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創業文章精選兩篇

  創業,不要被困難嚇倒,只要不斷去拼,去做別人想不到的事才能發財。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勵志創業文章精選·80後創業心得體會

  80後創業專案就是老一代創業者常說的年輕人創業專案,回顧這些80後創業者們的創業經歷,在過程中的每一份辛酸和委屈,都灑滿了汗水和淚水。它是一場耐力的比拼,是一份堅持的忍耐,既需要雄心勃勃,激情四溢,也需要客觀理性和踏實嚴謹。

  2012年還有幾天就結束了,80後一代也學會自己總結經驗教訓,給正在或即將踏上創業征途的朋友們提醒十項要注意的細節,有些是很有借鑑意義的,在年末歲初的時候,做個這樣的總結很有必要。

  一、要有長期打持久戰的心裡準備,最好結合自身的專業和擅長,整合自身資源,找準專案,大膽嘗試,剛開始時要有生活質量和水準暫時下降的心理承受能力;

  二、不要被別人意見所左右,切忌人云亦云,左右搖擺,年輕人小本創業專案要認認真真走自己的路,對外界的風言風語不去理會,別人說三道四自然不用認真,尤其是那些只說不幹的人更不要當回事。商場如戰場,經營中戰略戰術要保密,不否認有些人會通過故意刺激你的方式“逼”你說出相關祕密,這點要十分謹慎;

  三、剛開始時,不要四處張揚指望合作,一切等站穩腳跟後再說;

  四、前輩或他人的成功的東西可適當借鑑。但不能盲目照搬照抄。別人成功是有其自身天時地利人和特定條件的,不一定適合你,要想辦法審時度勢,找出最適合自己的一條路來。他人的經歷是沒辦法重複的;

  五、要有激情和想象力。年輕人小本創業專案能鼓勵自己時刻保持一種幹勁和活力,後者能幫助自己克服在資金、管理、營銷等方面遭遇不足和困難時的無奈並保持希望和夢想。

  六、創業者一定要有吃大苦耐大勞的準備,並要有失敗後決不退縮東山再起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鬥志。類似於清朝曾國藩與太平軍交戰時‘屢戰屢敗,屢敗屢戰’的精神,也就像曾獲福布斯大陸首富國美電器黃光裕所說的那樣,“不要被困難嚇倒,只要不斷去拼,去做別人想不到的事才能發財。”想當年,史玉柱和巨人集團轟然倒塌,不得不隱姓埋名,何等落魄和淒涼,可是幾年之後,“腦白金”風靡大江南北,讓隱藏在背後的史玉柱再次成為關注的焦時,人們不得不驚歎創業者的堅韌和執著;

  七、要學會看待你的同伴的優點和不足。面對團隊成員的彷徨和猶豫,除了以寬廣的胸懷對待外,還要積極儲備人才,這在開始時尤其重要。在這個社會上,沒有人會隨隨便便成功,創業如同衝鋒陷陣的打仗,有人臨陣逃脫,有人一去不返,此時此刻不要嘆氣,更不要洩氣,因著手立即招兵買馬,不到最後關頭不輕言退卻和放棄,年輕人小本創業專案只有經過這樣的磨鍊,經風雨見世面,你才能洗去幼稚和單純,不斷走向成熟和老練,處理問題起來會越發得心應手,應付自如,直至取得最後的勝利;

  八、要注意團隊同伴,一個團隊裡要有統一的價值核心理念,注重發揮每個人的特長和作用,記住一個人是不能創業的,就像創業成功人士那樣,比如聯想的柳傳志、百度的李彥巨集,表面看似個人努力的成功,其實是一個團隊在發揮作用;

  九、要不斷的學習。這年頭,社會發展變化太快,新東西,新名詞不斷出現,財經資訊、國家政策、網際網路絡,創業者要與時俱進,不斷學習新東西,接受新觀念新事物;

  十、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健康的身體是年輕以小本創業專案開拓事業的前提和有力保證,即使工作再忙,再沒規律,也不能忽視。

  勵志創業文章精選·老一代創業家對80後一代創業的評價

  未來50年必定是80後的天下,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規律。但現在80後註定難以成為商業的中堅力量,這也是不可抗拒的現實存在。“只有失敗的教訓才是深刻的,才有含金量。”那麼,從期待落空的80後創業者群體身上,我們能得到哪些有含金量的啟示呢?

  沒有50年代的苦難、60年代的動盪、70年代的包袱,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出生於改革開放風雲際會之時的80後都有一些欣欣向榮的精神特質:自我、執著、狂熱、不循規蹈矩、敢作敢為。因此,也被看多了大場面的長輩們習慣性的貼上幼稚、驕縱、享樂、浮躁、桀驁不馴等標籤。

  代溝總是存在,這也是自然規律。確實,與前輩們相比,80後不夠成熟。這也導致了其身上的優點很容易成為創業過程中的最大阻力。但我們毫不懷疑的是,在商業領域,80後一定會如先輩們一樣,在社會的熔爐中百鍊成鋼,成長為新一代的領軍者。雖然,在這個群體中,只有那些用時間來換取到成長空間的人,才會最終到達巔峰的頂點;更多人,則是在中途,便黯然隕落了。

  大起大落又超級崛起的史玉柱曾表示:“只有失敗的教訓才是深刻的,才有含金量。”那麼,讓我們做一次事後諸葛亮,看看從期待落空的80後創業者群體身上,我們能得到哪些有含金量的啟示呢?

  1、名大於實。一些創業者過度包裝的痕跡一覽無餘。綜合所有倒下的80後創業者和創業專案,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共同點,就是創始人沒有一個踏踏實實的、計劃做一輩子事業的心態。這其中,在董思陽身上體現的尤為明顯——其只是一些幕後的手所包裝出來的一個神話泡沫而已。這是一個呼喚英雄和標杆的時代,更是一個需要題材的時代,所以剛剛嶄露頭角的80後創業者,很容易成為媒體乃至政界所關注的新星。但當泡沫戳破,神話主角現出原形時,其脆弱和幼稚卻又令人嘆息。

  2、不夠專注。絕大部分倒下的創業者,幾乎都犯過戰略搖擺的錯誤。得益於新經濟的興起,網際網路提供了無限的可能。頭腦靈活的80後創業者,在飢不擇食的情況,很容易陷入跟風的誤區。web2.0興起了,他們掛上2.0的標籤;sns興起了,他們套上交友的概念;部落格興盛了,他們立馬殺進去;視訊崛起了,他們毅然蠢蠢欲動……誰都知道,他們可能跟的不是風,是寂寞。可問題是,成功者大多是寂寞的。現在大凡有點成績的標杆公司,哪個不是堅持了10年以上?而其中有些公司,到了第9年,還依舊是一個被人質疑的寂寞的主。

  3、賭徒心態。上個世紀裡膽大的爆發戶給後代留下的影響足夠的深遠,所以現在很多創業者都是有大膽量的人。而且,伴隨著時代的進步和vc的活躍,一種新的急功近利的賭徒心態開始在創業者心中蔓延。不少人以賭徒的心態,把能夠忽悠到投資者的銀子,作為自己的終極追求。在此種心態下,企業能夠做好,反倒成了一個奇蹟。

  4、戰略失當。很多80後創業者對“下海”的困難估計不足,未能做好充分的準備,便進入了不該進入的市場。在考慮市場進入時,一般應該注意三點:第一,市場的空間容量和商業價值應該足夠大;第二,能夠形成先發優勢和壁壘,以維持行業前三的地位;第三,警惕強大的巨頭在虎視眈眈的等待市場培育者,以便其實行後來居上的追趕戰略。很可惜,在達貝妮的第二次創業方向——視訊搜尋上,我們幾乎看到這三個問題其都沒有考慮清楚。所以最終專案偃旗息鼓,也就毫不稀奇了。

  5、缺乏願景。願景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即是畫餅。低階的願景給內部人畫利益的餅,高階的願景讓消費者引起共鳴乃至崇拜的餅。到目前為止,很少聽說過有哪個失敗的80後創業者能將自己企業願景很簡單明晰的廣為傳播。在這個方面,大公司做出了榜樣。如谷歌的使命是:“整合全球資訊,使人人皆可訪問並從中受益。”而阿里巴巴的則通俗的說:“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這些公司的口號很巨集亮,理想也足夠高遠和純粹,能夠很自然的凝聚人心——不管是內部還是外部。

  6、沒有文化。組織文化的最高境界是宗教,即通過控制和同化人的思想,最終形成萬眾一心、排山倒海的戰鬥力。所以,我們會看到一些很有名的公司總是年復一年的做一些外人看起來很奇怪的事情,比如說經常喊口號,和搞一些很奇怪的集體活動,而且樂此不疲。但文化的最終形成,有賴於企業核心的價值觀作為凝聚力和紐帶。而現在多數的80後創業者並沒有提煉出真正的價值觀,更談不上培育出合適的文化了。沒有核心價值觀和文化的公司,最終不過一盤散沙而已。樹倒了,猢猻立馬就會散架。

  7、商業模式。企業能夠長久存在的首要前提是有利潤的產生,即賺錢,這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但現在多數創業者走的是一條燒錢的路,一直沒搞清楚賺錢的方向在哪裡。一個能夠運轉起來的商業模式,對於一個企業的重要性,無論怎麼說,都不為過。多數80後創業者與投資者鬧翻,甚至最終倒下,最重要的因素還是因為一個錢字——錢的背後,則是商業模式的迷茫。其實,哪怕是一塊錢的贏利,都應該被企業列為最優先實現的目標。有贏利,代表著企業尚有一口氣在喘息著。而在這個殘酷的競爭世界中,還能喘氣的公司,就代表著未來堅持的勝算。

  總結出來,80後創業者失利的原因還有很多。不過,也無妨。“少年不知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80後經歷的這些,或多或少,都是前輩們經歷過的。所以創業者的偶像馬雲說,“男人的胸懷是被委屈撐大的”——這話對女性也通用。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俞敏洪也教誨:“追求的成功,是一種心態上的成功。我把它比喻成是摔倒了爬起來的精神。你摔倒了一次兩次,最後你就爬不起來了,你就是躺在地上的一條蟲;如果你摔倒了一萬次,一萬零一次還可以爬起來往前走,你就是一條龍,就是頂天立地的英雄。”

  所以,想做英雄的80後創業者,大可不必被一時的失利嚇趴下。樂觀一點來看,根據前輩們的研究,在社會大變革的時期,正是英雄橫空出世之時,這個大前提很幸運的被這代人趕上了。在此情況下,偉大的成功定律其實很簡單,當事人滿足兩個條件即會有很大的機會:1、在某一專注領域,至少有一萬小時的練習和積累,這是基礎;2、這個過程需要在儘可能短的時間內完成,一般而言,他應該在20多歲左右,這是年齡的基礎條件——太小則不懂事,太大則思維已定勢。從這個意義上講,現在的80後創業者,還是有機會的。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推薦的,希望大家能夠喜歡。