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學術論文範文

  為了增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實效性,促進大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有必要對其工作本身進行研究與反思。 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學術論文,供大家參考。

  一: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問題與對策

  大學時光是人生中最美好與最難忘的時光,是形成人生觀、世界觀與價值觀的重要階段,是形成較為完整知識框架的時期。由於社會、家庭、學校等環境的複雜性,再加上學習、生活以及情感方面的困擾,大學生常常會遇到一系列心理健康問題,例如人際關係不和諧、自我評價過高、學習成績不理想等,這些問題逐漸被人們所關注。大學生要想盡快融入社會與適應社會,就必須注意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心理健康教育顯得尤為重要。

  一、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成因分析

  大學生之所以出現以上幾種心理問題,主要歸結於社會、家庭與自身三個方面。

  ***一***社會方面。隨著政治經濟的不斷髮展,大學生接受思想與文化的途徑較多,網際網路的存在,使得大學生的價值觀出現了多元化。他們在面對多種價值選擇的時候,便不知所措。

  ***二***家庭方面。嚴厲的父母,經常命令孩子把學習放在首位,這些孩子往往獨立性較差;過於溺愛孩子的父母,多為孩子創設較好的生活環境,這些孩子的依賴性較強,自控力較差;放任自流的父母,經常任著孩子發展,他們以自我為中心,不懂得尊重師生,難以適應大學生活。

  ***三***學校方面。真正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知識的一線教師,也很缺少。在加上,有的大學生不喜歡參加集體文娛活動,這樣他們的身體素質便逐漸下降了。目前各院系層面較為缺乏專業的心理健康專業教師,在工作中一旦遇到心理問題,便常會將複雜的心理問題轉化為思想教育工作,僅僅依靠自己的生活閱歷,並不能真正起到心理疏導的作用。

  ***四***個人方面。由於大學生存在現實自我與理想自我的偏差,主觀自我與客觀自我的差距,獨立意識與依賴心裡的矛盾,使得大學生的心理壓力較大。許多大學生面對淡漠的人際關係甚至激烈的學習競爭,常常對自我加以封閉,將大量的時間浪費在觀看電視劇與玩電腦遊戲上,從而與外界隔絕。

  二、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對策

  高校是培養人的重要場所,因此,在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承擔著重要的任務。高校在預防與解決大學生心理問題的主要途徑具體如下:

  ***一***院系領導要注重培養心理骨幹教師,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識。高校要幫助從事思政工作的員工樹立現代教育理念,引導其積極學習並善於運用心理學知識,主動探求教育過程中的心理規律,實現思政與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機結合。

  ***二***引導大學生掌握適量的心理學知識。大學生要系統地學習心理學知識,瞭解大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學會自我調節情緒。高校應開設專題講座,開展個體或者團體輔導等,來提高大學生的自省能力,指導學生要經常進行自我反省。

  ***三***加大心理諮詢工作力度,促進大學生了解自我。高校不僅要開設心理諮詢室,同時還可以開設心理諮詢熱線,避免一些同學擔心自己的隱私或者不敢到心理諮詢室去諮詢。通過撥打熱線的方式,對患有心理疾病的同學給予必要的輔導。同時,高校也要將異常心理現象排查工作常態化,定期與不定期地開展心理調查,及時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

  ***四***營造多種多樣的校園文化,使得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從教室走向課外。高校要從學工處與校團委抓起,開展多種多樣的學生活動以及社團活動,志願服務活動。同時,高校還可以通過組織大學生觀摩心理健康劇場,心理健康教育沙龍,開設各類相關講座,豐富心理健康教育形式。

  ***五***高校要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滲透教育教學全過程。任課老師、班主任與專兼職輔導員、學生會思政部、班級心理委員和宿舍長,成立專門的大學生心理干預小組,齊抓共管。高校還要不定期地開設大學生就業指導課,注重指導學生制定職業生涯規劃,幫助學生進行正確的自我定位,發揮個人潛能。

  ***六***加強對特殊學生的關注與關愛。院系層思政工作者要加強對學生飲食起居的關心,特別是對於離異家庭、單親家庭的孩子,父母患有重大疾病的學生,要給予重點幫扶。同時,要充分利用好“耳目”,調動學生幹部對周邊同學的觀察,一旦發現問題,積極主動上報老師,告知家長,對於情形嚴重的學生,學校以及相關部門可建議其家長帶領孩子到專業的醫療機構治療。

  二:網路學習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論文

  摘要:加強高校相互交流合作,豐富心理健康教育網路學習資源。網路資源的建設必須打破孤立和封閉發展的狀態,在網路條件下將高校間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網路課程進行共享共建,是提高教育教學水平、提高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效和及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它對高校的精品課程建設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

  關鍵詞:網路學習;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網路課程問卷調查分析

  為了瞭解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學情況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建設的基本情況,筆者選取衡陽師範學院、湖南工學院和南華大學等學校的大學生為被試,發放問卷650份,收回問卷617份,回收率94.92%,有效問卷563分,有效率86.61%。

  1.問卷調查內容:

  ***1***大學生自主學習情況。調查顯示,8***%的學生坦言除上課和日常生活時間外,自己每天的時間全部用於學習;14%的學生除上課時間外每天給自己安排學習的時間不多於1小時。

  ***2***學生利用網路進行自主學習興趣情況。被調查的學生0.5%的沒有興趣;4.0%的學生有一點興趣;50.2%的學生有較大的興趣;45.3%的學生有很大的興趣。

  ***3***學生認為網路資訊對自己的學習有幫助的情況。76.0%的學生認為網路資訊對自己的學習有比較大的幫助;18.7%的學生認為網路資訊對自己的學習有很大的幫助;3.6%的學生認為沒有幫助;還有1.8%的學生認為有反作用。

  ***4***大學生最希望提供心理健康教育網路課程資源情況。選名師講座的學生佔33.1%;選名師課程視訊的學生佔20.0%;選案例分析的學生佔20.1%;選電子文件與音屏文件的佔14.0%;選交流群的學生佔12.8%。

  2.問卷調查分析:

  ***1***模型基本分析。從表1中,模型擬合資訊,包括僅截距項的情況和最終的模型情況,其中P值為0.006,所以模型比較顯著,整體性較好。表2中反映了三個偽迴歸係數的值,這些值較為一般。但是引入自變數後,似然比檢驗結果顯示變數具有較好的顯著性水平,查詢教學資源的途徑在5%的水平上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顯著影響。其他如年級、性別以及網路對學習的幫助效應也在10%的顯著性水平上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顯著性影響。

  ***2***模型引數分析。因此,對於一個認為網路學習對自己的學習有很大幫助,並且查詢教學資源的主要用途是供自學學習使用的大學一年級的女生而言,大都會選擇聽音樂、看電影、旅遊、睡覺等方式來解決心理問題;利用網路方式解決的概率僅為7%,反映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網路課程建設的必要性;而傳統的排解心理困擾的方法,如求助同學、老師、父母、朋友等的使用概率也不高,僅為31%;但要引起注意的是,仍然有1%的概率會放棄。因此,隨著網路時代的發展,利用網路解決心理問題的效果日趨顯著。

  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網路課程建設對策

  1.建立師生網路互動平臺,促進心理健康教育交往。隨著現代資訊科技的發展和網路時代的發展,新型的師生關係要求教育理念必須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因此,心理健康課程必須藉助網路平臺,實現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師生之間的良性互動。

  第一,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必須利用網路,實現心理健康教育課網路教學互動。部分高校在此方面已經做了積極的探索。如:開啟廣西大學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網的主頁***http://

  第二,通過網路QQ、微信、微博的即時聊天和E-mail*********傳送***,實現心理健康教育的師生互動。這樣,學生心理問題和所需知識通過網路可以非常及時、便捷地得到解決。

  2.把握學生需求,增強心理健康教育針對性。根據大學生最希望提供心理健康教育網路課程資源調查的資料,我們需要建立的網路學習資源主要有如下幾種:

  ***1***建電子文件,以網路文字、符號和影象為主的HTML形式的學習資源。從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學科特點來看,有關定義、概念,心理測驗量表等輔導型的學習資源和有關課外心理健康知識等資料型的學習資源都可以使用Web形式來編寫。

  ***2***建立名師課程視訊、音訊教學資源。可在資源庫中加入大量的名師網路直播課堂、名師講座網路視訊、音訊點播等內容。學生可以利用網路獲取與課堂教學內容有關的資源和資訊。

  ***3***建立案例庫,大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去瀏覽和閱讀,開闊視野,拓展知識面,進行學習,通過對相關案例的學習,從而調解和化解自己的心理問題。這在時空上滿足學生的個性差異和不同需求,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內驅力,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4***建立交流群,以QQ、微信、微博、線上老師諮詢和BBS論壇方式為平臺的資訊交流資源。對不同專業、不同愛好的學生還可以線上答疑和釋出課程指導性的資訊,對全體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指導控制,真正實現因材施教。

  ***5***建立電子圖書、心理電影沙龍、動漫、心理遊戲等各類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網路文化精品,並且力所能及地創作、推廣符合各個年級、各個專業特點、服務各年級、各專業學生群體的需求,在大學生文化產品供應中發揮積極作用。

  3.發揮校園網路文化優勢,為學生網路自主學習提供良好的文化氛圍。良好的校園網路文化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可以產生積極影響。探索和用好校園網路載體,是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舉措。校園網路文化建設的具體內容包括:根據大學生的心理需求,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網站上建立BBS釋出資訊、利用E-mail交流資訊、整合資訊;創辦電子刊物,傳播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識和心理疏導技巧,例如我院創辦的《心露》***電子刊***心理雜誌和舉行各種網路文化知識競賽活動,將圖文聲並茂、豐富多彩、生動活潑的形式深得學生的喜歡。校園網路文化以達到明辨是非、提高覺悟、陶冶情操、構築網路時代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體系為目的,要注重把藝術、時尚、情感元素與正確、健康、積極向上的內容有機地結合起來,吸引和引導大學生的注意力。

  4.精心建設網站,開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天地。建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網路資源庫是一個動態的工程,必須要做到:

  第一,要精心製作網站。製作網站包含很多的內容,整體內容的把握、具體頁面的設計與製作、圖片的篩選、多媒體課件的開發、動畫以及視訊錄影的建立等等。但要堅持進入該網站操作量較少、方便、快捷的原則,要使新的教學課件、新的電子書籍等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學習資源一點就可以查到。

  第二,要及時更新學習資源。對於不適合再使用的資源要及時刪除與更新,以便提高網站的使用效率。

  第三,伺服器要定期備份,做好資料庫的日常維護和完善工作。網路技術有更新快、時效性強的特點,整個資料庫的維護也需要大量的投入,不僅僅是財務方面,還有人員的配備和資料庫的持續穩定與更新,做好這些相關工作,訪問者才可以實時迅速地獲得自己所需要的資料。

  5.加強高校相互交流合作,豐富心理健康教育網路學習資源。網路資源的建設必須打破孤立和封閉發展的狀態,在網路條件下將高校間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網路課程進行共享共建,是提高教育教學水平、提高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效和及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它對高校的精品課程建設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我們可以通過建立對所有相關高校共享開放的網站,將所有相關高校的精品課程連結或者置於該網站,可以讓訪問者一目瞭然;或者對非本校學生設有專用使用者賬號,使其可以瀏覽到各高校間的心理健康教育網路課程資源。在利用該平臺的時候,可以整合師資資源,各高校的教師和其它高校的學生同樣可以採用實時對話、網站留言、論壇討論、微信、微博互動等多種手段進行相互溝通,這為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課開展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空間,也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課開展提供了新的手段,從而極大地激發學生的求知慾與想象力,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獲取資訊的主動性、參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