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技術推廣研究畢業論文

  農業技術推廣作為農業教育、科研與農民以及政府與農民之間聯絡的橋樑和紐帶,在農業發展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篇一

  《 基層農業技術推廣問題及對策探討 》

  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關係著科技、政府和農民這三方之間的積極聯絡,也是增進政府和百姓攜手共創和諧社會的紐帶之一。然而隨著農業技術市場的制約情況以及目前基層農業技術推廣中遇到的諸多限制問題,可見基層農業技術推廣在時代潮流發展中遇到了瓶頸,和當前新時代新形勢不能完美的跟進。因此,為了更快速地完成農村現代化、農業技術科技化,基層農業技術推廣必須要積極實行,克服苦難。

  1基層農業技術推廣中存在的問題

  1.1部分地方政府對基層農業技術推廣資金支援較少

  部分地方政府對基層農業技術推廣方面不能積極的重視起來,這其中主要有三個原因導致了基層農業技術推廣出現了問題。第一,基層計入人員技術素質偏低,人員任用存在公平性問題;第二,基層農業技術推廣團隊工作人員的資金待遇不能及時得到保障,政府扶持基金撥付進度滯後;第三,部分地方政府對基層農業技術推廣工作認知度不高,相關法律法規更新進度落後,因此基層農業技術推廣不能得到資金支援進行更深的發展改造。

  1.2農民接受新科技興趣不高

  我國先進的農業技術給廣大農民帶來了更多收入,然而根據各地實際推廣情況來看,雖然大體上基層農業技術推廣受到了肯定,但仍有一部分農民對基層農業技術推廣保持懷疑。這其中主要是因為:第一,先進的基層農業技術裝備需要高素質高學歷人才來進行操作,費用也相對較高,所以對於基層務農人員來說,操作水準和資金水平是很大的掣肘;第二,高科技技術裝備回籠資金週期長,對於靠農業營收的農民來說是個很大的考驗;第三,傳統農業技術使農民對此產生強烈依賴感,先進農業技術宣傳不到位,使得農民對新技術信任度低,這也就給基層農業技術推廣帶來了缺少勞動力這一問題。

  2加強基層農業技術推廣的措施

  2.1提升農民對高科技裝置的認知度

  基層農業技術推廣的主體是農民,只有說服農民參與進來才能積極的實施農業技術,因此提升農民對先進技術的認知是首當其衝的。

  2.2政府加大對基層農業技術推廣投入資金

  基層農業技術推廣缺乏資金,不能正常發揮作用,政府為保障農業技術推廣團隊的正常工作,應當儘可能的利用資金給農業技術推廣給予幫助,政府需要保障農業技術人員的工資和經費、建立健全農業技術推廣專項基金以及通過融資行為為農業技術推廣獲得資金補助。

  結束語

  為了更好地建設和諧農村,政府需要多關注基層農業技術推廣方面,積極開展活動,培訓好專業的基層農業推廣團隊,給農民以保障;加強對基層農民農業種植方面思想的督促,讓農民知道與時俱進才是正確的等等。本文分析了基層農業技術推廣中存在的問題,隨後根據問題進行研究找出整改措施,為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錦上添花,希望可以給相關人員帶來幫助。

  作者:蘇佔軍

  篇二

  《 多元化農業推廣組織協同執行機制研究 》

  1.多元化農業推廣組織協同執行機制概述

  在80年代計劃經濟時期,我國的農業推廣組織體系有著明顯的“一元化多線型”特點,然而經過30年改革開放的逐步探索後,我國的農業推廣組織體系呈現出“多元化”特徵。當下經過推廣和實踐,影響較大的農業推廣組織體系主要有5種類型,然而各型別的農業推廣組織存在著發展方向定位不準確、內部結構不合理等問題,嚴重影響著整個農業組織的執行效果。農業推廣組織所包含的內容比較多,例如,組織目標、推廣人員、推廣技術、相關裝置、管理制度等等[1]。組織內部結構的是否合理,影響著整個內部組織管理效率的提升。本文從目前我國的農村農業的實際現狀出發,詳細分析了行政型農業推廣組織和科技型農業推廣組織的特點,又探討了這兩種農業推廣組織優化內部結構、提升管理工作效率的策略。

  2.農業推廣組織———行政型

  行政型農業推廣組織,主要以政府設定的農業推廣機構為主,行政型農業推廣組織目標和服務物件比較寬泛,涉及著整個國家的政治、經濟等方方面面。在許多發展中國家,行政型的農業推廣機構往往是政府機構的重要部分。目前,我們國家已經形成了中央、省、市、縣、鄉鎮這五個級別的農業推廣機構,縣級以上的農業推廣機構屬於行政部門,而鄉鎮級別的推廣機構則屬於其上級行政部門管理,部分鄉鎮並沒有設定農業推廣機構。通常情況下,行政型農業推廣組織工作人員和經費主要由政府部門進行安排,也就是說,相關的推廣工作也是由政府機構擔任的,而受眾群體即農民卻無法參與;而另一方面,我國的農業推廣事業還處於發展階段,這些原因使得我們國家的行政型農業推廣機構模式存在一些問題,例如經費、人員、內部結構問題等等,這些一定程度上制約著農業技術成果的推廣和轉化。筆者認為,要想提高行政型推廣組織的管理水平、優化內部結構,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

  2.1不斷完善農業推廣組織

  現行的行政型推廣組織體系,包括農業部門、林業部門、科技部門、教育部門、金融部門等等。要想實現對推廣資源的合理配置,除過要將不同部門推廣組織的職能進行劃分,還要注重協調各部分之間的分工和協作,同時還要注意對所涉及到的資源在不同產業、不同地域間的合理分配。完善農業推廣組織,還一項重要的工作是,要不斷完善相應的管理制度,尤其是注重加強對相關推廣人員進行培訓,促進農業推廣組織體系的完善。

  2.2不斷拓展服務方式

  目前現代農業推廣已經由單純的技術推廣、行政指令式的推廣,轉變為同用戶進行溝通的諮詢服務模式,而且這種服務模式已經成為現代農業推廣的趨勢。在開展農業推廣工作時,除過對相關農業技術進行推廣外,還應該推廣和農民生活、生產需求相關的實用知識和資訊等等。現代農業推廣要加強和使用者的溝通,利用多樣化的推廣方式,根據使用者的需求進行推廣諮詢服務工作。

  2.3不斷提高工作人員的業務水平

  目前我國基層的農業推廣體系改革,主要集中在縣鄉兩級,而鄉鎮推廣站是具體的實施單位。然而鄉鎮推廣站目前普遍存在人員數量少、素質有待提高等問題,這些都不利於推廣工作的開展。要想對推廣站進行改革,就必須不斷提高工作人員的業務水平,完善相關的培訓、考核機制,激發工作人員的積極性,促進農業推廣體系的不斷改革。

  3.農業推廣組織———科技型

  科技型農業推廣組織,指的是相關科研機構設定的農業推廣組織。其組織針對目標和推廣物件,主要以農民為主。目前我國的科技型農業推廣組織比較多,其中包括國家、省市、地區的農業科學院或者科技研究所設定的單位。科技型農業推廣組織要想優化推廣組織內部結構、完善管理工作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

  3.1樹立經營科技的理念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對於整個農業推廣組織體系而言,具有重要作用。科技型農業推廣組織體系要想提高自身的推廣效率、優化內部結構,首先要轉變以市場為主導的理念,樹立經營科技的理念。科技型農業推廣組織以及相關推廣人員要認識到,市場對整個科研成果的展示意義,要認識到未來的競爭,不僅是在國內市場上,更多是在國際市場上。因此,科技型農業推廣組織必須注重經營科技,要注重對科研人員的分化和流動進行積極引導,不斷改革科研機制,注重引入和培養優秀的科研人才,將其納入整個農業推廣工作體系中[3],不斷提高農業推廣組織管理工作的效率。

  3.2不斷更新經營方式和制度

  很長時間以來,我國的許多科研機構都是採用“事業管理+經營者控制”的經營模式,同時,國有經營性資產管理水平還不高,相關智慧財產權意識還有待提升。因此,必須改變這種管理觀念和模式。對於科技型農業推廣組織體系而言,首先應該根據產業競爭特點,建立明晰的產權制度,同時注重以科研技術的優勢為基礎,以市場為導向,引導科研成果的市場化、產業化。除此之外,相關科研機構還要構建一套完整規範的考核、監督、激勵機制,及時調整內?a href='//' target='_blank'>咳嗽鋇睦?娓窬鄭?俳?際踝??晒?芄換菁翱蒲謝?溝乃?兄骯ぃ?俳?蒲行團┮低乒闋櫓?誆拷峁溝撓嘔??/p>

  3.3不斷加強合作

  我國許多科研機構都是仿照著相關機關單位來設定內部結構的,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髮展,這種科研內部結構設定已經不再符合我國農村經濟發展的需求。針對這種現狀,相關部門可以適時對科研單位的內部結構進行調整,例如,設定農產品研究中心、市場營銷研究中心、貿易研究中心等等,不斷優化自己的內部結構,調整科研製度,提高農業推廣組織管理工作的效率;同時,科技型農業推廣體系,還應該加強和社會企業、高校的合作和交流,借鑑其先進的科技成果,不斷提高自身的推廣水平;科技型農業推廣組織體系,還要積極引入先進的科學技術,整合現有資源,將先進的科技資訊服務、技術服務、組建科技型企業等方式,將先進的科技成果傳到農村,促進科技型農業推廣組織工作效率的提升。

  結束語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農村經濟呈現出了繁榮景象,農業生產業由單一的生產結構轉變成了農、林、牧、漁全面發展的生產模式。然而,由於我國是個農業大國,農業基礎差、經濟發展不均衡等特點為我國的農業推廣工作帶來了巨大壓力。而多元化的農業推廣體系就是在這一背景下應運而生的。目前,我國農業推廣體系存在職能定位不準確、管理機制不完善等問題,嚴重影響了我國農業推廣工作的有效進行。行政型、科技型農業推廣體系是其中重要的兩種推廣方式,優化其推廣組織內部結構、協調運轉秩序,能夠有效的促進我國農業整體推廣工作效率的提升,對於我國整個農業的發展而言,都具有重要意義。

  作者:鄭依然

有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