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創業養殖成功的事例

  有志不在年高,成才不問出處,創業的路徑又豈有高低貴賤之別?看看那些創業養殖業成功的故事,學習他們,找到自己的成功方法。那麼下面是小編分享的,就隨小編一起去看看吧,希望能夠有所幫助。

  一:

  大學生畢業後回農村創業致富

  在江蘇省宜興市楊巷鎮金紫村綠色生態養兔場裡,有三樣東西特別惹眼:一是兔舍專用空調;二是南方人不敢引種的國際優質草料“紫花苜蓿”;三是特意囤積的1000公斤兔毛。這三樣東西體現了一位投資高效農業的大學畢業生不同於普通養殖戶的思路。

  這位投資者名叫張浩,是出身農門的大學畢業生,學的是機械維修專業。憑此技術特長,他在創業中積累了幾十萬元資金。張浩於2004年投資辦生態養兔場,發展高效農業,目前長毛兔存欄量達2000多頭。

  別以為張浩是半路出家的外行,到他的養兔場看看,母仔同室、自助式飲水器、兔舍專用空調……很多設施都是小打小鬧的養兔戶沒見過的。張浩肯學技術,從不困在老經驗上睡大覺,時不時要搞個發明創新。夏季給兔舍降溫是養兔最大的難題,用傳統風機降溫,效果不好;用普通空調,造成空氣混濁害處更大。張浩便利用曾經參與開發北方加溼型空調的技術經驗,開發出了這一兔舍空調裝置,不但讓兔舍達到最佳溫度,還能保持空氣通暢。前幾天,一位溧陽的養兔能手還趕來訂購了一套兔舍空調裝置。

  張浩的養兔場四面環水、碧草如茵,邊上還種了果樹、吊瓜,今年夏天還要在兔舍間搭上絲瓜架,這種立體化佈局透露出他發展生態觀光農業的思路。張浩大膽引種了一般只能在乾旱地帶生長的印度“紫花苜蓿草”,這種草蛋白質含量非常高,是國際公認最具養兔價值的生態飼料,不僅降低了20%的成本,還提高了兔子的出毛量。今春,很多養殖戶都來跟他要草籽種草,改善小兔子的“伙食”。

  普通的養殖戶只曉得埋頭養兔,剪兔毛給販子,卻不曉得抬頭看“天”。而張浩善於捕捉和利用資訊。宜興的長毛兔行業一直缺乏經紀人,兔毛都由安徽人收購,有時價格壓得太低,氣得養兔戶殺兔子。張浩偏不願給兔毛販子牽著鼻子走。去年兔毛價錢不理想,他上網一查,專家預測兔毛價2007年上揚。於是,他家裡的1000公斤兔毛被存起來等“牛市”來了再賣。“養兔子哪能不研究市場趨勢?有個河北人兔毛存了4年多掙9萬元。”上網蒐集“市場情報”是張浩必做的功課,從國內外兔毛價、兔毛深加工產品的市場前景,到楊巷鎮有多少長毛兔,年產量多少……張浩心裡都有一本賬。最近,他還寫了份發展萬頭兔場綠色生態基地的調研報告。張浩的父親也是養兔行家,他高興地跟鎮上的養殖戶說,發展高效農業就得靠有知識的年輕人來帶動。

  二:

  村官變羊倌 25歲大學生養羊成功創業

  一個在城裡出生,在城裡長大的人,能適應農村生活嗎?

  一個從來沒有做過農活,一直讀書的年輕人,能養好羊嗎?

  這些疑問,在吉林白山的一位剛剛畢業不久的大學生村官身上,得到了肯定的答案。

  他叫劉俊彥。從2012年畢業到2013年,當了1年村官的他,為了實現更大的夢想,2013年6月他辭去"官職"開始創業養羊,如今已經初見成效。6月13日,記者來到板石鎮,聽劉俊彥講述了自己的創業經歷。

  轉變:從村官到"羊倌"

  出生於***的劉俊彥,看起來還滿臉稚氣。2012年,劉俊彥從我省一所師範學院畢業,學習漢語言文學專業的他,可以留校考研,也可以擁有一份輕閒和穩定的工作,但他決定放棄城裡的生活,趁著年輕闖一闖。抱著這個樸素的想法,劉俊彥通過考試,成為渾江區板石鎮上甸子村主任助理,工作一年後,當選為黨支部副書記。

  在和農民交往的過程中,劉俊彥看到一些人的生活很不容易,他一直想幫助農民做點什麼。經過全面考察,他萌發了養羊的想法。

  2013年,劉俊彥代表省大學生村官赴北京參加創業培訓。這次培訓給了他很大的啟發,回來之後,他更加堅定了養羊的決心,並把養殖場地選在了該鎮大石人村。

  "這裡土地肥沃,能促進養殖基地的發展和規模的擴大。水質資源條件好,養殖區靠山,有利於牛羊良性發展,而且緊鄰國道,為運輸提供了方便,等到養殖場規模擴大後,可以帶領農民跟著一起做……"提及當初的決定,劉俊彥的話多起來。

  劉俊彥告訴記者,剛開始,父母不太同意他養羊,擔心他吃不了這份辛苦。他對父母說:"既然我選擇做村官,選擇了農村生活,就給我機會,讓我試一試吧。"

  創業:艱難無法想象

  劉俊彥在東三家子村租了一套廢棄的廠房和可臨時居住的房子。

  劉俊彥決定將廢棄的廠房建設成羊舍。由於沒有錢僱人,劉俊彥既當力工又當木工,每天從早忙到晚。兩個多月後,佔地面積3000多平方米的標準化羊舍在他的努力下完成了。

  羊舍內不僅有羊的繁殖區、育肥區、防疫區,還有羊的運動場。隨後,劉俊彥去內蒙古,引進了100多隻種羊,並註冊成立了市大豐牧業有限責任公司。

  劉俊彥說,他家裡有一位親屬懂得養羊技術,加上他平時注重學習,所以,在養殖技術方面不成問題。對於他來說,最大的困擾是缺少資金。

  得知可以貸款,劉俊彥準備了所有的相關手續,可當他來到我市一家銀行的時候,得到的答覆是,養殖有風險,無法給予辦理。無奈,劉俊彥只好回到家裡,尋求父母的幫助。父母經不住劉俊彥的軟磨硬泡,只好將積攢了多年、準備給他結婚的錢取出來。

  劉俊彥將在大學期間做家教、假期打工積攢的錢,也全部拿出來。為了節約資金,辦公的所有傢俱、裝置基本都是使用了多次的"二手貨"甚至"多手貨"。裝置也恰到好處,實用為主,

  除了基礎建設和購買羊的本錢,起步階段羊的飼料是需要很大一筆資金的。

  為了節約資金,劉俊彥除了充分利用農村玉米秸稈等草料之外,在經過當地多個經銷商的價格之後,他突發奇想,現在網購這麼方便,為什麼不試試網路購買飼料?經過對比,終於在網路上找到一家叫英美爾的北京廠家直銷的種羊飼料,使用了一段時間後,效果非常,種羊順利陸續產仔,而且還提供很多技術指導,單飼料費用和技術指導方面,就為他節約了大筆前期資金。

  創業的艱難是當初無法預料的。然而,看著羊舍裡那些茁壯成長的羊只,劉俊彥的心中充滿了歡喜。

  發展:付出終有回報

  付出終有回報。如今,經過劉俊彥的努力,他的牧業公司已經擁有種羊100多隻、奶山羊20餘隻,經過精心培育,產羔80餘隻,而且到今年中秋節前都可以育肥上市,預計能收入十多萬元,這無疑為他接下來擴大規模打下良好的基礎。

  不僅如此,劉俊彥還採用將牛犢送到農戶家放養、然後高價回收的方式,養殖了30多頭牛,現在共有牛羊超過200多隻。接下來,劉俊彥將計劃提高圈舍水平、擴大養殖規模,讓村裡農民參與進來,帶動村民共同致富。

  劉俊彥的媽媽從城裡來看他,見兒子晒黑了、累瘦了,忍不住心疼得落淚了……劉俊彥輕輕的抹去媽媽的眼淚,臉上寫滿了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