意擺放,將電源插座裸露在牆角,窗戶沒有設定防護柵欄等,這些都是安全隱患。如果不及時糾正,很有可能出現災禍。再如:許多家長一味注重孩子的外表打扮或順著孩子的喜好,讓孩子穿鑲滿水鑽的衣物,穿高跟皮鞋、蓬蓬鞋,給孩子佩戴項鍊、手鍊等掛件。殊不知,這些東西既影響了孩子日常的運動,更潛伏著危險。家長要了解孩子的特點,分析危險的存在,從而防患於未然。

  3.依賴教師,忽視自身對孩子的影響。孩子進入幼兒園,一些家長就把教育當成教師的事。殊不知,家長有更多的機會對孩子實施教育。例如:我班有個男孩,非常頑皮,常有危險動作,如,下樓梯時可以從三四階樓梯上方一躍而下,還時常跨越花壇,後來通過觀察和了解得知孩子是模仿其爸爸的動作。每個幼兒的運動能力是不同的,他們的模仿是盲目大膽的。如果放任在無保護狀態下的嘗試,會給班級其他幼兒帶來很大的安全隱患。家長需要給孩子安全活動的規則和意識,積極擔負起安全教育的責任,主動做幼兒園教育的強有力的後盾和同盟者。孩子安全認知的建立和安全行為的習得,是受幼兒園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雙重影響的,單靠教師群體和幼兒園的幾次專門的安全教育活動很難起作用。上述問題的根本成因是:***1***家長缺乏專業知識,在安全問題上寄希望於幼兒園教育。***2***在教養過程中,家長對孩子的溺愛包辦弱化了孩子自身的能力,迴避安全問題的態度又使得安全事故更易發生。***3***家園間在安全教育方面的溝通不夠,家長得不到正確的引領與指導。筆者認為,要提高家庭安全教育的質量,必須發揮幼兒園的專業優勢,科學地指導和帶領家長積極參與到安全教育中,充分挖掘幼兒園、家庭的聯合作用,將安全教育落到實處。

  二、採取有效策略,發揮家庭安全教育在實施過程中的作用

  ***一***利用幼兒園教育的專業特長,幫助家長形成正確的安全教育觀

  1.綜合訪談,觀點碰撞。要形成教育合力,必須從瞭解家長的需要和心聲開始。首先要做好常規式訪談,就是每天利用晨檢、離園等的時間主動和每位家長進行個別交流。一方面瞭解不同型別的家庭和不同身份的家長的安全教育觀點,分類歸納,尋找差異;另一方面積累第一手資料,為開展專題性的座談打好基礎。常規式的訪談促進了教師和家長間的交流,使家長對教師乃至教育有了更多的理解和支援。其次要定期開展專項式訪談,就是抓住某一共性問題召集家長進行交流。例如,對一些包辦過多導致能力較差、時常會有安全事故發生的孩子,召集其家長進行一些以解決問題為目的的交流,指導家長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還有就是組織研討式的訪談,我們選擇某一案例或觀點設計成了一次安全教育研討活動,組織家長展開研討,各抒己見,在觀點碰撞中尋找問題的癥結,共商解決的對策。一般而言,我們將此活動融合在每學期開展的班級家長會和幼兒園家委會活動中。

  2.知識宣傳,理念滲透。對科學的安全教育知識的學習,是改變觀念的基礎。我們利用班級“家長園地”、幼兒園公告櫥窗、網站等溝通渠道開闢安全宣傳專版,定期收集一些安全教育資訊,如案例解析、教養心得和最新安全快報等,製作成系列宣傳材料,供家長閱讀學習。我們向家長髮放“幼兒自我保護能力”問卷表,請家長如實填寫幼兒在家的自我保護情況,也讓家長了解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的安全教育目標,在比對中發現自己孩子存在的問題和需要掌握的內容。我們巧用幼兒成長檔案,建立家園安全資訊橋,及時將幼兒園的安全教育內容和幼兒發展水平告知家長,以便家長及時、有目的地配合教育和開展教育,同時也鼓勵家長將幼兒的表現和自己的教育經驗及時反饋給幼兒園,以便教師及時有效地指導教育。每學期,我們還會聘請專業人士來園開展安全專題講座,邀請幼教專家介紹家庭科學育兒知識。在知識的宣傳中,我們儘量從幼兒和家長的實際需求出發,少一點“希望家長做”,多一點“指導家長做”,讓每一位家長在有限時間裡獲得最新、最實用的專業知識和技能。

  ***二***發揮課堂教學的輻射作用,讓教師的指導深入家庭

  教育家馬卡連柯在論述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關係時說:“學校應當領導家庭。”這是因為,幼兒園是專業的教育機構,幼兒教師是專職的教育工作者,懂得兒童身心發展的特點和規律,〔4〕掌握科學的幼兒教育方法,在指導安全教育時會更具目的性和可行性,也更能發揮實效性,所以教師的指導要深入家庭,切實為家長提供服務和幫助。

  1.安全教育月活動。我園依據《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和《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的精神,結合本園實際,制定各年齡段的安全教育目標,並列出具體的教育活動安排表,形成安全教育月主題活動。然後,以倡議書的形式告知家長即將開展的活動內容與要求,請家長協助觀察並記錄孩子在活動中的表現,每次開展安全教學活動,我們都會根據不同的內容制訂家庭作業計劃。例如,在“認識安全標誌”這次教學活動中,我們會在活動前指導家長協助孩子在生活中尋找安全標誌,用攝像、照片等方式收集資料,活動後會讓孩子尋找家庭中的安全隱患,並做上安全標誌,然後請家長協助孩子參與班級的展示和評比。每月活動結束後,我們會設計活動反饋表讓家長給孩子打分,檢驗目標的達成情況。我們還會收集家長的安全教育筆記,擇優在幼兒園網站、櫥窗中展出,供大家交流。每月根據各班教師推薦評出“安全小衛士”、“安全模範家庭”等。通過一個個具體的、可操作性強的活動,切實提高了家長開展安全教育的能力。

  2.巧用“反射鏡”。幼兒的學習需要通過反覆地練習和不斷地強化才能得以鞏固和建立。我們巧用幼兒的這一特點,在幼兒身上尋找家長教育的痕跡,如鏡子般反射給我們;再根據反射獲得的資訊進行個別指導。例如:在集體教學“爭當文明交通人”活動後,我們請孩子觀察家長是怎樣做交通文明人的。有孩子說,他奶奶老是喜歡不看紅綠燈亂穿馬路,於是,我們就通過訪談和這位奶奶交流,告訴她成人的言行是孩子的模仿物件,要為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藉助孩子的力量,我們對不同的家長進行了“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的個案指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跟蹤家訪。讓教師走進家庭,瞭解家庭教育的實際情況,從而開展具體有效的家庭指導,也是我們提高家庭共育的一項措施。我園藉助“千名教師訪萬家”活動,要求教師每月有目的地走進兩個家庭,觀察孩子成長的家庭環境是否安全,瞭解家長在安全教育上的方法和理念,給家長提供更具體的、有針對性的、操作性強的教育指導。活動中,我們要求教師做好每次活動的方案設計,確定目標定位和實施步驟,同時撰寫好家訪情況記錄和跟蹤反思,期末對被訪家庭和孩子進行綜合評估,考察共育質量。教師走進家庭,拉近了家園間的關係,使得溝通更有效,進一步提高了家長安全教育的意識和能力。

  ***三***依託家園親子活動,提高家長開展安全教育的能力

  在當代教與學的心理學中有一個關於學習環境的隱喻叫“實習場”,意思是在一個真實的或擬真的知識境脈中使學習者理解知識。〔5〕這種“實習場”的活動更具有實踐性和行動性,符合幼兒的思維水平和學習特點,也能為家長提供一個理論運用於實踐的機會。為此,我們將這一理念引進家庭安全教育中,利用真實情景或模擬場景巧設“實習場”,開展形式多樣的家園親子活動,豐富孩子的安全知識,提高家長開展安全教育的能力。

  1.家長參與遊戲的設計。例如:我們結合交通安全,設計了“我是交通小指揮”的遊戲,首先,我們請家長協助孩子觀察和蒐集警察叔叔指揮交通所做動作及其含義,然後幼兒間進行知識交流和動作模仿。在家裡,請家長做孩子的遊戲同伴,在遊戲中檢測孩子對交通知識的掌握情況,最後邀請家長參與幼兒園遊戲,在預設的模擬場景和遊戲情節,請家長通過故意犯錯的表演,進一步鞏固孩子對交通安全知識的掌握。在教師的指導下,家長參與了整個遊戲的設計,瞭解瞭如何開展安全教育,孩子也感受到了和家人遊玩的快樂,懂得了簡單的安全知識。

  2.加強親子安全實踐。家長經常幫助幼兒加強安全實踐,強化幼兒在幼兒園所習得和形成的安全行為,有助於幼兒建立穩固的動力定向,進而逐步形成習慣。安全疏散演習和社會實踐活動是幼兒園每學期都要開展的常規活動,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豐富活動內容,也讓家長參與。以消防安全為例,我們首先邀請在消防隊工作的家長講解正確使用滅火器的方法,然後邀請家長參與滅火接力賽;其次設計火災場景,以可樂瓶等製作簡易的滅火器,開展防火自救和安全疏散演習。孩子和家長都非常喜歡這個遊戲,他們在緊張有趣的演習中得到了技能的練習和獲得經驗,也讓家長進一步瞭解了安全教育的意義和目標。

  3.整合社群資源,促進家園共育。我園加強與社群的協調溝通,把幼兒園安全教育納入社群的安保工作中,藉助社群平臺為家長創設更多的“親職教育”活動,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例如,組織家長參與當地社群開展的“地震知識巡迴展”,通過聆聽地震局專家的講座和觀看展板,瞭解地震知識和逃生措施;指導社群和消防隊合作,開展消防夏令營親子活動,通過參觀消防指揮中心,認識消防器材和觀看消防隊員的現場演習等,瞭解防火救災的基本常識和重要性;鼓勵熱心家長帶孩子參與到社群小紅帽活動中,通過交通執勤、小區巡查等,讓家長和孩子參與具體活動,為安全工作奉獻自己的熱情和微薄之力。有了社群工作人員的協助,親子活動內容和形式更豐富多樣。幼兒園教育與社群教育相融合,將社群的一切有利資源轉化為幼兒園教育的輔助內容,實現了幼兒園、家庭、社群三位一體的教育模式,形成了強大的教育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