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改理念先導下提高政治教學質量的探索實踐論文

  教學質量管理體系需要受教育者、教育者、家長、社會、學校和政府共同參與實施,通過教學質量管理評價機制、監控機制、激勵機制的創新,運用高效的領導決策體系、健全的組織保障體系、全面的管理制度體系、靈活的資訊反饋體系、嚴密的過程監控體系和嚴格的考核評價體系等整套執行機制實現預期的教學質量管理目標,然後再確定新的教學質量管理目標,這種方式是持續的、逐步的優化升級,以下是小編今天為大家精心準備的:新課改理念先導下提高政治教學質量的探索實踐相關論文。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新課改理念先導下提高政治教學質量的探索實踐全文如下:

  [摘 要] 要想提高高中政治教學的質量,就需要在教學實踐中貫徹新課改的理念,具體應做到以下幾點:新課改理念先導下,秉承學校的辦學理念;特級教師的專業引領示範下,不斷改善教學方法;重視開展綜合探究、研究性學習及政治特色活動,提高學生政治素養;以課題研究為依託,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教學質量。

  [關鍵詞] 新課改理念;高中政治;導學;教學質量

  一、新課改理念先導下,秉承學校的辦學理念

  “以人為本”“以學生的發展為本”是課程改革的出發點。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要以鄧小平同志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和***同志提出的“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推進素質教育。在某種程度上說,我校“學會做事、學會做人、學會求知”的校訓和“人的現代化教育”的辦學理念,以及“讓每個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獲得最優發展”的育人目標與新課改的理念目標是一致的。

  秉承“人的現代化教育”的辦學理念,“讓每個學生在原有基礎上獲得最優發展”,必須堅持“成人―成才”的育人模式。我校在新課改的實踐中,嘗試實行導師制,在平常課餘生活中注重對學生的自我調控、學習動機等方面進行策略指導;在課堂教學中堅持導學,對學生進行資訊加工策略的指導,引導學生更好地完成預習、複習、錯題分析等學習活動,努力把學生培養成“合格+特長”的全面發展的人。這些對於落實新課改理念,培養學生綜合素質,促進學生全面而又富有個性的發展,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

  二、特級教師的專業引領示範下,不斷改善教學方法

  我校成立了許富繁特級教師工作坊,以便發揮特級教師的示範、輻射、引領作用。工作坊的成立對於促進政治教師的專業化發展,形成良性的教師互動機制,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共享,共同推進新課改的實施等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許富繁特級教師在學校學術開放週中上了一節《積極參與國際經濟競爭與合作》的研究示範課。他的課緊扣新課改的理念,把課堂真正還給了學生。他課前讓學生按導學案的要求蒐集資料,通過精彩的時政視訊進行匯入,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課堂教學模式,巧妙設問,積極引導評價。這些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成為了學習的主人,充分體現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彰顯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特級教師的專業引領示範下,工作坊中的全體政治組教師馬上組織了評課、分析,並彙總材料寫了幾篇論文,有《高中課該如何落實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以〈積極參與國際經濟競爭與合作〉一課為例》《高效完成預習的策略――導學案》《導學案教學對高中政治高效課堂的作用》《讓自主合作探究走進政治課堂――一堂高中政治研究課的教學反思》等。這樣,在特級教師的引領下,工作坊成員積極參加各種形式的校內外的新課改課堂教學比賽交流活動,共同研討、互幫互助、資源共享,不斷加強自我研修,改善政治課堂教學方法,使得新課改的實踐探索得到了縱深發展。

  三、重視開展綜合探究、研究性學習及政治特色活動,提高學生政治素養

  ***一***開展綜合探究和研究性學習活動

  綜合探究課強調讓學生自主發現問題,收集相關的資料資訊,通過實驗、觀察、交流等探究活動解決問題。教師可指導組織學生開展辯論賽、手抄報比賽等,比如開展“金錢是否萬能”的辯論賽、唯物辯證法與形而上學的主題手抄報等。

  有些單元綜合探究的內容可以以研究性學習的形式去開展。研究性學習能促使學生關心瞭解社會現實,感受課本知識與實踐的聯絡,增強愛國愛家鄉的情感,培養與他人合作的精神等。具體做法是由集體備課組共同商定一些研究課題供學生自主選擇,如中學生消費觀調查、高中生職業生涯規劃調查、防城港市就業情況調查與分析、居民投資理財的情況調查等。每位科任教師負責指導一到兩個課題,每個學生都有具體的研究任務。課題的開題、實施和結題由年級和學校教務處統一安排部署,以保證研究性學習活動能真正得到貫徹落實。

  這樣的活動不僅使學生有所收穫,也有利於教師能力和綜合素質的提高,是教學相長、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

  ***二***開展政治特色活動

  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結合社會實際理解、領悟政治學科知識,我們組織開展了一些政治特色活動。例如:利用網路視訊資源,在政治課堂上給學生觀看時政新聞,並讓學生及時結合課本知識進行評論;結合精神,舉行知識競賽;組織觀看有教育意義的電影,參加消費維權科普知識講座,開展“我的中國夢”合唱比賽和詩歌朗誦比賽;等等。這些活動學生參與熱情高,能夠有效提升學生對課本知識的興趣和感悟,提升學生的政治素養。

  四、以課題研究為依託,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教學質量

  在各位教師的努力下,我們承擔了“高中中等生學習策略指導的行動研究”“新課改背景下高中生高效學習方式的理論與實踐探索”“互動德育模式的實踐研究”等相關課題研究。在研究的過程中,教師必須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一方面,要積極查閱文獻資料,學習各種教育理論,不斷完善自身的知識體系;另一方面,要積極改進課堂教學方式,改進教學策略。教師還得有意識地在教學研究實踐方面進行反思總結,撰寫教學活動設計、心得和教研論文,並且連同教學所用課件素材等彙總起來構建學科資料庫。這樣的過程促進了教師教學能力的提升。

  例如,政治學習策略課題研究組把課題研究成果做成教育主題網站――中學生學習策略網,並參加了全區的教育教學與資訊科技整合比賽,榮獲一等獎。本課題研究結果表明:高中政治學習策略應包含完整學習環節策略、資訊加工策略、自我調控策略、專注策略、學習動機策略和互助策略六個方面。這對高中政治教師在課堂內外指導學生的學習策略具有重大指導意義。實踐證明,開展課題研究是全面推進新課改的強大動力,極大地提高了教師參與新課改的積極性、主動性,提高了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教學質量。   五、新課改以來,提高政治教學質量的收穫與困惑

  ***一***新課改的收穫

  1.師生的變化

  新課改使教師的教學觀念發生了變化,更注重學生的學及其全面發展。政治集體備課活動更加充分深入,教師的合作意識得到增強,自身的教研能力也得到了提高。當教師給予學生充足的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時間和空間時,學生的智慧和能力就能得到全面發展。新課改使得師生之間變成了民主、平等和合作的關係,更親近、融洽了。

  2.課堂教學的變化

  新課改下的課堂教學已經開始由傳統的知識性教學轉向現代化的發展性教學,教學需要設計一些多維互動的學習活動,注重運用問題情境、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思維對話等課堂教學方法來提升教學質量。特別是在課堂教學中適時穿插學習策略的指導,使得學生更會學、樂學,大大提高了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二***新課改的困惑

  從教師的角度看,教師要挖掘貼近學生、貼近生活、貼近實際的鮮活的事例、時政新聞,掌握必要的現代資訊科技並應用於教學,要提升和發展自己的專業水平,這些都需要大量的時間精力。所以,縮小理想與現實之間的差距,難度在於如何使全體教師統一思想、統一行動,加強團結協作和分工配合,以減少時間和精力的重複消耗。

  從學生的角度看,新課改理念需要學生髮揮能動性,學會自主學習、合作探究,這對習慣於被動接受學習的他們來說,需要時間去改變適應。更重要的是,學生很難協調分配十幾門科目的時間,往往顧此失彼,甚至應付了事。所以,學生更困惑於如何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學習時間和任務。

  “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不管是學生,還是教師,在新課改中都有收穫,也都有困惑。而要成功地推進新課程改革,提升教與學的質量,仍然還需要我們不斷學習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