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早期教育論文

  目前幼兒園早期閱讀教育普遍存在曲解早期閱讀教育的目標、閱讀材料不適應幼兒的身心發展水平、忽視早期閱讀心理環境的創設、缺乏科學的指導和早期閱讀教育的家園合作流於形式等問題。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論幼兒園早期閱讀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摘 要: 目前幼兒園早期閱讀教育普遍存在曲解早期閱讀教育的目標、閱讀材料不適應幼兒的身心發展水平、忽視早期閱讀心理環境的創設、缺乏科學的指導和早期閱讀教育的家園合作流於形式等問題,本文依據相關的早期閱讀教育理論,提出瞭解決上述問題的教育策略。

  關鍵詞: 早期閱讀教育 閱讀心理環境 自主閱讀

  早期閱讀是指0~6歲學前兒童憑藉豐富的色彩、影象文字或成人形象的講讀來理解讀物的過程。[1]研究表明,3~8歲是兒童學習基本閱讀能力的關鍵期,家長和老師要切實把握這個發展兒童閱讀能力的時機。[2]我國教育部頒佈實施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在語言領域明確提出了“喜歡聽故事、看圖書”的目標,並首次在內容與要求中指出:“培養幼兒對生活中常見的簡單標記和文字元號的興趣,利用圖書、繪畫和其他多種方式,引發幼兒對書籍、閱讀和書寫的興趣,培養學前閱讀和書寫技能,以倡導早期閱讀教育的重要性。”一些發達國家都把早期閱讀活動作為語言教育中一項重要內容,我國各類幼教機構也以前所未有的熱情關注著早期閱讀教育。但是,由於早期閱讀教育的理論總體上滯後於教育實踐,目前的早期閱讀教育中還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3]

  一、當前幼兒園早期閱讀教育活動中存在的問題

  ***一***曲解早期閱讀教育的目標

  很多人把早期閱讀當做提前開始的識字教育,早期閱讀中出現的“應試教育”傾向,如簡單地將閱讀作為教會兒童識字的過程,過早地強調將兒童的讀書活動作為兒童獲取知識的主要途徑等,嚴重阻礙早期閱讀的健康開展。[3]許多幼兒園把閱讀和識字等同起來,從而在教育實踐中過多地追求識字量而忽略對幼兒閱讀興趣、閱讀能力、閱讀習慣的培養。

  ***二***閱讀材料不適應幼兒的身心發展水平

  很多幼兒園只重視閱讀材料的數量,忽視了對質量的要求,閱讀材料不能真正滿足幼兒的需要。主要表現在幾個方面:***1***閱讀材料題材單一,把“圖畫書”等同於“圖畫故事書”,只提供一些以小動物為題材的故事書。***2***忽視小、中、大三個年齡段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已有經驗,提供的圖書幼兒閱讀時不理解、不感興趣。***3***閱讀材料圖文比例不合理,圖少文字多。***4***圖畫之間的跨度大,幼兒在閱讀中難以把握故事的發展情節等。閱讀材料存在的問題嚴重影響了早期閱讀的效果。

  ***三***忽視早期閱讀心理環境的創設

  很多幼兒園只關注早期閱讀物質材料的配備,忽視了心理環境的創設,在早期閱讀教育中缺乏寬鬆、自由的閱讀心理氛圍。如:閱讀角位置不合理,旁邊幼兒進行其他活動時動靜大,容易引起幼兒注意力的分散;過多強調集體閱讀活動,只允許幼兒在特定的時間段內閱讀圖書,忽視了在自由活動中對幼兒早期閱讀活動的引導;對幼兒早期閱讀行為關注不夠,未能對幼兒進行有效引導;早期閱讀活動採用單向灌輸形式,不許幼兒說話、提問,更不得質疑。早期閱讀對幼兒來說變成了一件強迫性的事,痛苦的事。

  ***四***缺乏科學的指導

  教師在早期閱讀教育的指導中,普遍存在強調把材料中的文字資訊傳達給幼兒,單純以幼兒會複述故事為主要目的,忽視閱讀習慣、閱讀興趣和閱讀能力的培養。忽視幼兒各年齡階段的身心發展水平、知識經驗、認知水平等現象。0~3歲幼兒在閱讀時注意時間最多為5~10分鐘,如教師不做相應的引導,這樣的閱讀達不到教育的目的且對圖書的損壞率高;3~4歲幼兒的有意注意的時間仍然比較短暫,讓他們獨立閱讀還是有一定難度的;5~6歲幼兒的語言、思維、想象等能力有了顯著的提高,他們掌握了一定的閱讀方法,逐漸養成了良好的閱讀習慣,這時如果教師還完全採取對於0~4歲幼兒的閱讀指導方法,不加以變通,則會使他們失去閱讀的興趣,從而影響閱讀能力的進一步提高。

  ***五***早期閱讀教育的家園合作流於形式

  早期閱讀教育必然有家庭的積極參與,然而從目前家長對幼兒園早期閱讀教育的參與情況來看,家長的參與配合還停留在形式上,如參加家長會或向老師瞭解幼兒在園閱讀情況等,而深層次的家長參與、實質意義上的早期閱讀教育的家園合作,如家長參與幼兒的閱讀、與教師共同決定早期閱讀課程設計等還屬鳳毛麟角。造成早期閱讀教育的家園合作處於表面水平的原因首先在於教師及幼兒園還沒有充分認識到家園合作對於提高幼兒閱讀能力的價值。此外,一些文化水平不高的家長對於參與幼兒園早期閱讀教育缺乏認同,甚至是沒有認識到早期閱讀教育對幼兒發展的重要性,只願意接受教師的教導,在家園合作中往往採取退縮、迴避態度,這影響到早期閱讀教育的家園合作向深層次發展。

  二、早期閱讀教育存在問題的對策

  ***一***正確認識早期閱讀教育的目標

  早期閱讀不等於早期識字。人們對早期閱讀的重視是由預防社會閱讀困難引起的,早期閱讀的最終目標是培養成功的閱讀者。兒童早期閱讀行為的建立——動機、興趣、習慣、方法等是預期他們將來的閱讀能力發展的重要指標,也是早期檢測發現兒童是否可能存在閱讀困難的指標。因此,學齡前階段,主要是培養幼兒對閱讀的興趣,指導幼兒學習閱讀的技能,逐步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4]

  ***二***選擇適合幼兒的圖畫書

  圖畫書的提供既要有量的保證,更要有質的要求。圖畫書的題材應該多樣化,除了故事書外,詩歌、散文、常識等都可以作為幼兒閱讀的內容;圖畫書的主題應該特別接近幼兒生活,而不是遠離幼兒;圖畫書的版面安排形式很重要,圖文難度、對應與否是幼兒喜不喜歡閱讀的重要原因。對學前兒童,儘量選擇一頁一幅圖畫的圖書。

  ***三***營造寬鬆的互動閱讀氛圍

  寬鬆、和諧的心理環境有助於活躍幼兒的思維,敢說、敢想,促進良好的閱讀心態形成,從而獲得更佳的閱讀效果。圖書角應設在相對安靜的地方,避免幼兒閱讀時受到干擾。幼兒園集體閱讀活動是必要的,可以幫助幼兒豐富閱讀經驗。除了集體閱讀活動外,老師還應給幼兒自主閱讀的機會。在自主閱讀活動中,幼兒按照自己的愛好、經驗和習慣自由選擇閱讀材料、自己決定閱讀方法、自己控制閱讀時間,有著充分的自由活動和自由發展的空間。這種閱讀活動一方面可以滿足孩子興趣發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可以培養孩子的自主能力,養成自我學習的好習慣。老師要以積極的態度對待兒童的早期閱讀行為,對兒童的閱讀行為表示關注和讚賞,兒童是容易接受暗示的。成人的關注有利於兒童對閱讀保持持久的興趣和進一步閱讀的積極性,使他們養成經常“閱讀圖書”的習慣,鼓勵幼兒與圖書、文字進行創造性的互動。在早期閱讀過程中,教師在指導兒童閱讀時應當引導兒童通過複述、推測和假設結果、分享人物觀點、討論圖畫內容等方式與作者進行“對話”,使他們成為主動的閱讀者。

  ***四***注重科學的指導

  要促進兒童早期閱讀能力的發展,還需要教師在兒童閱讀的過程中,提供適當的支援和指導。這是保持幼兒閱讀的興趣和熱情、培養幼兒閱讀策略和良好閱讀習慣的重要保證。0~3歲嬰幼兒首先要指導他們有序地翻看圖書,以便了解圖書的封面、封底、頁碼等知識,從而掌握圖書的結構。其次,師生人手一本圖書,讓幼兒圍坐在教師的身邊,教師邊翻看圖書邊講故事,教師講一頁,幼兒翻一頁,讓幼兒直接感受到畫面之間的聯絡,並且知道看故事書要一頁一頁往後翻,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該年齡段嬰幼兒注意力集中的時間比較短,不能長時間保持靜態的閱讀,應為他們營造輕鬆愉快的遊戲氛圍。3~4歲幼兒採用個別教育的形式。閱讀活動應以分組式進行,便於教師全面觀察與個別指導,以幫助不同能力的幼兒在閱讀能力上獲得不同程度的提高。5~6歲幼兒宜進行隱性指導。在閱讀活動中,幼兒遇到困難時經常會向教師求助,這時教師不要直接把答案告訴幼兒,應啟發幼兒回憶過去的經驗或讓幼兒展開豐富的想象,教師通過適時點撥給幼兒思考的空間,讓幼兒自己學會思考問題、解決問題。

  ***五***調動家長參與早期閱讀教育活動

  許多家庭中存在“父母陪伴幼兒閱讀的時間很少、不重視幼兒閱讀行為的培養”等現象,這給開展早期閱讀教育帶來了重重阻力,影響了幼兒閱讀能力的培養和提高。因此,我們必須調動家長參與到早期閱讀教育中來,通過與家長共同交流,在思想上達成共識,在方法上提供指導,家園密切配合,共同提高幼兒早期閱讀能力。我們應充分利用家訪和早晚接送幼兒的時間及“家長開放日”,使家長明白,良好的閱讀習慣和能力對幼兒想象力、創造力、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有著極為密切的關係。

  參考文獻:

  [1]張明紅.關於早期閱讀的幾點思索[J].學前教育研究,2000***04***.

  [2]周兢.論早期閱讀教育的幾個基本理論問題——兼談當前國際早期閱讀教育的走向[J].學前教育研究,2005***1***.

  [3]張明紅.早期閱讀教育改革趨向前瞻[J].早期閱讀教育策略研究專輯,2005***2***.

  [4]餘珍有,周兢.走出早期閱讀教育的誤區[J].早期教育,2003***7***.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