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攝影接案五大法則

  朋友,建議你持續關注我這個攝影學習網的公眾號。我每天都會為你傳送幾篇經過精選的攝影方面的文章,幫助你在攝影的道路上學習、進步!

 

  成為一名商業攝影師是不少攝影師的夢想和追求,俗話說萬事開頭難, 看似困難的商業攝影領域,其實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難以涉足,外國攝影師 Nelson Tan 日前分析和總結了五條。相信會對那些想要進階商業攝影師的朋友有所幫助。

  第一:瞭解客戶的期望與要求

  瞭解客戶的基本需求與期望,是開始與客戶洽談的第一步。因為你永遠不可能一下子就知道客戶的想法,甚至客戶自己也不是很清楚,所以這是攝影師就必須發揮一下專業,引導客戶擬定出一些基本的規劃,討論過後再來逐條檢視所需的拍攝時間與成本,這樣可以有效的避免日後爭議,並會將雙方的利益最大化。

  當然,面對不同廣告的載體,攝影師對於圖片的處理模式也很大,雜誌封面可能要按照對方的要求留下足夠的留白和空間,大型的戶外廣告可能要求較高的畫素與解析度,這些都是事先與對方必須溝通清楚的重要問題。

  第二:明白照片的用途

  討論商業拍攝的定價時,關於作品或者成品的用途是非常值得拿來討論的。例如給雜誌公告、燈箱廣告、電視電影、網路媒體或者形象廣告等等,這些用途的廣告處理方式不同,而且價格與成本也是天差地別,即便是同一個創意,在不同的平臺上又有不同的身價。所以明白自身作品的基本定位是商業攝影師身價提升的不二法則。

  第三:給予合理報價

  在所有的溝通與討論後,就可以考量自身的體力、時間、交通及軟硬體成本,進行一個系統的成本估計。在給客戶進行報價時,主要要考慮的是廣告內容的製作難度、執行時間長短,還有後期的時間等等,在多方成本的綜合考量下,給客戶一個合理的報價,在客戶同意報價後,還要仔細確認動工日期,通世紀的雙方要簽署一份合同,以此來保證雙方的權益。

  第四:前期準備與拍攝

  依照前期溝通的結果,好好準備所需的軟硬體設施,同時對於具體拍攝方案的草圖構想、場景考察、燈光設定等等依次準備,並把相關事項都記錄下來,形成一個有計劃的清單,這樣一來不僅能夠減低犯錯、漏拍的概率,另一方面也能讓客戶放心,降低彼此的壓力指數。

  第五:挑選照片與檔案

  在很多拍攝過程中,許多客戶都會指派代表在現場觀看,隨著拍攝進行,提出一些建議和要求。一旦客戶找到符合期望的照片,攝影師就能依賴類似的風格及手法,繼續拍攝一系列的照片。

  當拍攝工作告一段落後,可以讓客戶親自在現場挑選一些照片,並以書面形式記錄下來,以便最後檔案交接的程式。如果客戶發現有遺漏或不足的部分,也還有機會進行現場處理補拍,提高雙方的合作效率與滿意度,並最好以此為契機,建立起長期穩定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