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音樂作用論文

  音樂作為人類文明發展史上出現最早的藝術形式,距今已經有幾千餘年的歷史。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當代電影音樂作用和功能

  一、電影音樂的含義

  電影是一門視聽合一、音畫一體的綜合性藝術,而“聽”和“音”,就是指電影中的音樂元素。具體來說,所謂電影音樂,就是依附於電影而存在的一切音樂和歌曲,既可以是一些經典音樂的直接運用,也可以是作曲家針對影片的量身定製,雖然電影音樂仍然保留了音樂基本的要素,如旋律、節奏、和聲等,但是其藝術構思、情感表現等都會受到電影的制約,並對影片的氣氛渲染、情節發展、形象塑造等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而且隨著電影藝術的不斷髮展,電影音樂的作用和價值也是越來越重要,已經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和藝術,是當代電影發展的重要標誌。

  二、當代電影音樂的作用和功能研究

  ***一***環境渲染

  無論何種型別的影片,都是在一定的環境和氛圍下徐徐展開的。也就是說,音樂能夠使所要營造的環境更為突出。具體來說,包含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渲染時代環境。每一部電影都是時代的產物,也自然會受到時代環境和氛圍的影響,所以當切題的電影音樂響起後,很快就能將觀眾帶入到那個特殊的時代中。如影片《茉莉花》,整個影片分為三個部分,每一個部分都對應不同的時代,所以主創方特意選用了能夠彰顯時代特色的音樂。如茉的故事中,選用的是民國時期在上海十分流行的西洋愛情歌曲;莉的故事選用的是建國初期在中國廣為流傳的《喀秋莎》,而花的故事選用的則是改革開放前後耳熟能詳的《小城故事》。即便是拋開影片,僅憑這幾首歌曲,也能夠精準的推算出故事發生的年代。其次是情感環境的渲染。影片在表現過程中,會形成如高興、寂靜、沉悶、悲傷等多種型別的情感,並由此形成了相應的情感反應。而在將這種情感反應傳遞給觀眾的過程中,音樂則是最佳的選擇。比如著名影片《辛德勒名單》中,在德國人捕殺猶太人的那場戲中,就響起了長時間的節奏短促、旋律單一的音樂,與之相匹配的則是每一個猶太人臉上驚恐和不安的表情,讓人們感受到一種近乎窒息般的壓抑,這就是音樂的神奇力量。最後是對地域環境的渲染。中國地域遼闊,民族眾多,每一個地區和民族都有著代表性的文化。通過對地方民族民間音樂的運用,則能夠更加真實和生動的反映出當地的社會生活和風土人情。如《駱駝祥子》中的京韻大鼓和三絃、《秋菊打官司》中的秦腔、《黃土地》中信天游等,都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說,在環境渲染和氣氛表現方面,音樂正是當仁不讓的第一選擇。

  ***二***形象塑造

  人物形象塑造是電影表現的一個重要目的,且因為電影中的形象型別是十分豐富的,分別有著不同的個性,所以應該予以有針對性的刻畫和表現。除了常規的電影手段之外,音樂則是一個重要的幫手,其能夠以聽覺的方式準確詮釋出每一個不同的個體,有時候甚至某一段音樂一響起,就立刻會讓觀眾聯想到某一個人物形象。如美國動畫片《花木蘭》中,每當花木蘭出場時,響起的是一段慷慨激昂的交響樂,從而使花木蘭這一巾幗女英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當皇帝出場時,響起的則是一段管樂,刻畫出了皇帝那種威嚴的形象。而當匈奴士兵出場時,響起的則是眾多低音樂器,給人以詭異之感。每一種型別的人物形象都有與之相契合的音樂相配。《教父》中的主人公維克多里昂,從外表上來看,其掌管著整個家族,並有著眾多追隨者,可謂是一個另類的成功人士。然而其內心是十分孤獨和壓抑的,對此導演特意選用了一段略帶傷感的旋律,由大提琴、圓號等較為沉穩的樂器奏出,由此刻畫出了一個堅強而孤獨的教父形象,並對其悲劇的命運予以暗示。影片的另一個主人公麥克里昂,在義大利西西里島避難時收穫了自己的愛情,然而令人惋惜的是,愛人還是遭遇了不幸。這時候則響起了《柔聲傾訴》這首委婉悽美的歌曲。麥克也想做一個正常人,也想和自己的愛人生活下去,但是在現實面前,這種想法註定是一種奢望,刻畫出了其孤獨無助的形象。可以看出,電影音樂對人物形象塑造是有著獨特功效的,很多經典電影形象之所以能夠長存於觀眾的腦海中,正是得益於電影音樂的巨大幫助。

  ***三***情感表現

  藝術創作和表演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情感的抒發,電影藝術自然也不例外。在電影音樂的幫助下,電影中的情感能夠以一種高度概括的形式表現出來,並有效激發起觀眾的想象、聯想和回憶等,並與觀眾產生情感共鳴。如好萊塢電影配樂大師詹姆斯霍納的經典之作《燃情歲月》,被譽為“人生一般的音樂”,因為影片本身可謂是一部史詩,而經典配樂則貫穿於影片的始終,讓人們通過音樂,看到了片中人物並聯想到了自己的出生、成長、壯年和老去。出生的時候,旋律是單純而清澈的;成長的時候,旋律中似乎帶有幾分不羈;壯年的時候,則是雄壯的交響樂;到了老年的時候,音樂則慢慢地趨於平緩,彷彿陷入了沉思之中。音樂和電影情節的發展緊密聯絡在一起,讓人們對人生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感觸和思考。電影版本的《玉觀音》,安心為了讓楊瑞忘掉自己並開始全新的生活,主動選擇了消失。此時響起了兩人都十分喜歡的那首《比我幸福》,“請你一定要比我幸福,才不枉費我狼狽退出。再痛也不說苦,愛不用抱歉來彌補,至少我能成全你的追逐”,正是安心此刻所思所感的真實寫照。傷我的痛我的我的最愛。這是一個亙古不變的定律,也是人在感情中的可悲之處。心存一份美好、一段回憶,願他比我幸福。可以看出,在很多時候,僅僅依靠畫面的力量,是難以使情感得到淋漓盡致地展現的。唯有通過音樂,才能將這種情感作用於觀眾的內心,讓觀眾通過影片聯想到自己,獲得感同身受的效果。

  ***四***聯想激發

  電影畫面對於特定時間和空間內的事件表述,總是要受到一定限制的,不可能事無鉅細、完完整整地都呈現在畫面中。在這種情況下,音樂則可以予以有效的補充和延展,通過對觀眾想象和聯想的激發,獲得“筆不周而意周”的效果。正如波蘭音樂學家麗薩所言:“由音樂而產生的聯想和想象,能夠給視覺觀察以豐富的補充,兩者共同完成情感的體驗和建構。”比如《活著》中,主人公富貴正愉快地走在大街上,並響起了廣播中播放的歌曲。雖然觀眾並沒有在畫面中看到喇叭,但是卻絲毫不影響想象的展開,觀眾可以從中聯想到富貴此時此刻的心情,而自己的內心中也有了相應的反應。張藝謀《菊豆》中的主題歌《鈴兒歌》,原本是一首輕快活潑的兒歌,但是卻被著名音樂家趙季平進行了靈活的改編,其節奏放慢了一倍,然後用民族樂曲壎進行演奏,每當這段低沉而淒涼的旋律響起時,雖然畫面中並沒有出現菊豆,但是觀眾很快就會聯想到菊豆那苦難的身世和悲慘的命運。《陽光燦爛的日子》中,曾多次運用了古典音樂《鄉村騎士》的前奏曲,每當馬小軍看到米蘭時,這段音樂就會適時地響起,由此營造出了一個帶有夢幻氛圍的色彩,並由此讓觀眾聯想到自己的初戀和那段懵懂而迷茫的記憶。可以看出,對於觀眾而言,電影畫面表現是一種主動的給予,而通過電影音樂激發起觀眾的想象和聯想,則是一種觀眾主動的建構,並由此獲得了更加深刻和真切的體驗。

  ***五***情節發展

  當音樂融入電影之後,就會受到電影多方面的影響和制約,並直接或間接地參與到影片的敘事中去。如國產電影《立春》,講述的是王彩玲這個小地方的音樂教師,執著追求自己聲樂之夢的故事。儘管自身的嗓音條件和物質條件都十分有限,但是其仍然夢想著“唱到巴黎歌劇院”去,所以幾首藝術歌曲,就成為推動影片情節發展的重要線索。一開始是舒伯特的藝術歌曲《暮春》,以音畫逆行的形式呈現在影片中。歌曲的大意是“春天到來,萬物復甦,暖風中吹過自然而清新的味道。”但是畫面中的表現卻完全與之相反,立春後的這個北方小城,還籠罩在蕭瑟之中,天空中的灰濛濛的霧霾,都和歌曲中描繪的意境有著天壤之別,由此體現出了王彩玲的另類和她在藝術道路上的艱辛。第二首《為藝術為愛情》,出自歌劇大師普契尼的代表作《托斯卡》,歌詞大意是:“我對愛情和藝術如此的虔誠和執著,為什麼上帝卻總是對我冷酷無情。”其出現於影片的中間,當時王彩玲正參加廣場演出,但是突然下起了大雪,人們紛紛離去。此時的王彩玲在大雪中唱出了自己的心聲。第三首《月亮頌》,出現於影片的後半段,這是捷克音樂家德沃夏克的作品,歌詞大意是:夜空中的銀色月亮,你的光芒照耀遠方,請告訴我我的愛人在哪裡。”此時的王彩玲剛剛受到了愛情和事業的雙重打擊,來到小酒吧裡買醉。一邊哭著一邊還要繼續踏上去北京的征途。通過這部影片可以看出,整個影片的情節發展,與這幾首歌曲是緊密相關的,幾首聲樂作品,使其既是影片的配樂,又是影片的內容,可謂是一舉兩得,也是充滿了創造性的。綜上所述,近年來,伴隨著電影藝術的大發展,電影音樂的作用和價值也得到了凸顯,不但成為影片重要的組成部分,更是影片進行藝術表現的得力助手。所以作為觀眾來說,要在電影研究和鑑賞中對其有充分的重視;而作為電影和音樂工作者來說,則要在充分尊重電影和音樂本質藝術規律的基礎上,結合影片實際需要,創作出更多精彩和優秀的電影音樂,真正讓兩者珠聯璧合,比翼雙飛,成為兩種藝術在當代發展的重要標誌。

  範文二:音樂作用下的語文教學論文

  一、動聽的音樂可以讓學生身心放鬆,增強學生的記憶力與思維力

  音樂是人們抒發感情、表現感情、寄託感情的藝術,不論是歌唱或者演奏或者是傾聽,都蘊含著人們千絲萬縷的情感。悠揚的音樂可以使人心情放鬆,緩解人們的身心疲勞。音樂是一種符號,聲音符號,可以表達人們的所思所想。文字也是一種符號,通過文字可以表達內心感情。將音樂應用到高中語文教學中,可以讓學生的身心放鬆,進入“假消極狀態”,讓學生在上課時可以更加的集中注意力,從而可以增強學生的記憶力與思維能力。例如《荷塘月色》的寧靜,《我的空中樓閣》的那種靜謐,《祝福》之中的哀婉,《孔雀東南飛》中所蘊含的纏綿悽楚等等,這些都可以用音樂來表達。例如在教學《孔雀東南飛》時,可以為學生播放《秦桑曲》或者是《梁祝》,通過其中的纏綿悽楚的曲調將學生帶入到課文的情景中去,讓他們能夠更加的集中注意力,提高學習的效果,同時還讓他們的心靈得到洗滌。

  二、通過配樂朗誦,幫助學生體會文中意境

  很多時候在教學一些離現代年代比較久遠的文章***特別是文言文***時,由於學生對相應的歷史環境已缺乏足夠的瞭解與認識,在感情上很難引起共鳴,帶著一種“我只是看客,一切與我無關”的感覺,在朗誦的過程中很難將感情投入到朗誦中去。在教學的過程中通過適當的配樂,可以有效地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例如在教學蘇軾的《赤壁賦》時,由於這是蘇軾所寫的兩首《赤壁賦》中的前一首,作於蘇軾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的1082年秋。這個時期作者擁有十分矛盾的思想:一方面,他對受到殘酷打擊感到憤懣、痛苦;另一方面,時時想從老莊佛學求得解脫。同時,在躬耕農事與田父野老的交往中,感到了溫暖,增強了信心,也使他的思想更接近現實。朗誦這首前赤壁賦時可以選用古箏曲《高山流水》,因為這首《赤壁賦》當做表現出了作者比較樂觀的精神,通過高山流水可以很好的將學生的感情帶入到文中。

  三、運用音樂進行課堂匯入,渲染氣氛

  語文課本中所描述的很多情境學生在現實的生活中都遇不到,造成了學生很難體會到課文中所描述的那種氣氛,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如過能創設出一個與課文相符合的情境,可以讓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進入角色,將會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有著重要的作用。例如在學習在學習《鴻門宴》時,可先讓學生聽歌曲《霸王別姬》,當音樂聲響起,學生立即被歌曲中所體現出來的項羽對虞姬的萬丈柔情以及英雄末路的無奈深深吸引,然後再問:“曾經是‘力拔山兮氣蓋世’的項羽,怎麼會淪落到這樣一種下場呢?讓我們來看一下司馬遷是如何告訴我們的。”這樣便將學生的思維引入了恰當的軌道,讓他們在不知不覺中進入角色。

  四、利用音樂引導寫作,幫助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音樂作為一種藝術的表現形式,與文學有很多的相通之處,特別是音樂所提供的廣闊的情感空間為人們的審美想象提供了可以自由翱翔的天地,音樂幾乎突破了一切的時空限制,可以讓你的思想自由自在地飛翔。在教學的過程中,作文一直都是一個難題,很多學生都視作文寫作為洪水猛獸。在作文課上播放相關主題的音樂可以幫助學生加深對寫作主旨的理解,有助於學生寫作。而且音樂所表現的主題相當寬泛,不同經歷的人對音樂所表現出來的主題的理解也會不同。欣賞音樂的過程就是一個由聲音到畫面、由抽象到具體的過程,同時音樂所包含的旋律與節奏可以撥動學生的心絃,引發學生的審美共鳴。正因此通過音樂可以幫助學生培養想象力、發展學生的創造力。“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例如為學生布置以“母愛”為主題的寫作時,在講述的過程中配合播放一些充滿柔情的並能表達母愛的曲子。講述完後再播放一首滿文軍的《懂你》在悽婉唯美的旋律感染下,整個堂課都籠罩在濃濃的親情之中,這時再讓學生開始寫作他們的母親。在這樣的充滿深情的音樂感染下,每一個學生的心靈之弦都會被撥動,從而寫出更加充滿情感的文章。

  五、結語

  不喜歡音樂的人很少,基本上每一個人都有他自己所喜歡的音樂。同時音樂所能產生的力量又是難以估計的。將音樂引入到語文教學中,可以讓學生充滿信心奮發向上,激發學生的創作靈感,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