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推廣碩士專業學位論文選題情況調查及建議論文

  廣義的農業推廣是以農村社會為範圍,以農民為物件的家庭農場或農家為中心,以農民實際需要為內容,以改善農民生活質量為最終目標的農村社會教育。現代的農業推廣是將有用的資訊傳遞給人們,而且幫助這些人獲得必要的知識、技能和正確觀點以便有效的利用這些資訊和技術***教育過程***的一種動態過程。以下是今天小編為大家精心準備的:農業推廣碩士專業學位論文選題情況調查及建議相關論文。內容僅供參考閱讀!

  農業推廣碩士專業學位論文選題情況調查及建議全文如下:
 

  專業學位是一種具有職業背景的學位,農業推廣碩士專業學位於1999年經教育部批准設立,2000年學位辦批准24所高校開始招收培養農業推廣碩士,農業推廣碩士是具有特定農業職業背景,與農業技術推廣和農村發展等領域任職資格相聯絡的專業性學位。我國開展農業推廣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主要面向農業技術推廣和農村發展及相關部門培養高層次應用型、複合型人才。

  隨著在職專業碩士規模的不斷擴大,在職專業碩士培養質量日益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而學位論文的質量不僅是衡量研究生科研水平的重要依據,同時也是在職專業碩士培養質量的重要體現,更是培養和考察研究生科研能力、創新能力的重要措施,還是獲得碩士學位的必要條件。學位論文既是學生前期課程學習的成果展現,更是學生能否順利畢業的決定性“關口”,因此,要提高在職專業學位碩士的培養質量,首先應該重視抓好在職專業碩士的學位論文。自2000年***2000年―2011年入學學生***以來,湖南農業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院***簡稱我院***參加農業推廣碩士養殖領域專業學位論文答辯的研究生共計215人,獲得碩士學位的在職研究生學員共計215人,本文基於其學位資訊,對其畢業論文的選題、課題型別等進行解析,以期為農業推廣碩士養殖領域專業學位研究生的畢業論文選題和論文質量保障體系的建立提供參考。

  一、現狀分析

  1.學位申請者的來源統計

  自2000年以來,我院215名獲得專業碩士學位的在職研究生學員中,男學員165人,佔總人數的76.74%;女學員50人,佔總人數的23.26%。由圖1可知,學員的來源集中於企業、動物檢驗檢疫監督管理機構、高校以及相關科研機構等四類單位。其中,來自企業的學員108人,佔總人數的50.23%;來自動物檢驗檢疫監督管理機構的學員42人,佔總人數的19.50%;來自高校的學員39人,佔總人數的18.14%;來自相關科研機構的學員27人,佔總人數的12.60%。

  從工作崗位來看,學員實際從事工作可分為技術支援、檢驗檢疫、產品及技術推廣、教學、科研以及行政管理6個方面***見圖2***。其中,從事技術支援崗位人員65人,佔總人數的30.20%;檢驗檢疫42人,佔總人數的19.50%;產品及技術推廣41人,佔總人數的19.07%;教學人員36人,佔總人數的16.74%;科研人員21人,佔總人數的9.77%;行政管理人員10人,佔總人數的4.65%。

  2.學位申請者的專業背景統計

  統計資料顯示***見表1***,215名獲得專業碩士學位的在職研究生學員其本科***專科同等學力***專業分別為畜牧專業87人,佔總人數的40.47%;獸醫及畜牧獸醫專業80人,佔總人數的37.21%;水產及水產養殖專業24人,佔總人數的11.16%;生物相關專業9人,佔總人數的4.19%;畜牧管理與教育專業8人,佔總人數的3.72%;動物營養與飼料加工專業7人,佔總人數的3.26%;水產機械專業1人,佔總人數的0.05%。

  3.學位申請者論文選題統計

  通過調研分析,可以將該215位學員的畢業論文分為創新性研究、應用研究、技術示範與推廣、農業工程與專案管理以及調研報告等五類。其中創新性研究型論文約佔39.09%,應用研究型論文約佔11.77%,技術示範與推廣類論文約佔18.23%,農業工程與專案管理類論文約佔10.19%,調研報告類論文約佔20.38%***見圖3***。

  4.分析及結論

  由統計結果可知,目前我院農業推廣碩士養殖領域專業學位研究生69.73%來自於企業及檢驗檢疫監督管理機構等單位;從事工作崗位則集中於技術、檢驗檢疫以及產品與技術推廣方面,此三類工作崗位佔樣本總數的68.77%。同時,樣本學員的專業背景多集中於畜牧、獸醫與畜牧獸醫、水產與水產養殖等應用型較強的專業,具備良好的專業技術背景。從學員的來源及專業背景來看,我院農業推廣碩士研究生教育的開展顯然是符合我國開展農業推廣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主要面向農業技術推廣和農村發展及相關部門培養高層次應用型、複合型人才的初衷的。

  另外,從調查樣本的論文選題我們發現,目前多數學員學位論文選題過於學術型,偏重於技術理論的研究,對於突出強調實際應用能力,致力於主要為農業產業部門培養技術研究與開發、技術推廣與應用方面人才的農推碩士專業學位教育來說,一定程度上偏離了最初的目標,有悖於農推碩士將來主要在農業和農村發展領域從事技術研究、技術推廣與應用的潛在就業前景。因此,農業推廣碩士的論文選題首先應以自身專業背景為基礎,同時緊密結合自身崗位特點及所在工作單位現有條件,將選題重點放在農業生產技術的開發、轉化與推廣應用上,立足於應用性而不是學術研究性,這也是相比於學術型碩士而言,農推碩士所獨有的特點。

  二、關於農業推廣在職專業碩士畢業論文選題的建議

  在職申請學位人員的工作年限一般都在3年以上,從統計的資料來看,有80%的學員工作年限在5年以上,他們大都是所在部門的業務骨幹,都有了自己相對固定的研究方向和專業特長。選擇一個與自己從事的主要專業領域密切相關且有實用價值的研究課題,對促進個人和所在工作單位的業務的提高都具有現實意義。

  另外,養殖領域農業推廣專業碩士學位論文質量不僅是衡量其培養質量的重要依據之一,同時還是該學科前沿和熱點與農業實踐的完美結合。眾多的事實告訴我們,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而農業推廣專業碩士學位論文選題的重要性還遠不止於此。一份好的農業推廣專業碩士學位論文選題應兼具應用性、創新性以及可行性三大基本要素。   ***一***明確選題的重要性

  選題是農業推廣碩士生進行學位論文工作的首要和關鍵環節,是撰寫學位論文的中心內容,它是一條主線,貫穿整個學位論文的科研設計並指導科研工作的全過程。一個好的選題,自然會給日後的工作帶來極大的便利,有利於研究工作的開展和學位論文的順利完成。若選題不當,常導致研究工作不能如期進行,甚至需要重新選題,事倍功半。因此,選題的科學與否,對撰寫一篇起點高、質量好的學位論文和可能取得的成果影響很大。

  ***二***選題的基本原則

  1.農業推廣碩士生應處於主體地位

  農業推廣碩士生在學位論文選題中的作用不應體現為“在幾個備選方案中如何選擇”,而應體現在“如何提出這些備選方案”。因此,作為導師在指導學位論文選題時要尊重學生的意願,充分發揮學生已有的學習、工作和研究基礎,調動學生的研究興趣和積極性,讓學生自己主動大膽地選題,使其真正得到選題能力的鍛鍊,深刻體驗到選題的複雜性、困難性和重要性。

  當然,導師在學生的論文選題過程中,並非什麼也不做,聽之任之,而是幫助和引導他們劃定選題範圍,開闊和矯正研究思路,傳授和講解研究方法,蒐集和豐富資料等。這樣既充分發揮了導師的指導、誘導和引導作用,又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主動性和積極性,有利於培養和提高學生的選題能力。如果一位農業推廣碩士生得不到選題能力的培養與鍛鍊,那麼也就完全失去了我們培養高層次人才的宗旨。

  2.應直接來源於生產實際或者具有明確的生產背景和應用價值

  農業推廣碩士生在學位論文選題上,應密切結合生產實際,把生產實際中的技術難點或有明確的生產背景和應用價值的生產發展所需的預研任務作為選題的重點,應用國內外現有的科研成果或現代科技的新理論、新方法來解決這些問題。同時由於受某些科研條件的制約,農業基層既不可能搞基礎研究,又難以開發出高新技術產品,而把先進、實用、成熟的科技成果迅速轉化為生產力,是推動經濟增長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徑,是實施科教興農戰略的有力措施,是基層科技工作的重中之重。為此,農業推廣碩士生的論文選題要以應用型的課題研究和開發為方向,把引進消化、示範推廣、二次創新作為重點。

  3.應有一定的創新性或先進性

  創新是科學研究的生命線,沒有創新性的科研選題,也就難以寫出有價值的學位論文,其科研成果也只能是低水平的重複,對時間和財物來說也是極大的浪費。創新是在前人取得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進行的探索,不繼承前人的理論觀點、思維方法和研究成果,就談不上創新,也就無先進可言。堅持選題的創新性原則,首先,要弄清楚此課題已取得的進展,明確科研的起點;其次,要把繼承和創新結合起來。

  選題的創新性來源於:***1***所選課題是前人或他人尚未涉足的;***2***以往雖有人對某一課題作過研究,但現在提出新問題、新試驗依據及新的理論,促使該課題有新的發展、補充或修正;***3***外地已有研究,但尚需結合當地實際進行探索;***4***將別人已完成、已發表但尚未推廣應用的科技成果,通過自己的應用和設計,促使成果的實用化,並取得重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4.難易程度和工作量要適當

  農業推廣碩士生所選的學位論文課題應當具備一定的研究難度及工作量,能體現作者綜合運用科學理論、方法和技術手段解決農業技術推廣、農業和農村問題的能力。一般說來,農業生產中存在的實際課題在內容上、題材上完全適合作為論文課題的較少。有些生產實際課題比較偏重解決具體生產問題,理論研究的內容和深度不夠;而有的生產實際課題工作量太大、週期較長。因此,農業推廣碩士生的論文課題既要立足於生產實際課題,又不能侷限於生產實際課題,應根據生產實際課題的具體情況,通過擴充套件或精選課題內容的方式,使之適合於作為論文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