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籃球投籃技術論文

  籃球是深受廣大中學生喜愛的運動專案之一,投籃命中率的高低是決定比賽勝負的關鍵,這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僅供參考!

  篇一

  初中籃球原地單手肩上投籃教法探討

  摘 要: 籃球是深受廣大中學生喜愛的運動專案之一,投籃命中率的高低是決定比賽勝負的關鍵,應重視其教法和學法的研究。作者對本校初二年級兩個班男生採用不同的教法手段進行籃球單手肩上投籃教學實驗,發現:口訣化講解優於一般講解,在學生初步建立籃球原地單手肩上投籃動作技能階段,應較多地採用不對籃的輔助練習,以有利於正確動作技能的形成和投籃命中率的提高。

  關鍵詞: 初中生 籃球運動 原地單手肩上投籃 教法

  籃球運動是深受廣大中學生喜愛的,集健身、娛樂、競技、觀賞於一體的體育運動專案,是中學體育與健康教學中的主要學習內容之一。籃球競賽規則規定,投籃命中累積得分的多少決定比賽的勝負,投籃和投準得分是一場籃球比賽的重要內容,籃球場上的一切行為均以投籃得分為最終結果。在眾多的投籃技術動作中,原地單手肩上投籃是籃球運動中最基本的投籃方法之一,是行進間投籃和跳投等投籃技術的基礎,原地單手肩上投籃動作技術掌握的情況將直接影響到學生籃球運動水平和能力的進一步提升。因此,在初中籃球技術教學中,特別是在學生初步學習和建立正確的投籃動作階段,有必要對原地單手肩上投籃技術的教法和學法進行研究、探討,從而形成正確的投籃動作技能,為進一步學習籃球投籃技術奠定堅實的基礎。

  一、研究物件與方法

  1.研究物件

  以我校初二年級兩個班級的男生為實驗物件,其中二***4***班為實驗班,二***7***班為對照班,每班25人。

  2.研究方法

  採用實驗對比法。對兩組學生籃球原地單手肩上投籃教學分別採用不同的方法***見表1***,然後在實驗後對兩個班學生的原地單手肩上投籃動作進行技評和定點投籃考核***每人投10次***,對所得資料進行整理後得出相關結論。

  二、研究結果

  經過一學期的教學實驗,對所測得資料進行統計整理,通過對比,從表2中我們可以看出,實驗班的教學效果明顯優於對照班。

  三、分析與討論

  1.示範與講解

  ***1***示範時教師先採用完整示範,使學生對整個投籃動作形成完整的、正確的概念;然後針對投籃技術的主要環節進行分解示範,使學生在完整動作概念的基礎上更加明確動作的關鍵所在。如果在教學中我們先給學生以分解的動作示範,就不易使學生建立完整的原地單手肩上投籃動作技術概念,也不能明確某個動作環節在整個投籃動作過程中的地位與作用。

  ***2***初學動作時,學生主要是通過觀察老師或同伴的示範動作並進行模仿。由於學生初學動作時感知的是新學動作,因而注意的範圍比較窄,感知覺的準確性相對較低,動作的靈活性也較差,再加上個別學生受平時籃球活動中所形成的一些不良習慣動作或姿勢的影響,因而他們很難準確地感知出教師示範動作的全部細節和要求。基於學生上述這些行為習慣和心理特徵,教師在示範時應突出動作的技術要點。

  ***3***動作要領的講解是給學生第二訊號系統的刺激,主要是使學生通過聽覺領悟正確的動作要領,從而鞏固示範動作的特點和效應。因此,教師在講解時應當層次分明,語言精練準確,生動形象,同時還要強調指出動作技術的關鍵和需要注意的重、難點。口訣形式的講解就比較好地反映了這些要求和特點,整個投籃動作我們用“蹬、伸、屈、撥”四個字來簡要概括,既簡明扼要地描述了整個動作,又突出了技術動作的關鍵所在,有利於學生更好地理解和學習。

  ***4***講解與示範有機整合。教學中我們可以先進行完整示範,使學生初步形成正確的、完整技術動作概念,然後通過邊講解邊示範,使學生一邊聽,一邊看動作,視覺和聽覺相互配合、相互強化,從而在形成完整技術動作概念的基礎上,對投籃技術的主要環節加以綜合分析、理解,進而更好更快地掌握運動技能。同時,口訣式講解所產生的有節律的音調更有助於提高學生練習時的肌肉本體感覺的準確性和動作要點的記憶,因此學習效果優於一般示範講解。

  2.練習的組織形式和教法學法手段

  ***1***初學動作階段應較多采用不對籃的輔助性練習。籃球比賽的最終目的之一是投籃得分,贏得比賽的勝利,基於此專案特點,學生學習投籃的慾望相對較大。如果在初學動作階段我們過早地讓學生進行對籃練習,則大部分學生會一心想把球投進籃筐,而忽視了技術動作的正確要求,投籃動作結構的完整性就會被破壞,同時也容易形成錯誤的動力定型,這會對以後進一步學習投籃技術產生負面的影響。

  在初學動作階段,實驗班較多地採用不對籃的輔助性練習,這樣學生在進行不對籃的投籃練習時,注意力大都會集中在技術動作的練習上,從而更有利於形成正確的技術動作概念。當然,我們在教學中也應該採用形式多樣的其他輔助練習手段,使學生保持高漲的學習興趣。同時,在練習過程中,經常用“蹬、伸、屈、撥”口訣進行強化,使大腦運動中樞與語言中樞形成暫時性的神經聯絡,從而加速運動技能的形成。

  ***2***把握好時機,適時進行對籃練習。當學生初步形成正確的動力定型後,教師就應該把握好時機適時進行對籃的投籃動作練習。在對籃練習中,教師還應兼顧到初中生興趣廣泛,但缺乏穩定而持久的注意力等心理特徵,教學手段和方法要新穎、多樣,可以通過如定點、定時、定數的投籃和連續投籃等練習。同時為了更好地強化和鞏固所學技術動作,可採用技評比賽等方法,對學生的技術動作給予正面的評價,使學生獲得良好的心理定勢,從而激發學習積極性。

  實驗班在學習的後階段採用遊戲與競賽性教法,而對照班則在中、前階段就開始採用。這兩種教法手段從教學效果來看,對照班學生由於技術動作還未牢固地掌握,就想在比賽中急於求成,因此,忽視了投籃的正確性、規範化,容易形成錯誤的動力定型,從而影響投籃命中率,以及今後進一步學習其他投籃動作技能。實驗班學生在中前階段採用投籃技評比賽,這一手段效果比較好,技評比賽既能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又能強化學生對正確動作技能的掌握,同時也有利於提高投籃命中率,併為以後進一步學習高難度投籃技術奠定基礎。

  3.及時做好錯誤動作的預防與糾正

  學習原地單手肩上投籃時產生錯誤動作的原因很多,包括學生學習注意力不集中,對投籃技術動作要領不理解,還有的學生是由於身體素質差等原因。因此,我們在教學中應該分析其產生錯誤的原因,有針對性地進行預防與糾正。一般可採取個別與集體相結合的糾錯形式,方法可採用學生示範,師生點評,也可以是教師示範並講解,而且教師在糾正學生有共性的錯誤動作時,可有意模仿某些錯誤動作並適當誇大,以便學生能體會出自己的錯誤動作,更有利於錯誤動作的改正與預防。

  四、結論與建議

  1.口訣式講解優於一般講解,示範應突出投籃動作各環節的重、難點。

  2.在初學動作階段,應較多地採用不對籃的輔助性練習,更有利於正確動作技能的形成。

  3.遊戲與競賽法在教學後階段採用比較適宜。

  篇二

  淺談籃球行進間投籃的教法

  【摘要】本文著重探討了籃球行進間投籃的技能教學方法。籃球行進間投籃是籃球比賽中得分的主要投籃方法之一,是提高成功率的主要手段之一,也是中學體育課教學的主要教材和初學籃球者的一項基本功。文中從四個方面討論了籃球行進間投籃的教學方法,通過對教學課程的設計,培養學生對籃球運動的興趣。

  【關鍵詞】籃球;行進間投籃;體育課

  籃球運動是同學們喜歡的體育專案。一提起籃球,就會想到球場上活潑、愉快、跑動、對抗、投籃等場面。由於籃球運動不受年齡、性別、人數的限制,大家都可以參加進來活動,所以籃球運動深受青少年的喜愛,它也是初中體育教學的重要內容。

  籃球行進間投籃,俗稱“三大步上籃”,也叫跑籃。它是籃球比賽中得分的主要投籃方法之一,是提高成功率的主要手段之一,也是中學體育課教學的主要教材和初學籃球者的一項基本功。根據本人三十多年學校體育課籃球教學的體會,其教法歸納如下:

  1精講多練,加強念動訓練

  加強學習過程,提高學習質量的關鍵:是教師的精確講解和規範動作的演示;是組織恰到好處的教法,並給予學生做練習時適當的提示,就能使學生圓滿地學會技術,否則就會事倍功半。我在教學過程中講解時運用“套語”、“口訣”,或濃縮成幾個“字”,邊講邊演示,邊呼“字”邊示範,然後教會學生運用念動訓練法,默唸動作的全過程。學生掌握動作節奏,做到邊練習邊默唸,這樣通過反覆的思維再現,加速了動作技能的形成,並且能夠有效地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使意念到動作協調一致。

  2要領突出,重視節奏練習

  在教學實踐中將基本動作要領歸納成“三句話”,以右手肩上投籃為例,三句話即:一、右腳跨兩手抓;二、左腳邁雙手舉;三、身體騰空投籃。將其動作節奏明確為“一大、二小、三高跳”,使學生很快就能學會行進間投籃,做到動作規範、情緒高昂、學習有信心,效果明顯。

  以行進間單手肩上***或低手***投籃為例,在教學實踐中這樣突出動作要領:助跑後右腳向前跨***不是跳***一大步,同時雙手抓接球持於胸腹之間,即右腳跨雙手抓,突出一個“跨”與“抓”字;緊接著左腳向前快插一小步***不是跨,更不是跳***,同時右腿屈膝擺起而拔地起跳,並舉球於右肩上方,右手腕後翻持球,左手護球,最後當身體跳起到空中最高點時,右膝下壓,同時伸臂,指拔、手腕下壓快速發力將球投出,隨後雙腳落地屈膝緩衝,以便快速轉入戰鬥狀態。在著力領會動作要領的基礎上,應這樣明確動作節奏:“一大、二小、三高跳”,這三拍節奏感很強。一大:即右腳向前跨出一大步時人體中心略降低,速度略慢些;二小:即左腳向前快插一小步***不是跨跳***,速度很快,以便加快起跳速度;三高跳:即左腳快速拔地起跳,如肩上投籃身體略向後仰,如單手低手投籃則身體略前傾向前上方飛行,最後將球投籃出手。要讓學生多次重複地做出體會練習,使學生反覆體會身體感覺表象和區域性肌肉的運動表象,不斷強化時間與空間感覺,提高控制能力,並且體會動作的內在聯絡,加快掌握行進間單手投籃的技術。

  3強化手段,運用轉換規律

  在進行教學實踐的過程中,採用各種練習手段應遵循由易到難、由淺入深、由區域性到整體等原則,選用方法如下:

  ***1***集體徒手摹仿練習:

  練習可分為原地練習和跑功練習兩種。要學習好“三大步上籃”必須先練好腳步動作,反覆強調“三步”的順序,連貫性與節奏性,體會“一大、二小、三高跳”的動作節奏。原地練習時讓學生左腳在前,右腳在後地集體站立在地面標誌線後,然後按“一大、二小”與“右跨左插三高跳”的動作節拍反覆摹仿練習,並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在跑動中練習,指導學生助跑到標誌線時應左腳踏上標誌線***標誌線前後亦可***做同上的節拍練習。

  ***2***集體摹仿練習:

  練習可分為原地練習與跑動練習兩種。學生由徒手練習轉為持球練習時興趣倍增,群情激奮,處於最佳學習狀態。教師應抓住最佳時機,啟發練好基本功。原地持球摹仿練習時應反覆體會“三句話”:①右腳跨雙手抓,跨在前抓在後,否則帶球走;②左腳邁雙手舉,右腿屈膝擺起帶動左腳踏地起跳,雙手持球與胸前並舉與肩部;③身體騰空到最高點後伸臂出手投籃應與右膝積極下壓同時發力,使身體動作協調柔和。練習方法是在起跨前先將所持的球向前方拍運一次,然後做“跨、抓”動作;投球時可先不出手,待發力投籃動作協調後再做出手投籃練習;跑動練習時可先持球助跑到標誌線做“七字”練習,練習主要是選定起跨點,熟練腳步動作,但練習次數不能過多,以免產生帶球走的錯誤技術,也可運球到標誌線做“三大步上籃”練習。

  ***3***“上籃”練習:

  可分為若干小組進行。練習方法例如:①一人託球一人跑籃,在離籃45°角得右側罰球站位區外畫一條起跨標誌線,託球者側站在標誌線右側前方一步的地點,手臂伸出託球的胸腹之高,跑籃者跑動到標誌線作實踐練習,重點體會動作節奏與結構;②運球跑籃,人手一球或6-10人一球進行,可以由慢到快,由右到左,由直線到弧線逐步發展逐步提高;③傳切跑籃,二人一球式或6-10人一球式進行,開始接右側前方傳來的球練習,逐步發展接正前方、側後方、反彈球、後方的練習,多種多樣的練習方法,可以激發學生的練習興趣。

  4積極引導,防止錯誤動作產生

  青少年學生正處於勤奮好學與爭雄奪勝的心理階段,在群體面前不甘心落後,爭做能者強手,但在體育技能形成的初級階段與泛化近代階段中必然會出現各種錯誤動作,教師應予積極引導,防患於未然,及時做到邊輔導邊提示。利用示範、圖片、錄影、多媒體等手段,強化動作要領,抑制與防止錯誤動作的發生。

  當學生真正領會與掌握跑籃動作要領後,教師應及時對學生進行肯定與鼓勵,激發其更大的練習興趣。為了保持其長盛不衰的練習興趣,教師又要啟發學生向著提高動作質量,做到瀟灑利落與百分之百的命中率的目標而奮進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