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現實的夢幻派藝術攝影

  來自烏克蘭基輔的攝影師Oleg Oprisco,作品超現實而富有想象力,道具運用與人物造型相當有心思,帶有濃厚的夢幻感覺,整體與不少東歐攝影師一脈相承,是冷冷的,蒼茫的,孤寂的世界。超現實的作品常常會用到自然風景與現象,例如花草樹木,火與水等等,亦喜歡用漂浮的效果。這位24歲的攝影師喜歡拍攝人物照片,而且喜歡6X6的畫幅。他—每幅照片似乎都有著自己的氣氛,色調、構圖、主題和情感才最終和諧共存於同一幅畫面中。

  一

  二

  藝術攝影的攝影過程

  這是典型的傳統存在論邏輯式的定義,是從“攝影是過程”這個種經過層層的分離原則給出的,首先是“過程”和“結果”的二分,攝影占有過程,然後是“平面”和“立體”的二分,攝影占有平面,接著是“真實景物”和“虛擬之物”,攝影占有真實之物,往後是“光學原理”和“感官印象”,攝影又佔有光學原理。

  在這樣不斷地對種類進行分離的過程後,就得出了關於攝影的定義。如果分離中所佔有的是相反的一面的話,另一種定義可能就是這樣一種面貌:“XX是從感官印象中,使虛擬之物在平面裡得到影像表現或反映的過程”,這個定義中的XX在邏輯上我們可以稱之為繪畫。

  因此相對於與繪畫而言,攝影有著一種對立的意義,如果攝影再相對於電影電視,那麼這個分離過程就還得繼續,再分離出動態和靜態,攝影占有靜態。倘若依憑技術的發展,於將來又出現某種新的式樣的影像模式,那麼這個分離過程還得堅持下去,似乎是沒有盡頭。比如數字影像的出現就對攝影的定義提出了新的問題,是把經過虛擬化真實之物的數字影像納入攝影呢?還是繼續堅持把它分離出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