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樂福的財務管理稅務之道

  日前,在上海召開的高頓稅務峰會***GoldenTaxSummit,GTS***之最新稅收法規解讀與實踐***第二季度***上,家樂福稅務總監吳東明通過講述家樂福在稅務管理中“故事”為參會嘉賓介紹了很多實用的稅務籌劃和稅務管理方法,引起了與會嘉賓的廣泛興趣。

  在中國,沒人願意去“招惹”稅務局,這句笑談或許是家樂福稅務總監吳東明這樣的大型企業的稅務管理者的共識。

  “低調,一定要低調。”吳東明頗為真誠地告誡正在發展中的中小型企業及暫時還沒有太大名氣的企業。

  強調低調的吳東明對於公司內部的稅務意識培養卻非常高調。“家樂福的稅務管理絕不是一個稅務總監、一個稅務部和財務部就能夠完成的。”所以,吳東明非常重視對家樂福員工在稅務政策、稅務風險方面的培訓。家樂福設立了單獨的稅務部門,還設有專門的崗位和人員負責研究全國各地的稅收法律法規。稅務管理人員會在整理和消化這些新政後,製作適合在家樂福內部各個崗位實施的稅務管理建議書。這樣,比讓稅務管理人員為基層人員將稅收政策講得口乾舌燥、對方卻無處下手有效得多。

  企業對自由裁量權的敬畏不是來自於0,而是來自於100。

  這樣,才有了各種挖空心思的討價還價。強調本土化經營的家樂福,採用了提前給權力部門“講故事”的積極溝通方法來適應中國的國情,為自己儘量爭取靠近0而不是100的政策裁量空間。

  家樂福是如何“講故事”的?

  像家樂福這樣的大型企業,走到哪裡幾乎都會為當地的稅務機關帶來“稅源期望”,這也使家樂福總是處在稅務機關的“聚光燈”之下,“總是被聚光燈照著的滋味不好受,但是像家樂福這樣的企業開店,不被當地稅務機關關注恐怕都沒機會”。

  於是,家樂福在每開一家新店之前,都會去拜訪當地的主管機關。與他們拉一拉家樂福的家常:一段時間以來家樂福納了多少稅;在新店開業的多長時間裡可能會因為某些不確定因素影響繳稅;一年當中家樂福會有幾次銷售旺季,例如春節、“五一”、“十一”等等,在那段時間稅款會繳納得很多;根據一些確鑿的政策理由,家樂福會享受哪些可能少繳納稅款的稅收優惠……“如果一個家樂福在某地開業,3個月、5個月都不繳稅,一天成千上萬的人來來去去卻不繳稅,這當然會引起稅務機關的關注和不滿。如果6個月不繳稅,在稅務機關的系統裡我們就會亮紅燈,如果9個月不繳稅,我們就很可能會面臨稅務檢查了。”正是由於熟知中國稅務規則,吳東明及他的稅務管理團隊才會把與稅務機關的溝通看得異常重要。正因為有了有效溝通,稅務機關對家樂福的業務開展情況有了充分的瞭解。稅務機關對家樂福業務處理方法的認同和理解,讓其在許多中國稅務規則下的0與100的選擇題中,大多成績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